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简化字:书
  部首:曰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ㄕㄨ
  拼音: shū




1.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如:「教科」、「圖畫」、「百科全」。

2.信件。如:「家」、「情」。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至,二男新戰死。」

3.文件。如:「證」、「說明」、「申請」。《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沒有憑據。」

4.字體。如:「草」、「楷」、「隸」。《隋.卷六八.閻毗傳》:「能篆,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

5.參見「六」條。

6.姓。如清代有綸。




1.寫。如:「請以中文寫。」、「大凌煙閣三字。」

2.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其德行道藝。」


  八書

 简化字:八书
  注音: ㄅㄚ ㄕㄨ
  拼音: bā shū

為《史記》五種體例之一:有禮、樂、律、曆、天官、封禪、河渠、平準八篇,總稱為「八」,其內容記載典章制度沿革,後世正史多改稱為「志」。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故本紀以述皇王,列傳以總侯伯,八以鋪政體,十表以譜年爵。」


  板書

 简化字:板书
  注音: ㄅㄢˇ ㄕㄨ
  拼音: bǎn shū

1.教師寫在黑板上的字,稱為「板」。

2.教師上課時在黑板上寫字。


  榜書

 简化字:榜书
  注音: ㄅㄤˇ ㄕㄨ
  拼音: bǎng shū

體名。原多使用於封檢題字。後泛指題寫匾額所用的體。也稱為「署」。


  牓書

 简化字:榜书
  注音: ㄅㄤˇ ㄕㄨ
  拼音: bǎng shū

體名。原多使用於封檢題字。後泛指題寫匾額所用的體。也稱為「署」。


  謗書

 简化字:谤书
  注音: ㄅㄤˋ ㄕㄨ
  拼音: bàng shū

1.毀謗攻訐他人的信。《戰國策.齊策二》:「魏文侯令樂羊將,攻中山,三年而拔之,樂羊反而語功,文侯示之謗一篋。」

2.司馬遷所作的《史記》。《後漢.卷六〇下.蔡邕列傳》:「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流於後世。」《三國演義》第九回:「昔孝武不殺司馬遷,後使作史,遂致謗流於後世。」


  寶書

 简化字:宝书
  注音: ㄅㄠˇ ㄕㄨ
  拼音: bǎo shū

1.泛指珍奇寶貴的籍。唐.李白〈猛虎行〉:「寶玉劍挂高閣,金鞍駿馬散故人。」

2.。《公羊傳.隱公元年》唐.徐彥.疏:「昔孔子受端門之命,制春秋之義,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記,得百二十國寶。」

3.皇帝的詔。《新唐.卷二四.車服志》:「天寶初,改璽為寶。」


  背書

 简化字:背书
  注音: ㄅㄟˋ ㄕㄨ
  拼音: bèi shū

1.背誦念過的。如:「父親管教很嚴,每天要我背。」

2.以轉讓票據權利為目的,執票人於票據背面寫自己姓名之票據行為。


  本書

 简化字:本书
  注音: ㄅㄣˇ ㄕㄨ
  拼音: běn shū

1.。南朝梁.阮孝緒〈七錄序〉:「論其指歸,辨其訛謬,隨竟奏上,皆載在本,時又別集眾錄,謂之別錄,即今之別錄是也。」

2.。敘事時特指的。如:「論及《文心雕龍》,老師一再強調本值得好好研究。」

3.家譜。如清光緒華渚所修的《華氏本》。


  辟書

 简化字:辟书
  注音: ㄅㄧˋ ㄕㄨ
  拼音: bì shū

官府徵召用的文。《文選.阮籍.奏記詣蔣公》:「開府之日,人人自以為掾屬,辟始下,下走為首。」


  編書

 简化字:编书
  注音: ㄅㄧㄢ ㄕㄨ
  拼音: biān shū

編輯本。《文明小史》第二一回:「當日見了楊編修,談些編的法子,楊編修著實佩服。」


  貶書

 简化字:贬书
  注音: ㄅㄧㄢˇ ㄕㄨ
  拼音: biǎn shū

記載降謫損抑的文字憑據。《西遊記》第二八回:「他說我行兇作惡,不要我做徒弟,把我逐趕回來,寫立貶為照,永不聽用了。」


  兵書

 简化字:兵书
  注音: ㄅㄧㄥ ㄕㄨ
  拼音: bīng shū
 相似词:兵法、戰術、武經

古代軍事著作的統稱。如《孫子》、《吳子》、《司馬法》、《六韜》、《尉繚子》等均屬之。《漢.卷三〇.藝文志》:「至于孝成,命任宏論次兵為四種。」《三國演義》第六一回:「操心中鬱悶,閒看兵。」


  帛書

 简化字:帛书
  注音: ㄅㄛˊ ㄕㄨ
  拼音: bó shū

1.寫在布帛上的信。《漢.卷五四.李廣蘇建傳.蘇建》:「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係帛,言武等在某澤中。」

