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邑
 总笔画:7
  注音: ㄧˋ
  拼音: yì




1.國家。《說文解字.部》:「,國也。」《左傳.桓公十一年》:「鄖人軍其郊,必不誡,且日虞四之至也。」晉.杜預.注:「,亦國也。」

2.京城、國都。《詩經.商頌.殷武》:「商翼翼,四方之極。」漢.毛亨.傳:「商,京師也。」唐.李白〈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湯及盤庚,五遷其。」

3.城市。如:「城」。《史記.卷六八.商君傳》:「衛鞅既破魏還,秦封之於、商十五。」

4.封地。如:「食」、「采」。《周禮.地官.載師》:「以家之田任稍地,以小都之田任縣地。」漢.鄭玄.注:「家,大夫之采地。」

5.二一四部首之一。




憂愁不安。通「悒」。《楚辭.屈原.離騷》:「忳鬱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荀子.解蔽》:「不慕往,不閔來,無憐之心。」


  采邑

  注音: ㄘㄞˋ ㄧˋ
  拼音: cài yì

古代君主或諸侯分給臣下或部將的領地。


  城邑

  注音: ㄔㄥˊ ㄧˋ
  拼音: chéng yì

城市、都。《文選.江淹.雜體詩.魏文帝》:「眾賓還城,何以慰吾心。」《三國演義》第一二回:「兗州薛蘭、李封軍士皆出擄掠,城空虛,可以引得勝之兵攻之,一鼓可下。」


  大邑

  注音: ㄉㄚˋ ㄧˋ
  拼音: dà yì

1.大城鎮。如:「通都大」。《書經.多士》:「今朕作大于茲洛,予惟四方罔攸賓。」

2.大國。《孟子.滕文公下》:「紹我周王見休,惟臣附于大周。」


  都邑

  注音: ㄉㄨ ㄧˋ
  拼音: dū yì
 相似词:都會、都市、城市

都市。如:「臺北是臺灣的大都。」


  阿邑

  注音: ㄜ ㄧˋ
  拼音: ē yì

諂諛迎合。《漢書.卷九〇.酷吏傳.贊曰》:「張湯以知阿人主,與俱上下,時辯當否,國家賴其便。」


  皇邑

  注音: ㄏㄨㄤˊ ㄧˋ
  拼音: huáng yì

京都。《文選.謝靈運.鄰里相送至方山詩》:「祗役出皇,相期憩甌越。」


  家邑

  注音: ㄐㄧㄚ ㄧˋ
  拼音: jiā yì

古時大夫的采。《周禮.地官.載師》:「以家之田任稍地。」


  京邑

  注音: ㄐㄧㄥ ㄧˋ
  拼音: jīng yì

京都、國都。《文選.張衡.東京賦》:「京翼翼,四方所視。」唐.杜審言〈贈蘇味道〉詩:「輿駕還京,朋遊滿帝畿。」


  悁邑

  注音: ㄐㄩㄢ ㄧˋ
  拼音: juān yì

憂憤、憂鬱。三國魏.吳質〈答東阿王書〉:「凡此數者,乃質之所以憤積于胸臆,懷眷而悁者也。」


  郡邑

  注音: ㄐㄩㄣˋ ㄧˋ
  拼音: jùn yì

郡與。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郡下置,相當於現今的省與縣。唐.柳宗元〈封建論〉:「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


  雒邑

  注音: ㄌㄨㄛˋ ㄧˋ
  拼音: luò yì

地名。位於河南省洛陽縣西。為周代的王城。


  馬邑

 简化字:马邑
  注音: ㄇㄚˇ ㄧˋ
  拼音: mǎ yì

地名。在今山西省朔縣。相傳秦代為防止胡虜入侵,在此地築城防禦,但城屢建不成。某日有馬在此地重覆奔走,當地軍民,於是就依照馬跡來構建城池,終於築成,故稱為「馬」。


  食邑

  注音: ㄕˊ ㄧˋ
  拼音: shí yì

1.古代君主賞賜臣子封地,即以此地租稅作為其俸祿。《漢書.卷一.高帝紀下》:「大夫以上賜爵各一級,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

