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木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ㄅㄤˇ
  拼音: bǎng




1.張貼在公共場所的通告。如:「文」、「帖」。《三國演義》第一回:「恰纔見公攪而嘆,故此相問。」

2.揭示錄取名單的公告。如:「單」、「排行」。《儒林外史》第二回:「弟今年正月初一日夢見看會試,弟中在上面是不消說了。」




告示、揭示。《聊齋志異.卷一一.王者》:「至廟前,見一瞽者,形貌奇異,自云:『能知心事』。因求卜筮。」


  

  部首:木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2) ㄅㄥˋ
  拼音:(2) bèng




1.船槳。《楚辭.屈原.九章.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以擊汰。」漢.王逸.注:「吳,船櫂也。」

2.船。如:「放」。唐.李賀〈馬〉詩二三首之一〇:「催渡烏江,神騅泣向風。」




1.鞭打、擊打。《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傳》:「吏治笞數千。」《新唐書.卷一六七.王播傳》:「窮治其姦,皆死。」

2.使船前進。如:「舟」。唐.張籍〈書懷寄元郎中〉詩:「吟君釣客詞中說,便欲南歸小船。」


  榜單

 简化字:榜单
  注音: ㄅㄤˇ ㄉㄢ
  拼音: bǎng dān

公布錄取人員的名單。如:「許多考生瞪大眼睛,看著剛貼出來的單,尋找自己的名字。」


  榜額

 简化字:榜额
  注音: ㄅㄤˇ ㄜˊ
  拼音: bǎng é

匾額。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六.濼陽消夏錄六》:「無間冬夏,讀書恆至夜半。一夕,夢到一公廨,額曰『文儀班』。」


  榜花

  注音: ㄅㄤˇ ㄏㄨㄚ
  拼音: bǎng huā

科舉考試錄取單中姓氏稀有罕見的人。宋.錢易《南部新書.丙集》:「大中以來,禮部放,歲取三二人姓氏稀僻者,謂之色目人,亦謂之花。」


  榜牌

  注音: ㄅㄤˇ ㄆㄞˊ
  拼音: bǎng pái

揭示牌的通稱。如:「快去瞧瞧牌,沒準今天沒營業。」


  榜示

  注音: ㄅㄤˇ ㄕˋ
  拼音: bǎng shì

1.張貼公告,通知民眾。《福惠全書.卷三一.庶政部.禁婦女燒香》:「若不嚴為禁革,將來敗俗安窮,宜大張示,先諭後拿。」也作「牓示」。

2.文、告示。元.施惠《幽閨記》第一一齣:「明張示,今朝幸駕汴梁城。」


  榜首

  注音: ㄅㄤˇ ㄕㄡˇ
  拼音: bǎng shǒu

考試錄取單中第一名者。如:「他是今年大學入學考試第二類的首。」宋.蘇軾〈放後論貢舉合行事件〉:「自來釋褐舉人,惟南省首,或本場第一人唱名近下者,或有旨升一甲。」


  榜書

 简化字:榜书
  注音: ㄅㄤˇ ㄕㄨ
  拼音: bǎng shū

書體名。原多使用於封檢題字。後泛指題寫匾額所用的書體。也稱為「署書」。


  牓書

 简化字:榜书
  注音: ㄅㄤˇ ㄕㄨ
  拼音: bǎng shū

書體名。原多使用於封檢題字。後泛指題寫匾額所用的書體。也稱為「署書」。


  榜帖

  注音: ㄅㄤˇ ㄊㄧㄝˇ
  拼音: bǎng tiě

1.曉諭百姓的告示。唐.李騭〈徐襄州碑〉:「齎帖先至江西,安存百姓。」

2.考試及第示的名單。也作「牓帖」。


  榜尾

  注音: ㄅㄤˇ ㄨㄟˇ
  拼音: bǎng wěi

1.單的末尾。如:「從頭找到尾,就是看不到自己的名字。」

2.錄取的最後一名。如:「雖然名列尾,也算是考上了。」《聊齋志異.卷一〇.賈奉雉》:「足下文,小試取第一則有餘,闈場取尾則不足。」


  榜文

  注音: ㄅㄤˇ ㄨㄣˊ
  拼音: bǎng wén

官府揭示的文告。《薛仁貴征遼事略》:「英公令長安市心立起義軍旗,旗下張掛文。」《水滸傳》第二三回:「行到廟前,見這廟門上貼著一張印信文。」


  榜眼

  注音: ㄅㄤˇ ㄧㄢˇ
  拼音: bǎng yǎn

科舉時代殿試第二名。《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黃巢意中驚疑,未免且去探,行得數步,探聽得試院開了,卻是別人做了狀元,別人做了眼,別人做了探花郎。」


