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简化字:熏
  部首:火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8
  注音: ㄒㄩㄣ
  拼音: xūn




1.煙火向上升。同「」。如:「煙火燻天」。

2.以火煙物。漢.王充《論衡.命祿》:「越王翳逃山中,至誠不願自冀得代。越人燻其穴,遂不得免,彊立為君。」

3.一種烹飪方法。以松枝、木炭、茶葉等的火煙燒烤食物,使其具有特殊的風味。如:「燻肉」、「燻鴨」、「燻雞」、「燻魚」。


  

  部首:火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ㄒㄩㄣ
  拼音: xūn




1.煙火向上冒。《說文解字.屮部》:「,火煙上出也。」

2.用煙燻。《詩經.豳風.七月》:「穹窒鼠,塞向墐戶。」唐.李商隱〈無題〉詩四首之一:「蠟照半籠金翡翠,麝微度繡芙蓉。」

3.(煙、氣等)侵襲。如:「臭氣人」。《樂府詩集.卷六五.雜曲歌辭五.南朝宋.鮑照.苦熱行》:「瘴氣晝體,菵露夜霑衣。」唐.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詩:「下床畏蛇食畏藥,海氣溼蟄腥臊。」

4.用香料塗身。唐.韓愈〈答呂毉山人書〉:「方將坐足下,三浴而三之。」

5.一種烹飪方法。以松枝、木炭、茶葉等的火煙燒烤食物,使其具有特殊的風味。如:「魚」。




暖和的。如:「風」。



和悅的。參見「」條。


  

  部首:火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2) ㄒㄩㄣˋ
  拼音:(2) xùn




窒息而中毒。如:「小心不要被煤氣著了。」



聲名狼藉。如:「這個人都了,誰也不願與他共事。」


  燻草

 简化字:熏草
  注音: ㄒㄩㄣ ㄘㄠˇ
  拼音: xūn cǎo

抽菸。為年輕人交談時常用的口頭語。如:「他又躲到浴室裡燻草去了!」


  熏風

 简化字:熏风
  注音: ㄒㄩㄣ ㄈㄥ
  拼音: xūn fēng

東南風。亦指和暖的風。《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何謂八風?……東南曰風。」南朝陳.徐陵〈陳文帝哀&f446a_.gif;文〉:「若水傳帝,風御民;重光所集,世載於陳。」《石門文字禪.卷二.&f16ad_.gif;巽中》:「風度南枝,餘芳委紅綠。」


  熏腐

  注音: ㄒㄩㄣ ㄈㄨˇ
  拼音: xūn fǔ

宮刑。《舊五代史.卷九一.晉書.李頃傳》:「下蠶室,加腐之刑。」也作「薰腐」。


  燻赫

 简化字:熏赫
  注音: ㄒㄩㄣ ㄏㄜˋ
  拼音: xūn hè

氣勢很盛的樣子。晉.夏侯湛〈雷賦〉:「伊未明之季節,暑燻赫以盛興。」


  熏籠

 简化字:熏笼
  注音: ㄒㄩㄣ ㄌㄨㄥˊ
  拼音: xūn lóng

一種覆罩在爐上,供薰香、烘物或取暖的竹籠。唐.白居易〈後宮〉詞:「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籠坐到明。」《紅樓夢》第五一回:「晴雯只在籠上圍坐,麝月笑道:『你今兒別裝小姐了,我勸你也動一動兒。』」也作「薰籠」。


  熏鑪

 简化字:熏炉
  注音: ㄒㄩㄣ ㄌㄨˊ
  拼音: xūn lú

香、取暖用的火爐。隋.江總〈大莊嚴寺碑〉:「鑪夜爇,遙來海岸之香。」宋.李清照〈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詞:「玉鴨鑪閒瑞腦,朱櫻斗帳掩流蘇,通犀還解辟寒無。」也作「薰爐」。


