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足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5
  注音: ㄊㄚˋ
  拼音: tà




1.用腳踩著地或東西。如:「步」、「水車」、「踐」、「腳實地」。

2.跟隨。《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鬧禁魂張》:「我妝做丞局,後面將你來,你喫擺番了。」

3.實地勘驗。如:「勘」。《元史.卷一〇二.刑法志一》:「諸郡縣災傷,過時而不申,或申不以實,及按治官不以時檢,皆罪之。」


  板踏

  注音: ㄅㄢˇ ㄊㄚˋ
  拼音: bǎn tà

身體結實、氣力過人的壯漢。元.鍾嗣成《錄鬼簿.卷上.紅字李二》:「板兒黑旋風。」也作「板沓」、「板闥」。


  踩踏

  注音: ㄘㄞˇ ㄊㄚˋ
  拼音: cǎi tà
 相似词:踐踏、踹踏

。如:「請勿踩草坪。」


  蹅踏

  注音: ㄔㄚˇ ㄊㄚˋ
  拼音: chǎ tà

。元.高文秀《諕范叔》第一折:「人平了你宅舍,馬踐了你庭堂,將你魏國的粉碎。」元.無名氏《貨郎旦》第一折:「你蹅的我忒太過,這妮子欺負的我沒奈何。」


  踹踏

  注音: ㄔㄨㄞˋ ㄊㄚˋ
  拼音: chuài tà
 相似词:踐踏、踩踏

用腳踩。如:「踹火苗」。


  火踏

  注音: ㄏㄨㄛˇ ㄊㄚˋ
  拼音: huǒ tà

一種可以把腳放在上面取暖的暖爐。《金瓶梅》第七五回:「一頂大轎,四頂小轎,排軍喝路,轎內安放銅火。」


  踐踏

 简化字:践踏
  注音: ㄐㄧㄢˋ ㄊㄚˋ
  拼音: jiàn tà
 相似词:踹踏、踩踏

1.。《三國演義》第一七回:「大小將校,凡過麥田,但有踐者,並皆斬首。」《紅樓夢》第二三回:「寶玉要抖將下來,恐怕腳步踐了,只得兜了那花瓣,來至池邊,抖在池內。」

2.比喻欺凌摧殘。如:「秦始皇專斷自為,踐百姓,人民不堪其苦,遂起兵反抗。」


  腳踏

 简化字:脚踏
  注音: ㄐㄧㄠˇ ㄊㄚˋ
  拼音: jiǎo tà

1.坐時用來腳的矮凳。《紅樓夢》第一六回:「又有一小腳,趙嬤嬤在腳上坐了。」

2.實實在在。《醒世姻緣傳》第四六回:「你多拜上奶奶,這腳的營生,將來哄不住人,我豈肯將一個閨女許與買的小廝?」


  款踏

  注音: ㄎㄨㄢˇ ㄊㄚˋ
  拼音: kuǎn tà

緩步慢走。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向沙堤款,莎草帶霜滑。」


  踏鈸

 简化字:踏钹
  注音: ㄊㄚˋ ㄅㄚˊ
  拼音: tà bá

樂器名。金屬棒軸上,裝有兩個水平的銅鈸,腳鍵盤時,銅鈸便相互敲打而發出聲音。為現代流行音樂中常見的敲擊樂器。


  踏板

  注音: ㄊㄚˋ ㄅㄢˇ
  拼音: tà bǎn

1.平鋪的板。或放在船中,用以接連船隻和岸邊,便於人和物的上船或靠岸;或用來連接車輛,以供足之用。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收了纜,撅了樁,跳板,掛起這秋風布帆。」

2.床前足的小凳子。


  踏步

  注音: ㄊㄚˋ ㄅㄨˋ
  拼音: tà bù

一種體操或軍操的操練動作。身體站直,兩腳在原地交替抬起、著地而不前進。如:「原地步」。


  踏場

 简化字:踏场
  注音: ㄊㄚˋ ㄔㄤˊ
  拼音: tà cháng

演員依照樂曲的節奏,在戲臺上舞蹈。《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出》:「後行腳色,力齊鼓兒,饒個攛掇,末泥色饒個場。」


  踏車

 简化字:踏车
  注音: ㄊㄚˋ ㄔㄜ
  拼音: tà chē

用人力腳的引水器稱車。


  踏床

  注音: ㄊㄚˋ ㄔㄨㄤˊ
  拼音: tà chuáng

床、椅前放腳的小凳子。《宋史.卷一五〇.輿服志二》:「紅羅夾軟屏風、夾縵各一,襯腳席褥、靠背坐褥及床各一。」《水滸傳》第四五回:「那婦人也不應,自坐在床上,眼淚汪汪,口裡嘆氣。」


