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字词: 中文汉语虚弱虚弱
  古文:𠁧、𠁩      

   部首:丨
 部首笔画:1
 部外笔画:3
  总笔画:4
   拼音:zhōng , zhòng
   注音:ㄓㄨㄥ,ㄓㄨㄥˋ
   仓颉:L
  统一码:4E2D
   卷别:〈子集上〉
同文书局本:79页,第3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331页,第3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陟弓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陟隆切,𠀤音忠。
  書·大禹謨  允執厥中。
  周禮·地官·大司徒  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
  左傳·成十三年  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又  左傳·文元年  舉正於中,民則不惑。
  註  舉中氣也。
 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
  周禮·春官·大宗伯  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又  前漢·律歷志  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
 又中央,四方之中也。
  書·召誥  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
  註  洛爲天地之中。
  張衡·東京賦  宅中圓大。
 又正也。
  禮·儒行  儒有衣冠中。
  周禮·秋官·司刺  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斷民中,施上服下服之罪。
  註  斷民罪,使輕重得中也。
 又心也。
  史記·韓安國傳  深中寬厚。
 又內也。
  易·坤卦  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又  老子·道德經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又半也。
  列子·力命篇  得亦中,亡亦中。
  魏志·管輅傳  鼓一中。
  註  猶言鼓一半也。
 又成也。
  禮·禮器  因名山升中于天。
  註  中,猶成也。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
 又滿也。
  前漢·百官表  制中二千石。
  註  謂滿二千石也。
  索隱  漢制,九卿已上,秩一歲,滿二千石。
 又穿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  中其莖。
  註  謂穿之也。
 又盛算器。
  禮·投壺  主人奉矢,司射奉中。
  註  士鹿中,大夫兕中,刻木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圓圈,以盛算也。
 又  禮·深衣註  衣有表者,謂之中衣。與衷通。
 又俚語。以不可爲不中。
  蕭參希通錄  引左傳成公二年,無能爲役。杜預註:不中爲之役使。
 又  禮·鄕飲酒義  冬之爲言中也。中者,藏也。
 又姓。漢少府卿中京。
 又中行,中英,中梁,中壘,中野,皆複姓。
 又  廣韻    集韻    韻會  𠀤陟仲切,音妕。矢至的曰中。
  史記·周本紀  養由基去柳葉百步,射之,百發百中。
 又著其中曰中。
  莊子·達生篇  中身當心則爲病,猶醫書中風,中暑是也。
 又要也。
  周禮·春官  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
  註  謂治職簿書之要也。
 又應也。
  禮·月令  律中大簇。
  註  中猶應也。
 又合也。
  左傳·定元年  季孫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
 又  類篇    正韻  𠀤直衆切。與仲通。
  禮·月令  中呂,卽仲呂, 又讀作得。
  周禮·地官  師氏掌國中失之事。
  註  故書中爲得。陸德明云:中,杜音得。
 又  韻補  叶陟良切,音章。師古曰:古讀中爲章。
  吳志·胡綜傳·黃龍大牙賦  四靈旣布,黃龍處中。周制日月,是曰太常。
 又叶諸仍切,音征。
  劉貢父·詩話  關中讀中爲𤇏。
  詩·大雅  泉之竭兮,不云自中。叶上頻。
  班固·高祖泗水亭𥓓  天期乗祚受爵漢中。叶下秦。古東韻與庚陽通。
俗讀中酒之中爲去聲。中與之中爲平聲。◎按  魏志·徐邈傳  :邈爲尚書郞,時禁酒。邈私飮沈醉,趙達問以曹事,曰中聖人。時謂酒淸爲聖人,濁者爲賢人。蘇軾詩:公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時復一中之。則中酒之中,亦可讀平聲。  通鑑  :周宣王成中與之名,註:當也。杜詩:今朝漢社稷,新數中與年。則中與之中亦可讀去聲。

