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辵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7
  注音: ㄅㄧˋ
  拼音: bì




1.躲開。如:「雨」、「暑」、「風港」、「退三舍」。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先世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唐.李白〈蜀道難〉:「朝猛虎,夕長蛇。」

2.隱去、離開。如:「世」、「諱」。《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荊軻坐定,太子席頓首。」

3.免、防止。如:「雷針」、「孕」。《呂氏春秋.季冬紀.介立》:「脆弱者拜請以死。」漢.高誘.注:「,猶免也。」

4.讓。漢.鼂錯〈論貴粟疏〉:「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湯、禹。」唐.杜甫〈飲中八僊歌〉:「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賢。」


  

  部首:辵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7
  注音:(2) ㄅㄟˋ
  拼音:(2) bèi

(一)之又音。


  避地

  注音: ㄅㄧˋ ㄉㄧˋ
  拼音: bì dì

亂而遷居他鄉。《後漢書.卷六八.郭符許列傳.許劭》:「方今小人道長,王室將亂,吾欲地淮海,以全老幼。」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一一:「京國亂離,僖皇幸蜀。宗生地,亦到錦江,然畏潁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


  避乖

  注音: ㄅㄧˋ ㄍㄨㄞ
  拼音: bì guāi

躲離災害或是非。元.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若說俺朝野公卿,無一個將相之才,因此上萬乘君向西蜀乖,誰曾見這一場興衰?」元.徐再思〈殿前歡.老蒼龍〉曲:「老蒼龍,乖高臥此山中。」


  避寒

  注音: ㄅㄧˋ ㄏㄢˊ
  拼音: bì hán
 相反词:避暑

因寒冷而移居溫暖處。如:「每年秋天,很多猛禽飛到南臺灣恆春半島寒。」《後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列傳.西南夷》:「土氣多寒,在盛夏冰猶不釋,故夷人冬則寒,入蜀為傭。」


  避諱

 简化字:避讳
  注音: ㄅㄧˋ ㄏㄨㄟˋ
  拼音: bì huì
 相似词:避忌、忌諱

1.舊時為了表示尊敬,在言語或書寫時,不說君主或尊長的名號,稱為「諱」。諱的方法有缺筆、缺字、換字、改音等各種方式。

2.免觸犯忌諱。《淮南子.要略》:「言終始而不明天地四時,則不知所諱。」《紅樓夢》第三四回:「那起小人的嘴有什麼諱,心順了,說的比菩薩還好;心不順,就貶的連畜生不如。」


  避禍

 简化字:避祸
  注音: ㄅㄧˋ ㄏㄨㄛˋ
  拼音: bì huò
 相似词:逃難

災害。《三國演義》第一一五回:「將軍在外掌握兵權,人不能圖,可以禍。」


  避忌

  注音: ㄅㄧˋ ㄐㄧˋ
  拼音: bì jì
 相似词:避諱、忌諱
 相反词:衝撞

因有所忌諱而迴。《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但國家禁令所在,也不可不知忌。」《紅樓夢》第六四回:「原來賈璉、賈珍素日親密,又是弟兄,本無可忌之人,自來是不等通報的。」


  避就

  注音: ㄅㄧˋ ㄐㄧㄡˋ
  拼音: bì jiù

壞的,接近好的。《商君書.定分》:「吏為之師,以道之知,萬民皆知所就,禍就福,而皆以自治也。」也作「辟就」。


  避開

 简化字:避开
  注音: ㄅㄧˋ ㄎㄞ
  拼音: bì kāi
 相反词:參與

、離開。《文明小史》第二八回:「莫如早早開為是,合他強不來的。」


  避亂

 简化字:避乱
  注音: ㄅㄧˋ ㄌㄨㄢˋ
  拼音: bì luàn
 相似词:避難、避秦

逃離亂世。《三國志.卷五二.吳書.張顧諸葛步傳.諸葛瑾》:「諸葛瑾字子瑜,琅邪陽都人也。漢末亂江東。」《三國演義》第一五回:「二人皆有經天緯地之才,因亂隱居於此。」


  避免

  注音: ㄅㄧˋ ㄇㄧㄢˇ
  拼音: bì miǎn
 相似词:防止

設法不使發生。如:「注意安全措施,免發生危險。」


  避難

 简化字:避难
  注音: ㄅㄧˋ ㄋㄢˋ
  拼音: bì nàn
 相似词:避亂、避秦、逃亡、亡命

災難或迫害。《三國演義》第一〇回:「嵩自陳留難,隱居瑯琊。」《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時多失意之人,安知其不因難而來此地?」