  踏爨

  注音: ㄊㄚˋ ㄘㄨㄢˋ
  拼音: tà cuàn

戲劇的演出。《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宦門子弟錯立身.題目》:「戾家行院學爨、宦門子弟錯立身。」也作「蹈爨」。


  踏地

  注音: ㄊㄚˋ ㄉㄧˋ
  拼音: tà dì

蹬腳。感情激動時的動作。《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七.鷰子賦一》:「言語未定,鷰子即迴,地叫喚,雀兒出來,不問好惡,拔拳即差。」


  踏碓

  注音: ㄊㄚˋ ㄉㄨㄟˋ
  拼音: tà duì

用腳的舂米碓。宋.陸游〈農家歌〉:「腰鐮卷黃雲,碓舂白玉。」


  踏歌

  注音: ㄊㄚˋ ㄍㄜ
  拼音: tà gē

唱歌時以腳地為節奏。原為漢、唐時的風俗性歌舞,參與者連臂以腳地而歌。臺灣高山族同胞尚存有此種歌舞形式。唐.李白〈贈汪倫〉詩:「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歌聲。」也作「蹋歌」。


  踏踐

 简化字:踏践
  注音: ㄊㄚˋ ㄐㄧㄢˋ
  拼音: tà jiàn

任意用腳踩。比喻不將人放在眼中而任意輕賤。《紅樓夢》第六九回:「漸次便不大歡喜,眾人見賈母不喜,不免又往下踐起來,弄得這尤二姐要死不能,要生不得。」


  踏肩

  注音: ㄊㄚˋ ㄐㄧㄢ
  拼音: tà jiān

接連。《醒世恆言.卷二〇.張廷秀逃生救父》:「張權自到蘇州,生意順溜,頗頗得過,卻又肩生下兩個兒子。」《警世通言.卷五.呂大郎還全完骨肉》:「福兒年九歲,善兒年八歲,肩生下來的。」也作「挨肩」、「挨肩兒」。


  踏腳

 简化字:踏脚
  注音: ㄊㄚˋ ㄐㄧㄠˇ
  拼音: tà jiǎo

舊時北方有炕,炕前置有一張矮腳椅子,方便人上下,稱為「腳」。


  踏看

  注音: ㄊㄚˋ ㄎㄢˋ
  拼音: tà kàn

到現場察看。《紅樓夢》第三九回:「按著劉姥姥說的方向地名,著茗煙去先看明白,回來再做主意。」


  踏勘

  注音: ㄊㄚˋ ㄎㄢ
  拼音: tà kān

親自到現場查看。《文明小史》第八回:「老哥此來,只有一兩天耽擱,兄弟須陪著老哥,把此事商議停妥,並到各門勘一遍。」


  踏弩

  注音: ㄊㄚˋ ㄋㄨˇ
  拼音: tà nǔ

用腳踩動機關以發射弓箭的裝置,所射出的弓箭比平常弓箭力量強大。《水滸傳》第二三回:「只見這十個鄉夫,都拏著禾叉、弩、刀、鎗,隨即攏來。」


  踏平

  注音: ㄊㄚˋ ㄆㄧㄥˊ
  拼音: tà píng

1.將地不平的地方用腳踩平。如:「沙土填滿坑洞後,用腳平。」

2.征服、剿亂平定。如:「他野心勃勃地誓言要斬草除根,平敵穴,以絕後患。」《三國演義》第四一回:「我今欲平樊城,奈憐眾百姓之命。公可往說劉備,如肯來降,免罪賜爵。」


  踏蹺

 简化字:踏跷
  注音: ㄊㄚˋ ㄑㄧㄠ
  拼音: tà qiāo

一種民俗技藝表演。表演者將雙腳分别綁在木棍上的表演。參見「高蹻」條。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二.舞隊》:「鼓板、蹺、撲旗。」也作「高蹺」、「高蹻」、「踩高蹻」。


  踏青

  注音: ㄊㄚˋ ㄑㄧㄥ
  拼音: tà qīng

春日到野外郊遊。古時青的日子因各地習俗不同而有差異,後世多以清明節前後出遊為青,故清明節也稱為「青節」。金.吳激〈浣溪沙.繡館人人倦青〉詞:「繡館人人倦青,粉垣深處簸錢聲。」《幼學瓊林.卷一.歲時類》:「三月上青之鞋,於今不改。」