2.封地。《史記.卷九五.灌嬰傳》:「賜益食二千五百戶。」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王甚重之,賜食,錫爵位。」也稱為「養地」。


  天邑

  注音: ㄊㄧㄢ ㄧˋ
  拼音: tiān yì

上天所建立的國家。比喻天子所在的京都。《晉書.卷六五.王導傳.史臣曰》:「於是王敦內侮,憑天而狼顧。」《文選.張衡.西京賦》:「天啟其心,人綦之謀,及帝圖時,意亦有慮乎神祇,宜其可定以為天。」


  於邑

  注音: ㄨ ㄧˋ
  拼音: wū yì

1.鬱抑煩悶,胸中之氣不得舒展。《文選.曹丕.與吳質書》:「頃何以自娛,頗復有所述造不,東望於,裁書敘心。」漢.王充《論衡.自紀》:「為乘田委吏,無於之心;為司空相國,無說豫之色。」

2.哽咽哭泣。《文選.班彪.北征賦》:「攬余涕以於兮,哀生民之多故。」《聊齋志異.卷四.辛十四娘》:「每於寂所,於悲哀,至損眠食。」也作「嗚唈」、「嗚咽」。


  下邑

  注音: ㄒㄧㄚˋ ㄧˋ
  拼音: xià yì

1.首都以外的城。《左傳.莊公二十八年》「冬,築郿」句下晉.杜預.注:「郿,魯下。」《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今又促裝下,浪拽上京。」

2.邊遠的縣。《南齊書.卷三二.張岱傳》:「張東遷親貧須養,所以栖遲下。」唐.韓愈〈祭郴州李使君文〉:「伏荒炎之下,嗟名頹而位仆。」


  新邑

  注音: ㄒㄧㄣ ㄧˋ
  拼音: xīn yì

新的都城。《文選.潘岳.西征賦》:「于斯時也,乃摹寫舊豐制造新。」唐.李嶠〈奉和幸三會寺應制〉詩:「故臺蒼頡里,新紫泉居。」


  巖邑

 简化字:岩邑
  注音: ㄧㄢˊ ㄧˋ
  拼音: yán yì

險要的城。《左傳.隱公元年》:「制,巖也。虢叔死焉,佗唯命。」《後周.庾信.周大將軍襄城公鄭偉墓誌銘》:「國有巖,朝多君子。」


  邑侯

  注音: ㄧˋ ㄏㄡˊ
  拼音: yì hóu

舊時對縣令的尊稱。因其主理一,故稱為「侯」,如古代的諸侯。也稱為「宰」。


  邑君

  注音: ㄧˋ ㄐㄩㄣ
  拼音: yì jūn

女子的封號。《後漢書.卷七二.董卓傳》:「男皆封侯,女為君。」


  邑里

  注音: ㄧˋ ㄌㄧˇ
  拼音: yì lǐ

閭里。《文選.潘岳.楊荊州誄》:「化行里,惠洽百姓。」《文選.謝朓.始出尚書省》:「里向踈蕪,寒流自清泚。」


  邑人

  注音: ㄧˋ ㄖㄣˊ
  拼音: yì rén

1.中的人。《易經.比卦.象曰》:「人不誡,上使中也。」

2.的人。《左傳.定公九年》:「盡借人之車,鍥其軸,麻約而歸之。」《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臣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


  邑庠

  注音: ㄧˋ ㄒㄧㄤˊ
  拼音: yì xiáng

科舉時代稱縣學為「庠」。明.李昌祺《剪燈餘話.卷一.月夜彈琴記》:「到任三日,祇謁先聖于庠。」


  邑邑

  注音: ㄧˋ ㄧˋ
  拼音: yì yì

1.憂愁不樂的樣子。《文選.應璩.與滿公琰書》:「不獲待坐,良增。」《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即日歸太原,成疾,不食而卒。」