  避匿

  注音: ㄅㄧˋ ㄋㄧˋ
  拼音: bì nì
 相反词:露面

、隱匿。《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匿。」《楚辭.東方朔.七諫.謬諫》:「直士隱而匿兮,讒諛登乎明堂。」


  避秦

  注音: ㄅㄧˋ ㄑㄧㄣˊ
  拼音: bì qín
 相似词:避難、避亂

秦時苛政擾民,人民紛紛逃而隱居。語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先世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後比喻逃離暴政的迫害。元.無名氏〈梧葉兒.玄圃山前道〉曲:「夕有猿敲戶,朝無客扣門。見幾個捕魚人,猶自向山中秦。」


  避煞

  注音: ㄅㄧˋ ㄕㄚˋ
  拼音: bì shà

一種舊時社會的迷信。指人死之後,由道士代喪家推算鬼魂返家的日期,而預先使家人開,稱為「煞」。


  避世

  注音: ㄅㄧˋ ㄕˋ
  拼音: bì shì
 相似词:出世

擺脫現實生活,免和外界接觸,隱居不問世事。《戰國策.秦策三》:「范蠡知之,超然世,長為陶朱。」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三.愆禮》:「長沮丈人,世之士。」也作「辟世」。


  避暑

  注音: ㄅㄧˋ ㄕㄨˇ
  拼音: bì shǔ

開暑氣。如:「盛夏酷熱,他們一家人就搬到山上的別墅去暑。」《漢書.卷九八.元后傳》:「成都侯商嘗病,欲暑,從上借明光宮。」《西遊記》第一回:「一朝天氣炎熱,與群猴暑,都在松陰之下頑耍。」


  避衰

  注音: ㄅㄧˋ ㄕㄨㄞ
  拼音: bì shuāi

災害。《三國志.卷二二.魏書.陳群傳》:「或言欲以衰,或言欲於便處移殿舍,或不知何故。」《資治通鑑.卷七二.魏紀四.明帝太和六年》:「又聞車駕欲幸許昌,二宮上下,皆悉居東,舉朝大小,莫不驚怪。或言欲以衰,或言欲以便移殿舍,或不知何故。」


  避席

  注音: ㄅㄧˋ ㄒㄧˊ
  拼音: bì xí

古人席地而坐,為表示對某人尊敬,離坐而起,稱為「席」。《戰國策.燕策三》:「太子席而請曰:『燕秦不兩立,願先生留意也。』」《三國演義》第一四回:「曹操席曰:『聞名久矣!幸得於此相見。』」


  避嫌

  注音: ㄅㄧˋ ㄒㄧㄢˊ
  拼音: bì xián

為了怕惹人懷疑而預先開,不參與其事。如:「王老師的學生參加這次的作文比賽,為了嫌,所以他不參與評審。」《漢書.卷七九.馮奉世傳》:「上繇下第而用譚,越次嫌不用野王,以昭儀兄故也。」《三國演義》第五四回:「範近聞皇叔失偶,有一門好親,故不嫌,特來作媒。」


  避賢

 简化字:避贤
  注音: ㄅㄧˋ ㄒㄧㄢˊ
  拼音: bì xián

讓位於賢者。如:「在交接儀式上,卸任的經理表示,為了公司更好的發展,所以賢讓位。」唐.李適之〈罷相作〉詩:「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


  避邪

  注音: ㄅㄧˋ ㄒㄧㄝˊ
  拼音: bì xié

開妖邪。如:「多數的中國人認為玉可以邪。」


  避雨

  注音: ㄅㄧˋ ㄩˇ
  拼音: bì yǔ

躲雨。《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杜氏只得冒著雨,趕道走去雨,要等雨住再走。」《紅樓夢》第五四回:「這年,王老爺打發了王公子上京趕考,那日遇見大雨,走到一個莊上雨。」


