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字词: 音素文字
  

   部首:音
 部首笔画:9
 部外笔画:0
  总笔画:9
   拼音:yīn
   注音:ㄧㄣ
   仓颉:YTA
  统一码:97F3
   卷别:〈戌集中〉
同文书局本:1396页,第25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6680页,第1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於今切,音隂。
  說文  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
  書·舜典  八音克諧。
  禮·樂記  變成方謂之音。
  疏  方謂文章,聲旣變轉和合,次序成就文章謂之音。音則今之歌曲也。
  周禮·春官·大師  以六律爲之音。
  疏  以大師吹律爲聲,又使其人作聲而合之,聽人聲與律呂之聲合,謂之爲音。
  詩序  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
  疏  此言聲成文謂之音,則聲與音別。樂記註:雜比曰音,單出曰聲。記又曰: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則聲音樂三者不同,以聲變乃成音,音和乃成樂,故別爲三名。對文則別,散則可以通。季札見歌  秦  曰:此之謂夏聲。公羊傳曰:十一而稅頌聲作,聲卽音也。下云治世之音,音卽樂也。是聲與音樂各得相通也。
 又  易·中孚  翰音登于天。
  禮·曲禮  雞曰翰音。
 又姓。見  姓苑  。
 又  正韻  於禁切。與䕃通。
  左傳·文十七年  鹿死不擇音。
  杜預註  音,所茠䕃之處。古字借用。○按註借用,是古字聲同,皆相假借,且釋文作於鳴反,𠀤不作去聲讀,正韻非。

考證:〔  詩序  聲成文,謂之音。  疏  季扎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 謹照原文季扎改季札。

《论坛交流》


  

   部首:糸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拼音:sù
   注音:ㄙㄨˋ
   仓颉:QMVIF
  统一码:7D20
   卷别:〈未集中〉
同文书局本:918页,第11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4393页,第3字 查看扫描页

  廣韻  桑故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蘇故切,𠀤音訴。
  說文  作𦃃,白緻繒也。从糸𠂹,取其澤也。
  九經字㨾  隷省作素。
  小爾雅  縞之麤者曰素。
  釋名  素,朴素也。已織則供用,不復加巧飾也。
  急就篇註  素謂緝之精白者。
  禮·雜記  純以素。
  註  素,生帛也。
 又  易·履卦  素履往旡咎。
  疏  處履之始而用質素。
 又  詩·齊風  充耳以素乎而。
  傳  素,象瑱。
 又  詩·魏風  不素餐兮。
  傳  素,空也。
 又  禮·檀弓  有哀素之心也。
  註  凡物無飾曰素。
 又  禮器  或素或靑。
  註  素,尙白。
 又  左傳·僖二十八年  其衆素飽。
  疏  素訓爲直。
 又  楚語  夫謀必素。
  註  素,猶豫也。
 又  博雅  素,本也。
 又姓。
  姓氏急就篇  後魏有幷州刺史素延。
 又  禮·中庸  素隱行怪。
  註  素讀爲傃,猶鄕也。○按  朱子·中庸章句  ,素,按  漢書  當作索,蓋字之誤也。
 又與傃通。
  戰國策  竭智能,示情素。
  註  素、傃通,誠也。
 又與嗉通。
  史記·天官書  張素爲㕑,主觴客。
  註  索隱曰:素,嗉也。
 又  韻補  叶孫租切。
  古詩  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餘。○按  說文  𦃃自爲部,今倂入。𦃚,同。
 又𦅪。

考證:〔  詩·鄭風  充耳以素乎而。〕 謹照原書鄭風改齊風。〔  韻補  叶孫租切。  古書  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 謹照韻補原文古書改古詩。

《论坛交流》


  

   部首:文
 部首笔画:4
 部外笔画:0
  总笔画:4
   拼音:wén
   注音:ㄨㄣˊ
   仓颉:YK
  统一码:6587
   卷别:〈卯集下〉
同文书局本:477页,第1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2276页,第1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無分切,音紋。
  說文  錯畫也。
  玉篇  文章也。
  釋名  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
  易·繫辭  物相雜,故曰文。
  周禮·天官·典絲  供其絲纊組文之物。
  註  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
  禮·樂記  五色成文而不亂。
 又  尚書序  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疏  文,文字也。
  說文  序  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
  古今通論  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
 又  易·乾卦文言疏  文謂文飾。
 又  易·坤卦  文在中也。
  疏  通達文理。
  史記·禮書  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是謂太隆。
 又  書·堯典  欽明文思安安。
  疏  發舉則有文謀。
 又  禮·禮器  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
  史記·樂書  禮自外作,故文。
  註  文猶動,禮肅人貌。貌在外,故云動。
 又  禮·樂記  禮減而進,以進爲文。樂盈而反,以反爲文。
  註  文,猶美也,善也。
 又  左傳·僖二十三年  吾不如衰之文也。
  註  有文辭也。
 又  前漢·酷吏傳  司馬安之文法。
  註  以文法傷害人也。
  又  按其獄皆文致不可得反。
  註  言其文案整密也。
 又姓。
  前漢·循吏傳  文翁,廬江舒人也。
 又  史記·諡法  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又獸名。
  山海經  放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
 又  集韻  文運切,音問。
  論語  小人之過也,必文。
  朱傳  文,飾之也,去聲。
 又眉貧切,音珉。飾也。
  禮·玉藻  大夫以魚須文竹,劉昌宗讀。
 又  韻補  叶微勻切。
  崔駰·達旨  摛以皇質,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爲仁。
  張衡·西京賦  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
 又叶無沿切。
  蔡洪棊賦  畫路表界,白質朱文。典直有正,方而不圓。

《论坛交流》


  古文:𡥜、𥤪      

   部首:子
 部首笔画:3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拼音:zì
   注音:ㄗˋ
   仓颉:JND
  统一码:5B57
   卷别:〈寅集上〉
同文书局本:277页,第18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1314页,第1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集韻    韻會  疾置切  正韻  疾二切,𠀤音自。
  說文  乳也。
 又愛也。
  書·康誥  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
  周禮·地官·鄭註  小國貢輕,字之也。
  左傳·成四年  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又文字。字者,孳也,六義相生無窮也。黃帝臣沮誦倉頡,體卦畫,摹鳥跡,引伸觸類,文字之形始立。
  周禮·春官·外史  周禮春官掌達書名于四方。註古曰名,今曰字。疏滋益而多,故更稱曰字。
 又名字。
  禮·曲禮  男子二十冠而字。
  儀禮·士冠禮  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又  女子許嫁筓而字。
  註  亦成人之道也。
 又女許嫁曰字。
  易·屯卦  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又畜之牝者能孕字,故謂牝曰字。
  史記·平準書  乗字牝者,儐而不得聚會。亦作牸。
 又姓。
  正字通  宋廉州判官字諤。

考證:〔  周禮·春官·大宗伯內史  掌書名於四方。  註  古曰名,今曰字。滋益而名,故更曰字。〕 謹照原文改周禮春官外史掌達書名于四方。註古曰名,今曰字。疏滋益而多,故更稱曰字。

《论坛交流》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