2.微弱的樣子。《楚辭.劉向.九歎.遠遊》:「張絳帷以襜襜兮,風而蔽之。」


  邑宰

  注音: ㄧˋ ㄗㄞˇ
  拼音: yì zǎi
 相似词:縣令、縣長

舊時對縣令的尊稱。《文選.潘岳.河陽縣作詩二首之一》:「誰謂宰輕?令名患不劭。」宋.朱熹〈遊白鹿洞〉詩:「自非賢宰,誰復此精舍。」也稱為「侯」。


  邑子

  注音: ㄧˋ ㄗˇ
  拼音: yì zǐ

同縣的人。《漢書.卷六四上.朱買臣傳》:「會子嚴助貴幸,薦買臣。」《後漢書.卷一七.馮異傳》:「異因薦子銚期、叔壽、段建、左隆等,光武皆以為掾史,從至洛陽。」


  鬱邑

 简化字:郁邑
  注音: ㄩˋ ㄧˋ
  拼音: yù yì

鬱悶憂愁的樣子。《楚辭.屈原.九章.惜誦》:「心鬱余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也作「壹鬱」、「鬱挹」。


  鄹邑

  注音: ㄗㄡ ㄧˋ
  拼音: zōu yì

地名。位於今山東省曲阜縣東南。春秋時魯,為孔子的故居。


  伯邑考

  注音: ㄅㄛˊ ㄧˋ ㄎㄠˇ
  拼音: bó yì kǎo

周文王的長子。《禮記.檀弓上》:「昔者文王舍伯考而立武王。」《史記.卷三五.管蔡世家》:「故文王舍伯考而以發為太子。」


  湯沐邑

 简化字:汤沐邑
  注音: ㄊㄤ ㄇㄨˋ ㄧˋ
  拼音: tāng mù yì

1.周代供諸侯朝見天子時住宿並沐浴齋戒的封地。《禮記.王制》:「方伯為朝天子,皆有湯沐之於天子之縣內。」漢.鄭玄.注:「給齋戒自絜清之用。」

2.指國君、皇后、公子等收取賦稅的私。《戰國策.楚策二》:「秦王有愛女而美,又簡擇宮中佳翫麗好翫習音者,以懽從之,資之金玉寶器,奉以上傭六縣為湯沐,卻因張儀內之楚王。」《史記.卷三〇.平準書》:「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湯沐,皆各為私奉養焉,不領於天下之經費。」唐.楊炯〈瀘州都督王湛神道碑〉:「母常山宮主,河東有湯沐,因家焉。」也稱為「湯」。


  蒲邑三善

  注音: ㄆㄨˊ ㄧˋ ㄙㄢ ㄕㄢˋ
  拼音: pú yì sān shàn

孔子弟子子路治理蒲,孔子讚許他有恭敬、忠信及明察三善。語本《孔子家語.辯政》:「子路治蒲三年,孔子過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入其曰:『善哉由也,忠信而寬矣。』至廷曰:『善哉由也,明察以斷矣。』」


  通都大邑

  注音: ㄊㄨㄥ ㄉㄨ ㄉㄚˋ ㄧˋ
  拼音: tōng dū dà yì
 相反词:窮鄉僻壤

四通八達的繁華大都市。唐.韓愈〈守戒〉:「今之通都大,介於倔強之間,而不知為之備。」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〇.如是我聞四》:「如大富大貴家,其力百物皆可致,住荒村僻壤,與通都大,一也。」


  邑犬群吠

  注音: ㄧˋ ㄑㄩㄢˇ ㄑㄩㄣˊ ㄈㄟˋ
  拼音: yì quǎn qún fèi

鄉里的狗聚在一起吠叫。比喻小人群聚以詆毀賢人。《楚辭.屈原.九章.懷沙》:「犬群吠兮,吠所怪也;誹俊疑傑兮,固庸態也。」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注音: ㄕˊ ㄕˋ ㄓ ㄧˋ , ㄅㄧˋ ㄧㄡˇ ㄓㄨㄥ ㄒㄧㄣˋ
  拼音: shí shì zhī yì , bì yǒu zhōng xìn

儘管只有十來家的小地方,裡面也必有講忠信的人。語出《論語.公冶長》:「十室之,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比喻到處有賢人。《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十室之,必有忠信,若限年然後取士,是呂尚、周晉不顯於前世也。」《三國演義》第三五回:「豈不聞孔子云:『十室之,必有忠信。』何謂無人?」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35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