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茅紙

 简化字:茅纸
  注音: ㄇㄠˊ ㄓˇ
  拼音: máo zhǐ

上廁所使用的。《醒世姻緣傳》第三四回:「先生覺得肚中微痛,有個解手之情,拿了茅,走到那邊推門。」


  棉紙

 简化字:棉纸
  注音: ㄇㄧㄢˊ ㄓˇ
  拼音: mián zhǐ

以棉花為主要原料製成的,吸水力較佳,可作為書畫用。如:「美勞老師教我們用棉做剪藝術,十分有趣。」


  綿紙

 简化字:绵纸
  注音: ㄇㄧㄢˊ ㄓˇ
  拼音: mián zhǐ

用樹木的韌皮纖維製成的。色白,柔軟而有韌性,纖維細長如綿,所以稱為「綿」。常用做皮衣襯墊、鞭炮捻子、電池包裝等。


  面紙

 简化字:面纸
  注音: ㄇㄧㄢˋ ㄓˇ
  拼音: miàn zhǐ

比衛生細緻,通常用來擦拭臉部的。如:「盒裝面」。


  名紙

 简化字:名纸
  注音: ㄇㄧㄥˊ ㄓˇ
  拼音: míng zhǐ

印著或寫著姓名,用以介紹自己的卡。五代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上.風流藪澤》:「長安有平康坊,妓女所居之地,京都俠少,萃集於此,兼每年新進士,以紅牋名,遊謁其中,時人謂此坊為風流藪澤。」也作「名片」。


  冥紙

 简化字:冥纸
  注音: ㄇㄧㄥˊ ㄓˇ
  拼音: míng zhǐ

焚化給死者使用的錢。也稱為「冥錢」。


  年紙

 简化字:年纸
  注音: ㄋㄧㄢˊ ㄓˇ
  拼音: nián zhǐ

過舊曆年時所用的黃錢、掛錢、神馬、門聯、等製品。


  皮紙

 简化字:皮纸
  注音: ㄆㄧˊ ㄓˇ
  拼音: pí zhǐ

一種質地堅韌的張,產於雲、貴、江、浙等省,原料大都為桑樹皮、楮樹皮或荀殼等,多用於契據張或製作雨傘。


  鋪紙

 简化字:铺纸
  注音: ㄆㄨ ㄓˇ
  拼音: pū zhǐ

擺置張。唐.白居易〈與元九書〉:「夜長無睡引筆鋪,悄然燈前,有念則書,言無次第。」《紅樓夢》第四二回:「這園子蓋纔蓋了一年,如今要畫,自然得二年工夫呢:又要研墨,又要蘸筆,又要鋪,又要著顏色。」


  錢紙

 简化字:钱纸
  注音: ㄑㄧㄢˊ ㄓˇ
  拼音: qián zhǐ

祭祀鬼神或葬禮、掃墓時焚燒,用以供死者享用的冥錢。如:「明天是中元節,記得要買些錢回來。」也稱為「黃」、「錢」。


  砂紙

 简化字:砂纸
  注音: ㄕㄚ ㄓˇ
  拼音: shā zhǐ

在厚上塗膠合劑,黏上金剛砂所成的,用來磨光木器表面。


  上紙

 简化字:上纸
  注音: ㄕㄤˋ ㄓˇ
  拼音: shàng zhǐ

錢祭奠。《金瓶梅》第六三回:「街坊鄰舍,親朋官長,來弔問上祭奠者,不計其數。」


  燒紙

 简化字:烧纸
  注音: ㄕㄠ ㄓˇ
  拼音: shāo zhǐ

1.一種專供鬼神使用的錢,在上雕刻或印上錢形,以焚燒方可送達。《水滸傳》第一五回:「去後堂前面,列了金錢馬,擺了夜來煮的豬羊、燒。」

2.燒冥拜神、祭祀。《紅樓夢》第五八回:「到底為誰燒?我想來若是為父母兄弟,你們皆煩人外頭燒過了。這裡燒這幾張必有私自的情理。」


  神紙

 简化字:神纸
  注音: ㄕㄣˊ ㄓˇ
  拼音: shén zhǐ

民間祭祀神佛時所用的燒等物。


  生紙

 简化字:生纸
  注音: ㄕㄥ ㄓˇ
  拼音: shēng zhǐ

1.未經塗蠟或煮硾的。唐.韓愈〈與陳給事書〉:「送孟郊序一首,生寫,不加裝飾。」

2.普通繪畫用,而未上膠礬、滴水即透者,稱為「生」。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卷二八:「唐人有熟,有生。熟所謂妍妙輝光者,其法不一。生非有喪故不用。」