考證:〔  班固·東都賦  宅中圓大。〕 謹照原書改張衡東京賦。 〔  周禮·春官·司刺  以刺宥三法,求民情,斷民中。〕 謹照原文春官改秋官。以刺宥三法求民情,改以此三法者求民情。〔  易·坤卦  黃裳元吉,美在中也。〕 謹照原文美在中也改文在中也。 〔  左傳·定元年  季孫曰:子家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 謹照原文子家下增子字。 〔  周禮·天官  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 謹照原書天官改春官。

《论坛交流》


  

   部首:文
 部首笔画:4
 部外笔画:0
  总笔画:4
   拼音:wén
   注音:ㄨㄣˊ
   仓颉:YK
  统一码:6587
   卷别:〈卯集下〉
同文书局本:477页,第1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2276页,第1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集韻    韻會    正韻  𠀤無分切,音紋。
  說文  錯畫也。
  玉篇  文章也。
  釋名  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
  易·繫辭  物相雜,故曰文。
  周禮·天官·典絲  供其絲纊組文之物。
  註  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
  禮·樂記  五色成文而不亂。
 又  尚書序  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疏  文,文字也。
  說文  序  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
  古今通論  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
 又  易·乾卦文言疏  文謂文飾。
 又  易·坤卦  文在中也。
  疏  通達文理。
  史記·禮書  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是謂太隆。
 又  書·堯典  欽明文思安安。
  疏  發舉則有文謀。
 又  禮·禮器  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
  史記·樂書  禮自外作,故文。
  註  文猶動,禮肅人貌。貌在外,故云動。
 又  禮·樂記  禮減而進,以進爲文。樂盈而反,以反爲文。
  註  文,猶美也,善也。
 又  左傳·僖二十三年  吾不如衰之文也。
  註  有文辭也。
 又  前漢·酷吏傳  司馬安之文法。
  註  以文法傷害人也。
  又  按其獄皆文致不可得反。
  註  言其文案整密也。
 又姓。
  前漢·循吏傳  文翁,廬江舒人也。
 又  史記·諡法  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又獸名。
  山海經  放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
 又  集韻  文運切,音問。
  論語  小人之過也,必文。
  朱傳  文,飾之也,去聲。
 又眉貧切,音珉。飾也。
  禮·玉藻  大夫以魚須文竹,劉昌宗讀。
 又  韻補  叶微勻切。
  崔駰·達旨  摛以皇質,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爲仁。
  張衡·西京賦  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
 又叶無沿切。
  蔡洪棊賦  畫路表界,白質朱文。典直有正,方而不圓。

《论坛交流》


  古文:㵄、𣶔      简化字:

   部首:水
 部首笔画:4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拼音:hàn , tān
   注音:ㄏㄢˋ,ㄊㄢ
   仓颉:ETLO
  统一码:6F22
   卷别:〈巳集上〉
同文书局本:646页,第17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3079页,第1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呼旰切  集韻  虛旰切  韻會    正韻  虛汗切,𠀤音熯。水名。
  書·禹貢  嶓冢導漾,東流爲漢。
 又天河也。
  爾雅·釋天  箕斗之閒,漢津也。
  史記·天官書  漢者,亦金之散氣。
  揚泉·物理論  漢,水之精也。
  詩·大雅  倬彼雲漢。
 又漢中,郡名,秦惠王置。
  廣輿記  今爲漢中府。
 又漢口,地名。
  廣輿記  漢陽府,本春秋鄖國地,漢屬江夏,唐曰沔州,亦曰漢陽。
 又州名,屬成都府。
  韻會  漢屬廣漢郡,唐置州。
 又半漢,形容之辭。
  張衡·南都賦  天馬半漢。
 又  輟耕錄  今人謂賤丈夫爲漢子。
 又高麗方言謂白曰漢。見  孫穆·雞林類事  。
 又  集韻  他干切,音攤。太歲在申曰汭漢。亦作涒灘。
 又  韻補  叶詩建切,音扇。
  繁欽賦  長唐虎圈,迴望曼衍。槃旋岹嶢,上刺雲漢。

考證:〔  史記·天官書  漢者,六金之散氣。〕 謹照原文六改亦。

《论坛交流》


  简化字:

