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字词: 节衣缩食
  古文:      简化字:

   部首:竹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拼音:jié , jiē
   注音:ㄐㄧㄝˊ,ㄐㄧㄝ
   仓颉:HAIL
  统一码:7BC0
   卷别:〈未集上〉
同文书局本:891页,第24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4257页,第4字 查看扫描页

  廣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子結切,音接。
  說文  竹節也。
 又操也。
  左傳·成十五年  諸侯將見子臧于王而立之,子臧辭曰:前志有之曰:聖達節,次守節,下失節。爲君非吾節也。
 又止也,檢也,制也。
  易·頤象  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
  疏  節,裁節。
 又  節卦  節亨。苦節不可貞。
  疏  節者,制度之名,節止之義,制事有節,其道乃亨。
 又  說卦傳  節,止也。
  書·康誥  節性惟日其邁。
  禮·檀弓  品節斯。
  註  制斷也。
  爾雅·釋樂  和樂謂之節。
  疏  八音克諧,無相奪倫,謂之和樂,樂和則應節。
  左傳·莊二十三年  公如齊觀社,曹劌諫曰:會以訓上下之則,制財用之節。
  史記·樂書  大禮與天地同節。
  正義曰  天有日月,地有山川,高𤰞如形,生用各別。大禮辯尊𤰞貴賤等差異別,是大禮與天地同節。
 又符節,所以示信。
  書·康誥  惟厥正人越小臣諸節。
  註  諸有符節之臣,若爲官行文書而有符,今之印者也。
  周禮·地官  掌節,掌守邦節而辨其用,以輔王命。凡通達于天下者,必有節以傳輔之。無節者,有幾則不達。
  註  以王命往來,必有節以爲信。
 又  秋官  小行人掌達天下之六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以金爲之。道路用旌節,門關用符節,都鄙用管節,皆以竹爲之。
  禮·玉藻  凡君召以三節,二節以走,一節以趨。
  註  隨事緩急,急則二節,故走。緩則一節,故趨也。
  左傳·文十二年  秦西乞術曰: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致諸執事,以爲瑞節。
  註  節,信也。
  史記·秦始皇紀  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
  正義曰  旄節者,編旄爲之,以象竹節。
 又時節。
  左傳疏  凡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爲啟。立秋、立冬爲閉。用此八節之日登觀臺,書其所見雲物氣色。
 又人君壽日皆名節,有萬壽節、天中節等名。
 又地名。
  左思·魏都賦  掘鯉之淀,蓋節之淵。
  註  蓋節淵在平原鬲縣北。
 又貫節,藥草名。
 又樂器,卽拊也,所以節樂。
 又諡法,好廉自克曰節。
 又漢宣帝改元地節。
  應劭曰  欲令地得其節。
 又姓。明正德中,守禦指揮僉事節鐸。
 又官名。
  眞𦡳風土記  村中人家稍密,有鎭守之官,名曰買節。
 又  集韻  昨結切,音截。
  詩·小雅  節彼南山。
 又叶子悉切。
  陸機·答賈長淵詩  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又叶子計切。
  曹植·王霸贊  壯氣凌雲,挺身奮節。所征必拔,謀顯垂惠。

《论坛交流》


  

