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 ㄔㄤˊ
  拼音: cháng




古代下身穿的衣服稱為「」。即裙子。《詩經.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漢.毛亨.傳:「上曰衣,下曰。」


  

  部首: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2) ㄕㄤ
  拼音:(2) shāng

(一)之又音。


  裳裳

  注音: ㄔㄤˊ ㄔㄤˊ
  拼音: cháng cháng

光明盛美的樣子。《詩經.小雅.者華》:「者華,其葉湑兮。」


  裳幃

 简化字:裳帏
  注音: ㄔㄤˊ ㄨㄟˇ
  拼音: cháng wěi

古代專供王后乘坐、有帷幕的車子。《周禮.春官.巾車》:「皆有容蓋」句下漢.鄭玄.注:「容,謂幨車。山東謂之幃。」《儀禮.士昏禮》:「婦車亦如之有裧」句下漢.鄭玄.注:「裧車,幃。」


  裳衣

  注音: ㄔㄤˊ ㄧ
  拼音: cháng yī

。《詩經.齊風.東方未明》:「東方未晞,顛倒衣。」《文選.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衣。」


  倒裳

  注音: ㄉㄠˋ ㄔㄤˊ
  拼音: dào cháng

把衣服穿倒。形容急促的樣子。晉.陶淵明〈飲酒〉詩二〇首之九:「清晨聞叩門,倒往自開。」


  卉裳

  注音: ㄏㄨㄟˋ ㄔㄤˊ
  拼音: huì cháng

用絺葛製成的衣服。為蠻夷之服。唐.柳宗元〈柳州新修文宣王廟碑〉:「惟柳州古為南夷,椎髻卉。」也稱為「卉服」。


  甲裳

  注音: ㄐㄧㄚˇ ㄔㄤˊ
  拼音: jiǎ cháng

皮革製的戰袍。腰以上稱為「甲衣」,腰以下稱為「甲」。《周書.卷二九.耿豪傳》:「沙苑之戰,豪殺傷甚多,血染甲盡赤。」《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傳》:「出入行陣,體被百餘創,甲為赤。」


  練裳

 简化字:练裳
  注音: ㄌㄧㄢˋ ㄔㄤˊ
  拼音: liàn cháng

簡單、樸素的衣。《幼學瓊林.卷二.女子類》:「戴女之練竹笥、孟光之荊釵裙布,此女之貧者。」《兒女英雄傳》第二五回:「以至戴良之女練竹笥,梁源之妻裙布荊釵。」


  霓裳

  注音: ㄋㄧˊ ㄔㄤˊ
  拼音: ní cháng

1.以霓所製的衣。指仙人所穿的服裝。《楚辭.屈原.九歌.東君》:「青雲衣兮白霓,舉長矢兮射天狼。」也稱為「霓羽衣」。

2.樂曲名。參見「霓羽衣曲」條。


  搴裳

  注音: ㄑㄧㄢ ㄔㄤˊ
  拼音: qiān cháng

撩起衣。清.呂碧城〈瑞鶴仙.瘴風寬蕙帶〉詞:「搴步隘,正雨過湍奔石瀨。」


  褰裳

  注音: ㄑㄧㄢ ㄔㄤˊ
  拼音: qiān cháng

1.提起衣。《詩經.鄭風.褰》:「子惠思我,褰涉溱。」漢.無名氏〈穆穆清風至〉詩:「朝登津梁山,褰望所思。」

2.《詩經.鄭風》的篇名。共二章。根據〈詩序〉:「褰,思見正也。」或亦指女子斥男子情好漸疏之詩。首章二句為:「子惠思我,褰涉溱。」


  牽裳

 简化字:牵裳
  注音: ㄑㄧㄢ ㄔㄤˊ
  拼音: qiān cháng

牽拉衣。三國時,魏文帝要將冀州的十萬戶百姓遷徙到河南,魏國侍中辛毗反對,拉住魏文帝的衣奏諫。見《三國志.卷二五.魏書.辛毗傳》。後用以指直言極諫。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四齣:「怪當朝無肯攀庭檻,又誰個敢牽。」