   部首:言
 部首笔画:7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4
   拼音:yǔ , yù
   注音:ㄩˇ,ㄩˋ
   仓颉:YRMMR
  统一码:8A9E
   卷别:〈酉集上〉
同文书局本:1163页,第8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5559页,第5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魚舉切  集韻  偶舉切  韻會  魚許切  正韻  偶許切,𠀤魚上聲。
  說文  論也。
  徐曰  論難曰語。語者,午也。言交午也。吾言爲語,吾,語辭也。言者直言,語者相應答。
  釋名  敘也。敘己所欲說也。
  易·頤卦  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
  詩·大雅  于時言言,于時語語。
  疏  直言曰言,謂一人自言。答難曰語,謂二人相對。
  禮·雜記  三年之喪,言而不語。
  註  言,自言己事也。語,爲人論說也。
  家語  孔子之郯,遭程子于塗,傾蓋而語終日。
 又國名。
  別國洞冥記  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善語國。
 又  廣韻  牛倨切  集韻  牛據切  韻會    正韻  魚據切,𠀤魚去聲。
  廣韻  告也。
  增韻  以言告人也。
  左傳·隱元年  公語之故。
  論語  居,吾語女。
 又敎戒也。
  魯語  主亦有以語肥也。
 又地名。
  前漢·閩粵王傳  錢唐榬終古斬徇北將軍爲語兒侯。
  孟康註  語兒,越中地也。今吳南亭是。
  師古曰  語,或作篽、籞。

《论坛交流》


  古文:𣦄      简化字:

   部首:虍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2
   拼音:xū
   注音:ㄒㄩ
   仓颉:YPTM
  统一码:865B
   卷别:〈申集中〉
同文书局本:1074页,第11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5145页,第7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朽居切  集韻    正韻  休居切,𠀤音噓。空虛也。
 又  易·繫辭傳  周流六虛。
  註  六虛,六位也。
  疏  位本無體,因爻始見,故稱虛也。
 又  大戴禮  虛土之人大。
  註  虛,縱也。
 又孤虛。
  史記·龜筴傳  日辰不全,故有孤虛。
 又星名。
  書·堯典  宵中星虛。
 又姓。
  通志·氏族略  虛氏。見  姓苑  。
 又虛無,山名。
  顏氏家訓  柏人城東有一孤山,或呼爲虛無山。
 又  廣韻  去魚切,音祛。
  說文  大丘也。
  集韻  古者九夫爲井,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謂之虛。
 又地名。
  春秋·桓十二年  會宋公于虛。
  註  宋地。
 又水名。
  前漢·地理志  琅邪郡虛水。
 又次也。
  晉語  實沉之虛,晉人是居。
 又  韻補  喜語切,音許。  毛詩  升彼虛矣,以望楚矣。
 又叶虛王切。
  道藏歌  提攜高上賔,反吾素靈房。道場靈沫內,高歌登大虛。
  干祿字書  通作虚。

《论坛交流》


  

   部首:弓
 部首笔画:3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拼音:ruò
   注音:ㄖㄨㄛˋ
   仓颉:NMNIM
  统一码:5F31
   卷别:〈寅集下〉
同文书局本:358页,第24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1716页,第15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而勺切  集韻    韻會  日灼切,𠀤音若。
  玉篇  尫劣也。
  釋名  委也。
  增韻  懦也。
  書·洪範  六極,六曰弱。
  傳  尫劣。
  疏  尫劣𠀤是弱事,爲筋力弱,亦爲志氣弱。鄭康成云:愚懦不毅曰弱,言其志氣弱也。
  禮·曲禮  二十曰弱冠。
  疏  體猶未壯,故曰弱也。
  釋名  二十曰弱,言柔弱也。
 又孅弱,體柔貌。
  司馬相如·子虛賦  嫵媚孅弱。
 又弱行。
  左傳·昭七年  孟縶之足,不良弱行。
  註  跛也。
 又水名。
  書·禹貢  導弱水至于合黎。
  山海經  海內崑崙之墟,弱水出西南隅。
  史記·大宛傳  安息長老傳聞條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嘗見。
  註  索隱曰:魏略云弱水在大秦西。𤣥中記云:天下之弱者,有崑崙之弱水,鴻毛不能載也。
 又衰也。
  左傳·昭三年  姜族弱矣。而嬀將始昌。
 又敗也。
  釋名  衂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  頡遇王子弱焉。
  註  弱,敗也。言爲王子所得。
 又喪也。
  左傳·昭三年  又弱一个焉。
 又繁弱,弓名。亦作蕃弱。
  左傳·定四年  封父之繁弱。
  註  繁弱,大弓名。
  孔叢子·公孫龍篇  楚王張繁弱之弓。
  司馬相如·子虛賦  彎蕃弱。
  註  文穎曰:蕃弱,夏后氏之良弓名。
  說文  本作𢐅。