  榜樣

 简化字:榜样
  注音: ㄅㄤˇ ㄧㄤˋ
  拼音: bǎng yàng
 相似词:表率、模範、典範、典型、楷模、旗幟、樣板、樣本

模範。《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看官,則今日聽我說珍珠衫這套詞話,可見果報不爽,好教少年子弟做個樣。」《紅樓夢》第五五回:「正要找幾件利害事與有體面的人來開例作法子,鎮壓與眾人作樣呢!」


  榜張

 简化字:榜张
  注音: ㄅㄤˇ ㄓㄤ
  拼音: bǎng zhāng

過分渲染。《兒女英雄傳》第一六回:「老弟,我說句外話,你莫要張了罷!」


  背榜

  注音: ㄅㄟ ㄅㄤˇ
  拼音: bēi bǎng

科舉時代,凡考試名次居最末者,稱為「背」。《俗語考原.背》:「科舉時代,凡列名末,俗稱『背』。」


  榜笞

  注音: ㄅㄥˋ ㄔ
  拼音: bèng chī

鞭打捶擊。《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傳》:「吏治笞數千,刺剟,身無可擊者,終不復言。」也作「楚」、「箠」。


  榜楚

  注音: ㄅㄥˋ ㄔㄨˇ
  拼音: bèng chǔ

1.舊時責罰犯人用的木棍。

2.鞭打扑擊。《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因緣眥睚,被以非罪,楚參并,五毒備至。」也作「笞」、「箠」。


  榜箠

 简化字:榜棰
  注音: ㄅㄥˋ ㄔㄨㄟˊ
  拼音: bèng chuí

1.舊時刑罰用的竹片。

2.鞭擊扑打。《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箠,幽於圜牆之中。」也作「笞」、「楚」。


  榜歌

  注音: ㄅㄥˋ ㄍㄜ
  拼音: bèng gē

船夫所唱的歌。唐.孟浩然〈夜泊牛渚趁薛八船不及〉詩:「歌空裡失,船火望中疑。」唐.蕭穎士〈越江秋曙〉詩:「暾日浪中出,歌天際聞。」


  榜掠

  注音: ㄅㄥˋ ㄌㄩㄝˋ
  拼音: bèng lüè

鞭笞。《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趙高治斯,掠千餘,不勝痛,自誣服。」明.歸有光〈書張貞女死事〉:「客父子終不省,反以語嫗,輒致掠。」


  榜女

  注音: ㄅㄥˋ ㄋㄩˇ
  拼音: bèng nǚ

船家的女兒。唐.王勃〈採蓮賦〉:「和橈姬之衛吹,接女之齊謳。」


  榜人

  注音: ㄅㄥˋ ㄖㄣˊ
  拼音: bèng rén

船夫。《文選.曹植.朔風詩》:「誰忘汎舟,愧無人。」


  標榜

 简化字:标榜
  注音: ㄅㄧㄠ ㄅㄤˇ
  拼音: biāo bǎng
 相反词:毀謗

1.揭示、品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殷未過有所通,為謝標諸義,作數百語。」南朝梁.鍾嶸〈詩品序〉:「欲為當世詩品,口陳標,其文未遂,嶸感而作焉。」

2.表揚、稱讚。《大宋宣和遺事.利集》:「盜我儒名,高自標。」《文明小史》第四五回:「更有些無知無識的人,恭維他是膽識俱優之人,他也落得借此標。」也作「標牓」。


  標牓

 简化字:标榜
  注音: ㄅㄧㄠ ㄅㄤˇ
  拼音: biāo bǎng
 相反词:毀謗

1.寫有文字的木牌。唐.柳宗元〈法華寺石門精舍三十韻〉:「蘿葛綿層甍,莓苔侵標牓。」

2.書寫或張貼告示。《北史.卷三八.裴佗傳》:「所居宅洿下,標牓賣之。」

3.表揚、稱讚。《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標牓風流,遠明管樂。」也作「標」。


  出榜

  注音: ㄔㄨ ㄅㄤˇ
  拼音: chū bǎng

1.揭示中試者的名單。《儒林外史》第三回:「到出那日,家裡沒有早飯米。」《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外頭只知道是明日出,其實場裡今日早半天就拆彌封填起來了。」