  繐裳

 简化字:穗裳
  注音: ㄙㄨㄟˋ ㄔㄤˊ
  拼音: suì cháng

喪服。《禮記.檀弓上》:「縣子曰:『綌衰繐,非古也。』」


  帷裳

  注音: ㄨㄟˊ ㄔㄤˊ
  拼音: wéi cháng

1.古代朝祭的衣服。用整片布製成,沒有裁剪車縫。《論語.鄉黨》:「非帷,必殺之。」三國魏.何晏.集解:「衣必有殺縫,唯帷無殺也。」

2.車子的帷幔,有障蔽的功用。《詩經.衛風.氓》:「淇水湯湯,漸車帷。」《後漢書.卷三一.賈琮傳》:「舊典:傳車驂駕,垂赤帷,迎於州界。」


  軒裳

 简化字:轩裳
  注音: ㄒㄩㄢ ㄔㄤˊ
  拼音: xuān cháng

1.古代卿大夫以上的車服。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三齣:「從夫之貴,以盛軒。」

2.顯貴的人。唐.皇甫枚《王知古》:「秀才軒令胄,金玉奇標,既富春秋,又潔操履,斯實淑媛之賢夫也。」


  蟻裳

 简化字:蚁裳
  注音: ㄧˇ ㄔㄤˊ
  拼音: yǐ cháng

黑色的衣服。因蟻色黑,故稱為「蟻」。《書經.顧命》:「卿士邦君,麻冕蟻,入即位。」


  衣裳

  注音: ㄧ ˙ㄕㄤ
  拼音: yī shang
 相似词:衣服、衣著

古時上衣稱衣,下裙稱,故衣服合稱為「衣」。《詩經.唐風.山有樞》:「子有衣,弗曳弗婁。」《紅樓夢》第三五回:「妹妹如今也該添補些衣了。要什麼顏色花樣,告訴我。」


  沾裳

  注音: ㄓㄢ ㄔㄤˊ
  拼音: zhān cháng

沾溼衣服。形容淚如雨下。《文選.古樂府.傷歌行》:「感物懷所思,泣涕忽沾。」唐.皮日休〈橡媼歎〉:「吁嗟逢橡媼,不覺淚沾。」也作「霑」。


  霑裳

 简化字:沾裳
  注音: ㄓㄢ ㄔㄤˊ
  拼音: zhān cháng

沾溼了衣服。形容淚如雨下。清.陳維崧〈沁園春.歸去來兮〉詞:「況僕本恨人,能無刺骨;公真長者,未免霑。」也作「沾」。


  摟衣裳

 简化字:搂衣裳
  注音: ㄌㄡ ㄧ ˙ㄕㄤ
  拼音: lōu yī shang

用手攏著,提起衣。如:「新娘的婚紗太長,進禮車時,新郎幫忙摟衣。」


  小衣裳

  注音: ㄒㄧㄠˇ ㄧ ˙ㄕㄤ
  拼音: xiǎo yī shang

1.貼身的衣褲。

2.幼兒的衣服。如:「這家店專賣兒童穿的小衣。」


  裳裳者華

 简化字:裳裳者华
  注音: ㄔㄤˊ ㄔㄤˊ ㄓㄜˇ ㄏㄨㄚˊ
  拼音: cháng cháng zhě huá

《詩經.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據〈詩序〉:「者華,刺幽王也。」或以為讚美某在位者之詩。首章二句為:「者華,其葉湑兮。」


