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鼎
 总笔画:13
  注音: ㄉㄧㄥˇ
  拼音: dǐng




1.古代用來烹煮食物的金屬器具。圓腹、三足兩耳,亦有四足的方。盛行於商、周時代。《說文解字.部》:「,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玉篇.部》:「,器也,所以熟食者。」

2.古代傳國的寶器。相傳夏禹鑄九以為傳受帝位的重器。《左傳.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周雖德衰,天命未改,之輕重,未可問也。』」

3.比喻三公、宰相、重臣等高位。如:「臺」、「輔」。

4.古代烹殺罪人的刑具。戰國燕.燕丹〈與傅麴武書〉:「故有刎喉不顧,據不避者,斯豈樂死而忘生哉,其心有所守也。」宋.文天祥〈正氣歌〉:「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5.福建方言。指鍋子。如稱廚房為「間」,稱鍋蓋為「蓋」。

6.二一四部首之一。




1.有三足,引申為三方並立。《三國志.卷六一.吳書.陸凱傳》:「近者漢之衰末,三家立。」《晉書.卷八七.武昭王李玄盛傳》:「昔漢運將終,三國峙,鈞天之曆,數鍾皇晉。」

2.方、正。《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天子春秋盛,行義未過。」




大。如:「言」、「臣」、「大名」、「這件事情,我需要你的力相助,才可能成功。」


  寶鼎

 简化字:宝鼎
  注音: ㄅㄠˇ ㄉㄧㄥˇ
  拼音: bǎo dǐng

1.原為古代的炊器,後作為政權的象徵,故稱為「寶」。《史記.卷二八.封禪書》:「黃帝作寶三,象天地人。」

2.漢郊祀歌曲。《漢書.卷六.武帝紀》:「六月,得寶后土祠旁。秋,馬生渥洼水中。作寶、天馬之歌。」

3.三國時吳國孫晧的年號(西元266~269)。


  茶鼎

  注音: ㄔㄚˊ ㄉㄧㄥˇ
  拼音: chá dǐng

烹茶的器具。唐.杜荀鶴〈春日山中對雪有作〉詩:「牢繫鹿兒防獵客,滿添茶候吟僧。」


  讒鼎

 简化字:谗鼎
  注音: ㄔㄢˊ ㄉㄧㄥˇ
  拼音: chán dǐng

疾惡讒言之。一說讒為地名,禹鑄九於甘讒之地,故稱為「讒」。《左傳.昭公三年》:「讒之銘曰:『昧旦丕顯,後世猶怠;況日不悛,其能久乎?』」


  丹鼎

  注音: ㄉㄢ ㄉㄧㄥˇ
  拼音: dān dǐng

道家煉製藥石的器物。唐.盧照鄰〈贈李榮道士〉詩:「圓洞開丹,方壇聚絳雲。」


  鼎臣

  注音: ㄉㄧㄥˇ ㄔㄣˊ
  拼音: dǐng chén

大臣。《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李膺傳》:「頃聞上帝震怒,貶黜臣,人鬼同謀。」


  鼎鼎

  注音: ㄉㄧㄥˇ ㄉㄧㄥˇ
  拼音: dǐng dǐng

盛大的樣子。如:「他是醫學界有名的外科醫生。」


  定鼎

  注音: ㄉㄧㄥˋ ㄉㄧㄥˇ
  拼音: dìng dǐng

1.相傳夏禹鑄九以為傳受帝位的寶器,而王都所在便是的所在,因此後人稱定都、建都為「定」。《左傳.宣公三年》:「成王定于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當先洪武爺掃蕩胡塵,定金陵,是為南京。」

2.比喻得天下、奠定帝業。明.凌濛初《紅拂記.楔子》:「俺姓楊名素。身為名將,職任元戎。曾佐文皇定。」


  鼎沸

  注音: ㄉㄧㄥˇ ㄈㄟˋ
  拼音: dǐng fèi
 相似词:蜩沸、喧囂
 相反词:沉寂

比喻聲勢洶湧或時局動盪不安,像水在鍋裡沸騰一樣。《漢書.卷六八.霍光傳》:「今群下沸,社稷將傾。」《三國演義》第一七回:「今歷年四百,氣數已盡,海內沸。」


  鼎輔

 简化字:鼎辅
  注音: ㄉㄧㄥˇ ㄈㄨˇ
  拼音: dǐng fǔ

三公大臣。《後漢書.卷三三.朱浮傳》:「即位以來,不用舊典;信刺舉之官,黜輔之任。」


  鼎革

  注音: ㄉㄧㄥˇ ㄍㄜˊ
  拼音: dǐng gé

,傳國重器。革指改朝換代。唐.徐浩〈謁禹廟〉詩:「革固天啟,運興匪人謀。」


  鼎湖

  注音: ㄉㄧㄥˇ ㄏㄨˊ
  拼音: dǐng hú

相傳黃帝鑄於荊山下,成,黃帝於此處乘著龍飛上天空。見《史記.卷二八.封禪書》。後比喻帝王的崩逝。《魏書.卷六五.李平傳》:「奄昇御於湖,忽流哀於四海。」元.虞集〈輓文山丞相〉詩:「雲暗湖龍去遠,月明華表鶴歸遲。」


