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懇言

 简化字:恳言
  注音: ㄎㄣˇ ㄧㄢˊ
  拼音: kěn yán

真摰懇切的詞。漢.桓寬《鹽鐵論.鹽鐵箴石》:「懇則辭淺而不入,深則逆耳而失指。」


  空言

  注音: ㄎㄨㄥ ㄧㄢˊ
  拼音: kōng yán
 相反词:實話

空泛而不切實際的論。《文選.謝靈運.晚出西射堂》:「安排徒空,幽獨賴鳴琴。」《文明小史》第四六回:「我在西報上,看見這種議論,也不止一次了,耳朵裡鬧鬧吵吵,也有了兩三年了,光景是徒託空罷?」也作「空談」。


  苦言

  注音: ㄎㄨˇ ㄧㄢˊ
  拼音: kǔ yán

苦口相勸,逆耳之。《後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傳.東平憲王蒼傳》:「苦至戒,望之如渴。」


  狂言

  注音: ㄎㄨㄤˊ ㄧㄢˊ
  拼音: kuáng yán
 相似词:大言

1.誇大放肆的辭。《漢書.卷六八.霍光傳》:「諸儒生多窶人子,遠客飢寒,喜妄說狂,不避忌諱,大將軍常讎之。」《三國演義》第一三回:「玄德與呂布陪話曰:『劣弟酒後狂,兄勿見責。』」也作「狂話」、「狂語」。

2.狂直驚人的語。唐.杜牧〈兵部尚書席上作〉詩:「偶發狂驚滿座,三重粉面一時回。」

3.日本鎌倉、室町時代的古典戲劇。與能劇同時發展,在江戶時代確立了大藏流、鷺流、泉流,而成為幕府式樂之一。多以詼諧開闊的手法描繪人性的高低。


  誑言

 简化字:诳言
  注音: ㄎㄨㄤˊ ㄧㄢˊ
  拼音: kuáng yán
 相似词:大話、謊話

欺騙人的謊話。如:「你別想再用這些誑來騙人,我可不上當!」


  蘭言

 简化字:兰言
  注音: ㄌㄢˊ ㄧㄢˊ
  拼音: lán yán

心意相投的語。唐.駱賓王〈上齊州張司馬啟〉:「是以挹蘭於斷金,交蓬心於匪石。」也作「蘭臭」。


  讕言

 简化字:谰言
  注音: ㄌㄢˊ ㄧㄢˊ
  拼音: lán yán
 相似词:蜚語、流言、謠言

1.誣妄、不實的詞。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迄至魏晉,作者間出,讕兼存,璅語必錄。」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卷八.漢靈帝》:「狂夫之,一怒而無餘,卓之暴,市井亡賴之讕也,而何足懼邪?」

2.書名。作者不詳,內容陳述人君法度。《漢書.卷三〇.藝文志》:「《讕》十(一)篇。」漢.班固.自注:「不知作者,陳人君法度。」


  浪言

  注音: ㄌㄤˋ ㄧㄢˊ
  拼音: làng yán

1.狂妄的話。《西遊記》第五回:「量你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

2.誇大其辭。《醉醒石》第一一回:「魏推官道:『寂上人,果然能前知麼?』寂和尚道:『不敢,是小僧浪。』」


  冷言

  注音: ㄌㄥˇ ㄧㄢˊ
  拼音: lěng yán

1.警醒人的話。《紅樓夢》第六七回:「柳湘蓮見尤三姐身亡,痴情眷戀,卻被道人數句冷,打破迷關。」

2.語中含有暗諷的話。如:「夫妻間應相敬如賓,你們不要再冷相對了。」


  俚言

  注音: ㄌㄧˇ ㄧㄢˊ
  拼音: lǐ yán

民間俚俗的語。《新唐書.卷一六〇.韋綬傳》:「方太子幼,綬數為俚以悅太子。」《醒世姻緣傳》第二六回:「口裡說得都不知是那裡的俚市語。」也作「里語」、「俚語」。


  裡言

 简化字:里言
  注音: ㄌㄧˇ ㄧㄢˊ
  拼音: lǐ yán

衷心的語。《左傳.莊公十四年》:「且寡人出,伯父無裡,人又不念寡人,寡人憾焉。」


  立言

  注音: ㄌㄧˋ ㄧㄢˊ
  拼音: lì yán

樹立精闢可傳的論、學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雖久不廢。」《儒林外史》第一八回:「文章是代聖賢立,有的一定的規矩。」


