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字词: 皮肤针
  古文:𥬖、𠰎      

   部首:皮
 部首笔画:5
 部外笔画:0
  总笔画:5
   拼音:pí
   注音:ㄆㄧˊ
   仓颉:DHE
  统一码:76AE
   卷别:〈午集中〉
同文书局本:790页,第12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3782页,第1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符羈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蒲糜切,𠀤音疲。
  說文  剝取獸革者,謂之皮。从又,爲省聲。
  長箋  从爲形義俱遠。當作从又从尸。
  徐曰  又,手也。生曰皮,理之曰革,柔之曰韋。
  書·禹貢  梁州,厥貢熊羆狐狸織皮。
  傳  貢四獸之皮,織金罽。
  周禮·天官  掌皮掌秋斂皮,冬斂革,春獻之。
  註  有毛爲皮,去毛爲革。
 又  釋名  被也。被,覆體也。
  韻會  皮膚,肌表也。
  史記·酈生傳  足下以目皮相,恐失天下士。
 又  揚子·方言  秦晉言非其事,謂之皮傳。
  註  謂强語也。
  後漢·張衡傳  後人皮傳,無所容篡。
  註  皮膚淺近,强相傅會也。
 又  博雅  皮,弁冠也。
  禮·郊特牲  祭之日,王皮弁以聽祭報,示民嚴上也。
 又  正韻  狐貉之裘曰皮也。
  莊子·讓王篇  冬日衣皮毛。
 又皮侯。
  周禮·冬官考工記  張皮侯而棲鵠。
  論語  射不主皮。
  註  皮,革也。布侯而棲革於其中以爲的,所謂鵠也。
 又皮幣。
  前漢·武帝紀  請收銀錫,造白金及皮幣,以足用。
 又腹心部曰皮室。
  遼史·百官國語解  軍制有南北左右皮室,及黃皮室,皆掌精兵。
 又  博雅  重皮,厚朴也。
 又  古今注  長安兒童呼苦葴爲皮弁。
 又  本草·釋名  仰天,皮掬,天皮,地衣草別名。卽濕地上苔衣也。
 又皮氏,縣名。
  前漢·地理志  屬河東郡。
 又皮山,山名。見  山海經  。
 又姓。鄭大夫子皮,後漢皮揚,唐皮日休。
 又叶蒲何切,音婆。
  詩·召南  羔羊之皮,素絲五紽。
  左傳·宣二年  宋華元謂役者曰:牛則有皮,犀兕尚多,棄甲則那。役者曰:從其有皮,丹漆若何。

《论坛交流》


  

   部首:肉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拼音:fū
   注音:ㄈㄨ
   仓颉:BQO
  统一码:80A4
   卷别:〈未集下〉
同文书局本:974页,第22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4668页,第2字 查看扫描页

  廣韻  甫無切。與膚同。

(膚)  廣韻  甫無切  集韻    韻會  風無切  正韻  方無切,𠀤音跗。  說文  籀文作臚。  玉篇  皮也。  廣韻  皮膚。  釋名  膚,布也,布在表也。  詩·衞風  膚如凝脂。  易·噬嗑  六二噬膚。  註  膚者,柔脆之物也。
 又豕肉爲膚。  儀禮·聘禮  膚鮮魚鮮腊。  註  膚,豕肉也。
 又切肉爲膚。  禮·內則  脯羹,兔醢,麋膚。  註  膚,切肉也。
 又  博雅  美也。  詩·豳風  公孫碩膚。  傳  膚,美也。
 又  博雅  傳也。  又  離也。  又  剝也。
 又大也。  詩·小雅  以奏膚公。  傳  膚,大也。
 又  韻會  膚淺,喻在皮膚,不深也。
 又  正韻  四指爲膚。  公羊傳·僖三十一年  膚寸而合。  註  側手爲膚。
 又膚受。  論語  膚受之愬。  書·盤庚  今汝聒聒起信險膚。  傳  起信險僞膚受之言也。
 又地名。  前漢·郊祀志  凡四祠于膚施。  註  膚施,上郡之縣也。
 又人名。  前漢·古今人表  陽膚。
 又  集韻  凌如切,音臚。義同。
 又  韻補  叶音浮。  易林  范子妙材,戮辱傷膚。後相秦國,封爲應侯。

《论坛交流》


  简化字:

   部首:肉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拼音:fū , lú
   注音:ㄈㄨ,ㄌㄨˊ
   仓颉:YPWB
  统一码:819A
   卷别:〈未集下〉
同文书局本:992页,第28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4748页,第5字 查看扫描页

