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简化字:遗
  部首:辵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ㄧˊ
  拼音: yí




1.亡失、丟掉。《韓非子.難二》:「齊桓公飲酒醉,其冠,恥之,三日不朝。」唐.崔國輔〈長樂少年行〉:「卻珊瑚鞭,白馬驕不行。」

2.脫漏。《韓非子.有度》:「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匹夫。」宋.趙汝鐩〈翁媼歎〉:「愁死未死此何時,縣道賦不毫釐。」

3.捨棄。《易經.泰卦》:「包荒,用馮河,不遐。」唐.孔穎達.正義:「,棄也。」《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公子糾不能死,怯也。」唐.司馬貞.索隱:「,棄也。謂棄子糾而事小白也。」

4.忘記。《孝經.孝治章》:「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小國之臣。」《孔子家語.卷七.五刑解》:「鬥變者,生於相陵;相陵者,生於長幼無序而敬讓。」

5.留下。如:「不餘力」、「臭萬年」。《史記.卷一〇.孝文本紀》:「太僕見馬財足,餘皆以給傳置。」唐.杜甫〈哭嚴僕射歸櫬〉詩:「一哀三峽暮,後見君情。」

6.離開。《莊子.田子方》:「向者先王形體掘若槁木,似物離人而立於獨也。」《文選.曹植.七啟》:「亦將有才人妙妓,世越俗。」

7.排泄。《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矢矣。」《南史.卷一九.謝靈運傳》:「又嘗於閣省裸袒酣飲,及醉小,下霑令史,為南司所彈,幾卿亦不介意。」

8.剩餘。如:「暴露無」。




亡失的東西。如:「路不拾」。《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子產退而為政。五年,國無盜賊,道不拾。」《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次之又不能拾捕闕,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



留下的、剩餘未盡的。如:「言」、「產」。《孟子.公孫丑上》:「其故家俗,流風善政,猶有存者。」《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地有利,民有餘力。」


  

 简化字:遗
  部首:辵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2) ㄨㄟˋ
  拼音:(2) wèi




贈送、給予。《三國演義》第三三回:「表然其言,先遣人以書譚。」《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漢王亦因令良厚項伯,使請漢中地。」


  補遺

 简化字:补遗
  注音: ㄅㄨˇ ㄧˊ
  拼音: bǔ yí

書籍正文還有漏,列在後面另加說明,稱為「補」。或將原書漏的部分另作專冊,也稱為「補」。如阮元的《三家詩補》。


  不遺

 简化字:不遗
  注音: ㄅㄨˋ ㄧˊ
  拼音: bù yí

1.不棄。晉.張協〈七命〉:「大夫不,來萃荒外,雖在不敏,敬聽嘉話。」

2.不留。如:「不餘力」。

3.不漏。《文明小史》第四二回:「黃太尊坐好隔壁房間,早又聽了一字不。」


  掇遺

 简化字:掇遗
  注音: ㄉㄨㄛˊ ㄧˊ
  拼音: duó yí

收集整理失的文字或先人的著。


  孑遺

 简化字:孑遗
  注音: ㄐㄧㄝˊ ㄧˊ
  拼音: jié yí
 相似词:餘存

殘留、獨存。《詩經.大雅.雲漢》:「周餘黎民,靡有孑。」《清史稿.卷一二〇.食貨志一》:「四川經張獻忠之亂,孑者百無一二,耕種皆三江、湖廣流寓之人。」


  饋遺

 简化字:馈遗
  注音: ㄎㄨㄟˋ ㄨㄟˋ
  拼音: kuì wèi
 相似词:饋贈、贈送

贈與財物。《史記.卷二八.封禪書》:「人聞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饋之,常餘金錢衣食。」