  倒裳索領

 简化字:倒裳索领
  注音: ㄉㄠˋ ㄔㄤˊ ㄙㄨㄛˇ ㄌㄧㄥˇ
  拼音: dào cháng suǒ lǐng

倒拿衣尋找領子。比喻做事不得要領。《鄧析子.無厚》:「驅逸足於庭,求猨捷於檻,斯逆理而求之,猶倒而索領。」


  顛倒衣裳

 简化字:颠倒衣裳
  注音: ㄉㄧㄢ ㄉㄠˇ ㄧ ㄔㄤˊ
  拼音: diān dǎo yī cháng

1.上下倒穿。形容匆忙失序的樣子。《詩經.齊風.東方未明》:「東方未明,顛倒衣。」《董西廂》卷一:「夜則廢寢,晝則忘餐,顛倒衣,不知所措。」

2.比喻寵幸姬妾,貴賤顛倒。《後漢書.卷一〇.皇后紀上.序》:「爰逮戰國,風憲逾薄,適情任欲,顛倒衣,以至破國亡身,不可勝數。」


  拱手垂裳

  注音: ㄍㄨㄥˇ ㄕㄡˇ ㄔㄨㄟˊ ㄔㄤˊ
  拼音: gǒng shǒu chuí cháng

雙手合抱胸前,衣下垂,端坐不動。形容無為而治,安坐江山。宋.蘇軾〈御試制科策〉:「今陛下處積安之時,乘不拔之勢,拱手垂而天下嚮風。」


  冠冕衣裳

  注音: ㄍㄨㄢ ㄇㄧㄢˇ ㄧ ㄔㄤˊ
  拼音: guān miǎn yī cháng

衣服帽子。《幼學瓊林.卷四.製作類》:「冠冕衣,至黃帝而始備。」


  掎裳連襼

 简化字:掎裳连襼
  注音: ㄐㄧˇ ㄔㄤˊ ㄌㄧㄢˊ ㄧˋ
  拼音: jǐ cháng lián yì

襼,衣袖。掎連襼指牽裙連袖。形容人群眾多。《文選.潘岳.藉田賦》:「躡踵側肩,掎連襼。」也作「掎連袂」。


  裂裳裹膝

  注音: ㄌㄧㄝˋ ㄔㄤˊ ㄍㄨㄛˇ ㄒㄧ
  拼音: liè cháng guǒ xī

撕裂衣服包裹受傷的膝蓋。形容趕路的艱辛與急迫。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申包胥知不可,乃之於秦,求救楚,晝馳夜趨,足踵蹠劈,裂裹膝,鶴倚哭於秦庭,七日七夜口不絕聲。」


  裂裳裹足

  注音: ㄌㄧㄝˋ ㄔㄤˊ ㄍㄨㄛˇ ㄗㄨˊ
  拼音: liè cháng guǒ zú

撕裂衣服包裹受傷的腳。形容趕路的艱辛與急迫。《梁書.卷一四.列傳.任昉》:「是以耿介之士,疾苦若斯,裂裹足,棄之長騖。」


  霓裳羽衣

  注音: ㄋㄧˊ ㄔㄤˊ ㄩˇ ㄧ
  拼音: ní cháng yǔ yī

1.仙人所穿的服裝,五彩薄細,有如虹霓的衣服。《初刻拍案驚奇》卷七:「這些仙女,名為『素娥』,身上所穿白衣,叫做『霓羽衣』。」也稱為「霓」。

2.樂曲名。參見「霓羽衣曲」條。


  破衣拉裳

  注音: ㄆㄛˋ ㄧ ㄌㄚ ㄔㄤˊ
  拼音: pò yī lā cháng

拉,襯字,無義。破衣拉指破舊的衣服。《醒世姻緣傳》第九二回:「這幾件破衣拉,都別要分,我叫人抬到師娘墳上,燒化給師娘去。」


  衣裳楚楚

  注音: ㄧ ㄔㄤˊ ㄔㄨˇ ㄔㄨˇ
  拼音: yī cháng chǔ chǔ

服裝整齊而講究的樣子。《詩經.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楚楚。」《聊齋志異.卷四.胡四相公》:「推扉一覷,則內有美少年,相視而笑。衣楚楚,眉目如畫。」也作「衣冠楚楚」。


  衣裳之會

 简化字:衣裳之会
  注音: ㄧ ㄔㄤˊ ㄓ ㄏㄨㄟˋ
  拼音: yī cháng zhī huì

和平的會議,相對於兵車之會而言。《穀梁傳.莊公二十七年》:「衣之會十有一,未嘗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東周列國志》第一八回:「君奉王命,以臨諸侯,安用兵車?請為衣之會。」也作「衣冠之會」。


  霓裳羽衣曲

  注音: ㄋㄧˊ ㄔㄤˊ ㄩˇ ㄧ ㄑㄩˇ
  拼音: ní cháng yǔ yī qǔ

樂曲名。唐代的宮廷樂舞曲。原為西域樂舞,初名〈婆羅門曲〉。玄宗開元中,西涼節度使楊敬述獻上,又經玄宗改編增飾並配上歌詞和舞蹈,於天寶十三年改用此名。其樂舞皆描寫虛無縹緲的仙境和仙女的形象。安史之亂後,此曲散佚,後南唐李後主得殘譜,補綴成曲。唐.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羽衣曲。」也稱為〈霓〉、〈霓曲〉、〈霓羽衣〉。


  霓裳羽衣舞

  注音: ㄋㄧˊ ㄔㄤˊ ㄩˇ ㄧ ㄨˇ
  拼音: ní cháng yǔ yī wǔ

一種唐代的宮廷舞。舞者手執彩帶,配合〈霓羽衣曲〉,表現出縹緲虛幻的仙境。也稱為「霓舞」。


  人是衣裳,馬是鞍

 简化字:人是衣裳,马是鞍
  注音: ㄖㄣˊ ㄕˋ ㄧ ˙ㄕㄤ , ㄇㄚˇ ㄕˋ ㄢ
  拼音: rén shì yī shang , mǎ shì ān

(諺語)比喻打扮裝飾的重要。如:「真是『人是衣,馬是鞍』。瞧她梳洗打扮後,愈顯得清新俏麗了。」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37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