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字词: 叹为观止
  

   部首:口
 部首笔画:3
 部外笔画:2
  总笔画:5
   拼音:yǐ , yòu , tàn
   注音:ㄧˇ,ㄧㄡˋ,ㄊㄢˋ
   仓颉:RE
  统一码:53F9
   卷别:〈備考 丑集〉
同文书局本:1589页,第20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7577页,第2字 查看扫描页

  龍龕  音以。
 又  川韻  作又字。

(嘆)〔古文〕𡂥  唐韻    集韻  他案切  正韻  他晏切,𠀤音炭。  說文  吞歎也。一曰太息也。與歎同。
 又  廣韻    集韻  他干切  正韻  他丹切,𠀤音灘。義同。  詩·王風  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  釋文  嘆,本亦作歎,吐丹反,協韻也。
 又  大雅  而無永嘆。  釋文  歎,他安反,字或作嘆。
 又叶他絹切,音𤩴。  曹植賦  入空室而獨倚,對牀幃而切歎。歎叶上見。
 又叶他涓切,音天。  曹大家·東征賦  陟封丘而踐路兮,慕京師而竊嘆。小人性之懷土兮,自書傳而有焉。

《论坛交流》


  古文:𡂥      简化字:

   部首:口
 部首笔画:3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拼音:tàn
   注音:ㄊㄢˋ
   仓颉:RTLO
  统一码:5606
   卷别:〈丑集上〉
同文书局本:205页,第1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946页,第5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集韻  他案切  正韻  他晏切,𠀤音炭。
  說文  吞歎也。一曰太息也。與歎同。
 又  廣韻    集韻  他干切  正韻  他丹切,𠀤音灘。義同。
  詩·王風  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
  釋文  嘆,本亦作歎,吐丹反,協韻也。
 又  大雅  而無永嘆。
  釋文  歎,他安反,字或作嘆。
 又叶他絹切,音𤩴。
  曹植賦  入空室而獨倚,對牀幃而切歎。歎叶上見。
 又叶他涓切,音天。
  曹大家·東征賦  陟封丘而踐路兮,慕京師而竊嘆。小人性之懷土兮,自書傳而有焉。

《论坛交流》


  古文:𦥮、𤓸      简化字:

   部首:爪
 部首笔画:4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拼音:wéi , wèi
   注音:ㄨㄟˊ,ㄨㄟˋ
   仓颉:BHNF
  统一码:7232
   卷别:〈巳集中〉
同文书局本:689页,第13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3287页,第8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薳支切  集韻  于嬀切,𠀤音潙。
  說文  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爲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又  爾雅·釋言  作,造,爲也。
  書·益稷  予欲宣力四方汝爲。
  洪範  有猷有爲有守。
 又治也。
  晉語  疾不可爲也。
  註  爲,治也。
 又使也。
  魯語  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
  註  爲,猶使也。
 又語詞。
  前漢·武帝紀  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爲。
 又姓。
  廣韻  風俗通云:漢有南郡太守爲昆。
  韻會  魯昭公子公爲之後。
 又  廣韻    集韻    韻會  𠀤于僞切,音䧦。
  廣韻  助也。
  增韻  所以也,緣也,被也,護也,與也。
  書·咸有一德  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
  釋文  爲上爲下之爲,于僞反。徐云:四爲字皆于僞反。
 又  多士  惟我下民秉爲。
  詩·大雅  福祿來爲。
  箋  爲,猶助也。
  釋文  于僞反,協句如字。
 又叶吾何切,音莪。
  詩·王風  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尙無爲。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尙寐無吪。

《论坛交流》


  古文:𥍊、𥸑、𥷯      简化字:

