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繁简支持穿越古今
  

  部首:糸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 ㄈㄢˊ
  拼音: fán




1.多、眾多。如:「繁星點點」、「繁文縟節」。《荀子.議兵》:「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唐.李商隱〈石榴〉詩:「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

2.複雜。如:「繁雜」、「繁重」。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鎔裁》:「游心竄句,極繁之體。」

3.茂盛、興盛。如:「枝葉繁盛」、「地方繁榮」。宋.王安石〈即事〉詩:「徑暖草如積,山晴花更繁。」


  

  部首:糸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2) ㄆㄛˊ
  拼音:(2) pó




姓。如東漢有繁欽。


  

 简化字:简
  部首:竹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8
  注音: ㄐㄧㄢˇ
  拼音: jiǎn




1.古代書寫用的竹片。《說文解字.竹部》:「簡,牒也。」如:「竹簡」。《詩經.小雅.出車》:「豈不懷歸,畏此簡書。」唐.孔穎達.正義:「古者無紙,有事書之於簡,謂之簡書。」

2.書信。如:「書簡」。唐.柳宗元〈答貢士元公瑾論仕進書〉:「辱致來簡,受賜無量。」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小生有一簡,敢煩小娘子達知肺腑咱。」

3.姓。如宋代有簡克己。




1.省略、減省。如:「簡化」。《史記.卷三二.齊太公世家》:「因其俗,簡其禮。」《晉書.卷三.武帝紀》:「又律令既就,班之天下,將以簡法務本,惠育海內。」

2.挑選。如:「簡拔」、「簡任」。《左傳.襄公二十六年》:「簡兵蒐乘。」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一七:「汰去老弱,簡精壯者更代。」

3.怠慢不敬。如:「簡慢」。《孟子.離婁下》:「孟子獨不與驩言,是簡驩也。」




1.單純不繁瑣的。如:「簡明」、「簡單」、「簡練」。

2.大。《詩經.邶風.簡兮》:「簡兮簡兮,方將遇舞。」漢.毛亨.傳:「簡,大也。」《淮南子.說山》:「周之簡圭,生於垢石。」


  

  部首:支
 总笔画:4
  注音: ㄓ
  拼音: zhī




1.草木的枝條。通「枝」。《詩經.衛風.芄蘭》:「芄蘭之支,童子佩觿。」《漢書.卷四九.鼂錯傳》:「屮木蒙蘢,支葉茂接。」

2.旁系、分出的派別。如:「旁支」、「分支」。

3.手腳。通「肢」。《易經.坤卦.文言曰》:「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

4.地支的簡稱。《史記.卷二六.曆書》「焉逢攝提格太初元年」句下司馬貞索隱引《爾雅.釋天》:「歲陰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

5.量詞:(1)計算隊伍的單位。如:「一支強有力的軍隊。」(2)計算歌曲、樂曲的單位。如:「兩支歌曲」。(3)計算綿紗細度的單位。支數愈多,紗質愈細。如:「八十支紗」。(4)計算燈光強度的單位。如:「四十支光」。

6.姓。如唐代有支叔才。

7.二一四部首之一。




1.撐持、維持。《國語.越語下》:「皆知其資財之不足以支長久也。」《水滸傳》第九九回:「我這威勝萬山環列,糧草足支二年。」

2.承受、受得住。如:「體力不支」、「樂不可支」。

3.付款。如:「收支」、「開支」。

4.領取。如:「預支」、「先支了一個月的薪水。」

5.調度、分配、遣走。如:「支配」、「把他支走了。」




別出的、由總體分出來的。如:「支店」、「支行」。


  

  部首:手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ㄔˊ
  拼音: chí




1.拿、握。如:「持槍」、「持筆」。

2.維護、堅守。如:「保持」、「堅持」、「持之以恆」。

3.對抗。如:「僵持」、「相持不下」。

4.支撐。如:「支持」。《莊子.漁父》:「左手據膝,右手持頤以聽。」

5.扶助。如:「相互扶持」。《荀子.解蔽》:「鮑叔、甯戚、隰朋仁知且不蔽,故能持管仲而名利福祿與管仲齊。」

6.主管、治理。如:「主持」、「操持家務」、「勤儉持家」。


  穿

  部首:穴
部外笔画:4
 总笔画:9
  注音: ㄔㄨㄢ
  拼音: chuān




1.挖鑿、挖掘。《詩經.召南.行露》:「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禮記.月令》:「穿竇窖,脩囷倉。」

2.貫通、通過。如:「穿針引線」、「穿鞋帶」、「穿越馬路」。

3.著衣襪等。如:「穿衣服」、「穿襪子」。




破敗的。《莊子.山木》:「衣弊屐穿,貧也,非憊也。」



透澈、明白、顯明。如:「說穿」、「看穿心事」、「望穿秋水」、「拆穿西洋鏡」。


  

  部首:走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注音: ㄩㄝˋ
  拼音: yuè




1.度過、跨過。如:「翻山越嶺」、「越牆而走」。《楚辭.屈原.天問》:「阻窮西征,巖何越焉?」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行旅相攀援,川廣不可越。」

2.經過。《書經.召誥》:「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則至于豐。」宋.范仲淹〈岳陽樓記〉:「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3.不按次序,超出某種範圍或常規。如:「越位」、「越俎代庖」。《易經.繫辭下》:「其稱名也,雜而不越。」《後漢書.卷七.孝桓帝紀》:「桓自宗支,越躋天祿。」

4.墜落。《左傳.成公二年》:「射其左,越于車下;射其右,斃于車中。」

5.宣揚。《國語.晉語八》:「宣其德行,順其憲則,使越于諸侯。」




悠揚。《禮記.聘義》:「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



1.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於大陸地區浙江、福建、廣東一帶。也稱為「百越」、「百粵」。

2.國名。春秋時諸侯國,姒姓。建都於會稽。曾占有今江蘇、浙江及山東的一部分,後滅於楚。

3.浙江省的別名。

4.姓。如春秋時齊有越百父。




更加。如:「越大越不懂事。」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三折:「恰隨妹妹閑行散悶些,到池沼,陌觀絕,越教人嘆嗟。」



句首發語詞,無義。《書經.微子》:「殷遂喪,越至于今。」《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越若翊辛丑,諸生、庶民大和會。」


  

  部首:口
部外笔画:2
 总笔画:5
  注音: ㄍㄨˇ
  拼音: gǔ




1.過去久遠的時代。與「今」相對。如:「古今中外」、「自古以來」。《呂氏春秋.仲冬季.長見》:「故審知今則可知古,知古則可知後。」唐.李賀〈古悠悠行〉:「今古何處盡,千歲隨風飄。」

2.過去的事物。如:「貴古賤今」、「信而好古」。《宋史.卷二六二.劉溫叟傳》:「儒者泥古,致詳於形名度數間,而不知清濁輕重之用。」

3.古體詩。如:「五古」、「七古」。

4.姓。如漢代有古霸。




1.過去的、舊的。如:「古人」、「古事」。元.馬致遠〈天淨沙.枯藤老樹昏鴉〉曲:「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質樸。如:「古樸」、「人心不古」。宋.蘇軾〈書黃子思詩集後〉:「獨韋應物、柳宗元發纖穠於簡古,寄至味於澹泊,非餘子所及也。」


  

  部首:人
部外笔画:2
 总笔画:4
  注音: ㄐㄧㄣ
  拼音: jīn




1.現代。與「古」相對。如:「古今」、「今非昔比」。

2.姓。如明代有今穎伯。




現在的、當前的。如:「今天」、「今年」。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9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