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許邦才
  

 简化字:许
  部首:言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1
  注音: ㄒㄩˇ
  拼音: xǔ




1.答應、應允。如:「許可」、「允許」。《左傳.閔公二年》:「及密,使公子魚請,不許。」《董西廂》卷六:「雖然昨夜見許,未足取信。」

2.奉獻、給予。《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聶政傳》:「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許人也。」宋.陸游〈觀長安城圖〉詩:「許國雖堅鬢已斑,山南經歲望南山。」

3.允諾婚事。如:「許配」、「許嫁」。《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其女尚幼,未許字人。」《紅樓夢》第六十四回:「把我二姨兒許給皇糧莊頭張家,指腹為婚。」

4.稱讚。如:「稱許」、「讚許」。《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5.相信。《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漢.趙岐.注:「許,信也。」

6.期待。如:「期許」。《孟子.公孫丑上》:「夫子當路於齊,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宋.陸游〈書憤〉詩:「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1.處所。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宋.梅堯臣〈魯山山行〉詩:「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

2.表示約略估計的數量。如:「些許」、「少許」。《後漢書.卷七十一.皇甫嵩傳》:「赴河死者,五萬許人。」唐.柳宗元〈至小邱西小石潭記〉:「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3.國名。周時所分封的諸侯國,姜姓,後滅於楚。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許昌縣東。

4.地名。即今大陸地區河南省許昌縣。

5.姓。如漢代有許慎。




1.可能。如:「或許」、「也許」。《樂府詩集.卷四十六.清商曲辭三.無名氏.懊憹歌十四首之二》:「撢如陌上鼓,許是儂歡歸。」

2.這麼、如此。如:「許多」。宋.蘇軾〈次韻答文與可見寄〉詩:「世間那有千尋竹,月落庭空影許長。」宋.朱熹〈觀書有感〉詩:「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3.表示疑問,相當於「何」、「什麼」。唐.杜審言〈贈蘇綰書記〉詩:「知君書記本翩翩,為許從容赴朔邊?」




語尾助詞,表示感嘆之義,相當於「啊」。唐.韓愈〈感春〉詩四首之一:「三杯取醉不復論,一生長恨奈何許!」


  

 简化字:许
  部首:言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1
  注音:(2) ㄏㄨˇ
  拼音:(2) hǔ

參見「許許」條。


  

  部首:邑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ㄅㄤ
  拼音: bāng




1.古時諸侯的封土,大的稱為「邦」,小的稱為「國」。《周禮.天官.大宰》:「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漢.鄭玄.注:「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

2.泛稱國家。如:「友邦」、「鄰邦」、「聯邦」、「盟邦」、「多難興邦」。《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故知霜露所均,不育異類;姬漢舊邦,無所雜種。」


  

  部首:手
 总笔画:3
  注音: ㄘㄞˊ
  拼音: cái




1.天賦的能力、稟性。《孟子.告子上》:「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

2.力量、智慧。通「材」。《詩經.魯頌.駉》:「思無期,思馬斯才。」漢.王充《論衡.實知》:「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學,學之乃知,不問不識。」

3.有才能、智慧的人。如:「天才」、「英才」、「幹才」。《孟子.離婁下》:「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禮記.文王世子》:「凡語于郊者,必取賢斂才焉。」

4.諷稱某類的人。如:「蠢才」、「奴才」。

5.姓。如明代有才寬。




1.方、始。如:「剛才」、「方才」、「戲才開鑼」、「呆了半晌,我才會意過來。」《晉書.卷七九.謝安傳》:「才小富貴,便豫人家事。」

2.僅。如:「他今年才五歲。」、「我身上才帶五塊錢。」

3.表示強調的語氣。如:「我才不幹呢!」、「他哪有累?我才累呢!」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