2.張貼文告。《武王伐紂平話.卷上》:「我王出於朝門外,令教在世間應有室女者,盡皆來進。」《三國演義》第一二回:「盡取小沛軍馬入城,出安民。」


  春榜

  注音: ㄔㄨㄣ ㄅㄤˇ
  拼音: chūn bǎng

科舉時代進士試的單。因於春季發布,故稱為「春」。唐.釋齊己〈送劉蛻秀才赴舉〉詩:「都人看春,韓字在誰前?」宋.陳善《捫蝨新話.上集.卷四.畢狀元詩》:「當年春首聞名,對御如君有幾人?」也作「春牓」。


  點榜

 简化字:点榜
  注音: ㄉㄧㄢˇ ㄅㄤˇ
  拼音: diǎn bǎng

古代科舉制度,由主試官在單公布前,於單內所列錄取人名下用紅筆畫圓圈,以示慎重,稱為「點」。


  發榜

 简化字:发榜
  注音: ㄈㄚ ㄅㄤˇ
  拼音: fā bǎng

揭示考試錄取的名單。《儒林外史》第四三回:「爾等於發後,無論中與不中,且來鎮署要緊。」也作「放」。


  放榜

  注音: ㄈㄤˋ ㄅㄤˇ
  拼音: fàng bǎng

考試經評定成績後,公布錄取名單。《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暗思一夢之奇,二十七日放,王氏卻于二十六日間亡故。」《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放那日,報錄人到了鎮上,祁太公便同了來。」也作「發」。


  副榜

  注音: ㄈㄨˋ ㄅㄤˇ
  拼音: fù bǎng

舊時鄉會試因名額限制,未能列於正而文字優良者,於發時別取若干名,列其姓名於正之後,稱為「副」。《明史.卷六九.選舉志》:「是時,會試有副,大抵署教官,故令入監者亦食其祿也。」也稱為「副貢」、「副車」。


  紅榜

 简化字:红榜
  注音: ㄏㄨㄥˊ ㄅㄤˇ
  拼音: hóng bǎng

榮譽。如:「進紅是一件很光榮的事。」


  虎榜

  注音: ㄏㄨˇ ㄅㄤˇ
  拼音: hǔ bǎng

科舉時代中試、及第的名單。清代則專指武科的名單。


  黃榜

 简化字:黄榜
  注音: ㄏㄨㄤˊ ㄅㄤˇ
  拼音: huáng bǎng

天子所頒的詔書。以黃紙書寫而成,故稱為「黃」。《西遊記》第九回:「朝廷頒下黃,詔開南省,考取賢才,孩兒意欲前去應試。」


  甲榜

  注音: ㄐㄧㄚˇ ㄅㄤˇ
  拼音: jiǎ bǎng

明清稱進士為「甲」。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一折:「甲爭先,獨占文場選。」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二九.甲》:「今世謂進士為甲,以其曾經殿試列名於一二三甲也。」也稱為「甲科」。


  揭榜

  注音: ㄐㄧㄝ ㄅㄤˇ
  拼音: jiē bǎng

1.張貼文告。《明史.卷一.太祖本紀一》:「揭禁剽掠。有卒違令,斬以徇,軍中肅然。」也作「揭牓」。

2.,公布考試錄取名單。如:「揭的時候,他赫然發現自己竟然錄取了!」


  金榜

  注音: ㄐㄧㄣ ㄅㄤˇ
  拼音: jīn bǎng

1.科舉時代殿試中試的名單。因殿試揭曉時的錄取名單是以黃紙書寫,上鈐皇帝御寶,一為顯皇威的尊嚴,二則表示文的貴重,故稱為「金」。《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此是京中來的金,令婿名在其上,請公自拿去看。」

2.人名。(西元1735~1801)字輔之,一字蕊中,號檠齋,清安徽歙縣人。乾隆進士,授修撰。性恬淡,以病不復出,師事江永,治禮宗鄭玄。著有《禮箋》。


  兩榜

 简化字:两榜
  注音: ㄌㄧㄤˇ ㄅㄤˇ
  拼音: liǎng bǎng

科舉時代,鄉試及會試都考中的情況。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齣:「這樣好文彩,還該中兩纔是。」《官場現形記》第一回:「為這上頭,也不知捱了多少打,罰了多少跪;到如今才掙得兩進士!」


  鏤榜

 简化字:镂榜
  注音: ㄌㄡˋ ㄅㄤˇ
  拼音: lòu bǎng

木刻告示。《宋史.卷四一五.列傳.黃疇若》:「初,沈黎蠻屢犯邊,疇若至,則鏤曉以禍福,青、彌兩羌遂乞降。」宋.利登〈野農謠〉:「紅雲一道擁歸騎,村村鏤黏春風。」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67 页数: 1/2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