  鼎鑊

 简化字:鼎镬
  注音: ㄉㄧㄥˇ ㄏㄨㄛˋ
  拼音: dǐng huò

1.,三足兩耳的金屬器具。鑊,無足無耳的金屬器具。鑊皆為烹煮食物的器具。《三國演義》第八六回:「至殿前,又見鑊內熱油正沸。」

2.古代以鑊烹煮罪犯的酷刑。宋.蘇軾〈留侯傳〉:「以刀鋸鑊待天下之士,其平居無罪夷滅者,不可勝數。」


  鼎甲

  注音: ㄉㄧㄥˇ ㄐㄧㄚˇ
  拼音: dǐng jiǎ

科舉時代狀元、榜眼、探花的總稱。《儒林外史》第八回:「將來不日高科甲,老先生正好做封翁享福了。」也稱為「元」。


  鼎力

  注音: ㄉㄧㄥˇ ㄌㄧˋ
  拼音: dǐng lì
 相似词:大力

大力。《老殘遊記》第一七回:「弟擬拔出風塵,納為簉室,請兄力維持,身價若干,如數照繳云云。」


  鼎立

  注音: ㄉㄧㄥˇ ㄌㄧˋ
  拼音: dǐng lì
 相似词:鼎峙
 相反词:獨峙

三方如足般對立。《三國志.卷六一.吳書.陸凱傳》:「近者漢之衰末,三家立,曹失綱紀,晉有其政。」


  鼎鼐

  注音: ㄉㄧㄥˇ ㄋㄞˋ
  拼音: dǐng nài

比喻宰相的職位。因古代宰相治理天下,揆度百事,就如同在中調味一般,故稱為「鼐」。唐.蘇頲〈唐紫微侍郎贈黃門監李乂神道碑〉:「龍德周史,龜文漢相,鼐遞襲,簪纓相望。」


  鼎盛

  注音: ㄉㄧㄥˇ ㄕㄥˋ
  拼音: dǐng shèng
 相似词:壯盛
 相反词:沒落、衰退

正值壯盛。《宋史.卷二九九.張洞傳》:「陛下春秋盛,初嗣大統,豈宜久屈剛健,自比沖幼之主。」《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長兄年力盛,萬不可蹉跎自誤。」


  鼎食

  注音: ㄉㄧㄥˇ ㄕˊ
  拼音: dǐng shí

而食。形容富貴人家飲食奢侈。唐.王勃〈滕王閣序〉:「閭閻撲地,鐘鳴食之家。」


  鼎位

  注音: ㄉㄧㄥˇ ㄨㄟˋ
  拼音: dǐng wèi

宰相的重位。唐.孫逖〈故陳州刺史贈兵部尚書韋公挽詞〉詩:「奕葉金辛貴,連枝位尊。臺庭為鳳穴,相府是鴒源。」


  鼎席

  注音: ㄉㄧㄥˇ ㄒㄧˊ
  拼音: dǐng xí

宰相的職位。唐.蘇頲〈授薛稷中書侍郎制〉:「朝廷賴焉,俾迴踐於綸闈,以增輝於席,可行中書侍郎。」


  鼎新

  注音: ㄉㄧㄥˇ ㄒㄧㄣ
  拼音: dǐng xīn
 相似词:革新

更新、革新。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君臣御政》:「御政之首,新革故。」


  鼎彞

 简化字:鼎彝
  注音: ㄉㄧㄥˇ ㄧˊ
  拼音: dǐng yí

1.古代宗廟中的祭器,上刻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宋書.卷四二.列傳.劉穆之》:「秉德佐命,翼亮景業,謀猷經遠,元勛克茂,功銘彞,義彰典策。」

2.烹飪的器具。明.于謙〈詠煤炭〉詩:「爝火燃回春浩浩,洪鑪照破夜沉沉。彞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後心。」


