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祭灶神

  注音: ㄐㄧˋ ㄗㄠˋ ㄕㄣˊ
  拼音: jì zào shén

五祀之一。古於夏祭,漢改臘祭,民間則習於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祀神,賄賂神在天帝面前多加美言,以求來年的好運。也稱為「祭」、「祀」。


  老虎灶

  注音: ㄌㄠˇ ㄏㄨˇ ㄗㄠˋ
  拼音: lǎo hǔ zào

吳語。指燒開水的一種大,或販賣熱水、開水的地方。


  落了灶

  注音: ㄌㄨㄛˋ ˙ㄌㄜ ㄗㄠˋ
  拼音: luò le zào

停止使用爐具。比喻打烊、休息。如:「過了晚餐時間很久了,所有的飯店都已經落了,到那兒去打尖呢?」


  燒冷灶

 简化字:烧冷灶
  注音: ㄕㄠ ㄌㄥˇ ㄗㄠˋ
  拼音: shāo lěng zào

比喻對於未顯揚的人或未成之事,預先趨承或營謀,以為將來鋪路。《孽海花》第一九回:「我們要想在這個所在,做點事業,臺諫的聲氣,總要聯絡通靈方好,豈可不燒燒冷呢?」


  祀灶日

  注音: ㄙˋ ㄗㄠˋ ㄖˋ
  拼音: sì zào rì

民間祭祀神的日子。舊時相信神在此日上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一家善惡之事,所以要祭祀祂。漢代的祀日在初夏,到了晉代,改到臘月二十四日。此後則普遍在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也稱為「祭節」、「送神」。


  跳灶王

  注音: ㄊㄧㄠˋ ㄗㄠˋ ㄨㄤˊ
  拼音: tiào zào wáng

一種民俗活動。民間相傳每年的陰曆十二月廿四日,是神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職,稟報家家戶戶功過的日子,因此,要請人來家裡跳王,藉以驅邪祟,同時討好王,保佑來年賜福。後來多由乞丐爲之。《土風錄.卷一.跳王》:「臘月丐戶裝鍾馗、神到人家乞錢米,自朔日至廿四日止,名曰跳王。」


  灶上的

  注音: ㄗㄠˋ ㄕㄤˋ ˙ㄉㄜ
  拼音: zào shàng de

專掌炊事的人。《醒世姻緣傳》第五五回:「上的那裡去了?叫姑娘端菜哩!」也稱為「掌的」。


  灶王爺

 简化字:灶王爷
  注音: ㄗㄠˋ ㄨㄤˊ ㄧㄝˊ
  拼音: zào wáng yé

民間供奉於廚房,為掌管一家禍福、財氣的神祇。也稱為「君」、「神」。


  灶下婢

  注音: ㄗㄠˋ ㄒㄧㄚˋ ㄅㄧˋ
  拼音: zào xià bì
 相反词:掌上珠

女傭、女僕。


  灶下養

 简化字:灶下养
  注音: ㄗㄠˋ ㄒㄧㄚˋ ㄧㄤˇ
  拼音: zào xià yǎng

廚師。《後漢書.卷一一.劉玄傳》:「下養,中郎將。」


  掌灶的

  注音: ㄓㄤˇ ㄗㄠˋ ˙ㄉㄜ
  拼音: zhǎng zào de

稱飯館裡主管烹飪的廚師。也稱為「上的」。


  趁熱灶火

 简化字:趁热灶火
  注音: ㄔㄣˋ ㄖㄜˋ ㄗㄠˋ ㄏㄨㄛˇ
  拼音: chèn rè zào huǒ

比喻湊熱鬧。《程乙本紅樓夢》第七五回:「探春道:『誰叫你趁熱火來了?』」


  沉灶產蛙

 简化字:沉灶产蛙
  注音: ㄔㄣˊ ㄗㄠˋ ㄔㄢˇ ㄨㄚ
  拼音: chén zào chǎn wā

沉水底,蛙生其中。比喻水患嚴重,釀成巨災。《國語.晉語九》:「乃走晉陽,晉師圍而灌之,沉產蛙,民無叛意。」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二折:「智伯攻圍甚急,某避走晉陽,今又引水灌城,不浸者三版,沉產蛙,看看渰倒城牆。」


