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词典人民虚弱
  

 简化字:词
  部首:言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注音: ㄘˊ
  拼音: cí




1.語句中具有完整概念,能獨立自由運用的基本單位。

2.代表一個完整觀念的文字或語言。如:「言詞」、「措詞」。

3.有組織的或片段的語言文字。如:「歌詞」、「演講詞」。

4.文體名。興於唐,盛於宋,由古之樂府演變而來,其後又遞變而為曲。句法多長短不一,且須遵守一定的格律限制。也稱為「長短句」、「詩餘」。如:「唐詩宋詞」。

5.辯訟的話。同「辭」。如:「挑詞架訟」。《儒林外史》第二四回:「正值向知縣出門,就喊了冤。知縣叫補詞來。」


  

  部首:八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注音: ㄉㄧㄢˇ
  拼音: diǎn




1.五帝時的書,指重要的文獻、簡冊。《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2.國家的常法。《周禮.天官.大宰》:「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

3.可作為依據或模範的書。如:「字典」、「引經據典」。

4.可遵守的法度、準則。《文選.劉琨.勸進表》:「中興之兆,圖讖垂典,自京畿隕喪,九服崩離,天下囂然,無所歸懷。」

5.典禮、儀式。如:「慶典」、「大典」、「盛典」。

6.前代的故事、制度、文物。如:「用典」、「數典忘祖」。

7.姓。如三國時魏國有典韋。




1.掌管、治理。如:「典試」、「典獄」。《三國志.卷六二.吳書.是儀傳》:「到見親任,專典機密。」

2.以物品質押貸款。如:「典當」。唐.杜甫〈曲江〉詩二首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




文雅、雅緻。如:「典雅」。南朝梁.蕭統〈答玄圃園講誦啟令〉:「辭典文豔。」


  

  部首:人
 总笔画:2
  注音: ㄖㄣˊ
  拼音: rén




1.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2.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4.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5.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6.姓。如明代有人杰。

7.二一四部首之一。


  

  部首:氏
部外笔画:1
 总笔画:5
  注音: ㄇㄧㄣˊ
  拼音: mín




人、人類、百姓。如:「人民」、「平民」、「庶民」。《書經.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简化字:虚
  部首:虍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2
  注音: ㄒㄩ
  拼音: xū




1.大丘、土山。通「墟」。《說文解字.丘部》:「虛,大丘也。」《詩經.鄘風.定之方中》:「升彼虛矣,以望楚矣。」

2.空間、處所。《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3.孔穴、空隙。《淮南子.氾論》:「若循虛而出入,則亦無能履也。」漢.高誘.注:「虛,孔竅也。」

4.弱勢。如:「趁虛而入。」

5.天空。唐.劉禹錫〈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詩:「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宋.蘇軾〈赤壁賦〉:「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6.方位。《易經.繫辭下》:「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

7.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為北方玄武七宿的第四宿。

8.星官名,虛宿之首,由兩顆星組成,在西方分屬寶瓶與小馬座。《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虛二星,冢宰之官也,主北方邑居廟堂祭祀祝禱事,又主死喪哭泣。」




空缺、空出。如:「虛位以待」。《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列傳》:「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唐.李商隱〈賈生〉詩:「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1.空。如:「盈虛」、「空虛」。唐.姚合〈莊居野行〉詩:「我倉常空虛,我田生蒺藜。」

2.不自滿、不驕傲。如:「虛心」、「虛懷若谷」。《晉書.卷五八.列傳.周訪》:「性謙虛,未嘗論功伐。」

3.衰弱。如:「氣虛」、「身體虛弱」、「她的身子很虛。」

4.不真實的。如:「虛名」。唐.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5.心愧氣餒而膽怯。如:「膽虛」、「作賊心虛。」




白白的、空的、徒然。如:「彈無虛發」、「虛晃一招」。唐.李商隱〈安定城樓〉詩:「賈生年少虛垂淚,王粲春來更遠遊。」


  

  部首:弓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ㄖㄨㄛˋ
  拼音: ruò




1.體力或能力差。與「強」相對。《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惜其體弱,不足起其文。」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詩:「但恐詩力弱,鬥健未免馘。」

2.纖柔、不夠堅強。如:「柔弱」、「弱不禁風」。唐.杜甫〈田舍〉詩:「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

3.數量不足。如:「十分之一弱」、「一寸五分弱」。

4.年紀小的。唐.李白〈秋日鍊藥院鑷白髮贈元六兄林宗〉詩:「弱齡接光景,矯翼攀鴻鸞。」




1.喪失、損失。《左傳.昭公三年》:「又弱一個焉,姜其危哉!」

2.衰敗。《左傳.昭公三年》:「姜族弱矣,而媯將始昌。」

3.侵害、削弱。《左傳.襄公十七年》:「宋華閱卒,華臣弱皋比之室。」《文選.賈誼.過秦論》:「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6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