  避孕

  注音: ㄅㄧˋ ㄩㄣˋ
  拼音: bì yùn

用藥物或物理方法免受孕。


  避宅

  注音: ㄅㄧˋ ㄓㄞˊ
  拼音: bì zhái

不住在家裡而到處藏匿。《漢書.卷三四.盧綰傳》:「高祖為布衣時,有吏事宅,綰常隨上下。」也作「舍」。


  避債

 简化字:避债
  注音: ㄅㄧˋ ㄓㄞˋ
  拼音: bì zhài
 相似词:躲債

債務。如:「他為了債而到處藏匿。」也作「逃債」。


  不避

  注音: ㄅㄨˋ ㄅㄧˋ
  拼音: bù bì

1.不少於。漢.鼂錯〈論貴粟疏〉:「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

2.不迴護。《三國演義》第一回:「有犯禁者,不豪貴,皆責之。」

3.不逃。《文選.枚乘.上書諫吳王》:「忠臣不重誅以直諫,則事無遺策,功流萬世。」《文選.班固.幽通賦》:「物有欲而不居兮,亦有惡而不。」


  躲避

  注音: ㄉㄨㄛˇ ㄅㄧˋ
  拼音: duǒ bì
 相似词:躲藏、規避、潛藏、閃避、隱匿

隱藏逃。《儒林外史》第一回:「我如今辭別老爹,收拾行李,到別處去躲幾時。」《文明小史》第三回:「愈想此事,愈覺不妙,忙與家人計議,關了前門,取了些盤纏,自己想從後門逃走,往別處躲一回。」


  防避

  注音: ㄈㄤˊ ㄅㄧˋ
  拼音: fáng bì

預先迴、躲開。《紅樓夢》第三四回:「君子防未然,不如這會子防的為是。太太事情多,一時固然想不到。」


  規避

 简化字:规避
  注音: ㄍㄨㄟ ㄅㄧˋ
  拼音: guī bì
 相似词:躲避、潛藏、隱匿

設法巧妙的躲。《儒林外史》第七回:「學生在四川三年,到處細查,並不見蘇軾來考,想是臨場規了。」


  回避

  注音: ㄏㄨㄟˊ ㄅㄧˋ
  拼音: huí bì
 相反词:正視、面對、面臨

1.。《漢書.卷七六.趙廣漢傳》:「見事風生,無所回。」宋.蘇軾〈行香子.昨夜霜風〉詞:「昨夜霜風。先入梧桐。渾無處、回衰容。」也作「迴」。

2.因有所顧忌而退讓。《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相如聽得廉頗有這言語,不肯與廉頗相會,每出,纔望見廉頗,輒引車回。」也作「迴」。


  迴避

 简化字:回避
  注音: ㄏㄨㄟˊ ㄅㄧˋ
  拼音: huí bì

1.因有所顧忌而離開、躲。《紅樓夢》第五三回:「一時,賈珍進來吃飯,賈容之妻迴了。」《文明小史》第一〇回:「等到他身走進房間,眾秀才只得起身迴。」也作「回」。

2.嫌而不參預其事。如:「青青到法院告黃華,如果黃華的妻子在法院當法官,她就必須迴,不能接辦這件案子。」也作「回」。


  斂避

 简化字:敛避
  注音: ㄌㄧㄢˋ ㄅㄧˋ
  拼音: liàn bì

。《宋史.卷四六二.方技列傳下.林靈素》:「靈素在京師四年,恣橫愈不悛,道遇皇太子弗斂。」《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唐卿趁著他說話,就把眼色丟他,他有時含羞斂,有時正顏拒卻。」


  潛避

 简化字:潜避
  注音: ㄑㄧㄢˊ ㄅㄧˋ
  拼音: qián bì

隱藏。《三國演義》第三回:「儒曰:『此丁原義兒:姓呂,名布,字奉先者也。主公且須之。』卓乃入園潛。」


  趨避

 简化字:趋避
  注音: ㄑㄩ ㄅㄧˋ
  拼音: qū bì

急速歸附或趕緊走。《西遊記》第三十七回:「周《易》之書,極其玄妙,斷盡天下吉凶,使人知所趨。」


  閃避

 简化字:闪避
  注音: ㄕㄢˇ ㄅㄧˋ
  拼音: shǎn bì
 相似词:躲避

。《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咱若久留此處,必定帶累劉崇打官司。不如落草閃。」


  逃避

  注音: ㄊㄠˊ ㄅㄧˋ
  拼音: táo bì
 相似词:躲藏、逃匿、走避

閃躲一旁而不敢面對事實。如:「你一昧的逃,也不是辦法呀!」


  退避

  注音: ㄊㄨㄟˋ ㄅㄧˋ
  拼音: tuì bì
 相似词:退縮

離去、開。《漢書.卷八一.張禹傳》:「數病上書乞骸骨,欲退鳳。」《三國演義》第二六回:「關公怒目橫刀,大喝一聲,門吏皆退。」


  畏避

  注音: ㄨㄟˋ ㄅㄧˋ
  拼音: wèi bì

因畏懼而躲。《三國演義》第一七回:「城上矢石如雨,有兩員裨將畏而回,操掣劍親斬於城下。」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02 页数: 1/3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