   部首:見
 部首笔画:7
 部外笔画:18
  总笔画:25
   拼音:guān , guàn
   注音:ㄍㄨㄢ,ㄍㄨㄢˋ
   仓颉:TGBUU
  统一码:89C0
   卷别:〈酉集上〉
同文书局本:1138页,第14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5448页,第2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古玩切,官去聲。
  說文  諦視也。
  韻會  所觀也,示也。
  易·觀卦  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
  朱註  觀者,有以中正示人而爲人所仰也。
  書·益稷  予欲觀古人之象。
  傳  欲觀示法象之服制。觀,舊音官,陸音工喚切。
  周禮·冬官考工記  㮚氏爲量。嘉量旣成,以觀四國。
  註  以觀示四方,使放象之。
  前漢·宣帝紀  觀以珍寶。
  師古曰  觀,示也。
 又容觀,容貌儀觀也。
  禮·玉藻  旣服習容觀玉聲乃出。
 又  爾雅·釋詁  多也。
  詩·周頌  奄觀銍艾。
  箋  奄,久。觀,多也。一音官。
 又  爾雅·釋宮  觀謂之闕。
  註  宮門雙闕。
  疏  雉門之旁名觀。
 又名闕。
  白虎通  上懸法象,其狀巍巍然高大,謂之象魏。使人觀之,謂之觀也。
  三輔黃圖  周置兩觀,以表宮門。登之可以遠觀,故謂之觀。
  左傳·僖五年  公旣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禮也。
  註  臺上構屋,可以遠觀者也。
 又  廣韻  樓觀。
  韻會  道宮謂之觀。
  史記·封禪書  仙人好樓居,上令長安作蜚廉桂觀,甘泉作益延壽觀。
 又太子宮有甲觀。
  前漢·成帝紀  元帝在太子宮,生甲觀畫堂。
 又東觀,漢祕書監。
  後漢·安帝紀  詔五經博士,校定東觀五經傳記。
  註  洛陽南宮有東觀。一名蓬觀。
 又京觀,積尸封土其上也。
  左傳·宣十二年  潘黨曰:君盍築武軍而收晉尸,以爲京觀。
 又  韻會  壯觀,奇觀,謂景趣壯麗,事端奇偉有可觀者。
 又  字彙補  𤍠也。
  周禮·夏官·司爟註  今燕俗名湯𤍠爲觀。
 又人名,國名。
  竹書紀年  帝啓十年,放季子武觀于西河。
  註  武觀,卽楚語五觀也。觀國,今頓丘衞縣。
 又縣名,水名。
  前漢·地理志  東郡有畔觀縣,膠東國有觀陽縣。
  應劭曰  在觀水之陽。
 又姓。
  楚語  楚之所寶者,曰觀射父。
 又通作館。
  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  靈圉燕於閒館。
  又  虛宮館而勿仞。
  史記    漢書  俱作觀。
 又與鸛通。
  莊子·寓言篇  如觀雀、蚊虻相過乎前也。
 又  廣韻    集韻  古丸切  韻會    正韻  沽歡切,𠀤音官。
  博雅  視也。
  正字通  遠視、上視曰觀,近視、下視曰臨。
  易·觀卦  初六童觀。
  朱子曰  卦以觀示爲義,爻以觀瞻爲義。
  書·盤庚  予若觀火。
  傳  我視汝情,如視火。鄭康成讀去聲。
  穀梁傳·隱五年  公觀魚于棠。
  傳  常事曰視,非常曰觀。
  關尹子·二柱篇  愛者我之精,觀者我之神。愛爲水,觀爲火。愛執而觀,因之爲木。觀存而愛,攝之爲金。
 又遊也。
  孟子  吾何修而可以比於先王觀也。
 又占也。
  史記·天官書  觀成潢。
  晉灼曰  觀,占也,潢,五帝車舍。
 又猶顯也。
  前漢·嚴安傳  以觀欲天下。
  師古曰  顯示之,使其慕欲也。
 又  韻會小補  區願切,音勸。
  禮·緇衣  在昔上帝,周田觀文王之德。
  註  周田觀,古文爲割申勸。
  陸德明·釋文  觀。依註讀爲勸。
 又叶古黃切,音光。
  汲冢周書  師曠歌無射曰:國誠寧矣,遠人來觀。修義經矣,好樂無荒。
 又叶規倫切,音均。
  前漢·高彪詩  枉道依合,復無所觀。先公高節,越可永遵。
 又叶居員切,音涓。
  傅毅·七激  推深窮類,靡不博觀。光潤嘉美,世宗其言。
 又叶扃縣切,涓去聲。
  揚雄·甘泉賦  大厦雲譎波詭,摧嗺而成觀。仰橋首以高視兮,目冥眴而無見。
 又  詩·小雅  維魴及鱮薄言觀者。
  箋  觀,多也。
  韓詩  作覩。

