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注音: ㄗㄨㄟˋ
  拼音: zuì




1.過失。如:「將功贖」、「戴立功」。《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此天之亡我,非戰之也。」

2.犯法的行為。如:「犯」、「俯首認」。《易經.解卦.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

3.苦痛、苦難。如:「活受」、「受不了這個!」

4.刑罰。如:「死可免,活難逃。」《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




歸咎、責備。如:「歸」、「怪」。《左傳.莊公十一年》:「禹、湯己,其興也悖焉;桀、紂人,其亡也忽焉。」《孟子.滕文公下》:「我者,其惟春秋乎!」


  抱罪

  注音: ㄅㄠˋ ㄗㄨㄟˋ
  拼音: bào zuì

因自己的過失而心中懷有愧疚。《後漢書.卷六〇下.蔡邕列傳》:「或有抱懷瑕,與下同疾,綱網弛縱,莫相舉察。」三國魏.曹植〈責躬〉詩:「常懼顛沛,抱黃壚。」


  吃罪

  注音: ㄔ ㄗㄨㄟˋ
  拼音: chī zuì

承擔責。如:「吃不起」、「這件事情萬一出了點差錯,上頭追究起來,誰吃得起!」


  除罪

  注音: ㄔㄨˊ ㄗㄨㄟˋ
  拼音: chú zuì

免除刑。《史記.卷三〇.平準書》:「入物者補官,出貨者除。」《晉書.卷八〇.王羲之傳》:「今除而充雜役,盡移其家。」


  待罪

  注音: ㄉㄞˋ ㄗㄨㄟˋ
  拼音: dài zuì

1.等待處置、等待責罰。《漢書.卷八一.匡張孔馬傳.匡衡》:「越騎官屬與昌弟且謀篡昌,事發覺,衡免冠徒跣待。」《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韓延壽》:「一縣莫知所為,令丞、嗇夫、三老亦皆自繫待。」

2.古代官吏常恐不勝其職而獲,故以此為官吏任職自謙之辭。《史記.卷一〇〇.季布欒布列傳.季布》:「臣無功竊寵,待河東。」《儒林外史》第八回:「我本無宦情,南昌待數年,也不曾做得一些事業。」


  得罪

  注音: ㄉㄜˊ ㄗㄨㄟˋ
  拼音: dé zuì
 相似词:冒犯、開罪、觸犯

1.。唐.劉長卿〈負謫後登干越亭作〉詩:「得風霜苦,全生天地仁。」

2.冒犯、觸怒。《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做孫子的又不曾得叔公,為甚麼要打我?」《紅樓夢》第三二回:「妹妹,往那裡去?怎麼又哭了?又是誰得了你?」《詩經.小雅.雨無正》:「云不可使,得于天子。」

3.向人對不起的客套話。《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郭排軍吃他相問得無言可答,只道得一聲:『得!』」


  抵罪

  注音: ㄉㄧˇ ㄗㄨㄟˋ
  拼音: dǐ zuì

依犯的輕重,負其相當的責。《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喧傳此話到獄中,那前日抵鄰人,便當官訴狀。」


  頂罪

 简化字:顶罪
  注音: ㄉㄧㄥˇ ㄗㄨㄟˋ
  拼音: dǐng zuì

代替他人承受行。如:「他花了一筆錢找人頂。」


  定罪

  注音: ㄉㄧㄥˋ ㄗㄨㄟˋ
  拼音: dìng zuì
 相似词:科罪、治罪、入罪、坐罪

判定名。《水滸傳》第八回:「他做下這般,高太尉批仰定。定要問他手執利刃,故入節堂,殺害本官,怎週全得他?」《文明小史》第五回:「金委員又告訴他,現在拿到幾個人,已經打了,收在監裡,等到審問明白,就好定。」


  伐罪

  注音: ㄈㄚ ㄗㄨㄟˋ
  拼音: fā zuì
 相似词:征討

討伐有。晉.潘岳〈西征賦〉:「當光武之蒙塵,致王誅于赤眉,異奉辭以伐,初垂翅於回谿。」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總茲戎重,弔民洛汭,伐秦中。」


  犯罪

  注音: ㄈㄢˋ ㄗㄨㄟˋ
  拼音: fàn zuì
 相似词:犯法、犯科、犯警、坐法、違法、違警
 相反词:立功

違反法令的行為。《儒林外史》第一回:「你又不曾犯,難道官府來拿你的母親去不成。」《文明小史》第三八回:「這人雖說是陸制軍送來的,究竟他是犯的人,陸制軍作不得主。」也作「犯案」。


