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字词: 章乃器
  

   部首:立
 部首笔画:5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1
   拼音:zhāng , zhàng
   注音:ㄓㄤ,ㄓㄤˋ
   仓颉:YTAJ
  统一码:7AE0
   卷别:〈午集下〉
同文书局本:871页,第8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4164页,第3字 查看扫描页

  廣韻    集韻    韻會  諸良切  正韻  止良切,𠀤音彰。
  說文  樂竟爲一章。从音从十。十,數之終也。
 又采也。
  書·臯陶謨  五服五章哉。
  周禮·冬官考工記  畫繢之事,靑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
 又明也。
  易·垢卦  品物咸章。
  書·洪範  俊民用章。
 又文章也。
  詩·小雅  維其有章矣。
  箋  禮文也。
 又篇章。
  詩疏  詩有章句,總義包體,所以明情也。
 又成事成文曰章。
  孟子  不成章不達。
  周語  將以講事成章。
 又  周語  余敢以私勞,變前之大章。
  註  表也,表明天子與諸侯異物也。
 又條也,程也。
  史記·高祖紀  約法三章。
  太史公自序  張蒼爲章程。
  註  章。歷數之章術也。
 又大林木曰章。
  史記·貨殖傳  千章金材。
 又  爾雅·釋山疏  山形上平者名章。
 又地名。
  山海經  鮮山又東曰章山。
 又赤水之北有章尾山。
  史記·楚世家  吳大敗楚于豫章。
  前漢·地理志  勃海郡屬縣章武,章鄕,會稽郡屬縣句章,西河郡千章縣,廣平國斥章,東平國章縣。
  後漢·光武紀  建武六年,改春陵鄕爲章陵縣。
 又官名。
  周禮·春官  保章氏。
  前漢·王子侯表  千章侯。
  百官志  東閣主章令丞。
  師古註  主章,掌大材也。
  前漢·宣帝紀  元康元年置建章衞尉。
 又  爾雅·釋天  太歲在庚曰上章。
 又樂名。
  禮·記註  大章,堯樂名。
 又印章。
  漢官儀  吏秩比二千石以上,銀印龜鈕其文曰章,刻曰某官之章。
 又章奏。
  獨斷  凡羣臣書通於天子者四,曰章,曰奏,曰表,曰駁議。
 又  左傳·僖五年  日南至。
  疏  步曆之始,以朔旦冬至爲首,曆之上元,其年是十一月朔旦冬,至十九年閏月盡,復得十一月。朔旦冬至,故以十九年爲一章,積章成部,積部成紀。治曆者以此章部爲法,以知氣朔。
 又章甫,殷冠名。
  禮·郊特牲  章甫,殷道也。
 又總章,舜明堂名。
 又建章,漢宫名。在長安。城西周迴二十餘里。
 又姓,秦將章邯。
 又諡法。
  逸書  温克令儀曰章。
 又國名。
  左傳註  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此十國皆任姓。
 又俗或謂舅曰章。
 又  六書音義  周章,怔營貌。
 又懼貌。亦作慞。
 又  字彙補  與樟同。
  司馬相如·子虚賦  楩楠豫章。
 又與獐同。
  周禮·冬官考工記  山以章。
  註  讀爲獐。
  韻會小補  又叶之風切,音中。
  書·臯陶謨  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又之亮切。同障。
  禮·雜記  四面有章。

考證:〔  司馬相如·上林賦  楩楠豫章。〕 謹照原文上林賦改子虚賦。

《论坛交流》


  古文:𠄎、𠧤、𢏩、𢎧      

   部首:丿
 部首笔画:1
 部外笔画:1
  总笔画:2
   拼音:nǎi , ǎi
   注音:ㄋㄞˇ,ㄞˇ
   仓颉:NHS
  统一码:4E43
   卷别:〈子集上〉
同文书局本:81页,第12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343页,第2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奴亥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囊亥切,𠀤柰上聲。語辭。
  莊子·逍遙遊  而後乃今培風。
 又承上起下之辭。
  爾雅·序疏  若乃者,因上起下語。
 又繼事之辭。
  書·堯典  乃命羲和。
 又辭之難也。
  公羊傳·宣八年  而者何,難也。乃者何,難也。曷爲或言而,或言乃,乃難乎而也。
 又辭之緩也。
  周禮·秋官·小司𡨥  乃致事。
  註  乃,緩辭。
 又語已辭。
  韓愈·鬭雞聮句  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
  註  用費誓礪乃鋒刃語也。
 又  王禕詩  兹焉舍我去,契闊將無乃。
 又爾汝之稱。
  書·大禹謨  惟乃之休。
  註  乃,猶汝也。
 又某也。
  禮·雜記  祝稱卜葬虞子孫曰哀,夫曰乃。
  註  乃某卜葬其妻某氏。
 又彼也。
  莊子·大宗師  孟孫氏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
 又  唐書·南蠻傳  昔有人見二羊𨷖海岸,彊者則見,弱者入山,時人謂之來乃。來乃者,勝勢也。
 又地名。
  元史·地理志  新添葛蠻安撫司,都鎮馬乃等處。
 又果名。
  桂海虞衡志  特乃子,狀似榧,而圓長端正。
 又  玉篇  或作廼。
  詩·大雅  廼慰廼止,廼左廼右。
  前漢·項籍傳  必欲烹廼公。
 又  正韻  依亥切,哀上聲。
  字彙  款乃,棹船相應聲。黃山谷曰:款乃,湖中節歌聲。
  正字通  款乃,本作欸乃。今行船搖櫓,戛軋聲似之。
  柳宗元詩  欸乃一聲山水綠。
  元結·湖南欸乃曲  讀如矮靄是也。
  劉蛻·湖中歌  靄廼。
  劉言史·瀟湘詩  曖廼皆欸乃之譌。◎按欸,亞改切,應也。後人因柳集註有云:一本作襖靄。遂直音欸爲襖,乃爲靄,不知彼註自謂別本作襖靄,非謂欸乃當音襖靄也。  正韻  上聲解韻乃音靄,引柳詩:欸乃讀如襖靄。而上聲巧韻襖部不收款。去聲泰韻,乃音愛,亦引柳詩:欸乃讀如懊愛。而去聲效韻奧部不收款。至若旱韻,收款音窾,絕不註明有襖懊二音,此可證款不音襖懊,而欸之譌作款明矣。
 又乃有靄音,無愛音。  正韻  增音愛,非。
 又  字彙    正字通  旣明辨款不音襖,欸譌作款,而  字彙  欠部款音襖,棹船相應聲。  正字通  櫓聲,自相矛盾,尤非。

《论坛交流》


  古文:𡄛      

   部首:口
 部首笔画:3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6
   拼音:qì
   注音:ㄑㄧˋ
   仓颉:RRIKR
  统一码:5668
   卷别:〈丑集上〉
同文书局本:210页,第2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969页,第4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去冀切,𢽽去聲。
  說文  衆器之口,犬所以守之。
  廣韻  器皿。
  易·繫辭  形乃謂之器。
  註  成形曰器。
  書·舜典  如五器。
  註  器謂圭璧。
 又  禮·王制  瘖聾、跛躃、斷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
  註  器,能也。
  論語  及其使人也,器之。
  疏  度人才器而官之。
 又  論語  管仲之器小哉。
  註  言其度量小也。
 又姓。見  姓苑  。
 又叶欺迄切,音乞。
  曹植·黃帝三鼎贊  鼎質文精,古之神器。黃帝是鑄,以像太乙。
  集韻  或作𦈯。
  玉篇  俗作噐。

《论坛交流》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3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