   部首:衣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0
  总笔画:6
   拼音:yī , yì
   注音:ㄧ,ㄧˋ
   仓颉:YHV
  统一码:8863
   卷别:〈申集下〉
同文书局本:1111页,第1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5324页,第1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集韻    韻會  𠀤於希切,音依。
  說文  上曰衣,下曰裳。
  世本  胡曹作衣。黃帝時人。
  白虎通  衣者,隱也。
  釋名  衣,依也。人所以依以庇寒暑也。
  玉篇  所以形軀依也。
  類篇  象覆二人之形。
  易·繫辭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禮·玉藻  衣,正色。裳,閒色。
  傅𤣥·衣銘  衣服從其儀,君子德也。衣以飾外,德以飾內。
 又絲衣,祭服也。
  詩·周額  絲衣其紑。
 又  博雅  寢衣,衾,𩏩服也。
 又  釋名  中衣,言在外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又心衣,抱腹而施鉤肩,鉤肩之閒施一襠,以養心也。
 又面衣。
  晉書·惠帝紀  尚書高光進面衣。
 又耳衣。
  唐·邊塞曲  金縫耳衣寒。
 又綴衣,掌衣服官名。
  書·立政  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綴衣、虎賁。
 又白衣,未仕之稱。
  後漢·崔駰傳  憲諫以爲不宜與白衣會。
 又牛衣,編亂麻爲之。卽今俗呼爲龍具者。
  前漢·王章傳  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
 又垣衣,苔也。
  王融詩  垣衣不可裳。
 又姓。
  通志·氏族略  見  姓苑  。
  正字通  明有衣勉仁、衣祐。
 又人名。
  高士傳  被衣,堯時人。蒲衣,舜時人。
 又靑衣,地名。
  史記·彭越傳  處蜀靑衣。
  註  今爲臨卭。
 又借服膺意。
  書·康誥  紹聞衣德言。
 又  唐韻  於旣切,讀去聲。服之也。
  玉篇  以衣被人也。
  增韻  著衣也。
  晏子·雜下篇  衣十升之布。
  前漢·東方朔傳  身衣弋綈。
 又  韻補  於斤切。齊人言衣聲如殷,今姓有衣者,殷之謂歟。
一作㐆。
  通志·六書略  卽衣字,从向、身。

考證:〔  正字通  明有衣勉仁,衣𧙗。〕 謹照原文𧙗改祐。

《论坛交流》


  简化字:

   部首:糸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拼音:suō , sù
   注音:ㄙㄨㄛ,ㄙㄨˋ
   仓颉:VFJOA
  统一码:7E2E
   卷别:〈未集中〉
同文书局本:935页,第27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4470页,第1字 查看扫描页

  廣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所六切,音蹜。
  說文  亂也。一曰蹴也。
  爾雅·釋詁  縱縮,亂也。
  註  縱放掣縮,皆亂法也。
  儀禮·鄕飮酒禮  磬階閒縮霤北面鼓之。
  註  縮,從也。霤以東方爲從。古文縮爲蹙。
  禮·檀弓  古者冠縮縫,今也衡縫。
  註  縮,從也。
 又  爾雅·釋器  繩之謂之縮之。
  註  縮者,約束之。
  詩·大雅  縮版以載。
 又  儀禮·郊特牲  縮酌用茅。
  註  縮,去滓也。
  左傳·僖四年  無以縮酒。
 又  孟子  自反而縮。
  趙岐註  縮,義也。
  朱子·集註  縮,直也。
 又  戰國策  縮于財用則匱。
  註  歉也,贏之反也。
 又  釋名  齊人謂車枕以前曰縮,言局縮也。
 又  玉篇  退也,止也。
 又  廣韻  斂也,短也。
 又姓。
  戰國策  安陵人縮高。
 又  韻補  叶式律切。
  班固·幽通賦  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隨行以消息。斡流遷其不濟兮,故遭罹而贏縮。