  踏繩

 简化字:踏绳
  注音: ㄊㄚˋ ㄕㄥˊ
  拼音: tà shéng

走繩索。即今所見的走綱絲。唐.陳鴻《東城老父傳》:「角觝萬夫、跳劍、尋橦、蹴球、繩,舞於竿顛者、索氣沮色,逡巡不敢入。」


  踏實

 简化字:踏实
  注音: ㄊㄚˋ ㄕˊ
  拼音: tà shí
 相似词:紮實
 相反词:飄浮、浮躁、輕浮、浮誇

切實認真。如:「做事要實,不可心存僥倖。」


  踏月

  注音: ㄊㄚˋ ㄩㄝˋ
  拼音: tà yuè

1.月下步行。唐.劉禹錫〈武陵書懷五十韻〉:「照山畬火動,月俚歌喧。」《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其餘各廟,社火扮會,鑼鼓喧天。人家士女,都出來看燈月。」

2.詞牌名。原名「霜天曉角」,因宋朝程垓〈霜天曉角〉詞「須共,夜深月。」而聞名,故稱為「月」。


  踏逐

  注音: ㄊㄚˋ ㄓㄨˊ
  拼音: tà zhú

1.物色、訪求。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九.顧覓人力》:「如府宅官員,豪富人家,欲買寵妾、歌童、舞女、廚娘、針線供過、麤細婢妮,亦有官私牙嫂及引置等人,但指揮便行逐下來。」

2.助產。宋.周密《武林舊事.卷八.宮中誕育儀例略》:「合用藥材,催生物件,合本位逐老娘伴人,乳婦抱女,洗澤人等。」


  騰踏

 简化字:腾踏
  注音: ㄊㄥˊ ㄊㄚˋ
  拼音: téng tà

1.飛行絕跡。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飛黃騰去,不能顧蟾蜍。」

2.高聲的邊走邊唱。唐.王建〈水夫謠〉:「到明辛苦無處說,齊聲騰牽船歌。」


  頭踏

 简化字:头踏
  注音: ㄊㄡˊ ㄊㄚˋ
  拼音: tóu tà

舊時官員出巡時前導的儀仗隊。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一折:「走去衙門自告咱,問官人借對頭亂交加。」《西遊記》第一二回:「行勾多時,來到東華門前,正撞著宰相蕭瑀散朝而回,眾頭喝開街道。」也作「頭搭」、「頭答」、「頭達」。


  行踏

  注音: ㄒㄧㄥˊ ㄊㄚˋ
  拼音: xíng tà

1.往來、走動。《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天子自有皇后、貴妃追歡之樂,賤妾平康潑妓,豈是天子行去處?」也作「行道」。

2.行為。《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當今又有聞奏,怎不道我每也學王行瑜的一般行?」


  瑤踏

 简化字:瑶踏
  注音: ㄧㄠˊ ㄊㄚˋ
  拼音: yáo tà

裝飾亮麗的鞋子。唐.溫庭筠〈觀舞妓〉詩:「朔音悲嘒管,瑤動芳塵。」


  傳踏

 简化字:传踏
  注音: ㄓㄨㄢˋ ㄊㄚˋ
  拼音: zhuàn tà

一種流行於宋代的歌舞。由宋代說唱技藝發展而來。以一詩一詞歌詠一事或分詠多事,邊歌邊舞。是元代劇曲的先導。也稱為「轉」。


  轉踏

 简化字:转踏
  注音: ㄓㄨㄢˇ ㄊㄚˋ
  拼音: zhuǎn tà

一種流行於宋代的歌舞。表演形式由宋代說唱技藝發展而來,以一詩一詞歌詠一事或分詠多事,邊歌邊舞,演前有勾隊詞,後有放隊詞。為元代劇曲的先導。也稱為「傳」。


  大踏步

  注音: ㄉㄚˋ ㄊㄚˋ ㄅㄨˋ
  拼音: dà tà bù

邁開大步。如:「確定目標,就可大步向前邁進,何懼之有?」《水滸傳》第三回:「道猶未了,只見一個大漢,大步入來,走進茶坊裡。」


  倒踏門

 简化字:倒踏门
  注音: ㄉㄠˋ ㄊㄚˋ ㄇㄣˊ
  拼音: dào tà mén

招贅。《西遊記》第二三回:「你要肯,便就教師父與那婦人做個親家,你就做個倒門的女婿。」《金瓶梅》第一七回:「把蔣竹山倒門招進來,成其夫婦。」也作「倒插門」、「倒蹅門」。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76 页数: 1/2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