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日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ㄏㄨㄣ
  拼音: hūn




1.傍晚,日暮的時候。如:「黃」、「晨定省」。《左傳.昭公十三年》:「自日中以爭,至於。」

2.婚姻。通「婚」。《新唐書.卷二一五.突厥傳上》:「是時突厥再上書求,帝未報。」




1.暗,光線不明。如:「暗」、「黃」。《文選.左思.吳都賦》:「揮袖風飄,而紅塵晝。」《紅樓夢》第五回:「忽喇喇如大廈傾,慘慘似燈將盡。」

2.不明、不清楚。如:「老眼花」。唐.韓愈〈與崔群書〉:「目視花,尋常閒便不分人顏色。」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八齣:「我老眼雖,早已看真了。」

3.神志不清的。如:「頭」、「腦」。《書經.多方》:「乃大淫,不克終日勸于帝之迪。」

4.不明事理的。如:「庸」、「君」。




1.喪失知覺。如:「迷」、「厥」。《聊齋志異.卷一.鬼哭》:「先是,閽人王姓者,疾篤,不知人者數日矣。」

2.迷惑。《呂氏春秋.孟夏紀.誣徒》:「於小利,惑於嗜欲。」


  晨昏

  注音: ㄔㄣˊ ㄏㄨㄣ
  拼音: chén hūn

1.早晚。唐.張九齡〈奉使自藍田玉山南行〉詩:「匪唯徇行役,兼得慰晨。」《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晚間便歸寺中安宿,晨隨著淨悟做功果,稽首佛前。」

2.定省。指早晚對父母的服侍問候。唐.孟郊〈殺氣不在邊〉詩:「況余隔晨,去家成阻修。」《花月痕》第五一回:「先君遠遊日多,小子稚弱,生既未侍晨,沒復未親含殮。」


  大昏

  注音: ㄉㄚˋ ㄏㄨㄣ
  拼音: dà hūn

1.昧之至。南朝陳.徐陵〈報德寺剎下銘〉:「福彼群品,俱排大。」唐.柳宗元〈永州龍興寺西軒記〉:「孰能為余鑿大之墉,闢靈照之戶,廣應物之軒者,吾將為之徒。」

2.天子或諸侯的婚禮。《禮記.哀公問》:「孔子曰:『天地不合,萬物不生。大,萬世之嗣也。』」


  定昏

  注音: ㄉㄧㄥˋ ㄏㄨㄣ
  拼音: dìng hūn

晚上向長輩請安。《紅樓夢》第二二回:「到晚間,眾人都在賈母前,定之餘,大家娘兒姊妹等說笑時,賈母因問寶釵愛聽何戲。」


  發昏

 简化字:发昏
  注音: ㄈㄚ ㄏㄨㄣ
  拼音: fā hūn

1.迷。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二折:「這一會覺沉上來,你扶著我者。(正末發科)。」

2.糊塗、神智不清。《紅樓夢》第三五回:「難道昨兒晚上你說的那話就應該的不成!當真是你發了。」《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你們真是發了!你們打算訛我來,你們可是瞎了眼了。」


  氛昏

  注音: ㄈㄣ ㄏㄨㄣ
  拼音: fēn hūn

惡氣。《文選.謝靈運.還舊園作見顏范二中書》:「盛明盪氛,貞休康屯邅。」


  合昏

  注音: ㄏㄜˊ ㄏㄨㄣ
  拼音: hé hūn

1.。《董西廂》卷三:「侵晨等到合個,不曾湯個水米。」

2.豆科含羞草亞科「合歡」的別名。參見「合歡」條。


  黃昏

 简化字:黄昏
  注音: ㄏㄨㄤˊ ㄏㄨㄣ
  拼音: huáng hūn
 相似词:薄暮、傍晚
 相反词:拂曉、黎明、破曉

太陽將落,天快黑的時候。唐.李商隱〈樂遊原〉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三國演義》第一五回:「時至黃,風雨暴至,兩下各自收軍。」


