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字词: 评头论足
  简化字:

   部首:言
 部首笔画:7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拼音:píng
   注音:ㄆㄧㄥˊ
   仓颉:YRMFJ
  统一码:8A55
   卷别:〈酉集上〉
同文书局本:1155页,第9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5524页,第6字 查看扫描页

  廣韻  符兵切  集韻    韻會  蒲兵切  正韻  蒲明切,𠀤音平。
  博雅  平也,議也。
  廣韻  平量也。
  增韻  品論也。
  後漢·許劭傳  劭好覈論鄕黨人物,毎月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
  魏志·曹植傳  曹植與邯鄲淳評說混元造化之端。
  舊唐書·陸贄傳  互相譏評。
  文心雕龍  評者,平理。
  新論·正賞篇  評者,所以繩理也。
 又官名。
  晉書·職官志  廷尉主𠛬法獄訟,屬官有正監評。
  唐書·百官志  大理寺有評事八人,掌出使推按。
 又邑名。
  梁書·新羅國傳  其邑在內曰啄評,在外曰邑勒,亦中國之言郡縣也。
 又姓,見  姓苑  。
 又通作平。
  後漢·霍諝傳  前者溫敎許爲平議。
  蜀志·費褘傳  論平其是非。
 又  玉篇  皮柄切  唐韻    集韻    正韻  皮命切,𠀤平去聲。平言也。
  韓愈·東都遇春詩  爾來曾幾時,白髮忽滿鏡。舊遊喜𠂯張,新輩足嘲評。
  註  評,音病。𠂯張,乖張。

《论坛交流》


  古文:𥘖      简化字:

   部首:頁
 部首笔画:9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6
   拼音:tóu , tou
   注音:ㄊㄡˊ,ㄊㄡ˙
   仓颉:MTMBC
  统一码:982D
   卷别:〈戌集下〉
同文书局本:1404页,第20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6726页,第3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度侯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徒侯切,𠀤音投。
  說文  首也。
  禮·玉藻  頭容直。
  釋名  頭,獨也,於體高而獨也。
 又古者謂一人爲一頭。
  春秋元命苞  十紀,其一曰九頭紀,卽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
 又  儀禮·士相見禮  贄,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
  註  頭,陽也。
  疏  執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殺之。雖死猶尚左,以從陽也。
 又人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  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
  註  豎,小吏,名頭須。
 又藥名。
  本草綱目  百頭,貫衆也。一名鴟頭。
  陶弘景曰  葉似大蕨,毛芒似老鴟頭。
 又  唐韻    正韻  古音徒。
  古詩  東方千餘騎,夫壻居上頭。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  上紀開闢,邃古之初。五龍比翼,人皇九頭。
 又與兜通。
  山海經  讙頭國。
  註  讙兜,堯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憐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
  博物志  作讙兜國。

考證:〔  廣韻    正韻  古音徒。〕 謹按廣韻正韻無此音。查係唐韻正文。今改廣韻正韻爲唐韻正韻。

《论坛交流》


  简化字:

   部首:言
 部首笔画:7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5
   拼音:lùn , lún
   注音:ㄌㄨㄣˋ,ㄌㄨㄣˊ
   仓颉:YROMB
  统一码:8AD6
   卷别:〈酉集上〉
同文书局本:1168页,第13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5584页,第1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盧昆切,音崘。
  說文  議也。
  廣韻  說也。
  周禮·春官·大司樂·賈疏  直言曰論,答難曰語。論者,語中之別,與言不同。
 又  論語·序解正義  論者,綸也,輪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此書可經綸世務,故曰綸,圓轉無窮故曰輪,蘊含萬理故曰理,篇章有序故曰次,羣賢集定故曰撰。
  文心雕龍  昔仲尼微言,門人追述,故仰其經目,稱爲論語,蓋羣論立名,始于兹矣。
 又  釋名  倫也,有倫理也。
  玉篇  思理也。
  詩·大雅  於論鼓鐘。
  傳  思也。
  鄭箋  論之言倫也。
  朱傳  言得其倫理也。
 又  增韻  紬繹討論也。
  孔安國·尚書序  討論典墳。
 又  正韻  決罪曰論。
 又官名。
  金史·百官志  其官長皆稱曰勃極烈,次曰國論、忽魯、勃極烈。國論,言貴。忽魯,猶總帥也。
 又諸羌州名。
  唐書·地理志  劒南道有論川州,開元後置。
 又姓。
  唐書  論弓仁,本吐蕃族也。
 又三字姓。
  金史·國語解·姓氏  烏古論曰商。
 又  廣韻  力迍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龍春切,𠀤音倫。言有理也。
 又  禮·王制  凡制五𠛬,必卽天論。
  註  天論,天理也。與倫同。
 又  玉篇  力困切  廣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盧困切,𠀤崘去聲。義同。
 又  正韻  辨論也。
  書·周官  論道經邦。
  傳  論者,講明之謂。
  禮·王制  凡官民材,必先論之。
  註  謂考評其行藝之詳也。
  史記·蕭相國世家  論功行封。
 又叶盧健切,音練。
  前漢·敘傳  兵家之策,惟在不戰。營平皤皤,立功立論。
 又叶聖閏切,音舜。
  馮衍·顯志賦  澄德化之陵遲兮,烈𠛬罰之峭峻。燔商鞅之法術兮,燒韓非之說論。
 又叶閭員切,音攣。
  曹植·文帝誄  考諸先紀,尋之哲言。生若浮寄,惟德可論。
  字彙補  譌作𠐜,非。

《论坛交流》


  古文:疋、𤴕      

   部首:足
 部首笔画:7
 部外笔画:0
  总笔画:7
   拼音:zú , jù
   注音:ㄗㄨˊ,ㄐㄩˋ
   仓颉:RYO
  统一码:8DB3
   卷别:〈酉集中〉
同文书局本:1221页,第17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5842页,第1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卽玉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縱玉切,𠀤音哫。
  說文  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
  註  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
  釋名  足,續也,言續脛也。
  易·說卦  震爲足。
  疏  足能動用,故爲足也。
  禮·玉藻  足容重。
  註  舉欲遲也。
 又  廣韻  滿也,止也。
  書·仲虺之誥  矧予之德,言足聽聞。
  詩·小雅  旣霑旣足。
  禮·學記  學然後知不足。
  老子·道德經  知足不辱。
 又不可曰不我足。
  吳語  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
 又草名。
  爾雅·釋草  虃,百足。
  註  音纖。
 又姓。
  戰國策  足强。
  註  韓人。
 又  廣韻  子句切  集韻  遵遇切  韻會  子遇切  正韻  將豫切,𠀤音沮。
  論語  巧言令色足恭。
  疏  足,成也。謂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
  朱傳  過也。
  揚子·法言  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又  管子·五行篇  春辟勿時,苗足本。
  註  足,猶擁也。
 又  廣韻  添物也。
  類篇  益也。
  前漢·五行志  不待臣音,復讇而足。
 又  韻補  叶子悉切。
  易林  欲飛無翼,鼎重折足。失其福利,包羞爲賊。

《论坛交流》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