  例言

  注音: ㄌㄧˋ ㄧㄢˊ
  拼音: lì yán

凡例、書籍前面說明內容、體例等等的文字。如:「這本書前面的例,說得很清楚。」《清朝續文獻通考.國用考.會計四》:「臣等督率員司悉心參考,擬先酌訂試辦豫算冊式及例二十二條,附以比較表,都為一冊。」


  良言

  注音: ㄌㄧㄤˊ ㄧㄢˊ
  拼音: liáng yán

,有益於人的話。《初刻拍案驚奇》卷六:「一句良須聽取,婦人不可出閨房。」《金瓶梅》卷五:「我西門慶一時昏昧,不聽你之良,辜負你之好意。」


  兩言

 简化字:两言
  注音: ㄌㄧㄤˇ ㄧㄢˊ
  拼音: liǎng yán

兩語,簡單的幾句話。《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傳》:「毛遂按劍歷階而上,謂平原君曰:『從之利害,兩而決耳。今日出而從,日中不決,何也?』」


  流言

  注音: ㄌㄧㄡˊ ㄧㄢˊ
  拼音: liú yán
 相似词:蜚言、浮言、讕言、謠言

沒有根據的話,多用於毀謗他人。《荀子.大略》:「流丸止於甌臾,流止於知者。」《三國演義》第二回:「張讓、段珪等流於外,公鴆殺董后,欲謀大事。」


  留言

  注音: ㄌㄧㄡˊ ㄧㄢˊ
  拼音: liú yán

用書面形式留下要說的話。如:「留板」、「留簿」、「兩人雖同居一處,但作息不同,常用留方式告知對方行蹤。」


  亂言

 简化字:乱言
  注音: ㄌㄨㄢˋ ㄧㄢˊ
  拼音: luàn yán

亂語。《三國演義》第二回:「今倚汝子為君,與汝兄何進之勢,輒敢亂。」


  貌言

  注音: ㄇㄠˋ ㄧㄢˊ
  拼音: mào yán

表面的話。《史記.卷六八.商君傳》:「貌華也,至實也。」


  美言

  注音: ㄇㄟˇ ㄧㄢˊ
  拼音: měi yán

1.代人說好話。如:「您若見著我們經理,還請美兩句。」

2.。《國語.周語下》:「夫耳內和聲,而口出美,以為憲令,而布諸民。」

3.浮華的詞。《老子》第六八章:「信不美,美不信。」


  名言

  注音: ㄇㄧㄥˊ ㄧㄢˊ
  拼音: míng yán

1.有價值的論、善。《晉書.卷四三.山濤傳》:「帝稱之曰:『天下名也。』而不能用。」《文明小史》第二四回:「金子香聽了王總教的這些名,一句句打在心坎上,說不出的感激。」

2.稱說。《書經.大禹謨》:「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茲在茲,允出茲在茲,惟帝念功。」


  明言

  注音: ㄇㄧㄥˊ ㄧㄢˊ
  拼音: míng yán
 相反词:暗示

明白的說。如:「這類事件實已不算什麼機密了,你大可明無妨。」


  謬言

 简化字:谬言
  注音: ㄇㄧㄡˋ ㄧㄢˊ
  拼音: miù yán

荒唐錯誤的詞。《三國演義》第五二回:「玄德不信其,孔明曰:『邢將軍非謬也。』」


  納言

 简化字:纳言
  注音: ㄋㄚˋ ㄧㄢˊ
  拼音: nà yán

職官名:(1)掌傳達王命。《書經.舜典》:「命汝作納,夙夜出納朕命,惟允。」(2)侍中的別名。參見「侍中」條。


  能言

  注音: ㄋㄥˊ ㄧㄢˊ
  拼音: néng yán

1.能開口說話。《禮記.曲禮上》:「鸚鵡能,不離飛鳥,猩猩能,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不亦禽獸之心乎。」

2.善於辭令。晉.陸機〈文賦〉:「蓋所能者,具於此云。」《三國演義》第三二回:「此人乃能之士,可命為使。」


  佞言

  注音: ㄋㄧㄥˋ ㄧㄢˊ
  拼音: nìng yán

諂媚奉承的話。《宋史.卷二八二.列傳.李沆》:「佞似忠,姦似信。」《三國演義》第四三回:「劉琮孺子,聽信佞,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


