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矛
 总笔画:5
  注音: ㄇㄠˊ
  拼音: máo




1.古代一種直刺兵器。長柄,有青銅或鐵製的利刃。如:「長」。《文選.枚乘.七發》:「白刃磑磑,戟交錯。」《三國演義》第二八回:「隨即披挂持上馬,引一千餘人,逕出北門。」

2.二一四部首之一。


  矛盾

  注音: ㄇㄠˊ ㄉㄨㄣˋ 
  拼音: máo dùn
 相似词:抵觸

1.、盾,武器名,古代兩種功用不同的兵器。相傳有一人賣和盾,誇他的盾最堅固,任何東西都戳不破。後來又誇他的最銳利,什麼東西都能刺進去。一人問他若拿他的來刺他的盾會如何,他卻回答不出來。典出《韓非子.難勢》。後比喻言語行為自相抵觸。如:「自相盾」。也作「楯」。

2.理則學上指不可同為真,亦不可同為假的概念或命題。


  矛頭

 简化字:矛头
  注音: ㄇㄠˊ ㄊㄡˊ
  拼音: máo tóu

1.的尖端。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因共作了語。……次復作危語。桓曰:『頭淅米劍頭炊。』殷曰:『百歲老翁攀枯枝。』」。

2.比喻攻擊或事情進行時的方向。如:「他把調查的頭指向當晚在場的人。」


  酋矛

  注音: ㄑㄧㄡˊ ㄇㄠˊ
  拼音: qiú máo

武器名。長約二丈的。《說文解字.部》:「,酋也。建於兵車,長二丈。」


  厹矛

  注音: ㄑㄧㄡˊ ㄇㄠˊ
  拼音: qiú máo

武器名。古代一種有三稜的。《詩經.秦風.小戎》:「俴駟孔群,厹鋈錞。」


  挺矛

  注音: ㄊㄧㄥˇ ㄇㄠˊ
  拼音: tǐng máo

舉起長。《三國演義》第二回:「玄德使張飛擊之。飛縱馬挺,與昇交戰,不數合,刺昇落馬。」


  衛矛

 简化字:卫矛
  注音: ㄨㄟˋ ㄇㄠˊ
  拼音: wèi máo

植物名。衛科衛屬,落葉灌木。枝幹皆有物突起,狀如箭翎,葉橢圓有鋸齒,經秋紅色絢爛,夏開淡黃綠色細花,樹皮可造紙。


  矛盾律

  注音: ㄇㄠˊ ㄉㄨㄣˋ ㄌㄩˋ
  拼音: máo dùn lǜ

理則學上指既已肯定一事物,不能同時又否定它,若已否定它,也不得同時又肯定,即不能同時肯定又否定一事物。也稱「不盾律」。


  杯酒戈矛

  注音: ㄅㄟ ㄐㄧㄡˇ ㄍㄜ ㄇㄠˊ
  拼音: bēi jiǔ gē máo

,比喻紛爭。「杯酒戈」比喻在酒宴中引起的仇隙。《負曝閑談》第二五回:「華尚書看罷,把他酒都嚇醒了。……楞了一會,又想周楷這人名字好熟。想了半天恍然大悟道:『就是有天在吳侍郎席上,他請教我,我沒有理他那個人。這真是杯酒戈了。』」


  大相矛盾

  注音: ㄉㄚˋ ㄒㄧㄤ ㄇㄠˊ ㄉㄨㄣˋ
  拼音: dà xiāng máo dùn

事件的原委相違背,或人的言行相左,彼此衝突。如:「此人言行大相盾,實在討厭。」《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據此論之,竟大相盾了。」


  弓矛之士

  注音: ㄍㄨㄥ ㄇㄠˊ ㄓ ㄕˋ
  拼音: gōng máo zhī shì

持弓的人。指守衛的兵士。


  階級矛盾

 简化字:阶级矛盾
  注音: ㄐㄧㄝ ㄐㄧˊ ㄇㄠˊ ㄉㄨㄣˋ
  拼音: jiē jí máo dùn

馬克斯主義中指不同階級之間的衝突。


  矛盾相向

  注音: ㄇㄠˊ ㄉㄨㄣˋ ㄒㄧㄤ ㄒㄧㄤˋ
  拼音: máo dùn xiāng xiàng

與盾相互敵對。比喻針鋒相對。「盾」文獻異文作「楯」。宋.錢易《南部新書.乙集》:「詔儒官與緇黃講論。初若楯相向,后類江海同歸。」


  亡戟得矛

  注音: ㄨㄤˊ ㄐㄧˇ ㄉㄜˊ ㄇㄠˊ
  拼音: wáng jǐ dé máo

春秋齊、晉戰爭時,有一士兵在混戰中,遺失戟,而拾得的故事。典出《呂氏春秋.離俗覽.離俗》。後比喻有失有得或得失相等。


  丈八蛇矛

  注音: ㄓㄤˋ ㄅㄚ ㄕㄜˊ ㄇㄠˊ
  拼音: zhàng bā shé máo

武器名。一種,長一丈八尺,形狀像長槍。《晉書.卷一〇三.劉曜載記》:「安左手奮七尺大刀,右手執丈八蛇。」《三國演義》第五回:「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飛馬大叫。」


  擲級承矛

 简化字:掷级承矛
  注音: ㄓˊ ㄐㄧˊ ㄔㄥˊ ㄇㄠˊ
  拼音: zhí jí chéng máo

拋擲頭顱戳在長上。語本《新唐書.卷一九一.忠義傳上.羅士信傳》:「擊賊濰水上,陣纔列,執長馳入賊營,刺殺數人,取一級擲之,承以,戴而行,賊皆眙懼,無敢亢。」比喻勇敢善戰,並藉以威嚇敵人,使其不敢反抗。


  自相矛盾

  注音: ㄗˋ ㄒㄧㄤ ㄇㄠˊ ㄉㄨㄣˋ
  拼音: zì xiāng máo dùn
 相反词:言行一致

語本《韓非子.難勢》:「人應之曰:『以子之,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應也。」比喻行事或言語先後不相應、互相抵觸。《魏書.卷八八.良吏傳.明亮傳》:「辭勇及武,自相盾。」


  矛盾方程式

  注音: ㄇㄠˊ ㄉㄨㄣˋ ㄈㄤ ㄔㄥˊ ㄕˋ
  拼音: máo dùn fāng chéng shì

兩個以上聯立方程式無共同的解答,稱為「盾方程式」。由於設題的不合理或運算上的錯誤而產生。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注音: ㄧˇ ㄗˇ ㄓ ㄇㄠˊ , ㄍㄨㄥ ㄗˇ ㄓ ㄉㄨㄣˋ
  拼音: yǐ zǐ zhī máo , gōng zǐ zhī dùn

比喻以對方的觀點、理論來反駁對方。語本《韓非子.難一》:「楚人有鬻楯與者,譽之曰:『吾楯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曰:『吾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9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