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字词: 闭月羞花
  简化字:

   部首:門
 部首笔画:8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1
   拼音:bì
   注音:ㄅㄧˋ
   仓颉:ANDH
  统一码:9589
   卷别:〈戌集上〉
同文书局本:1330页,第14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6366页,第3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博計切  集韻    韻會  必計切  正韻  必弊切,𠀤音嬖。
  說文  闔門也。从門才,才所以歫門也。會意,亦像形。俗从下,非。
  禮·月令  修鍵閉。
  註  鍵,牡。閉,牝也。
  疏  何氏曰:鍵是門扇,後樹兩木,穿上端爲孔,閉者將扃關門,以內孔中。
  左傳·桓五年  閉蟄而烝。
  註  建亥之月,昆蟲閉戸。
  釋文  必計反。
 又  左傳·桓五年  凡分至啟閉,必書雲物。
  註  閉立秋立冬。
 又  廣韻  掩也。
  書·大誥  予不敢閉于天降威用。
  傳  言我不敢閉絕天所下威用而不行。
  史記·樂書  禮者,所以閉淫也。
 又  淮南子·道應訓  劉氏奪之,若轉閉錘。
  註  閉錘,格也。
 又  博雅  閉閉,盛也。
 又  玉篇  塞也。
  易·坤卦  天地閉。
  疏  謂二氣不相交通,天地否閉。
 又藏也。
  淮南子·天文訓  萬物閉藏。
 又  詩·秦風  竹閉緄縢。
  傳  閉,紲也。
  正字通  弓檠也。
 又服式也。
  釋名  反閉襦之小者也,却向著之,領反于背後,閉其襟也。
 又  廣韻  方結切  集韻    韻會  必結切  正韻  必列切,𠀤音𪔀。義同。

考證:〔  禮·月令  修鍵閉。  註  鍵,牡。閉,牝也。  疏  鍵是門扇,後樹兩目,穿上端爲孔〕 謹照原文兩目改兩木。

《论坛交流》


  

   部首:月
 部首笔画:4
 部外笔画:0
  总笔画:4
   拼音:yuè , rù
   注音:ㄩㄝˋ,ㄖㄨˋ
   仓颉:B
  统一码:6708
   卷别:〈辰集上〉
同文书局本:504页,第19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2406页,第1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魚厥切,音軏。
  說文  闕也。太隂之精。
  釋名  月,缺也,滿則缺也。
  易·繫辭  隂陽之義配日月。
  禮·祭義  月生於西。
  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  月者,土地之精。
  史記·天官書註  月者,隂精之宗。
  淮南子·天文訓  水氣之精者爲月。
 又  書·堯典  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傳  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又  洪範  二曰月。
  傳  所以紀一月。
  疏  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禮·禮運  月以爲量。
  註  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又外國名。
  前漢·霍去病傳  遂臻小月氏。
 又  韻補  叶危睡切。
  曹植·七啓  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又叶魚橘切。
  黃庭經  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
  類篇  唐武后作囝。

  正字通  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經改作月,中二畫連左右,與日月之月異。今俗作月以別之。月中从冫,不从二作。

《论坛交流》


  

   部首:羊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1
   拼音:xiū
   注音:ㄒㄧㄡ
   仓颉:TQNG
  统一码:7F9E
   卷别:〈未集中〉
同文书局本:952页,第4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4545页,第4字 查看扫描页

  廣韻  息流切  集韻  思留切,𠀤音脩。
  說文  進獻也。从羊。羊,所進也。从丑,丑亦聲。
 又  廣韻  致滋味爲羞。
  周禮·天官·膳夫  掌王之食飲膳羞。
  註  羞,有滋味者。
  又  羞用百有二十品。
  註  羞出于牲及禽獸,以備滋味,謂之庶羞。
 又  禮·月令  群鳥養羞。
  註  羞謂所食也。
 又  廣韻  進也。
  書·盤庚  今我旣羞,告爾于朕志。
  傳  已進告汝之後。
 又  廣韻  恥也。
  書·說命  惟口起羞。
  疏  惟口出令,不善以起羞辱。
 又  韻補  叶息救切。
  張載·七命  繁肴旣闋,亦有寒羞。商山之果,漢臯之楱。楱音凑。
  正字通  俗作羞。◎按說文在丑部,今从正字通倂入。

考證:〔淸羞用百有二十品。〕 謹按周禮飲用六淸羞,用百有二十品,淸字屬上爲句不得連引,謹省淸字。

《论坛交流》


  古文:      

   部首:艸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拼音:huā
   注音:ㄏㄨㄚ
   仓颉:TOP
  统一码:82B1
   卷别:〈申集上〉
同文书局本:1020页,第21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4889页,第1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集韻    正韻  𠀤呼瓜切,音譁。
  正字通  草木之葩也。
  歐陽修·花品序  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又地名。
  廣州志  南海縣有花田。
 又姓。唐有花驚定。
  杜甫詩  成都猛將有花卿。
  通志·氏族略  宋有尚書郞花尹。
 又  韻補  音訶。
  棗據詩  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  本作華。榮也。从艸𠂹,鄭氏曰:𠂹,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
  唐韻古音  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  後漢書·李諧·述身賦  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又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𠀤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论坛交流》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