  諾言

 简化字:诺言
  注音: ㄋㄨㄛˋ ㄧㄢˊ
  拼音: nuò yán

允諾別人的話。如:「我會信守諾,絕不洩露你任何底細。」


  偏言

  注音: ㄆㄧㄢ ㄧㄢˊ
  拼音: piān yán
 相似词:曲說

單方面的辭。《新唐書.卷七七.后妃傳下.懿安郭太后傳》:「毋拒直,勿納偏,以忠良為腹心,此盛天子也。」


  便言

  注音: ㄆㄧㄢˊ ㄧㄢˊ
  拼音: pián yán

口才犀利。《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年始十八九,便多令才。」


  片言

  注音: ㄆㄧㄢˋ ㄧㄢˊ
  拼音: piàn yán

1.一句話。《論語.顏淵》:「片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三國演義》第四五回:「公瑾令吾斷糧者,實欲使曹操殺吾耳。吾故以片戲之,公瑾便容納不下。」

2.簡短的幾句話。《文選.陸機.文賦》:「立片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三國演義》第八九回:「丞相休疑,容申片。」


  七言

  注音: ㄑㄧ ㄧㄢˊ
  拼音: qī yán

1.七個字的詩句。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章句》:「六,雜出詩騷。」

2.詩。《陳書.卷二七.江總傳》:「好學,能屬文,於五尤善。」


  棄言

 简化字:弃言
  注音: ㄑㄧˋ ㄧㄢˊ
  拼音: qì yán

1.未能實踐諾。《左傳.宣公十五年》:「毋畏知死,而不敢廢王命,王棄焉。王不能答。」

2.已經廢棄的論。《新唐書.卷一四五.黎幹傳》:「玄所說不當於經,不質於聖,先儒置之不用,是為棄。」


  前言

  注音: ㄑㄧㄢˊ ㄧㄢˊ
  拼音: qián yán
 相似词:弁言、序論、引子
 相反词:正文

1.先哲的論。《易經.大畜》:「君子以多識前往行,以畜其德。」《國語.晉語四》:「夫必追擇前,求善以終。」

2.以前所說的話。《論語.陽貨》:「偃之是也,前戲之耳。」《紅樓夢》第二回:「雨村聽了笑道:『可知我前不謬。』」

3.稱文章前面所提示的話。


  巧言

  注音: ㄑㄧㄠˇ ㄧㄢˊ
  拼音: qiǎo yán
 相似词:巧舌、巧語

動聽而不實在的話。《莊子.人間世》:「故忿設無由,巧偏辭。」《三國演義》第八二回:「汝東吳害了朕弟,今日敢以巧來說乎!」


  禽言

  注音: ㄑㄧㄣˊ ㄧㄢˊ
  拼音: qín yán

1.禽鳥的鳴聲。唐.宋之問〈謁禹廟〉詩:「猿嘯有時答,禽常自呼。」

2.一種詩體。由宋人梅堯臣所創。作者先依據禽鳥的鳴聲命名,再由名字引發聯想,抒寫情感。宋.蘇軾〈五禽詩.敘〉:「梅聖俞嘗作四禽。余謫黃州,寓居定惠院。遶舍皆茂林修竹,荒池蒲葦。春夏之交,鳴鳥百族,土人多以其聲之似者名之,遂用聖俞體作五禽。」


  清言

  注音: ㄑㄧㄥ ㄧㄢˊ
  拼音: qīng yán

1.魏晉時代對玄理的研討與談論。《晉書.卷五十.郭象傳》:「少有才理,好老莊,能清。」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何晏為吏部尚書,有位望,時談客盈坐」句下劉孝標注引《文章敘錄》:「晏能清,而當時權勢,天下談士,多宗尚之。」

2.清雅高妙的論。晉.陶淵明〈詠二疏〉詩:「問金終寄心,清曉未悟。」


  輕言

 简化字:轻言
  注音: ㄑㄧㄥ ㄧㄢˊ
  拼音: qīng yán

說話草率不謹慎。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頗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輕,不脩邊幅。」《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戒輕,曰恐屬垣有耳。」


  人言

  注音: ㄖㄣˊ ㄧㄢˊ
  拼音: rén yán

1.人說話,表示意見。《大宋宣和遺事.元集》:「朕此器久已就,只怕人,故未曾將用。」

2.時人的評論。《左傳.昭公四年》:「禮義不愆,何恤於人。」

3.砒石。因砒石出於信州,人蓋暗射信字。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〇.金石部.砒石》:「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為信石,而又隱信字為人。」


  深言

  注音: ㄕㄣ ㄧㄢˊ
  拼音: shēn yán

深入的談話。《戰國策.秦策三》:「即使文王疏呂望,而弗與深,是周無天子之德,而文武無與成其王也。」


  慎言

  注音: ㄕㄣˋ ㄧㄢˊ
  拼音: shèn yán

說話很小心。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夫聖賢之書,教人誠孝,慎檢跡,立身揚名,亦已備矣。」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830 页数: 3/21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