  廣韻  甫無切  集韻    韻會  風無切  正韻  方無切,𠀤音跗。
  說文  籀文作臚。
  玉篇  皮也。
  廣韻  皮膚。
  釋名  膚,布也,布在表也。
  詩·衞風  膚如凝脂。
  易·噬嗑  六二噬膚。
  註  膚者,柔脆之物也。
 又豕肉爲膚。
  儀禮·聘禮  膚鮮魚鮮腊。
  註  膚,豕肉也。
 又切肉爲膚。
  禮·內則  脯羹,兔醢,麋膚。
  註  膚,切肉也。
 又  博雅  美也。
  詩·豳風  公孫碩膚。
  傳  膚,美也。
 又  博雅  傳也。
  又  離也。
  又  剝也。
 又大也。
  詩·小雅  以奏膚公。
  傳  膚,大也。
 又  韻會  膚淺,喻在皮膚,不深也。
 又  正韻  四指爲膚。
  公羊傳·僖三十一年  膚寸而合。
  註  側手爲膚。
 又膚受。
  論語  膚受之愬。
  書·盤庚  今汝聒聒起信險膚。
  傳  起信險僞膚受之言也。
 又地名。
  前漢·郊祀志  凡四祠于膚施。
  註  膚施,上郡之縣也。
 又人名。
  前漢·古今人表  陽膚。
 又  集韻  凌如切,音臚。義同。
 又  韻補  叶音浮。
  易林  范子妙材,戮辱傷膚。後相秦國,封爲應侯。

《论坛交流》


  简化字:

   部首:金
 部首笔画:8
 部外笔画:2
  总笔画:10
   拼音:zhēn
   注音:ㄓㄣ
   仓颉:CJ
  统一码:91DD
   卷别:〈戌集上〉
同文书局本:1296页,第9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6209页,第6字 查看扫描页

  廣韻  之林切  集韻    正韻  諸深切,𠀤音斟。
  說文徐註  俗鍼字。所以縫也。
  易·乾卦各從其類疏  若磁石引針,琥珀拾芥。
  天寶遺事  唐宮中七夕結彩樓,𨻰瓜果酒炙,祀牛女。妃嬪各執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爲得巧。
 又姓。明隆慶舉人針惠。
 又  方書  針灸法。互詳後鍼字註。
 又蟲名。
  古今注  蝌蚪,一名𤣥針。
 又書法。有垂露體,懸針體。
  庾信·謝趙王啓  垂露懸針,書恩不盡。
 又  廣韻  之任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職任切,𠀤枕去聲。
  集韻  縫也。
 又刺也。

《论坛交流》


  简化字:

   部首:金
 部首笔画:8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7
   拼音:zhēn , qián
   注音:ㄓㄣ,ㄑㄧㄢˊ
   仓颉:CIHR
  统一码:937C
   卷别:〈戌集上〉
同文书局本:1315页,第27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6297页,第13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職深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諸深切,𠀤音斟。
  說文  所以縫布帛之錐也。
  左傳·成二年  楚侵及陽橋,孟孫請往賂之,以執斲執鍼織紝,皆百人。
  註  執鍼,女工。
  列子·湯問篇  詹何以獨繭絲爲綸,芒鍼爲鉤。
  集韻  或作箴。亦作針。
 又刺也。
  前漢·廣川王傳  以鐵鍼鍼之。
  註  鍼,刺也。
 又  方書  鍼石刺病。唐狄仁傑善鍼術。
 又人名。
  左傳·定四年  鍼尹固與王同舟。
  釋文  鍼,之林反。
 又  廣韻    集韻  𠀤巨鹽切。
  五音集韻  鐵針𢴪物也。
 又  廣韻  巨淹切  集韻    韻會  其淹切,𠀤音箝。人名。
  詩·秦風  子車鍼虎。
  左傳·隱八年  𨻰鍼子送女。
  註  鍼子,𨻰大夫。
 又  莊三十二年  命僖叔待於鍼巫氏。
  註  鍼巫氏,魯大夫。
 又  僖二十八年  鍼莊子爲坐。
  釋文  鍼,𠀤其廉反。
 又地名。
  左傳·成六年  侵宋師於鍼。
  釋文  鍼,其廉反。一音針。
 又  五音集韻  古咸切,音緘。病無所取丸散不能消除,病在經絡,以鍼鍼之。

《论坛交流》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5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