  廚頭灶腦

 简化字:厨头灶脑
  注音: ㄔㄨˊ ㄊㄡˊ ㄗㄠˋ ㄋㄠˇ
  拼音: chú tóu zào nǎo

廚房中燒飯作菜等雜事。元.無名氏《神奴兒》第一折:「你又多在外少在家,一應廚頭腦,都是我照覷。」


  倒灶八字

  注音: ㄉㄠˇ ㄗㄠˋ ㄅㄚ ㄗˋ
  拼音: dǎo zào bā zì

,倒楣。八字,命運。倒八字指命運不好。如:「那人是天生的倒八字,做什麼事都不順。」


  狗屁倒灶

  注音: ㄍㄡˇ ㄆㄧˋ ㄉㄠˇ ㄗㄠˋ
  拼音: gǒu pì dǎo zào

比喻胡言亂語,行為亂七八糟。如:「這些狗屁倒,來路不明的傢伙,大家要小心。」也作「狗皮倒」。


  狗皮倒灶

  注音: ㄍㄡˇ ㄆㄧˊ ㄉㄠˇ ㄗㄠˋ
  拼音: gǒu pí dǎo zào

比喻言語淺薄,行為荒唐。如:「不准你跟那些狗皮倒的人往來。」也作「狗屁倒」。


  冷灶清鍋

 简化字:冷灶清锅
  注音: ㄌㄥˇ ㄗㄠˋ ㄑㄧㄥ ㄍㄨㄛ
  拼音: lěng zào qīng guō

比喻家境清寒,三餐不繼。《醒世姻緣傳》第五三回:「與了小璉哥些飯吃,合小璉哥到了家中,前後看了一遍,一無所有,冷清鍋,好不慘悽!」


  另起爐灶

 简化字:另起炉灶
  注音: ㄌㄧㄥˋ ㄑㄧˇ ㄌㄨˊ ㄗㄠˋ
  拼音: lìng qǐ lú zào
 相似词:重新努力、別闢門戶

1.另外再搭起爐。比喻事情不能繼續進行,另想辦法,重新開始。如:「他辛苦研究的成果都付之一炬,只有另起爐,重新開始。」

2.脫離團體而另立門戶,獨自經營。如:「他離開了原來的公司,另起爐,準備好好地開創一番事業!」


  清灰冷灶

  注音: ㄑㄧㄥ ㄏㄨㄟ ㄌㄥˇ ㄗㄠˋ
  拼音: qīng huī lěng zào

柴灰稀少,爐不熱。形容生活窮困。《西遊記》第二十三回:「我們這清灰冷,一夜怎過!」《孤本元明雜劇.龍門隱秀.頭折》:「空滴滴清灰冷誰曾慣,黑漫漫苦海無邊岸。」


  繩床瓦灶

 简化字:绳床瓦灶
  注音: ㄕㄥˊ ㄔㄨㄤˊ ㄨㄚˇ ㄗㄠˋ
  拼音: shéng chuáng wǎ zào

以繩為床,以瓦為。形容環境簡陋,生活貧困。《程乙本紅樓夢》第一回:「所以蓬牖茅椽,繩床瓦,並不足妨我襟懷。」


  添兵減灶

 简化字:添兵减灶
  注音: ㄊㄧㄢ ㄅㄧㄥ ㄐㄧㄢˇ ㄗㄠˋ
  拼音: tiān bīng jiǎn zào

戰國時孫臏暗中增加軍隊,表面上卻減少行軍飯,以示弱誘敵的故事。典出《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後指用兵的一種策略,偽裝士兵離散的假象以欺騙敵人。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二折:「則你是添兵減齊孫臏,喚雨呼風蜀武侯,將巧計親傳授。」


