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疒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注音: ㄓㄣˇ
  拼音: zhěn




1.皮膚上起的紅色小顆粒。如:「溼」、「藥」。明.方孝孺〈指喻〉:「左手之拇有焉,隆起而粟。」

2.疾病。《國語.越語上》:「令孤子、寡婦、疾、貧病者,納宦其子。」


  斑疹

  注音: ㄅㄢ ㄓㄣˇ
  拼音: bān zhěn

症狀名,皮膚上有發紅或紫的斑痕。


  發疹

 简化字:发疹
  注音: ㄈㄚ ㄓㄣˇ
  拼音: fā zhěn

泛稱人體皮膚上出現小紅點的現象。發的症狀因病情而異,大致可分為出血斑、熱性發及流行性水痘與麻等。


  風疹

 简化字:风疹
  注音: ㄈㄥ ㄓㄣˇ
  拼音: fēng zhěn

病名。潛伏期二至四星期,流行期為春夏之間。主要症狀是發燒出及耳後、後腦、頸部的淋巴結腫脹,數天後症狀即消失。也稱為「三日」。


  汗疹

  注音: ㄏㄢˋ ㄓㄣˇ
  拼音: hàn zhěn

病名。一種夏日常見的皮膚病。因汗孔受到阻塞,妨礙汗液的排出,使得皮膚上生出表淺晶狀小水疱或紅色、發癢的小


  酒疹

  注音: ㄐㄧㄡˇ ㄓㄣˇ
  拼音: jiǔ zhěn

因喝酒而引起的皮膚過敏現象。症狀包括起紅、發癢等。如:「他喝一點酒就滿臉通紅,還會起酒。」


  麻疹

  注音: ㄇㄚˊ ㄓㄣˇ
  拼音: má zhěn

病名。一種由麻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屬飛沫傳染,潛伏期約十天,患過一次即可終生免疫。也稱為「痲」、「痧子」。


  痲疹

  注音: ㄇㄚˊ ㄓㄣˇ
  拼音: má zhěn

病名。一種由麻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參見「麻」條。


  泡疹

  注音: ㄆㄠˋ ㄓㄣˇ
  拼音: pào zhěn

病名。經由細菌感染,細菌由小傷口侵入,皮膚長出水泡,漸漸腫大,水泡中含有大量細菌,破裂後細菌會感染擴散到周圍健康的皮膚。泡多於夏季染患。


  疱疹

  注音: ㄆㄠˋ ㄓㄣˇ
  拼音: pào zhěn

病名。由濾過性病毒引起的皮膚病。症狀是在皮膚上出現群聚性水泡。可分為單純疱與帶狀疱。如:「口脣疱」、「陰部疱」。


  皮疹

  注音: ㄆㄧˊ ㄓㄣˇ
  拼音: pí zhěn

皮膚表面出現的小疙瘩或成片出現。猩紅熱、麻等都會產生皮現象。


  丘疹

  注音: ㄑㄧㄡ ㄓㄣˇ
  拼音: qiū zhěn

皮膚表面的小型隆起,因表皮、真皮異常增殖或發炎而引起。


  瘙疹

  注音: ㄙㄠ ㄓㄣˇ
  拼音: sāo zhěn

病名。似出而較輕微,皮膚亦出現小顆粒。患者多為兒童。


  溼疹

 简化字:湿疹
  注音: ㄕ ㄓㄣˇ
  拼音: shī zhěn

皮膚上出現水泡、鱗屑、結痂、局部發癢及燒灼感的一種炎症病變。


  藥疹

 简化字:药疹
  注音: ㄧㄠˋ ㄓㄣˇ
  拼音: yào zhěn

因藥物過敏而引起的皮膚


  疹子

  注音: ㄓㄣˇ ˙ㄗ
  拼音: zhěn zi

1.一種症狀。皮膚上出現紅色或白色的斑點。通常因猩紅熱、麻、食物中毒、過敏等因素而引起。

2.俗稱麻。如:「小孩子出了子後,就可以終生免疫。」


  白糠疹

  注音: ㄅㄞˊ ㄎㄤ ㄓㄣˇ
  拼音: bái kāng zhěn

病名。常發生於小孩或未成年人的臉上,患部多呈圓狀,會由小而漸擴大,顏色較正常膚色淺,因表面有糠樣落屑而得名。日晒與冷風可能為其引起的原因,較常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出現。其症狀長大後會自然消失,無須積極治療。