  試紙

 简化字:试纸
  注音: ㄕˋ ㄓˇ
  拼音: shì zhǐ

1.考試卷。

2.一種化學用品。浸過指示劑或試劑的條,用來檢驗液體的酸鹼性、物質中所含某種化合物或離子的存在。如石蕊試檢驗酸鹼性;澱粉碘化鉀試檢驗氧化劑如亞硝酸、雙氧水。


  手紙

 简化字:手纸
  注音: ㄕㄡˇ ㄓˇ
  拼音: shǒu zhǐ

上廁所用的。《警世通言.卷四.拗相公飲恨半山堂》:「荊公見屋傍有個坑廁,討一張手,走去登東。」


  熟紙

 简化字:熟纸
  注音: ㄕㄨˊ ㄓˇ
  拼音: shú zhǐ

經過煮硾或塗蠟的。即經加膠礬不透水的


  苔紙

 简化字:苔纸
  注音: ㄊㄞˊ ㄓˇ
  拼音: tái zhǐ

加入水苔製成的,常用來寫字。宋.陸游〈予所居南竝鏡湖北則陂澤重&024640008a_.gif;抵海小舟縱所之或數日乃歸〉詩:「歸來寫苔,老憊無傑句。」也稱為「側理」。


  藤紙

 简化字:藤纸
  注音: ㄊㄥˊ ㄓˇ
  拼音: téng zhǐ

唐宋時,浙江一帶多以古藤製,故稱為「藤」。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卷二五.杭州.餘杭》:「由拳山,晉隱士郭文舉所居,傍有由拳村,出好藤。」宋.梅堯臣〈得曾鞏秀才所附滁州歐陽永叔書答意〉詩:「袖御藤書,題字遠已認。」


  貼紙

 简化字:贴纸
  注音: ㄊㄧㄝ ㄓˇ
  拼音: tiē zhǐ

具黏性的張。上面印製各種圖案,可供廣告、收藏等用途。如:「小朋友最喜歡收藏印有卡通人物的貼。」


  圖紙

 简化字:图纸
  注音: ㄊㄨˊ ㄓˇ
  拼音: tú zhǐ

用來繪圖的張。如:「畫筆、圖是繪畫時的必備用品。」


  錫紙

 简化字:锡纸
  注音: ㄒㄧˊ ㄓˇ
  拼音: xí zhǐ

泛指塗上薄錫的或用錫製成的薄片。無毒,故可作為食品及菸草的防護性包裝材料。


  香紙

 简化字:香纸
  注音: ㄒㄧㄤ ㄓˇ
  拼音: xiāng zhǐ

祭祀用的香燭、錢。《清平山堂話本.夔關姚卞弔諸葛》:「令承局於鎮市買香、酒果、盤饌,先去廟中羅列。」《儒林外史》第四八回:「王玉輝喫了茶,又將自己盤費買了一副香牲醴,把自己的書一同擺在靈柩前祭奠。」


  相紙

 简化字:相纸
  注音: ㄒㄧㄤˋ ㄓˇ
  拼音: xiàng zhǐ

沖洗照片時所用的感光,可將底片作成正片。


  信紙

 简化字:信纸
  注音: ㄒㄧㄣˋ ㄓˇ
  拼音: xìn zhǐ

寫信所用的。《老殘遊記》第六回:「於是從枕箱裡取出信信封來,提筆便寫。」也稱為「信箋」。


  絮紙

 简化字:絮纸
  注音: ㄒㄩˋ ㄓˇ
  拼音: xù zhǐ

處理蠶繭製造絲棉時,用棒搗爛,鋪在竹蓆上,放入水中漂洗,此時在蓆上留下一層薄的纖維膜,稱為「絮」。


  洋紙

 简化字:洋纸
  注音: ㄧㄤˊ ㄓˇ
  拼音: yáng zhǐ

舊指從歐洲輸入的。《恨海》第七回:「那洋人便在衣袋裡取出洋、鉛筆,畫了許多洋字,交給伯和。」也稱為「西洋」。


  銀紙

 简化字:银纸
  注音: ㄧㄣˊ ㄓˇ
  拼音: yín zhǐ

一種祭祀祖先、先人和陰鬼時所焚燒的冥。分為大銀和小銀,大銀用於先祖忌辰或人死亡時;小銀用於普渡、祭拜先祖或陰鬼。銀以黃色粗為材料,中間黏上錫箔,再刷上煮好的金藥,然後蓋上刻有各種圖樣的木印即成。