  昏暗

  注音: ㄏㄨㄣ ㄢˋ
  拼音: hūn àn
 相似词:幽暗、陰暗
 相反词:光明、皎潔、明亮、明朗

陰暗不明。《三國演義》第一〇三回:「主星幽隱,相輔列曜,其光暗。」《英烈傳》第四二回:「上面都是頑石生成,止有一個洞口,倒影天光,便不十分暗。」


  昏暴

  注音: ㄏㄨㄣ ㄅㄠˋ
  拼音: hūn bào
 相反词:英明

愚昧殘暴。《資治通鑑.卷一一九.宋紀一.武帝永初元年》:「彼若暴,民將歸汝;若其休明,汝將事之。」《聊齋志異.卷一〇.珊瑚》:「媼詰得故,極道妹子暴,即欲送之還。」


  昏憊

 简化字:昏惫
  注音: ㄏㄨㄣ ㄅㄟˋ
  拼音: hūn bèi

沉疲倦。《列子.周穆王》:「晝則呻呼而即事,夜則憊而熟寐。」


  昏鈔

 简化字:昏钞
  注音: ㄏㄨㄣ ㄔㄠ
  拼音: hūn chāo

破舊的紙幣。元.劉時中〈端正好.眾生靈套〉:「賣麵處兩般裝,鈔早先除了四兩。」《明史.卷八一.食貨志五》:「以鈔用久爛,立倒鈔法,令所在置行用庫,許軍民商賈以鈔納庫易新鈔。」


  昏沉

  注音: ㄏㄨㄣ ㄔㄣˊ
  拼音: hūn chén
 相反词:明亮、清醒

1.神智不清,眼睛花。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二折:「這一會覺沉上來,你扶著我者。」《三國演義》第九九回:「吾自覺沉,不能理事。」

2.暗不明。如:「夜色沉」。


  昏倒

  注音: ㄏㄨㄣ ㄉㄠˇ
  拼音: hūn dǎo
 相似词:昏迷、暈厥

失去意識而癱倒。《三國演義》第三一回:「紹抱三子痛哭一場,不覺倒。」《儒林外史》第三回:「范進因這一個嘴巴,卻也打暈了,倒於地。」


  昏第

  注音: ㄏㄨㄣ ㄉㄧˋ
  拼音: hūn dì

古代行冠禮、婚禮的宮室。《南史.卷六五.陳文帝諸子傳.始興王伯茂傳》:「時六門之外有別館,以為諸王冠之所,名為第。」


  昏黑

  注音: ㄏㄨㄣ ㄏㄟ
  拼音: hūn hēi
 相反词:光亮

光線黃黑暗。多指傍晚黃時的天色。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黑。」《初刻拍案驚奇》卷五:「那時夜已黑,雖然聚得些人起來,四目相視,束手無策。」


  昏花

  注音: ㄏㄨㄣ ㄏㄨㄚ
  拼音: hūn huā
 相反词:明皙

視力模糊不清。唐.韓愈〈與崔群書〉:「目視花,尋常閒便不分人顏色。」


  昏黃

 简化字:昏黄
  注音: ㄏㄨㄣ ㄏㄨㄤˊ
  拼音: hūn huáng

光線暗。唐.韓偓〈曲江晚思〉詩:「水冷鷺鷥立,煙月愁黃。」


  昏昏

  注音: ㄏㄨㄣ ㄏㄨㄣ
  拼音: hūn hūn

1.暗模糊。南朝陳.陰鏗〈行經古墓〉詩:「霏霏野霧合,隴日沉。」

2.迷不清醒。唐.溫庭筠〈春江花月夜詞〉:「一醉天下迷,四方傾動煙塵起。」《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早上開船,這客人情思還的;到了此刻,看見被囊開了,才曉得被人偷了去。」

3.糊塗不辨是非。《老子》第二〇章:「俗人昭昭,我獨。」《孟子.盡心下》:「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使人昭昭。」


  昏厥

  注音: ㄏㄨㄣ ㄐㄩㄝˊ
  拼音: hūn jué
 相似词:昏迷

因心情緊張、悲痛或疾病大量出血而暫時失去知覺。如:「她一聽到這個壞消息,就悲傷得厥倒地。」


  昏君

  注音: ㄏㄨㄣ ㄐㄩㄣ
  拼音: hūn jūn
 相反词:明主、明君

1.庸無道的君主。《新唐書.卷二〇七.宦者傳上.序》:「小人之情,猥險無顧藉,又日夕侍天子,狎則無威,習則不疑,故君蔽於所昵,英主禍生所忽。」也稱為「主」、「王」。