《论坛交流》


  古文:𣦄      简化字:

   部首:虍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2
   拼音:xū
   注音:ㄒㄩ
   仓颉:YPTM
  统一码:865B
   卷别:〈申集中〉
同文书局本:1074页,第11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5145页,第7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朽居切  集韻    正韻  休居切,𠀤音噓。空虛也。
 又  易·繫辭傳  周流六虛。
  註  六虛,六位也。
  疏  位本無體,因爻始見,故稱虛也。
 又  大戴禮  虛土之人大。
  註  虛,縱也。
 又孤虛。
  史記·龜筴傳  日辰不全,故有孤虛。
 又星名。
  書·堯典  宵中星虛。
 又姓。
  通志·氏族略  虛氏。見  姓苑  。
 又虛無,山名。
  顏氏家訓  柏人城東有一孤山,或呼爲虛無山。
 又  廣韻  去魚切,音祛。
  說文  大丘也。
  集韻  古者九夫爲井,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謂之虛。
 又地名。
  春秋·桓十二年  會宋公于虛。
  註  宋地。
 又水名。
  前漢·地理志  琅邪郡虛水。
 又次也。
  晉語  實沉之虛,晉人是居。
 又  韻補  喜語切,音許。  毛詩  升彼虛矣,以望楚矣。
 又叶虛王切。
  道藏歌  提攜高上賔,反吾素靈房。道場靈沫內,高歌登大虛。
  干祿字書  通作虚。

《论坛交流》


  

   部首:弓
 部首笔画:3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拼音:ruò
   注音:ㄖㄨㄛˋ
   仓颉:NMNIM
  统一码:5F31
   卷别:〈寅集下〉
同文书局本:358页,第24字 查看扫描页
 武英殿本:1716页,第15字 查看扫描页

  唐韻  而勺切  集韻    韻會  日灼切,𠀤音若。
  玉篇  尫劣也。
  釋名  委也。
  增韻  懦也。
  書·洪範  六極,六曰弱。
  傳  尫劣。
  疏  尫劣𠀤是弱事,爲筋力弱,亦爲志氣弱。鄭康成云:愚懦不毅曰弱,言其志氣弱也。
  禮·曲禮  二十曰弱冠。
  疏  體猶未壯,故曰弱也。
  釋名  二十曰弱,言柔弱也。
 又孅弱,體柔貌。
  司馬相如·子虛賦  嫵媚孅弱。
 又弱行。
  左傳·昭七年  孟縶之足,不良弱行。
  註  跛也。
 又水名。
  書·禹貢  導弱水至于合黎。
  山海經  海內崑崙之墟,弱水出西南隅。
  史記·大宛傳  安息長老傳聞條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嘗見。
  註  索隱曰:魏略云弱水在大秦西。𤣥中記云:天下之弱者,有崑崙之弱水,鴻毛不能載也。
 又衰也。
  左傳·昭三年  姜族弱矣。而嬀將始昌。
 又敗也。
  釋名  衂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  頡遇王子弱焉。
  註  弱,敗也。言爲王子所得。
 又喪也。
  左傳·昭三年  又弱一个焉。
 又繁弱,弓名。亦作蕃弱。
  左傳·定四年  封父之繁弱。
  註  繁弱,大弓名。
  孔叢子·公孫龍篇  楚王張繁弱之弓。
  司馬相如·子虛賦  彎蕃弱。
  註  文穎曰:蕃弱,夏后氏之良弓名。
  說文  本作𢐅。

《论坛交流》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8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