2.寫在縑帛上的籍。如:「馬王堆帛內容豐富,包括《周易》、《老子》、《黃帝四經》、《戰國縱橫家》等。」


  不書

 简化字:不书
  注音: ㄅㄨˋ ㄕㄨ
  拼音: bù shū

不記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春王正月,秦伯納之,不,不告入也。」《文選.張衡.思玄賦》:「曰近信而遠疑兮,六籍闕而不。」


  簿書

 简化字:簿书
  注音: ㄅㄨˋ ㄕㄨ
  拼音: bù shū

1.官方文的統稱。漢.王充《論衡.謝短》:「文吏曉簿,自謂文無害,以戲儒生。」唐.李紳〈宿越州天王寺〉詩:「休按簿懲黠吏,未齊風俗昧良臣。」

2.登記錢糧出納的冊子。宋.蘇軾〈謝秋賦試官啓〉:「方將區區於簿米鹽之間,碌碌於塵埃棰楚之地。」金.元好問〈太常引.夏館秋林山水窟〉詞:「簿愁裡過,筍蕨夢中香。」


  藏書

 简化字:藏书
  注音: ㄘㄤˊ ㄕㄨ
  拼音: cáng shū

1.收藏籍。《韓非子.喻老》:「者言也,言生於知,知者不藏。」《紅樓夢》第四二回:「我們家也算是個讀人家,祖父手裡也愛藏。」

2.收藏的籍。宋.趙抃〈院〉詩:「雨久藏蠹,風高老屋斜。」

3.名。明李贄撰。泛論古今,不以示人,故稱為「藏」。


  草書

 简化字:草书
  注音: ㄘㄠˇ ㄕㄨ
  拼音: cǎo shū

體名。為寫方便、快速而產生的字體,大約起於秦漢之際。初稱「隸草」後漸成熟,至西漢中晚期形成規範,以施於章程(公文),故名「章草」。將隸草率寫成,簡省點畫,保存波勢。其字個個獨立,不相連綿。至漢末,相傳張芝脫去章草中保留的隸筆畫形跡,而筆勢連綴,上下兩字時時相連,形成「今草」,即後世通行的「草」。也稱為「草體」、「草字」。


  冊書

 简化字:册书
  注音: ㄘㄜˋ ㄕㄨ
  拼音: cè shū

古帝王冊封臣下的詔。分祝冊、玉冊、立冊、封冊、哀冊、贈冊、諡冊、贈諡冊、祭冊、賜冊、免冊十一種。《文選.班彪.王命論》:「全宗祀於無窮,垂冊於春秋,而況大夫之事乎。」《文選.潘勗.冊魏公九錫文》:「授君印綬、冊、金虎符第一至第五。」


  策書

 简化字:策书
  注音: ㄘㄜˋ ㄕㄨ
  拼音: cè shū

1.籍、簡冊。《史記.卷六〇.三王世家.褚少孫補曰》:「竊從長老好故事者取其封策,編列其事而傳之。」《漢.卷一〇〇.敘傳上》:「夫以匹婦之明,猶能推事理之致,探禍福之機,而全宗祀於無窮,垂策於春秋。」

2.漢代皇帝任免官吏,於竹簡,稱為「策」。《續漢志.第五.禮儀志中》:「讀策畢,中常侍持皇太子璽綬東向授太子。」


  長書

 简化字:长书
  注音: ㄔㄤˊ ㄕㄨ
  拼音: cháng shū

1.《戰國策》的別名。參見「戰國策」條。

2.古時上給公侯的呈。宋.趙升《朝野類要.卷四.文.萬言》:「上進天子之也。若上公侯,則名之曰長。」


  唱書

 简化字:唱书
  注音: ㄔㄤˋ ㄕㄨ
  拼音: chàng shū

以弦、琴為伴奏,說唱演義小說中的故事。


  車書

 简化字:车书
  注音: ㄔㄜ ㄕㄨ
  拼音: chē shū

秦始皇定天下,統一度量衡、車軌寬度及文字等。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後用來比喻制度通行於天下。《文選.范曄.後漢光武紀贊》:「金湯失險,車共道。」唐.杜甫〈題桃樹〉詩:「寡妻群盜非今日,天下車正一家。」


  陳書

 简化字:陈书
  注音: ㄔㄣˊ ㄕㄨ
  拼音: chén shū

名。唐姚思廉撰,三十六卷,本紀六、列傳三十。於唐太宗貞觀初奉詔纂修,此係承其父姚察之舊錄續成。為二十四史之一。


  尺書

 简化字:尺书
  注音: ㄔˇ ㄕㄨ
  拼音: chǐ shū

1.信。唐.杜甫〈逢唐興劉主簿弟〉詩:「分手開元末,連年絕尺。」《太平廣記.卷四一九.柳毅》:「尺遠達兮,以解君憂。」

2.簡冊。漢.王充《論衡.解》:「秦雖無道,不燔諸子,諸子尺,文篇具在。」


  敕書

 简化字:敕书
  注音: ㄔˋ ㄕㄨ
  拼音: chì shū

古代君王諭告外藩或公卿朝臣的命令。《新唐.卷四七.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六曰論事敕,戒約臣下則用之。」《西遊記》第三九回:「這畜類成精,侵奪帝位,還奉佛旨差來。似老孫保唐僧受苦,就該領幾道敕。」


