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達蓋爾
  

 简化字:达
  部首:辵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ㄉㄚˊ
  拼音: dá




1.通。如:「直達車」、「四通八達」。《呂氏春秋.孟春紀.重己》:「理塞則氣不達,味眾珍則胃充,胃充則中大鞔。」

2.到。《書經.禹貢》:「浮于淮泗、達于河。」唐.杜甫〈月夜憶舍弟〉詩:「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3.實現、完成。如:「目的已達」。

4.表現。如:「詞不達意」。

5.通曉事理。《論語.雍也》:「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

6.告訴。如:「傳達」、「轉達」。




1.顯達、顯貴。如:「達官貴人」。《文選.李密.陳情表》:「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2.常行不變。如:「達德」、「達道」。《禮記.三年問》:「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達喪也。」

3.豁達、宏達。如:「達人」、「達見」。




遍。《書經.召誥》:「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則達觀于新邑營。」



姓。如春秋時齊國有達子,明代有達云。


  

 简化字:达
  部首:辵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2) ㄊㄚˋ
  拼音:(2) tà




挑達:(1)往來自由。《廣韻.入聲.曷韻》:「達,挑達,往來貌。」唐.王維〈贈吳官〉詩:「不如儂家任挑達,草屩撈蝦富春渚。」(2)行為輕薄放縱。晉.干寶《搜神記》卷五:「蔣子文者,廣陵人也,嗜酒好色,挑達無度。」也作「佻達」、「佻㒓」。


  

 简化字:盖
  部首:艸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ㄍㄞˋ
  拼音: gài




1.茅草。《說文解字.艸部》:「蓋,苫也。」《左傳.襄公十四年》:「乃祖吾離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

2.有覆蓋功能的東西。如:「鍋蓋」、「鋪蓋」、「冠蓋相望」。《孔子家語.卷二.致思》:「孔子將行,雨而無蓋。」




1.覆蓋、遮蔽。如:「蓋被子」。《淮南子.說林》:「日月欲明,而浮雲蓋之。」

2.加上去、加在上面。如:「蓋章」、「蓋手印」、「蓋郵戳」。

3.超越。如:「英雄蓋世」。《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功蓋五帝,澤及牛馬。」

4.搭建、構築。如:「蓋房子」、「蓋停車場」。

5.吹牛、胡扯。如:「少蓋了!」《朱子語類.卷三九.論語.先進篇上》:「這是大賢以上,聖人之事,他便把來蓋人,其疏曠多如此。」




大概。《論語.里仁》:「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1.發語詞,提起下文,無義。《史記.卷一〇.孝文本紀》:「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

2.乃是、實在是。《孝經.天子章》:「蓋天子之孝也。」《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母死,乃殯五父之衢,蓋其慎也。」


  

 简化字:盖
  部首:艸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2) ㄍㄜˇ
  拼音:(2) gě




1.地名。戰國時齊邑,漢置蓋縣,北齊廢。故城約位於今大陸地區山東省沂水縣西北。

2.姓。如漢代有蓋寬饒。


  

 简化字:盖
  部首:艸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3) ㄏㄜˊ
  拼音:(3) hé




1.豈,表示反詰。同「盍」。《戰國策.秦策一》:「人生世上,勢位富厚,蓋可忽乎哉!」

2.為何,表示疑問。同「盍」。《莊子.養生主》:「文惠君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3.何不,表示疑問或反詰。同「盍」。《禮記.檀弓上》:「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謂之曰:『子蓋言子之志於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驪姬,是我傷公之心也。』」《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


  

 简化字:尔
  部首:爻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ㄦˇ
  拼音: ěr




1.第二人稱代名詞,相當於「汝」、「你」。如:「爾虞我詐」。《詩經.衛風.氓》:「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2.此、這個。《禮記.檀弓上》:「夫子何善爾也?」

3.如此、這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妹一兒也,何苦乃爾。」




此、這。如:「爾後」、「爾時」。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許掾嘗詣簡文,爾夜風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語。」



表示程度,相當於「如此的」、「這樣的」。《孟子.告子上》:「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唐.李白〈戰城南〉:「士卒塗草莽,將軍空爾為。」



1.語尾助詞,無義。《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

2.如此、而已。如:「不過爾爾」。《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爾。」

3.位於句末,表示肯定的意思。同「矣」。《公羊傳.宣公十五年》:「盡此不勝,將去而歸爾。」

4.表示疑問的語氣。同「乎」。《公羊傳.隱公元年》:「然則何言爾?成公意也。」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6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