  油紙

 简化字:油纸
  注音: ㄧㄡˊ ㄓˇ
  拼音: yóu zhǐ

經桐油浸泡的,具防水功能,可製傘。


  造紙

 简化字:造纸
  注音: ㄗㄠˋ ㄓˇ
  拼音: zào zhǐ

製作張。如:「東漢和帝時,蔡倫用樹皮、破布、廢網等造。」


  招紙

 简化字:招纸
  注音: ㄓㄠ ㄓˇ
  拼音: zhāo zhǐ

供張貼、宣傳用的文字或圖畫。《精忠岳傳》第六三回:「不如寫一招,貼在驛門首,如有人知得尸首下落,前來報信者,謝銀一百兩。」《文明小史》第一五回:「走上二三十個人,手裡拿著紅刻的招,有的喊長春棧,有的喊全安棧,前來兜攬生意。」


  摺紙

 简化字:折纸
  注音: ㄓㄜˊ ㄓˇ
  拼音: zhé zhǐ

1.摺疊張。

2.張折疊成船、青蛙、帽子等各種不同形狀的手藝。


  折紙

 简化字:折纸
  注音: ㄓㄜˊ ㄓˇ
  拼音: zhé zhǐ

折疊。技藝精巧者,可以將折成各種動物或物體的形狀,成為一種手藝。


  鎮紙

 简化字:镇纸
  注音: ㄓㄣˋ ㄓˇ
  拼音: zhèn zhǐ

鎮壓張或書籍的文具。多用銅、鐵、玉、石等製成。《水滸傳》第二回:「猛見書案上一對兒羊脂玉碾成的鎮獅子,極是做得好,細巧玲瓏。」也稱為「鎮尺」、「書鎮」。


  紙版

 简化字:纸版
  注音: ㄓˇ ㄅㄢˇ
  拼音: zhǐ bǎn

1.厚而硬的張。如:「厚版」、「硬版」。

2.舊時印刷排版成鉛字後,以厚裱,搨出鉛字的字形,以為重印時鑄鉛的模型。


  紙包

 简化字:纸包
  注音: ㄓˇ ㄅㄠ
  拼音: zhǐ bāo

1.張包裹物品而成的東西。如:「小包」、「油包」。《紅樓夢》第六〇回:「遞了一個包與他們,說是薔薇硝,帶與芳官去擦臉。」

2.代指賄賂的財物。《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守門官吏,雖蒙蘇爺囑咐,沒有包相送,那個與他稟話。」


  紙背

 简化字:纸背
  注音: ㄓˇ ㄅㄟˋ
  拼音: zhǐ bèi

的反面。唐.柳宗元〈殷賢戲批書後寄劉連州并示孟崙二童〉詩:「書成欲寄庾安西,背應勞手自題。」


  紙被

 简化字:纸被
  注音: ㄓˇ ㄅㄟˋ
  拼音: zhǐ bèi

用很多層楮皮製成的被子。宋.陸游〈謝朱元晦寄被〉詩二首之一:「布衾被元相似,只欠高人為作銘。」元.張可久〈普天樂.北邙煙〉曲:「蒲團被,歸去來兮。」


  紙筆

 简化字:纸笔
  注音: ㄓˇ ㄅㄧˇ
  拼音: zhǐ bǐ

1.與筆,泛指書寫的文具。《三國演義》第一〇六回:「左右取筆與勝,勝寫畢,呈上。」《文明小史》第四八回:「白趨賢就借一品香的筆,寫了五張請客票。」

2.字據、借據。《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七.鷰子賦》:「今日之下,(乞與)些些方便,還有筆當直,莫言空手冷面。」《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陳四老爺一時銀子不湊手,就託他情願對扣借一百銀子還他,限兩個月拿二百銀子取回筆。」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70 页数: 2/7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