2.庸無能的人。《金瓶梅》第三四回:「恁賊沒廉恥的君強盜!賣了兒子招女婿,彼此騰倒著做。」


  昏聵

 简化字:昏聩
  注音: ㄏㄨㄣ ㄎㄨㄟˋ
  拼音: hūn kuì
 相反词:賢明

1.眼花耳聾,神智亂。《遼史.卷九九.蕭撻不也傳》:「不勝搒掠,誣伏。上引問,聵不能自陳,遂見殺。」《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太公淹淹在床,一日聵的狠,一日又覺得明白些。」

2.愚昧糊塗,不明事理。《福惠全書.卷一五.刑名部.人命中》:「其聵之官,不能覺察。」也作「瞶」、「憒」。


  昏瞶

 简化字:昏瞆
  注音: ㄏㄨㄣ ㄎㄨㄟˋ
  拼音: hūn kuì
 相似词:顢頇、糊塗

1.視力不明。如:「他年紀老邁,兩眼瞶。」

2.糊塗亂,不辨是非。《紅樓夢》第六九回:「如秋桐輩等人,皆是恨老爺年邁瞶。」也作「聵」。


  昏困

  注音: ㄏㄨㄣ ㄎㄨㄣˋ
  拼音: hūn kùn

精神沉困倦。《朱子語類輯略.卷七.總訓門人》:「常常提起此志令堅彊,則坐得自直,亦不困。」宋.王鞏〈甲申雜記〉:「未幾,馬方坐堂上,忽困如夢寐中。」


  昏亂

 简化字:昏乱
  注音: ㄏㄨㄣ ㄌㄨㄢˋ
  拼音: hūn luàn

1.神智錯亂迷惘。《漢書.卷七三.韋賢傳》:「玄成深知其非賢雅意,即陽為病狂,臥便利,妄笑語亂。」《文選.揚雄.甘泉賦》:「徒徊徊以徨徨兮,魂眇眇而亂。」

2.味暴虐,不明治道。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檄移》:「故兵出須名,振此威風,暴彼亂。」《東周列國志》第一八回:「衰弱者扶之,強橫者抑之,亂不共命者,率諸侯討之。」

3.時代黑暗,社會混亂。《老子》第一六章:「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亂,有忠臣。」《莊子.漁父》:「廷無忠臣,國家亂。」


  昏邁

 简化字:昏迈
  注音: ㄏㄨㄣ ㄇㄞˋ
  拼音: hūn mài

年老闇昧,不明事理。《三國演義》第三八回:「祖今年老邁,務於貨利。」


  昏瞀

  注音: ㄏㄨㄣ ㄇㄠˋ
  拼音: hūn mào

昧不明事理。三國魏.曹植〈九愁賦〉:「競瞀以營私,害予身之奉公。」


  昏眊

  注音: ㄏㄨㄣ ㄇㄠˋ
  拼音: hūn mào

1.視力糢糊,看不清楚。唐.柳宗元〈與蕭翰林俛書〉:「居蠻夷中久,慣習炎毒,眊重膇,意以為常。」

2.頭腦糊塗,不明事理。《宋史.卷三〇三.魏瓘傳》:「晚眊,縱私人亂法,日笞扑無罪吏卒。」明.朱鼎《玉鏡臺記》第二六齣:「朝廷眊縱姦謀,淹棄吾曹如寇讎。」也作「耄」。

3.老邁。元.白樸《梧桐雨》第二折:「如今明皇年已眊,楊國忠、李林甫播弄朝政。」《紅樓夢》第五九回:「那婆子本是愚頑之輩,兼之年近眊,惟利是命。」


  昏昧

  注音: ㄏㄨㄣ ㄇㄟˋ
  拼音: hūn mèi

1.光線暗不明。《七國春秋平話.卷上》:「貧道見燕、齊、韓、魏,將星昧。」

2.神智模糊不清。如:「昨天一整夜沒睡,所以現在精神昧,錯誤百出。」

3.庸愚昧,不明事理。如:「這位老先生年紀大了,處理事情越來越昧獨斷了。」也作「愚」。

4.時代黑暗,政治腐敗。晉.潘岳〈螢火賦〉:「猶賢哲之處時,時昧而道明。」


  昏迷

  注音: ㄏㄨㄣ ㄇㄧˊ
  拼音: hūn mí
 相似词:昏倒、昏厥、暈厥
 相反词:驚醒、清醒、蘇醒

1.思緒亂迷惘。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謎也者,迴互其辭,使迷也。」《三國演義》第七七回:「起坐內室,秉燭看書,覺神思迷,伏几而臥。」