  瓦灶繩床

 简化字:瓦灶绳床
  注音: ㄨㄚˇ ㄗㄠˋ ㄕㄥˊ ㄔㄨㄤˊ
  拼音: wǎ zào shéng chuáng

形容家境極貧困。《紅樓夢》第一回:「雖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繩床,其風晨月夕,階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懷筆墨者。」


  灶上騷除

 简化字:灶上骚除
  注音: ㄗㄠˋ ㄕㄤˋ ㄙㄠ ㄔㄨˊ
  拼音: zào shàng sāo chú

清掃頭。比喻極易辦到。《史記.卷八七.李斯傳》:「夫以秦之彊,大王之賢,由上騷除。足以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此萬世之一時也。」


  清鍋兒冷灶

 简化字:清锅儿冷灶
  注音: ㄑㄧㄥ ㄍㄨㄛㄦ ㄌㄥˇ ㄗㄠˋ
  拼音: qīng guōr lěng zào

比喻寥落冷清。如:「自從我結婚生子之後,逢年過節就不再是清鍋兒冷的。」


  誰家灶內無煙

 简化字:谁家灶内无烟
  注音: ㄕㄟˊ ㄐㄧㄚ ㄗㄠˋ ㄋㄟˋ ㄨˊ ㄧㄢ
  拼音: shéi jiā zào nèi wú yān

比喻每家都有爭吵。《金瓶梅》第七五回:「我的佛菩薩,沒的說。誰家內無煙?心頭一點無明火,些兒觸著便生煙。」


  門神裡邊捲灶爺

 简化字:门神里边卷灶爷
  注音: ㄇㄣˊ ㄕㄣˊ ㄌㄧˇ ㄅㄧㄢ ㄐㄩㄢˇ ㄗㄠˋ ㄧㄝˊ
  拼音: mén shén lǐ biān juǎn zào yé

(歇後語)話中有話。「話」音諧「畫」。門神是貼在大門上的神畫,爺是供在頭上的神畫,若將兩張畫捲在一起,即為畫中有畫。如:「經理的話是門神裡邊捲爺──話中有話,大家要能拚出業績,才有年終獎金。」


  外屋裡的灶君爺

 简化字:外屋里的灶君爷
  注音: ㄨㄞˋ ㄨ ˙ㄌㄧ ˙ㄉㄜ ㄗㄠˋ ㄐㄩㄣ ㄧㄝˊ
  拼音: wài wū li de zào jūn yé

(歇後語)獨座兒。在外屋裡供奉的神,其神位僅此一個,別無其他。比喻獨一無二的座位。《文明小史》第四六回:「廳上空無所有,正中擺了一張椅子,真如北京人的俗語,叫做『外屋裡的君爺,鬧了個獨座兒。』」


  求灶頭不如求灶尾

 简化字:求灶头不如求灶尾
  注音: ㄑㄧㄡˊ ㄗㄠˋ ㄊㄡˊ ㄅㄨˋ ㄖㄨˊ ㄑㄧㄡˊ ㄗㄠˋ ㄨㄟˇ
  拼音: qiú zào tóu bù rú qiú zào wěi

(諺語)比喻向上級請求,不如向主辦的屬下講情。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三折:「你兩個真傻廝!豈不曉得求頭不如求尾?」也作「求頭不如告尾」。


  冷灶上著一把兒,熱灶上著一把兒

 简化字:冷灶上着一把儿,热灶上着一把儿
  注音: ㄌㄥˇ ㄗㄠˋ ㄕㄤˋ ㄓㄠˊ ㄧ ㄅㄚˇㄦ , ㄖㄜˋ ㄗㄠˋ ㄕㄤˋ ㄓㄠˊ ㄧ ㄅㄚˇㄦ
  拼音: lěng zào shàng zháo yī bǎr , rè zào shàng zháo yī bǎr

(諺語)比喻待人處事要顧慮雙方,不要有所偏頗。《金瓶梅》第三五回:「冷上著一把兒,熱上著一把兒纔好,俺們天生就是沒時運的來。」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70 页数: 2/2
第一页 | 上一页 |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