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字词: 温带
  

   部首:水
 部首笔画:4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拼音:wēn , yùn
   注音:ㄨㄣ,ㄩㄣˋ
   仓颉:EABT
  统一码:6E29
   卷别:〈巳集上〉
同文书局本:634页,第10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3025页,第3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烏魂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烏昆切,𠀤音蕰。水名。
  說文  水出犍爲涪南入黔水。
 又水名。
  山海經  温水,出崆峒山,在臨汾南入河。
 又洛水之別名。
  易·乾鑿度  王者有盛德之應,則洛水先温,故號温洛。
 又水名。
  水經  温水,出牂柯夜郎縣。
 又泉名。
  潘岳·西征賦  湯井温谷。
  註  卽温泉也。
 又地名。
  左傳·隱三年  取温之麥。
  註  温,今河內温縣。
  廣輿記  今屬懷慶府。
 又郡名。温州府,今屬浙江。
 又色和曰温。
  論語  色思温。
 又性純粹曰温。
  詩·秦風  温其如玉。
 又  爾雅·釋訓  温温,柔也。
  疏  寬緩和柔也。
  詩·大雅  温温恭人。
 又煖也。
  王褒·聖主得賢臣頌  襲狐貉之温者,不憂至寒之淒愴。
 又燖也。
  中庸  温故而知新。
  註  温如燖温之温,謂故學之熟矣,復時習之謂之温。
 又風名。
  禮·月令  季夏温風始至。
 又姓。
  廣韻  唐叔虞之後,受封于河內温,因以命氏。
 又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紆問切,音醖。温藉也。同蘊。
  詩·小雅  飮酒温克。
  箋  苞裹曰藴,謂藴藉自持,含容之義。經中作温者,蓋古字通用。
 又讀作盜。
  史記·周本紀  周繆王得驥温驪。
  索隱  温音盜,徐廣曰温,一作盜。盜竊也。淺靑色。
 又  韻補  叶紆權切,音淵。
  蘇軾詩  四時盛衰各有態,搖落悽愴驚寒温。南山孤松積雪底,抱凍不死誰能賢。

考證:〔  易·乾度  王者有盛德之應,則洛水先温,故號温洛。〕 謹按太平御覽引此作乾鑿度。今據增鑿字。

《论坛交流》


  简化字:

   部首:水
 部首笔画:4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拼音:wēn
   注音:ㄨㄣ
   仓颉:EWOT
  统一码:6EAB
   卷别:〈巳集上〉
同文书局本:640页,第23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3053页,第4字 查看扫描页

  說文  温本字。

《论坛交流》


  简化字:

   部首:巾
 部首笔画:3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拼音:dài
   注音:ㄉㄞˋ
   仓颉:KPBLB
  统一码:5E36
   卷别:〈寅集中〉
同文书局本:333页,第6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1581页,第7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當蓋切,音㯂。
  說文  紳也。男子搫帶,婦人帶絲,象繫佩之形。佩必有巾,故帶从巾。
  徐鉉曰  卌,其帶上連屬固結處。
  釋名  帶,蔕也。著於衣,如物之繫蔕也。
  易·訟卦  或錫之鞶帶。
  疏  鞶帶大帶也。
  禮·玉藻  凡帶有率,無箴功。
  疏  謂其帶旣襌,亦以箴緶緝其側,但繂襵之,無別裨飾之箴功。
 又  揚子·方言  厲謂之帶。
  註  小爾雅,帶之垂者曰厲。
  詩·小雅  垂帶而厲。
 又佩也。
  禮·月令  帶以弓䪅。
 又  揚子·方言  行也。
  註  隨人行也。
 又蟲名。
  莊子·齊物論  螂蛆甘帶。
 又書帶,草名。
  三齊記  鄭康成山下生草,大如䪥,葉長一尺餘,土人名康成書帶草。
 又姓。
  賈誼·過秦論  帶佗。
 又叶音蒂。
  楚辭·九歌  荷衣兮蕙帶,儵而來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鄉,誰須兮雲之際。

考證:〔  易·訟卦  或錫之鞶帶。  疏  鞶革大帶也。〕 謹照原文革改帶。〔  楚辭·九歌  荷衣分蕙帶,鯈而來兮忽而逝。〕 謹照原文分改兮鯈改儵。

《论坛交流》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3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