  熏沐

  注音: ㄒㄩㄣ ㄇㄨˋ
  拼音: xūn mù

齋戒占卜前,沐浴並用香料塗身,以表示對神靈的尊敬。如:「她沐齋戒,敬神禮佛,至為虔誠。」


  熏染

  注音: ㄒㄩㄣ ㄖㄢˇ
  拼音: xūn rǎn

1.香與色。元.張養浩〈毛良卿送牡丹〉詩:「栽培宜訝天上種,染不類人閒株。」

2.陶沾染。宋.葉適〈謝景思集序〉:「俊筆湧出,排迮老蒼,而不能受俗學染。」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一一.談藝一.粵詩》:「君鄉東粵,人才最盛,正以僻在嶺海,不為中原江左習氣染,故尚存古風耳。」


  熏人

  注音: ㄒㄩㄣ ㄖㄣˊ
  拼音: xūn rén

嚇唬他人。清.俞正燮《癸已存稿.卷三.》:「凡人者,亦曰嚇人也。」《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賈子猷聽說辛名池有抄本外國書上的字眼,心想若是得了他這本書,將來做起文章來,倒可以借此人。」


  燻肉

 简化字:熏肉
  注音: ㄒㄩㄣ ㄖㄡˋ
  拼音: xūn ròu

以煙火燻製成、具有特異風味的肉。


  熏陶

  注音: ㄒㄩㄣ ㄊㄠˊ
  拼音: xūn táo

被一種思想、品行、習慣等所濡染而漸趨同化。如:「受到王老師長期的陶,使她變得熱愛書法、國畫了。」


  熏天

  注音: ㄒㄩㄣ ㄊㄧㄢ
  拼音: xūn tiān

火煙直上雲霄。比喻勢力強盛。《呂氏春秋.審應覽.離謂》:「毀譽成黨,眾口天。」唐.杜甫〈遣興〉詩五首之一:「北里富天,高樓夜吹笛。」


  熏習

 简化字:熏习
  注音: ㄒㄩㄣ ㄒㄧˊ
  拼音: xūn xí

佛教用語。指身心行為對心識的影響作用。《大乘止觀法門》卷二:「隨對者,即喻淨心體具一切法性,故能受一切習,隨其別,現報不同也。」《成唯識論》卷二:「依何等義立習名?所、能各具四義,令種生長,故名習。」


  熏香

  注音: ㄒㄩㄣˋ ㄒㄧㄤ
  拼音: xùn xiāng

1.用香料染。宋.歐陽修〈荷花賦〉:「覆翠被以香,然遲燈而照浦。」

2.一種焚燒之後會使人聞到而暈厥的香。如:「盜賊常利用香來使人失去知覺,以便下手。」


  熏熏

  注音: ㄒㄩㄣ ㄒㄩㄣ
  拼音: xūn xūn

1.和悅的樣子。《詩經.大雅.鳧鷖》:「鳥鷖在亹,公尸來止。」《文選.張衡.東京賦》:「君臣歡康,具醉。」

2.眾多的樣子。漢.揚雄《太玄經.卷二.交》:「往來,得亡之門。」


  熏烝

  注音: ㄒㄩㄣ ㄓㄥ
  拼音: xūn zhēng

熱氣或氣味充溢、升騰。《墨子.節用中》:「逮夏,下潤溼,上烝,恐傷民之氣,于是作為宮室而利。」《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或黃氣烝,昭嚜騛明,以著黃、虞之烈焉。」