  鼎元

  注音: ㄉㄧㄥˇ ㄩㄢˊ
  拼音: dǐng yuán

狀元、榜眼和探花的總稱。《初刻拍案驚奇》卷二〇:「姑寄御酒二瓶,為伯父頤老之資;宮花二朵,為賢郎元之兆。」也作「甲」。


  鼎峙

  注音: ㄉㄧㄥˇ ㄓˋ
  拼音: dǐng zhì
 相似词:鼎立

比喻為三方如足般對立。《三國演義》第一〇八回:「天道三十年一變,豈得常為峙乎?」


  鼎鍾

 简化字:鼎钟
  注音: ㄉㄧㄥˇ ㄓㄨㄥ
  拼音: dǐng zhōng

家廟必備的器具。器上通常刻有銘功記德的文字。《三國志.卷一九.魏書.陳思王植傳》:「以徇國家之難,身雖屠裂,而功銘著於鍾,名稱垂於竹帛。」也作「鐘」。


  鼎足

  注音: ㄉㄧㄥˇ ㄗㄨˊ
  拼音: dǐng zú

比喻三方對立的情勢。晉.潘岳〈為賈謐作贈陸機〉詩一一章之三:「三雄立,孫啟南吳。」《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彊,足之形成矣。」


  鼎族

  注音: ㄉㄧㄥˇ ㄗㄨˊ
  拼音: dǐng zú

大家巨族。南朝陳.徐陵〈為王儀同致仕表〉:「五陵族,家傳軒冕。四族鄉侯,榮由恩澤。」唐.白行簡《李娃傳》:「君當結媛族,以奉蒸嘗。中外婚媾,無自黷也。」也作「姓」。


  鼎俎

  注音: ㄉㄧㄥˇ ㄗㄨˇ
  拼音: dǐng zǔ

烹煮切割的器具。《韓詩外傳》卷七:「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負操俎,調五味而立為相。」


  鼎祚

  注音: ㄉㄧㄥˇ ㄗㄨㄛˋ
  拼音: dǐng zuò
 相似词:國運

國運。隋.薛道衡〈老氏碑〉:「永固洪基,克隆祚。」也作「運」。


  方鼎

  注音: ㄈㄤ ㄉㄧㄥˇ
  拼音: fāng dǐng

方形的的原始用途為炊具,古時餐具不齊全,飯菜煮熟了就著吃,所以也用為盛食器。後來又常用祭祀死者,作為祭器,以及用為宗廟中和朝會歃盟大典時的禮器。到了周代,又有象徵國家權力的作用,視為傳國重器。天子多以賞記功臣的勛業,也常有人鑄銘述祖先的德善、傳給子孫。多為體圓、腹大、三足與兩耳的容器,也有四足的方


  沸鼎

  注音: ㄈㄟˋ ㄉㄧㄥˇ
  拼音: fèi dǐng

滾沸的鍋。比喻處於危險的情境。《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而將軍魚游於沸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


  覆鼎

  注音: ㄈㄨˋ ㄉㄧㄥˇ
  拼音: fù dǐng

誤事失職的大臣。宋.劉子翬〈汴京紀事〉詩:「空嗟覆誤前朝,骨朽人間罵未銷。」


  負鼎

 简化字:负鼎
  注音: ㄈㄨˋ ㄉㄧㄥˇ
  拼音: fù dǐng

傳說商時的伊尹原來是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為一庖人。他背負俎,以滋味遊說湯,湯因而任以為相。後來伊尹助湯滅了夏桀。見《史記.卷三.殷本紀》。


  扛鼎

  注音: ㄍㄤ ㄉㄧㄥˇ
  拼音: gāng dǐng

。形容力氣很大。《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籍長八尺餘,力能扛,才氣過人。」


  郜鼎

  注音: ㄍㄠˋ ㄉㄧㄥˇ
  拼音: gào dǐng

郜國所鑄大。後泛指國家重器。唐.韓愈〈石鼓歌〉:「薦諸太廟比郜,光價豈止百倍過?」


  觀鼎

 简化字:观鼎
  注音: ㄍㄨㄢ ㄉㄧㄥˇ
  拼音: guān dǐng

覬覦君位。《文選.陸機.五等論》:「故疆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其觀之志;豈劉項之能窺關,勝廣之敢號澤哉?」


  龜鼎

 简化字:龟鼎
  注音: ㄍㄨㄟ ㄉㄧㄥˇ
  拼音: guī dǐng

元龜與九,是國家重要的器物。比喻帝位。《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列傳.序》:「自曹騰說梁冀,竟立昏弱,魏武因之,遂遷龜。」《舊唐書.卷九七.列傳.劉幽求》:「外戚專政,姦臣擅國,將傾社稷,幾遷龜。」


  曶鼎

  注音: ㄏㄨ ㄉㄧㄥˇ
  拼音: hū dǐng

西周青銅器。原器已佚,今僅存銘文拓本。記周王對曶的策命、曶和其他貴族進行的交易、訴訟等事項。曶銘文對研究西周社會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槐鼎

  注音: ㄏㄨㄞˊ ㄉㄧㄥˇ
  拼音: huái dǐng

槐,三槐。足。槐比喻三公之位。《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上.序》:「故王梁、孫咸名應圖籙,越登槐之任。」《宋書.卷四二.王弘傳》:「正位槐,統理神州。」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29 页数: 1/4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