  蟲書

 简化字:虫书
  注音: ㄔㄨㄥˊ ㄕㄨ
  拼音: chóng shū

體名。秦八體之一。是在篆結構的基礎上,裝飾蜿蜒回繞的筆畫,使字體像蟲形盤旋彎曲的樣子,因而得名。也稱為「蟲篆」。


  出書

 简化字:出书
  注音: ㄔㄨ ㄕㄨ
  拼音: chū shū
 相似词:出版

1.將個人的文章、論著等彙整、編訂成冊發行。如:「他把幾年來發表的短篇散文集結出。」《儒林外史》第一八回:「發樣的時候再請一回,出的時候又請一回。」

2.印製發行冊。如:「這家店,今年度出特多。」《文明小史》第三四回:「這部沒有什麼道理,上海已有人譯過了,不久就要出的,勸你不必做這買賣。」


  除書

 简化字:除书
  注音: ㄔㄨˊ ㄕㄨ
  拼音: chú shū

任命官職的文。唐.白行簡《李娃傳》:「未及發而除至,生父由常州詔入,拜成都尹,兼劍南採訪使。」《福惠全.卷一.筮仕部.拜客宴會》:「除既下,其本地鄉紳,想見父母丰采。」


  春書

 简化字:春书
  注音: ㄔㄨㄣ ㄕㄨ
  拼音: chūn shū

一種春聯。即後來宋代翰林院於立春日時,寫詞句貼於禁中門帳的春帖子。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禮異》:「北朝婦人,常以冬至日進履襪及鞾。正月進箕帚、長花生。立春進春。」唐.張子容〈除日〉詩:「拾樵供歲火,帖牖作春。」


  辭書

 简化字:辞书
  注音: ㄘˊ ㄕㄨ
  拼音: cí shū
 相似词:詞典

傳統對字典、詞典、百科全等工具的統稱。如:「學習語文,手邊一定要備有幾部辭。」


  叢書

 简化字:丛书
  注音: ㄘㄨㄥˊ ㄕㄨ
  拼音: cóng shū

1.彙刊群而成的套。如百部叢、百逸叢。也稱為「叢刻」、「叢刊」。

2.籍叢集。唐.韓愈〈剝喙行〉:「門以兩板,叢其間。」


  村書

 简化字:村书
  注音: ㄘㄨㄣ ㄕㄨ
  拼音: cūn shū

鄉間塾師教授孩童的本。如千字文、百家姓等。宋.陸游〈秋日郊居〉詩八首之七:「授罷村閉門睡,終年不著面看人。」


  達書

 简化字:达书
  注音: ㄉㄚˊ ㄕㄨ
  拼音: dá shū

傳遞信。唐.裴鉶《傳奇.裴航》:「遂贈藍田美玉十斤、紫府雲丹一粒,敘話永日,使達於親愛。」


  大書

 简化字:大书
  注音: ㄉㄚˋ ㄕㄨ
  拼音: dà shū

1.民間說唱藝術中一種說。以說歷史演義、英雄戰爭、扑刀趕棒之類的故事為主。與有說有唱、敷衍煙花粉黛、兒女私情的小相對。

2.以大字寫。

3.特別記載或寫。如:「大」。


  代書

 简化字:代书
  注音: ㄉㄞˋ ㄕㄨ
  拼音: dài shū

1.舊時代人寫呈狀的人。《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便去尋代寫下一張出首叛逆的呈子,帶在身邊,到大街上一路店問去。」

2.代人寫契約辦理不動產買賣、登記、抵押、移轉等事務的人。如:「土地代」。也稱為「代筆」。


  丹書

 简化字:丹书
  注音: ㄉㄢ ㄕㄨ
  拼音: dān shū

1.古代頒給功臣的契券。《漢.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於是申以丹之信,重以白馬之盟,又作十八侯之位次。」

2.用硃筆定罪的文。《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執其手,賂之以曲沃,初斐豹隸也,著於丹。」

3.周文王所得的緯。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則是堯造綠圖,昌制丹其偽三矣。」


  但書

 简化字:但书
  注音: ㄉㄢˋ ㄕㄨ
  拼音: dàn shū

法律上的專門用語,通常表示特別或除外的意思。在法律條文中,都訂有明確的正面意義,有時正面的意義不盡周全,就訂「但」來作補充。因在法律條文的句端冠以「但」字,故稱為「但」。引申為有條件的協約。


  弔書

 简化字:吊书
  注音: ㄉㄧㄠˋ ㄕㄨ
  拼音: diào shū
 相反词:賀書

輓聯、輓額、輓幛。


  讀書

 简化字:读书
  注音: ㄉㄨˊ ㄕㄨ
  拼音: dú shū
 相似词:念書

閱讀籍。《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荊卿好讀擊劍,以術說衛元君,衛元君不用。」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743 页数: 1/19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