考證:〔  左傳·僖元年  無以縮酒。〕 謹照原文元年改四年。

《论坛交流》


  古文:𩚃、餐      

   部首:食
 部首笔画:9
 部外笔画:0
  总笔画:9
   拼音:shí , sì , yì
   注音:ㄕˊ,ㄙˋ,ㄧˋ
   仓颉:OIAV
  统一码:98DF
   卷别:〈戌集下〉
同文书局本:1415页,第29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6778页,第1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乗力切  集韻    韻會  實職切,𠀤音蝕。
  說文  一米也。
  玉篇  飯食。
  增韻  殽饌也。
 又茹也,啗也。
  釋名  食,殖也,所以自生殖也。
  古史考  古者茹毛飮血,燧人鑽火,而人始裹肉而燔之,曰炮。及神農時,人方食穀,加米于燒石之上而食之。及黃帝,始有釜甑,火食之道成矣。
  易·需卦  君子以飮食宴樂。
  書·益稷  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
  傳  衆難得食處,則與稷教民播種之,決川有魚鱉,使民鮮食之。
 又  書·洪範  惟辟玉食。
  註  珍食也。
 又食祿也。
  禮·坊記  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
 又祭曰血食。
  史記·𨻰涉世家  置守冢三十家碭,至今血食。
 又飮酒亦曰食。
  前漢·于定國傳  定國食酒,至數石不亂。
 又耳食。
  史記·六國表  學者牽于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其終始,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
 又目食。
  宋史·司馬光傳  飮食所以爲味也,適口斯善矣。世人取果餌刻鏤之,朱綠之,以爲槃案之翫,豈非以目食乎。
 又吐而復吞曰食。
  書·湯誓  朕不食言。
  左傳·僖十五年  我食吾言,背天地也。
  爾雅·釋詁  食,僞也。
  疏  言而不行,如食之消盡,故通謂僞言爲食言,故此訓食爲僞也。
 又蠱惑曰食。
  管子·君臣篇  明君在上,便嬖不能食其意。
 又消也。
  左傳·哀元年  伍員曰:後雖悔之,不可食已。
  註  食,消也。
 又  書·洛誥  乃卜澗水東瀍水西惟洛食。
  傳  卜必先墨畫龜,然後灼之,兆順食墨。
 又日食,月食。
  易·豐卦  月盈則食。
  春秋·隱三年  日有食之。
 又  左傳·襄九年  晉侯問於士弱曰:吾聞之,宋災,於是乎知有天道,何故。對曰: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咮,以出内火。
 又  禮·檀弓  我死,則擇不食之地而葬我焉。
  註  不食,謂不墾耕。
 又  前漢·外戚傳  房與宮對食。
  註  應劭曰:宮人自相與爲夫婦,名對食。房宮,二人名。
 又  揚子·方言  食閻,勸也。南楚凡已不欲喜而旁人說之,不欲怒而旁人怒之,謂之食閻。
 又寒食,節名。
  荆楚歲時記  去冬至一百五日,卽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
 又大食,國名,在西域波斯國西,都婆羅門,兵刃勁利,勇于野鬬。
 又  廣韻  戲名。博屬。
 又姓。漢有食子通。
  希姓錄  後漢食于公。
 又  集韻  祥吏切  正韻  相吏切,𠀤音寺。
  論語  有酒食,先生饌。
  禮·曲禮  食居人之左。
  註  食,飯屬也。
 又糧也。
  周禮·地官·廩人  匪頒賙赐稍食。
 又以食與人也。
  詩·小雅  飮之食之。
  禮·內則  國君世子生,卜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子。
  註  食謂乳養之也。
  左傳·文元年  穀也食子。
  註  食,養生也。
 又  廣韻    集韻    韻會  𠀤羊吏切,音異。
  廣韻  人名。漢審食其,酈食其。
  荀悅·漢紀  作異基。
 又叶式灼切,音爍。
  易林  三河俱合,水怒踊躍。壞我王室,民困于食。

考證:〔  易·需卦  君子以飮食晏樂。〕 謹照原文晏改宴。〔  宋史·司馬光傳  世人取果餌刻鏤之,朱緣之。〕 謹照原文朱緣之改朱綠之。〔  爾雅·釋詁  食,僞也。  疏  言而不行,如日之消盡,故通謂僞言爲食言。〕 謹照原文如日改如食。〔  左傳·襄九年  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咮,以出納火。〕 謹照原文出納改出内。〔  周禮·地官·廩人  廩人賙賜稍食。〕 謹按廩人二字不當重複。謹照原文廩人賙赐稍食改匪頒賙赐稍食。

《论坛交流》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