  伏罪

  注音: ㄈㄨˊ ㄗㄨㄟˋ
  拼音: fú zuì
 相似词:認罪

1.承認自己的。《後漢書.卷三三.馮魴傳》:「汝知悔過伏,今一切相赦,聽各反農桑,為令作耳目。」

2.處了死刑。《史記.卷四三.趙世家》:「晉國有法,始亂者死。夫二子已伏而安于獨在。」

3.隱伏未發的。《漢書.卷九八.元后傳》:「是歲,新都侯莽告長伏與紅陽侯立相連,長下獄死,立就國,語在長傳。」


  服罪

  注音: ㄈㄨˊ ㄗㄨㄟˋ
  拼音: fú zuì
 相似词:認罪

承認自己所犯的行。《漢書.卷七八.蕭望之傳》:「幸得不坐,復賜爵邑,與聞政事,不悔過服,深懷怨望。」


  負罪

 简化字:负罪
  注音: ㄈㄨˋ ㄗㄨㄟˋ
  拼音: fù zuì

身負惡。《書經.大禹謨》:「負引慝,祇載見瞽瞍。」


  告罪

  注音: ㄍㄠˋ ㄗㄨㄟˋ
  拼音: gào zuì

1.面對面交際時的客套話,通常會有自謙的意思。《紅樓夢》第四三回:「那賴大的母親等三四個老嬤嬤告了,都坐在小杌子上了。」

2.陳述狀。《新唐書.卷四八.百官志》:「徒以上囚,則呼與家屬告,問其服否。」


  功罪

  注音: ㄍㄨㄥ ㄗㄨㄟˋ
  拼音: gōng zuì

功勞和過。如:「他擅自決定工作方向,雖然取得不錯的績效,卻只是功相抵罷了。」元.張國賓《薛仁貴》第四折:「父親,您孩兒跨海征遼,曾立下五十四件功勞。爭些兒被總管張士貴白賴去了。若非軍師大人定奪功,您孩兒豈有今日。」