  錄遺

 简化字:录遗
  注音: ㄌㄨˋ ㄧˊ
  拼音: lù yí

科舉制度於鄉試前,針對參加科試未被錄取、或未參加科試的生員進行補考,稱為「錄」。《儒林外史》第三回:「正直宗師來省錄,周進就錄了個貢監首卷。」


  夢遺

 简化字:梦遗
  注音: ㄇㄥˋ ㄧˊ
  拼音: mèng yí

男子於睡夢時排洩精液,稱為「夢」。


  排遺

 简化字:排遗
  注音: ㄆㄞˊ ㄧˊ
  拼音: pái yí

特指生物把體內不能利用或未消化的物質排出。如動物由大腸經肛門排出糞便等。


  拾遺

 简化字:拾遗
  注音: ㄕˊ ㄧˊ
  拼音: shí yí

1.撿取他人失的財物。《戰國策.秦策一》:「期年之後,道不拾,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

2.比喻輕而易舉。《漢書.卷六七.梅福傳》:「合天下之知,并天下之威,是以舉秦如鴻毛,取楚若拾。」《文選.干寶.晉紀總論》:「自上逆下,非鄰國之勢也,然而成敗異效,擾天下如驅羊,舉二都如拾。」

3.採補缺漏佚。《南齊書.卷九.禮志上》:「吳則太史令丁孚拾漢事,蜀則孟光、許慈草建眾典。」

4.匡正別人過失或缺點。《抱朴子.外篇.崇教》:「有師友之名,無拾之實。」

5.職官名。唐代諫官,武則天時始置左右拾,掌供奉諷諫,以救補人主言行的缺失。見《舊唐書.卷四三.職官志二》。


  問遺

 简化字:问遗
  注音: ㄨㄣˋ ㄨㄟˋ
  拼音: wèn wèi

饋贈。《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郅都傳》:「都為人勇,有氣力,公廉,不發私書,問無所受。」《樂府詩集.卷一六.鼓吹曲辭一.漢鐃歌.有所思》:「何用問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


  餉遺

 简化字:饷遗
  注音: ㄒㄧㄤˇ ㄨㄟˋ
  拼音: xiǎng wèi

饋贈。《南齊書.卷五六.倖臣傳.呂文顯傳》:「四方餉,歲各數百萬。」


  小遺

 简化字:小遗
  注音: ㄒㄧㄠˇ ㄧˊ
  拼音: xiǎo yí

小便、排尿。《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先是,朔嘗醉入殿中,小殿上,劾不敬。」《水滸傳》第七回:「林冲吃了八九盃酒,因要小,起身道:『我去淨手了來』。」也稱為「小解」。


  遺愛

 简化字:遗爱
  注音: ㄧˊ ㄞˋ
  拼音: yí ài

把德惠留給後代。多指有德政的人而言。《左傳.昭公二十年》:「及子產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愛也。』」《漢書.卷一〇〇.敘傳下》:「淑人君子,時同功異,沒世愛,民有餘思。」


  遺筆

 简化字:遗笔
  注音: ㄧˊ ㄅㄧˇ
  拼音: yí bǐ

臨死前所寫的文字。


  遺表

 简化字:遗表
  注音: ㄧˊ ㄅㄧㄠˇ
  拼音: yí biǎo

從前大臣臨死前所起的言章奏,死後上陳於君主,稱為「表」。《宋史.卷二五六.趙普傳》:「周顯德初,永興軍節度劉詞辟為從事,詞卒,表薦普於朝。」《三國演義》第一二回:「將陶謙表,申奏朝廷。」也稱為「摺」。


  遺才

 简化字:遗才
  注音: ㄧˊ ㄘㄞˊ
  拼音: yí cái

1.雖有才華而考試落第的人。《宋史.卷一五五.選舉志一》:「是年及端拱初,禮部試已,帝慮有才,取不中格者再試之,於是由再試得官者數百人。」

2.舊時秀才考舉人時,臨時核准參加考試的人,稱為「才」。《警世通言.卷二六.唐解元出奇玩世》:「直至臨場,曹公再三苦求,附一名於才之末。是科遂中了解元。」


  遺策

 简化字:遗策
  注音: ㄧˊ ㄘㄜˋ
  拼音: yí cè

1.失策。《漢書.卷五一.枚乘傳》:「忠臣不避重誅以直諫,則事無策,功流萬世。」

2.前人所留的計畫。《文選.賈誼.過秦論》:「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蒙故業,因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