  出疹子

  注音: ㄔㄨ ㄓㄣˇ ˙ㄗ
  拼音: chū zhěn zi

。如:「這孩子出子了。」


  風疹塊

 简化字:风疹块
  注音: ㄈㄥ ㄓㄣˇ ㄎㄨㄞˋ
  拼音: fēng zhěn kuài

皮膚出現扁平狀的水腫塊斑,往往數小時內消退,並且有明顯的發癢,但痊癒後不會遺留痕跡。通常是因食物或藥物過敏所致。參見「蕁麻」條。


  尿布疹

  注音: ㄋㄧㄠˋ ㄅㄨˋ ㄓㄣˇ
  拼音: niào bù zhěn

病名。以尿布包裹的部位,皮膚因受到尿液刺激,出現斑點,發癢、潰爛的病症。


  膿痂疹

 简化字:脓痂疹
  注音: ㄋㄨㄥˊ ㄐㄧㄚ ㄓㄣˇ
  拼音: nóng jiā zhěn

病名。一種膿化性皮膚病。因受葡萄球菌或鏈球菌感染,皮膚上生水疱或膿疱,破裂、乾燥後結痂。多為兒童所患。也稱為「膿疱病」。


  漆毒疹

  注音: ㄑㄧ ㄉㄨˊ ㄓㄣˇ
  拼音: qī dú zhěn

皮膚上因油漆的刺激而起的一種紅。病發時有癢的感覺,甚至化為水泡、膿疱等。


  蕁麻疹

 简化字:荨麻疹
  注音: ㄒㄩㄣˊ ㄇㄚˊ ㄓㄣˇ
  拼音: xún má zhěn

病名。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特徵是皮膚上出現很多形狀不一的丘。丘出現後,會有明顯的搔癢,同時在出現二十四小時內大部分會消失,之後不留痕跡,但舊子消失了,新的又在不同部位繼續長出來。可因食物或藥物過敏而引起,可給予抗組織胺藥物治療。也稱為「風塊」。


  斑疹傷寒

 简化字:斑疹伤寒
  注音: ㄅㄢ ㄓㄣˇ ㄕㄤ ㄏㄢˊ
  拼音: bān zhěn shāng hán

病名。由一種立克次體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有流行性和地方性兩類,傳染媒介為體虱或鼠蚤。經過六至十四天的潛伏期,患者即發生頭痛、畏寒、虛脫、發熱、全身疼痛、皮膚出現紫斑等症狀,病程一般為二週。


  帶狀疱疹

 简化字:带状疱疹
  注音: ㄉㄞˋ ㄓㄨㄤˋ ㄆㄠˋ ㄓㄣˇ
  拼音: dài zhuàng pào zhěn

病名。由水痘帶狀疱病毒所引起的皮膚病。症狀包括倦怠、頭痛、發燒、嘔吐等和局部神經疼痛,伴有不等程度的發癢。在神經痛皮節部位的皮膚,會出現群聚呈帶狀的水泡。臺語俗稱「皮蛇」。


  德國麻疹

 简化字:德国麻疹
  注音: ㄉㄜˊ ㄍㄨㄛˊ ㄇㄚˊ ㄓㄣˇ
  拼音: dé guó má zhěn

病名。與一般麻不同,係由濾過性病毒感染。潛伏期通常十二到二十一天,發病時輕微發燒,全身呈扁平粉紅色的斑點,且上後頸部、耳後、頸側的淋巴腺會腫脹、疼痛。得病後經過十四至廿天發病症狀後,由病人身體自生抗體而痊癒。婦女在懷孕三個月內得病,可能造成先天性畸形兒。


  痘疹娘娘

  注音: ㄉㄡˋ ㄓㄣˇ ˙ㄋㄧㄤ ˙ㄋㄧㄤ
  拼音: dòu zhěn niang niang

民俗中對痘神的俗稱。傳說專管小兒出子、天花,其誕辰為農曆十一月初一。《紅樓夢》第二〇回:「一面打掃房屋供奉痘娘娘,一面傳與眾人忌煎炒等物。」


  疱疹性咽狹症

 简化字:疱疹性咽狭症
  注音: ㄆㄠˋ ㄓㄣˇ ㄒㄧㄥˋ ㄧㄢ ㄒㄧㄚˊ ㄓㄥˋ
  拼音: pào zhěn xìng yān xiá zhèng

病名。因可克薩基(Coxsackie)濾過性病毒感染而起,潛伏期約二至四天,後發燒至四十度,感染時會有喉嚨痛、頭痛、腹痛、食慾不振,且全身痙攣等症狀。病發時則喉嚨出現紅腫,軟口蓋及後壁出現小紅斑,約四至七天,方可退燒痊癒。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8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