2.愚昧不明事理。《文選.張協.雜詩》:「流俗多迷,此理誰能察?」《東周列國志》第一〇六回:「趙王一向迷,惟郭開之言是聽。」

3.沉迷。《英烈傳》第一回:「順帝那裡曉得,只在深宮迷酒色,並不知外邊災異若何。」

4.失去知覺、意識。《三國演義》第四九回:「心腹攪痛,時復迷。」《紅樓夢》第六九回:「於是血行不止,二姐就迷過去。」


  昏明

  注音: ㄏㄨㄣ ㄇㄧㄥˊ
  拼音: hūn míng

1.黑暗與光明。《列子.湯問》:「將旦昧爽之交,日夕明之際,北面而察之,淡淡焉若有物存。」《南齊書.卷一.高帝本紀上》:「夫明相襲,晷景之恆度;春秋遞運,時歲之常序。」

2.亂與清明。《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聖人以興,亂人以廢,廢興、存亡、明之術,皆兵之由也。」《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齊王芳紀》:「考其明,所積以然,故聖賢諄諄以為至慮。」


  昏暝

  注音: ㄏㄨㄣ ㄇㄧㄥˊ
  拼音: hūn míng

1.暗不明。如:「黃時候,日色暝。」《太平廣記.卷四四七.長孫無忌》:「崔又書飛一符,天地忽爾暝,帝及無忌懼而入室,俄聞虛空有兵馬聲。」

2.傍晚、黃。宋.周邦彥〈丹鳳吟.迤邐春光無賴〉詞:「那堪暝,簌簌半簷花落。」


  昏逆

  注音: ㄏㄨㄣ ㄋㄧˋ
  拼音: hūn nì

叛賊。《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高貴鄉公髦紀》:「古者克敵,收其屍以為京觀,所以懲逆而章武功也。」宋.無名氏《梅妃傳》:「奔竄而歸,受制逆。」


  昏撒

  注音: ㄏㄨㄣ ㄙㄚˇ
  拼音: hūn sǎ

神智模糊不清。元.喬吉《揚州夢》第二折:「相公!你敢撒了,幾曾見什麼女子來?」《水滸傳》第二一回:「不問事由,叉開五指,去閻婆臉上只一掌,打個滿天星。那婆子撒了,只得放手。」


  昏睡

  注音: ㄏㄨㄣ ㄕㄨㄟˋ
  拼音: hūn shuì

不易叫醒的深度睡眠狀態。如:「他吃過感冒藥後,睡了整個下午。」


  昏頭

 简化字:昏头
  注音: ㄏㄨㄣ ㄊㄡˊ
  拼音: hūn tóu

思緒錯亂不清。如:「被他這麼一搞,我都頭轉向了。」


  昏曉

 简化字:昏晓
  注音: ㄏㄨㄣ ㄒㄧㄠˇ
  拼音: hūn xiǎo

1.早晚、朝夕。《南齊書.卷七.東侯本紀》:「干戈鼓譟,曉靡息。」南朝陳.徐陵〈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若夫聽采民訟,曉必通,召引軒櫺,躬親辯決。」

2.明暗。唐.杜甫〈望嶽〉詩:「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曉。」

3.比喻很短的時間。宋.蘇軾〈與客遊道場何山得鳥字〉詩:「作詩記餘歡,萬古一曉。」


  昏昕

  注音: ㄏㄨㄣ ㄒㄧㄣ
  拼音: hūn xīn

1.凌晨、天將亮的時候。《儀禮.士禮》:「凡行事,必用昕。」

2.泛指時光、時日。唐.權德輿〈伏蒙十六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之〉詩:「侍坐馳夢寐,結懷積昕。」


  昏星

  注音: ㄏㄨㄣ ㄒㄧㄥ
  拼音: hūn xīng

日落以後出現在西方天空的金星或水星。


  昏眩

  注音: ㄏㄨㄣ ㄒㄩㄢˋ
  拼音: hūn xuàn

神智模糊,眼睛花。如:「在烈日中站了半小時,她感到一陣眩,不支倒地。」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88 页数: 1/3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