  遺產

 简化字:遗产
  注音: ㄧˊ ㄔㄢˇ
  拼音: yí chǎn

1.人死後所留下來的一切財產。

2.泛稱由古代留後世的文物、事蹟。如:「《詩經》、《楚辭》是我國極寶貴的文學產。」


  遺臭

 简化字:遗臭
  注音: ㄧˊ ㄔㄡˋ
  拼音: yí chòu

留傳惡名。如:「臭萬年」。《晉書.卷九八.桓溫傳》:「既不能流芳後世,不足復臭萬載邪!」


  遺傳

 简化字:遗传
  注音: ㄧˊ ㄔㄨㄢˊ
  拼音: yí chuán

經由基因傳遞使後代延續親代特徵(如容貌、先天性疾病等)的現象。


  遺毒

 简化字:遗毒
  注音: ㄧˊ ㄉㄨˊ
  拼音: yí dú

過去所留下的毒害。《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其毒餘烈,至今未滅。」


  遺風

 简化字:遗风
  注音: ㄧˊ ㄈㄥ
  拼音: yí fēng

1.前代留的風氣或前人留的風範。《史記.卷四.周本紀》:「宣王即位,二相輔之,脩政,法文、武、成、康之風,諸侯復宗周。」《紅樓夢》第三回:「其為人謙恭厚道,大有祖父風,非膏粱輕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書煩託。」

2.良駒、千里馬。《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上》:「乘風,射遊騏。」顏師古注引張揖曰:「風,千里馬也。」


  遺腹

 简化字:遗腹
  注音: ㄧˊ ㄈㄨˋ
  拼音: yí fù

婦人懷孕後,丈夫因故死亡,腹中未生之兒,稱為「腹」。《史記.卷四三.趙世家》:「趙朔妻成公姊,有腹走公宮匿。」《西遊記》第九回:「痛夫已被賊人所殺,豈可靦顏從賊?止因腹在身,只得忍恥偷生。」


  遺稿

 简化字:遗稿
  注音: ㄧˊ ㄍㄠˇ
  拼音: yí gǎo

著,前人生前尚未付印的文稿。《宋史.卷三一九.歐陽脩傳》:「修游隨,得唐韓愈稿於廢簏中,讀而心慕焉。」


  遺孤

 简化字:遗孤
  注音: ㄧˊ ㄍㄨ
  拼音: yí gū

死者所留下來的孤兒。《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琰傳》:「及琰友人公孫方、宋階早卒,琰撫其孤,恩若己子。」


  遺挂

 简化字:遗挂
  注音: ㄧˊ ㄍㄨㄚˋ
  拼音: yí guà

死者的物。指衣服玩好而言。《文選.潘岳.悼亡詩三首之一》:「流芳未及歇,挂猶在壁。」唐.王維〈達奚侍郎夫人寇氏挽詞〉二首之一:「挂空留壁,迴文日覆塵。」


  遺光

 简化字:遗光
  注音: ㄧˊ ㄍㄨㄤ
  拼音: yí guāng

1.散發光彩。《文選.張衡.思玄賦》:「離朱脣而微笑兮,顏的礫以光。」《文選.曹植.七啟》:「金華之舄,動趾光。」

2.留的恩惠。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沔水注》:「聽鼓鞞而永思,庶先哲之光。」


  遺骸

 简化字:遗骸
  注音: ㄧˊ ㄏㄞˊ
  拼音: yí hái

死者的骸骨。《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劉安住氣倒在地多時,漸漸甦醒轉來,對著父母的骸,放聲大哭。」