考證:〔又叶掌與切,音煮。  詩·小雅  維魴及鱮,薄言觀者。  箋  觀,多也。  韓詩  作覩。  朱註  觀叶鱮,鱮音湑。〕 謹按觀叶鱮朱註無此語。叶掌與切乃者字之音非觀字之音。謹改又詩小雅維魴及鱮薄言觀者。箋多也。韓詩作覩。

《论坛交流》


  

   部首:止
 部首笔画:4
 部外笔画:0
  总笔画:4
   拼音:zhǐ
   注音:ㄓˇ
   仓颉:YLM
  统一码:6B62
   卷别:〈辰集下〉
同文书局本:573页,第24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2744页,第1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集韻    韻會  𠀤諸市切,音芷。
  說文  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
  徐曰  初生根幹也。
 又  廣韻  停也,足也。
  易·艮卦  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
  老子·道德經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又靜也。
  禮·玉藻  口容止。
  註  不妄動也。
  莊子·德充符  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唯止能止衆止。
 又已也,息也。
  論語  止吾止也。
  史記·酷吏傳  寇盜不爲衰止。
 又居也。
  詩·大雅  乃慰乃止。
 又  商頌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又心之所安爲止。
  書·益稷  安汝止。
  孔傳  言當先安好惡所止。  正義  曰:止謂心之所止。  大學  云: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好惡所止,謂此類也。
 又朱子曰: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謂。
 又留也。
  論語  止子路宿。
  孟子  可以止而止。
 又行師營曰止,暫待曰次。
 又凡戰而被獲曰止。
  左傳·隱十一年  公與鄭人戰於狐壤,止焉。
  杜註  內諱獲,故言止。
 又  僖十五年  輅秦伯將止之。
 又容止。
  詩·鄘風  人而無止。
  箋  止,容止。無止則無禮節也。
  孝經·聖治章  容止可觀。
 又舉止。
  齊書·張欣泰傳  欣泰著鹿皮冠衲衣。世祖曰:將家兒何敢作此舉止。
 又俗謂德行曰行止。
  外史檮杌  鄭奕敎子  文選  。其兄曰:莫學沈、謝嘲風弄月,汙人行止。
 又樂器。
  爾雅·釋樂  所以鼓柷謂之止。
  註  止者,其椎名也。
  書·益稷  合止柷敔。
  鄭註  柷,狀如漆桶,中有椎,合之者,投椎於其中而撞之。
 又鳥集亦曰止。
  詩·小雅  載飛載止。
 又三止,三禮也。
  班固·幽通賦  嬴取威於百儀兮,姜本支乎三止。
  註  謂齊之先伯夷典三禮也。
 又語辭。
  詩·周頌  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又首止,衞地名。在陳留襄邑。
  春秋·僖五年  齊侯會王世子于首止。
 又與趾同。
  儀禮·士昏禮  皆有枕北止。
  鄭註  止,足也。古文止作趾。
  山海經  韓流麟身,渠股豚止。
  郭註  止,足也。
  前漢·郊祀歌  獲白麟,爰五止。
  師古註  止,足也。時白麟足有五蹄。

《论坛交流》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5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