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字词: 吳維嶽
  古文:𡗿、𡗾      简化字:

   部首:口
 部首笔画:3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拼音:wú , yú
   注音:ㄨˊ,ㄩˊ
   仓颉:RVNK
  统一码:5433
   卷别:〈丑集上〉
同文书局本:179页,第4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830页,第2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午胡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訛胡切,𠀤音吾。國名。
  史記·吳太伯世家  太伯之奔荆蠻,自號句吳。
  註  宋衷曰: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
  前漢·地理志  會稽郡秦置,高帝六年爲荆國,十二年,更名吳。
亦縣名。
  前漢·地理志  會稽郡吳縣。
 又  說文  郡也。
  後漢·郡國志  吳郡,順帝分會稽置。
  韻會  吳郡、吳興、丹陽爲三吳。
  正字通  水經以吳興、吳郡、會稽爲三吳。指掌圖以蘇、常、湖爲三吳,其說不同。
 又  齊語  西服㳅沙西吳。
  註  雍州之地。
 又天吳,水神也。
  郭璞·山海經贊  八頭十尾,人面虎身。龍據兩川,威無不震。
 又  說文  姓也。
  廣韻  太伯之後,因以命氏。
 又  方言  大也。
  說文  大言也。
  詩·周頌  不吳不敖。
  傳  吳,譁也。
 又  魯頌  不吳不揚。
  說文註  大言故夨大口以出聲。今寫詩者,攺吳作㕦,又音乎化切,其謬甚矣。
  釋文  吳,舊如字。何承天云:从口下大,故魚之大口者名㕦,胡化反,此音恐驚俗也。按  說文    釋文  俱云吳作㕦讀,非。而  玉篇    廣韻    集韻    類篇    韻會  諸書,吳字亦皆無去聲一音,惟正韻收吳入禡韻,詩朱註亦作去聲讀。未知孰是,存以備考。
 又  集韻  元俱切,音愚。虞古作吳。註詳虍部七畫。
  釋名  吳,虞也。太伯讓位而不就,歸封于此,虞其志也。
 又與娛通。
  詩·周頌  不吳不敖。
  疏  正義曰:人自娛樂,必讙譁爲聲。故以娛爲譁也。定本娛作吳。

《论坛交流》


  简化字:

   部首:糸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拼音:wéi , yí
   注音:ㄨㄟˊ,ㄧˊ
   仓颉:VFOG
  统一码:7DAD
   卷别:〈未集中〉
同文书局本:927页,第15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4433页,第7字 查看扫描页

  廣韻  以追切  集韻    韻會  夷隹切,𠀤音惟。
  說文  車蓋維也。
 又  博雅  係也。
  詩·小雅  縶之維之。
  傳  維,繫也。
  公羊傳·昭二十四年  且夫牛馬維婁。
  註  繫馬曰維,繫牛曰婁。
 又  詩·小雅  四方是維。
  周禮·夏官·大司馬  以維邦國。
  註  維,猶連結也。
 又  儀禮·太射禮  中離維綱。
  註  侯有上下綱,其邪制射舌之角爲維。
 又  爾雅·釋天  太歲在巳曰屠維。
 又  前漢·賈誼傳  是猶度江河亡維楫。
  註  維,所以繫船。
 又  管子·牧民篇  國有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又  淮南子·天文訓  帝張四維,運之以斗。
 又  楚辭·天問  幹維焉繫。
  註  維,綱也。
 又  爾雅·釋詁  伊維侯也。
  註  發語辭。
  韻會  案六經惟維唯三字皆通作語辭,又訓獨,尚書助辭皆用惟字,詩助辭多用維字,左傳助辭用唯字,論語助辭用惟字。新安朱氏曰:惟从心,思也。維糸,繫也。唯从口,專辭也,應辭也。然皆語辭,古書皆通用之。
 又地名。
  史記·管晏列傳  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
  註  應劭曰:故萊夷維邑。
 又姓。
  姓氏急就篇  漢維汜,妖巫,卷縣人。
 又於恭切,音雍。
  周禮·夏官·職方氏  其浸盧維。
  釋文  盧音雷。維,於恭反。

考證:〔  楚辭·天問  幹維焉繫。  註  維,網也。〕 謹照原文網也改綱也。〔  爾雅·釋詁  維,伊維也。〕 謹照原文改伊維侯也。

《论坛交流》


  古文:𡶓、岳、𡶳、𡴳      简化字:𰎫

   部首:山
 部首笔画:3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7
   拼音:yuè
   注音:ㄩㄝˋ
   仓颉:UKHK
  统一码:5DBD
   卷别:〈寅集中〉
同文书局本:321页,第28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1527页,第3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五角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逆角切,𠀤音鸑。
  說文  東岱,南霍,西華,北恒,中泰室,王者巡狩所至。从山獄聲。
  白虎通  嶽之爲言桷也。桷,考功德,定黜陟也。
  揚子·法言  川有瀆,山有嶽。
  詩·大雅  崧高維嶽。
  詩詁  山高而尊者嶽。唐虞四嶽,至周始有五嶽。
  爾雅·釋山  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恒,江南衡。
  郭註  衡山,南嶽。
 又霍山爲南嶽,卽天柱山,潯水所出。霍衡俱爲南嶽也。
  正字通  按地理志,衡山在長沙湘南縣,故曰江南衡。若天柱在廬江潯縣,則江北矣。亦曰南嶽者,漢武帝以衡山遼曠,移其祠於天柱,亦名天柱爲霍山。衡霍其實一山,衡山名霍。猶泰山一名岱也。
 又嶽嶽,長角貌。
  前漢·朱雲傳  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
 又姓。
  正字通  嶽敏。見廣西志。
 又通作岳  書·堯典  帝曰:咨,四岳。
  傳  四岳,官名。一人而總四岳諸侯之事也。
 又州名。本巴州,隋曰岳州,以天岳山名,山在洞庭湖。
 又叶虞欲切,音玉。
  曹植·責躬詩  願蒙矢石,建旗東嶽。庶立毫釐,微功自贖。
  集韻  或作𡵤。
  詩·崧高維嶽註  又作𡽺。𡵤字原作𦫽下山。

考證:〔  爾雅·釋山  河南華,河西嵩。〕 謹照原文嵩改嶽。

《论坛交流》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3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