  遺害

 简化字:遗害
  注音: ㄧˊ ㄏㄞˋ
  拼音: yí hài

留下的禍患、毒害。《紅樓夢》第一二回:「是何妖鏡!若不早燬此物,害於世不小。」


  遺憾

 简化字:遗憾
  注音: ㄧˊ ㄏㄢˋ
  拼音: yí hàn
 相似词:缺憾

1.恨、悔恨。如:「他對自己半途而廢,不能堅持到底,感到憾。」《朱子語類.卷一八.大學五.傳五章》:「及至程子,始推廣其說,工夫精密,無復憾。」《清史稿.卷四八一.儒林列傳二.孔廣森》:「惜奔走家難,勞思夭年,不充其志,藝林有憾焉。」

2.不稱心、感到惋惜。如:「這次比賽最後不能奪冠令人憾,但大家的表現可圈可點,雖敗猶榮。」

3.於公開聲明中,用以表示不滿或歉意的辭令。如:「對於媒體上不實的指控,本人感到十分憾。」「有關產品標示不清誤導消費者一事,本公司深表憾。」


  遺恨

 简化字:遗恨
  注音: ㄧˊ ㄏㄣˋ
  拼音: yí hèn
 相似词:餘恨

餘恨。《後漢書.卷一五.王常傳》:「聞陛下即位河北,心開目明,今得見闕庭,死無恨。」唐.杜甫〈八陣圖〉詩:「江流石不轉,恨失吞吳。」


  遺火

 简化字:遗火
  注音: ㄧˊ ㄏㄨㄛˇ
  拼音: yí huǒ

失火。《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曾誤火,延及它舍,鴻乃尋訪燒者,問所去失,悉以豕償之。」唐.唐彥謙〈新豐〉詩:「半夜素靈先哭楚,一星火下燒秦。」


  遺禍

 简化字:遗祸
  注音: ㄧˊ ㄏㄨㄛˋ
  拼音: yí huò

留下禍患、毒害。唐.陸龜蒙〈奉和襲美贈魏處士五貺詩.五瀉舟〉:「尚應嫌越相,禍不名。」


  遺跡

 简化字:遗迹
  注音: ㄧˊ ㄐㄧ
  拼音: yí jī
 相似词:古跡

1.前人所留的陳跡。《文選.王粲.贈文叔良詩》:「先民跡,來世之矩。」《紅樓夢》第二回:「去歲我到金陵地界,因欲遊覽六朝跡。」

2.心相知而跡相忘。《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寄通靈臺之下,跡江湖之上。」

3.比喻棄而不顧。《國語.楚語下》:「靈不顧於民,一國棄之,如跡焉。」


  遺蹟

 简化字:遗迹
  注音: ㄧˊ ㄐㄧ
  拼音: yí jī

前人所留下來的事蹟。清.邵長蘅〈夜遊孤山記〉:「林逋一布衣,垂六百餘年,蹟顧今尚存,何邪?」


  遺教

 简化字:遗教
  注音: ㄧˊ ㄐㄧㄠˋ
  拼音: yí jiào

1.前人所留下來的思想、學說、主張等。《楚辭.宋玉.九辯》:「獨耿介而不隨兮,願慕先聖之教。」清.張爾岐〈辨志〉:「周公孔子之教,未聞有見諸行事,被於上下者,豈少而習之,長而忘之與?」

2.臨死時的訓詞。漢.劉向《說苑.卷一〇.敬慎》:「常摐有疾,老子往問焉,曰:『先王疾甚矣,無教可以語諸弟子者乎?』」


  遺精

 简化字:遗精
  注音: ㄧˊ ㄐㄧㄥ
  拼音: yí jīng

男子生殖器官所分泌的精液,超過精囊容納量時,就會經尿道排出體外,這種現象稱為「精」。


  遺老

 简化字:遗老
  注音: ㄧˊ ㄌㄠˇ
  拼音: yí lǎo
 相反词:遺少

1.更歷世事的野老。《史記.卷九五.樊噲等傳》太史公曰:「吾適豐沛,問其老。」

2.先帝的舊臣。《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身為宗室老,歷事三主。」

3.前一朝代的舊臣。《晉書.卷八二.徐廣傳》:「君為宋朝佐命,吾乃晉室老,憂喜之事固不同時。」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81 页数: 1/5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