  公罪

  注音: ㄍㄨㄥ ㄗㄨㄟˋ
  拼音: gōng zuì

法律上指公務上所獲得的


  怪罪

  注音: ㄍㄨㄞˋ ㄗㄨㄟˋ
  拼音: guài zuì

責備、埋怨。如:「孩子都已經認錯,你就別再怪他了。」


  歸罪

 简化字:归罪
  注音: ㄍㄨㄟ ㄗㄨㄟˋ
  拼音: guī zuì
 相似词:歸咎
 相反词:寬恕

1.過歸於某人或某事。如:「這樁車禍應歸於駕駛人闖紅燈。」《三國演義》第三八回:「今媯、戴二賊,謀殺我夫,只歸邊洪,將我家貲、童婢盡分去。」

2.。《後漢書.卷六二.荀韓鍾陳列傳.陳寔》:「盜大驚,自投於地,稽顙歸。」


  獲罪

 简化字:获罪
  注音: ㄏㄨㄛˋ ㄗㄨㄟˋ
  拼音: huò zuì
 相似词:獲咎
 相反词:建功

。《論語.八佾》:「獲於天,無所禱也。」《三國演義》第一〇回:「我獲於天,致使徐州之民,受此大難!」


  見罪

 简化字:见罪
  注音: ㄐㄧㄢˋ ㄗㄨㄟˋ
  拼音: jiàn zuì

1.別人。如:「他為人魯莽,所以常見別人。」

2.被人責怪。如:「見於父兄。」《三國演義》第一〇一回:「李嚴因軍糧不濟,怕丞相見,故發書取回,卻又妄奏天子,遮飾己過。」


  降罪

  注音: ㄐㄧㄤˋ ㄗㄨㄟˋ
  拼音: jiàng zuì

且施懲罰。《薛仁貴征遼事略》:「我聞張士貴賴功者,皆匹夫所教。殺了這匹夫,去見元帥,只言陣前殺了,不能降其。」


  懼罪

 简化字:惧罪
  注音: ㄐㄩˋ ㄗㄨㄟˋ
  拼音: jù zuì

。《紅樓夢》第四七回:「只說柳湘蓮一時酒後放肆,如今酒醒,後悔不及,懼逃走了。」


  開罪

 简化字:开罪
  注音: ㄎㄞ ㄗㄨㄟˋ
  拼音: kāi zuì
 相似词:得罪

、冒犯。《戰國策.齊策四》:「沉於國家之事,開於先生。」


  科罪

  注音: ㄎㄜ ㄗㄨㄟˋ
  拼音: kē zuì
 相似词:定罪

依法定。《宋史.卷一九.徽宗本紀一》:「諸路疑獄當奏而不奏者科,不當奏而輒奏者勿坐,著為令。」


  可罪

  注音: ㄎㄜˇ ㄗㄨㄟˋ
  拼音: kě zuì

、冒犯。《聊齋志異.卷三.夜叉國》:「臥眉,我故里也,唐突可!君離故道已八千里,此去為毒龍國,向臥眉非路。」


  領罪

 简化字:领罪
  注音: ㄌㄧㄥˇ ㄗㄨㄟˋ
  拼音: lǐng zuì

承認過失並接受處罰。如:「他偷了東西後,懊悔不已,最後終於決定向失主領。」


  論罪

 简化字:论罪
  注音: ㄌㄨㄣˋ ㄗㄨㄟˋ
  拼音: lùn zuì

依法判處刑。《舊唐書.卷八五.列傳.唐臨》:「敘勛必須刻削,論務從重科。」《福惠全書.卷五.蒞任部.稟帖贅說》:「則按律宜照年追納,田沒入官,計畝論。」


  免罪

  注音: ㄇㄧㄢˇ ㄗㄨㄟˋ
  拼音: miǎn zuì
 相似词:赦罪

不論。《北齊書.卷五〇.恩倖列傳.和士開》:「既得免,即令諷論,責其珍寶,謂之贖命物。」《三國演義》第四回:「不如赦之,拜為一郡守,則紹喜於免,必無患矣。」


  判罪

  注音: ㄆㄢˋ ㄗㄨㄟˋ
  拼音: pàn zuì

法院依據法律對於刑事訴訟被告者定


  陪罪

  注音: ㄆㄟˊ ㄗㄨㄟˋ
  拼音: péi zuì
 相似词:道歉

向人認道歉。《紅樓夢》第二八回:「蔣玉菡忙起身陪。眾人都道:『不知者不作。』」也作「賠」。


  賠罪

 简化字:赔罪
  注音: ㄆㄟˊ ㄗㄨㄟˋ
  拼音: péi zuì
 相似词:賠禮、謝罪

向人認道歉。《紅樓夢》第六〇回:「方纔言語冒撞了,姑娘莫嗔莫怪,特來賠。」也作「陪」。


  被罪

  注音: ㄆㄧ ㄗㄨㄟˋ
  拼音: pī zuì

。《新唐書.卷一二四.列傳.姚崇》:「燕欽融、韋月將以忠被,自是諍臣沮折。」《三國演義》第四回:「操曰:『被之人,不敢久住。』」


  泣罪

  注音: ㄑㄧˋ ㄗㄨㄟˋ
  拼音: qì zuì

同情、哀矜人。南朝梁.簡文帝〈昭明太子集序〉:「漢后流名,是以遠鑒前史,垂恩獄犴,仁同泣,幽比推溝。」


  請罪

 简化字:请罪
  注音: ㄑㄧㄥˇ ㄗㄨㄟˋ
  拼音: qǐng zuì

1.。《書經.湯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請有夏。」《左傳.僖公二年》:「敢請假道,以請于虢。」

2.承認己過,自請處分。《後漢書.卷八十一.獨行傳.王烈傳》:「盜請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彥方知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兩親家兩親媽,各自請,認個悔氣,都道一樁事完了。」

3.請求免。《資治通鑑.卷五十四.漢紀四十六.桓帝延熹二年》:「歲時貢獻,皆先輸上第於冀,乘輿乃其次焉。吏民齎貨求官、請者,道路相望。」


  認罪

 简化字:认罪
  注音: ㄖㄣˋ ㄗㄨㄟˋ
  拼音: rèn zuì
 相似词:伏罪、服罪
 相反词:抵賴

承認自己有。《醒世姻緣傳》第九八回:「他既自己悔過認,你又追念先人,這都是好事。」《紅樓夢》第三三回:「賈政苦苦叩求認。」


  入罪

  注音: ㄖㄨˋ ㄗㄨㄟˋ
  拼音: rù zuì
 相似词:定罪、治罪、坐罪

裁定責。如:「這件案子審判終了,主嫌犯已入判刑。」


  赦罪

  注音: ㄕㄜˋ ㄗㄨㄟˋ
  拼音: shè zuì
 相似词:免罪

免除刑。《三國演義》第一三回:「三處軍聞天子赦賜官,如何不來?」《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又有極大的法船,照依佛家中元地獄赦之說,超度這些孤魂升天。」


  受罪

  注音: ㄕㄡˋ ㄗㄨㄟˋ
  拼音: shòu zuì
 相反词:享福、舒服

1.接受責。《史記.卷五.秦本紀》:「西周君走來自歸,頓首受。」

2.忍受痛苦。《文明小史》第五〇回:「不過這樣大冷天氣,在家裡躲著幾多暖和,跑出去簡直是受了。」


  贖罪

 简化字:赎罪
  注音: ㄕㄨˊ ㄗㄨㄟˋ
  拼音: shú zuì

1.用行動或財物來抵銷過或免除刑罰。《三國演義》第二九回:「某素知于道人能祈風禱雨。方今天旱,何不令其祈雨以贖?」《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富翁道:『小子情願贖罷!』即忙叫家人到家中拿了兩個元寶,跪著討饒。」

2.基督教及猶太教徒稱祭獻上帝以贖己為「贖」。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12 页数: 1/6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