  熏製

 简化字:熏制
  注音: ㄒㄩㄣ ㄓˋ
  拼音: xūn zhì

一種食品加工的方法。把香料、木屑或茶葉等,放入鍋中,再將食物架在鍋中的鐵絲網上,蓋緊鍋蓋,加熱生煙,用煙及熱氣,慢慢將食物燒成帶有某種特殊風味且易於保存的製品。


  煙燻

 简化字:烟熏
  注音: ㄧㄢ ㄒㄩㄣ
  拼音: yān xūn

一種烹調食物的方法。將茶葉、糖和米混合後,放於鍋內乾淨的紙上,將食物置於烤架上,蓋緊鍋蓋燻製。


  錦熏籠

 简化字:锦熏笼
  注音: ㄐㄧㄣˇ ㄒㄩㄣ ㄌㄨㄥˊ
  拼音: jǐn xūn lóng

植物名。瑞香科瑞香屬,常綠灌木。莖高一公尺餘,葉長橢圓狀披針形,質厚。頂生頭狀花序,花萼筒形,裂片四枚,淡紅紫色,花瓣不存,於三至五月開放。因花開豔麗如錦,香味濃烈四散有如香,故稱為「錦籠」。宋代以為祥瑞之徵,後多有栽培。也稱為「錦薰籠」、「籠錦」、「沉丁花」、「睡香」、「瑞香花」。


  熏草紙

 简化字:熏草纸
  注音: ㄒㄩㄣ ㄘㄠˇ ㄓˇ
  拼音: xūn cǎo zhǐ

舊時遇有人昏迷不醒,就將粗紙點燃,用煙把人嗆醒,稱為「草紙」。《兒女英雄傳》第六回:「你道這銅鏇子怎的就能治昏迷不省呢?果然這樣,那點蘇合丸、聞通調散、草紙、打醋炭這些方法,都用不著。」


  燻魚兒

 简化字:熏鱼儿
  注音: ㄒㄩㄣ ㄩˊㄦ 
  拼音: xūn yúr

泛指製的豬頭肉及臟腑,為北平特有的食品。


  氣勢熏灼

 简化字:气势熏灼
  注音: ㄑㄧˋ ㄕˋ ㄒㄩㄣ ㄓㄨㄛˊ
  拼音: qì shì xūn zhuó

灼,用煙、用火灼。氣勢灼指以氣勢灼人。形容氣勢驕橫,威迫他人。《清史稿.卷二六九.索額圖傳.論曰》:「康熙中,滿洲大臣以權位相尚者,惟索額圖、明珠,一時氣勢灼,然不能終保令名,卒以貪侈敗。」


  氣焰熏天

 简化字:气焰熏天
  注音: ㄑㄧˋ ㄧㄢˋ ㄒㄩㄣ ㄊㄧㄢ
  拼音: qì yàn xūn tiān
 相反词:大智若愚

天,炙天空。形容威勢極盛。氣焰天比喻人的氣勢如火焰般逼人。《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一一.雙忠記.巡守雍丘》:「獨不見氣焰天,誰敢當。」《孽海花》第五回:「正是堂上一呼,堂下百諾;氣焰天,公卿倒屣。」


  三熏三沐

  注音: ㄙㄢ ㄒㄩㄣ ㄙㄢ ㄇㄨˋ
  拼音: sān xūn sān mù

三次用香料塗身,三次沐浴,以表對人的禮遇、尊重。宋.陸游〈與李遠使啟〉:「一琴一龜,預想鈴齋之靜;三三沐,尚陪藥市之遊。」也作「三釁三沐」。


  三浴三熏

  注音: ㄙㄢ ㄩˋ ㄙㄢ ㄒㄩㄣ
  拼音: sān yù sān xūn

三次沐浴,三次香。以表待人極為禮貌與尊重。唐.韓愈〈答呂醫山人書〉:「方將坐足下,三浴而三之。」也作「三釁三沐」。


  煙熏火燎

 简化字:烟熏火燎
  注音: ㄧㄢ ㄒㄩㄣ ㄏㄨㄛˇ ㄌㄧㄠˋ
  拼音: yān xūn huǒ liào

受到煙火的燻烤。形容非常炙熱乾燥。


  眾口熏天

 简化字:众口熏天
  注音: ㄓㄨㄥˋ ㄎㄡˇ ㄒㄩㄣ ㄊㄧㄢ
  拼音: zhòng kǒu xūn tiān

眾人的言論,其勢可以上達於天。形容輿論力量影響之大。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30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