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字词: 行为能力
  

   部首:行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0
  总笔画:6
   拼音:háng , xìng , xíng , hàng , héng
   注音:ㄏㄤˊ,ㄒㄧㄥˋ,ㄒㄧㄥˊ,ㄏㄤˋ,ㄏㄥˊ
   仓颉:HOMMN
  统一码:884C
   卷别:〈申集下〉
同文书局本:1108页,第31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5312页,第1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戸庚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何庚切,𠀤音蘅。
  說文  人之步趨也。
  類篇  从彳从亍。
  韻會  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
  爾雅·釋宮  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
  釋名  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又  廣韻  適也,往也,去也。
 又  增韻  路也。
  禮·月令  孟冬,其祀行。
  註  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又道也。
  晉語  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又五行。
  書·洪範  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𨻰其五行。
  韻會  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又行人,官名。
  廣韻  周有大行之官。
  論語  行人子羽修飾之。
 又語也。
  爾雅·釋詁  行,言也。
  註  今江東通謂語爲行。
 又歌行。
  前漢·司馬相如傳  爲鼓一再行。
  師古曰  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又  唐書·韓琬傳  器不行窳。
  音義  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又  廣韻  下孟切,胻去聲。
  玉篇  行,迹也。
  周禮·地官·師氏  敏德以爲行本。
  註  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
 又姓。
  後漢·光武紀  隗囂遣將行巡𡨥扶風。
  註  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
 又  集韻  寒岡切,音杭。
  類篇  列也。
  左傳·隱十一年  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
  註  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
  吳語  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
  註  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𨻰。
 又中行,複姓。
  通志·氏族略  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又太行,山名。
  書·禹貢  太行、恆山,至于碣石。
  註  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又  廣韻  戸浪切,音笐。次第也。
 又輩行也。
  杜甫詩  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
 又  韻會  行行,剛健貌。
  論語  子路行行如也。
 又  類篇  下朗切,音沆。義同。
 又  韻補  叶先韻。
  焦氏·易林  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又  集韻  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考證:〔  左傳·隱十一年  鄭伯使卒出豭,行出雞犬。〕 謹照原文雞犬改犬雞。〔  杜甫詩  豈知吾甥不流宕。〕 謹照原文豈知改豈如。

《论坛交流》


  古文:𦥮、𤓸      简化字:

   部首:爪
 部首笔画:4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拼音:wéi , wèi
   注音:ㄨㄟˊ,ㄨㄟˋ
   仓颉:BHNF
  统一码:7232
   卷别:〈巳集中〉
同文书局本:689页,第13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3287页,第8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薳支切  集韻  于嬀切,𠀤音潙。
  說文  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爲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又  爾雅·釋言  作,造,爲也。
  書·益稷  予欲宣力四方汝爲。
  洪範  有猷有爲有守。
 又治也。
  晉語  疾不可爲也。
  註  爲,治也。
 又使也。
  魯語  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
  註  爲,猶使也。
 又語詞。
  前漢·武帝紀  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爲。
 又姓。
  廣韻  風俗通云:漢有南郡太守爲昆。
  韻會  魯昭公子公爲之後。
 又  廣韻    集韻    韻會  𠀤于僞切,音䧦。
  廣韻  助也。
  增韻  所以也,緣也,被也,護也,與也。
  書·咸有一德  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
  釋文  爲上爲下之爲,于僞反。徐云:四爲字皆于僞反。
 又  多士  惟我下民秉爲。
  詩·大雅  福祿來爲。
  箋  爲,猶助也。
  釋文  于僞反,協句如字。
 又叶吾何切,音莪。
  詩·王風  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尙無爲。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尙寐無吪。

《论坛交流》


  

   部首:肉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2
   拼音:néng , tái , nái , nài , xióng
   注音:ㄋㄥˊ,ㄊㄞˊ,ㄋㄞˊ,ㄋㄞˋ,ㄒㄩㄥˊ
   仓颉:IBPP
  统一码:80FD
   卷别:〈未集下〉
同文书局本:981页,第16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4697页,第2字 查看扫描页

  廣韻    集韻    正韻  𠀤奴登切,音儜。
  說文  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
  徐曰  堅中,骨節實也。
 又  廣韻  善也。
  增韻  勝任也。
  書·大禹謨  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又  正字通  順習也。
  詩·大雅  柔遠能邇。
 又  廣韻  奴來切  正韻  囊來切,𠀤音㾍。三足龞。
  爾雅·釋魚  龞三足,能。
  註  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
 又與台通。三能,星名。
  史記·天官書  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
  註  作三台。
 又  正字通  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
 又與耐通。
  前漢·晁錯傳  胡貊之人性能寒,揚粵之人性能暑。
  註  能,讀曰耐。
 又  韻補  叶音尼。
  屈原·離騷  紛吾旣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叶下佩,佩音皮。
 又叶音寧。
  詩·小雅  各奏爾能。叶上湛,湛音沈。
 又叶音袽。
  柳宗元·佩韋賦  歷九折而直犇兮,固摧轅而失途。遵大路而曲轍兮,又求達而不能。

《论坛交流》


  古文:𠠲      

   部首:力
 部首笔画:2
 部外笔画:0
  总笔画:2
   拼音:lì
   注音:ㄌㄧˋ
   仓颉:KS
  统一码:529B
   卷别:〈子集下〉
同文书局本:146页,第5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674页,第1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集韻    韻會  𠀤林直切,陵入聲。
  說文  筋也。象人筋之形。
  徐曰  象人筋竦,其身作力,勁健之形。
  增韻  筋,力氣所任也。
  禮·聘義  日幾中而後禮成,非强有力者不能行也。
 又  曲禮  老者不以筋力爲禮。
 又  韻會  凡精神所及處,皆曰力。
  孟子  聖人旣竭目力焉,旣竭耳力焉。
 又  韻會  物所勝亦曰力。
  家語  善御馬者均馬力。
  杜甫·張旭草書詩  溟漲與筆力。
 又勤也。
  書·盤庚  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
  前漢·司馬遷傳  力誦聖德。
  註  師古曰:力,勤也。
 又  禮·坊記  食時不力珍。
  註  力,猶務也。
 又  後漢·銚期傳  身被三創,而戰方力。
  註  力,苦戰也。
 又病甚曰力。
  唐書·汲黯傳  臣犬馬病力。
 又爲人役者曰力。
  晉·陶潛·與子書  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
 又姓。
  韻會  黃帝佐力牧之後。
 又  韻補  叶力蘖切,苓入聲。
  蘇軾·香積寺詩  此峯獨蒼然,感荷祖佛力。幽光發中夜,見者惟木客。

《论坛交流》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