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豎白旗

 简化字:竖白旗
  注音: ㄕㄨˋ ㄅㄞˊ ㄑㄧˊ
  拼音: shù bái qí

比喻投降。如:「他實在招架不住對方的攻勢,只有豎白求饒。」


  帥字旗

 简化字:帅字旗
  注音: ㄕㄨㄞˋ ㄗˋ ㄑㄧˊ
  拼音: shuài zì qí

舊時統兵大員的子,中作帥字。也稱為「帥」。


  順風旗

 简化字:顺风旗
  注音: ㄕㄨㄣˋ ㄈㄥ ㄑㄧˊ
  拼音: shùn fēng qí

比喻順著有利情勢的投機行為。如:「他為人狡滑,善扯順風。」


  太陽旗

 简化字:太阳旗
  注音: ㄊㄞˋ ㄧㄤˊ ㄑㄧˊ
  拼音: tài yáng qí

日本國。因日本國以太陽為標誌,故俗稱為「太陽」。


  萬國旗

 简化字:万国旗
  注音: ㄨㄢˋ ㄍㄨㄛˊ ㄑㄧˊ
  拼音: wàn guó qí

1.掛在一起的所有國家的國。如:「會場懸掛了萬國。」

2.形容晒衣竿上掛滿各式各樣的衣服。如:「連日來的梅雨,屋內掛滿萬國似的溼衣服。」


  下半旗

  注音: ㄒㄧㄚˋ ㄅㄢˋ ㄑㄧˊ
  拼音: xià bàn qí

時將國升至杆頂再下降,使國與杆頂的距離為國長度的二分之一,以示哀悼。也稱為「降半」。


  星條旗

 简化字:星条旗
  注音: ㄒㄧㄥ ㄊㄧㄠˊ ㄑㄧˊ
  拼音: xīng tiáo qí

美國國。由十三條紅白相間的長條和五十顆星構成圖案。


  執旗將

 简化字:执旗将
  注音: ㄓˊ ㄑㄧˊ ㄐㄧㄤˋ
  拼音: zhí qí jiàng

軍隊中掌的人物。《三國演義》第七回:「麴義馬到,先斬執將,把繡砍倒。」


  八旗都統

 简化字:八旗都统
  注音: ㄅㄚ ㄑㄧˊ ㄉㄨ ㄊㄨㄥˇ
  拼音: bā qí dū tǒng

職官名。八統領的職稱。入關前,稱固山額真,入關後,改漢名為都統。蒙古、漢軍,各一人,從一品,副都統各二人,正二品,各掌戶政及軍政。


  八旗制度

  注音: ㄅㄚ ㄑㄧˊ ㄓˋ ㄉㄨˋ
  拼音: bā qí zhì dù

為滿洲部族民籍與軍隊相結合的組織。初編三百人為一牛彔,設額真一人,後又定戶籍、設八,每五牛彔設一甲喇額真,五甲喇額真設一固山額真,每固山額真設左右梅勒佐之,以各掌其戶籍及軍政。見清.瞿蛻園《歷代職官簡釋.八都統》。


  八旗子弟

  注音: ㄅㄚ ㄑㄧˊ ㄗˇ ㄉㄧˋ
  拼音: bā qí zǐ dì

大陸地區比喻自恃地位優越,胡作非為又腐敗無能的幹部子弟。如:「離休的老幹部可別把子女教成八子弟。」


  撦鼓奪旗

 简化字:扯鼓夺旗
  注音: ㄔㄜˇ ㄍㄨˇ ㄉㄨㄛˊ ㄑㄧˊ
  拼音: chě gǔ duó qí

搶奪敵人的戰鼓、軍。形容英勇作戰。《孤本元明雜劇.慶賞端陽.第三折》:「我和他做一個本對,試看捉將挾人,撦鼓奪。」


  轍亂旗靡

 简化字:辙乱旗靡
  注音: ㄔㄜˋ ㄌㄨㄢˋ ㄑㄧˊ ㄇㄧˇ
  拼音: chè luàn qí mǐ

語本《左傳.莊公十年》:「吾視其轍亂,望其靡,故逐之。」車轍痕跡紊亂,幟四處倒地。形容軍隊潰敗的樣子。《孽海花》第二五回:「陸軍方面,言、魯、馬、左四路人馬,在平壤和日軍第一次正式開戰,被日軍殺得轍亂靡。」


  扯順風旗

 简化字:扯顺风旗
  注音: ㄔㄜˇ ㄕㄨㄣˋ ㄈㄥ ㄑㄧˊ
  拼音: chě shùn fēng qí

形容隨風擺動,順勢迎合的意思。《官場現形記》第三五回:「每到一處先替他向人報告,說這位就是唐觀察;有些扯順風的,亦就一口一聲的觀察。」


  重振旗鼓

  注音: ㄔㄨㄥˊ ㄓㄣˋ ㄑㄧˊ ㄍㄨˇ
  拼音: chóng zhèn qí gǔ
 相似词:東山再起、卷土重來
 相反词:偃旗息鼓、銷聲匿跡

比喻失敗後積聚力量,重新行動。如:「他們打算花半年的時間重振鼓,希望早日東山再起。」


  重整旗鼓

  注音: ㄔㄨㄥˊ ㄓㄥˇ ㄑㄧˊ ㄍㄨˇ
  拼音: chóng zhěng qí gǔ

比喻失敗後積聚力量,重新行動。如:「經過這次失敗的教訓,他們決定重整鼓,爭取下次比賽的勝利。」也作「重振鼓」。


  打旗兒的

 简化字:打旗儿的
  注音: ㄉㄚˇ ㄑㄧˊㄦ ˙ㄉㄜ 
  拼音: dǎ qír de

古典戲劇中跑龍套的人。如:「他在這個戲班子是專門打兒的。」


  打順風旗

 简化字:打顺风旗
  注音: ㄉㄚˇ ㄕㄨㄣˋ ㄈㄥ ㄑㄧˊ
  拼音: dǎ shùn fēng qí
 相似词:打順風鑼

順應形勢發展,改變態度,使自己蒙受好處。如:「大夥兒不得不佩服小董,因他是打順風的高手。」


  大張旗鼓

 简化字:大张旗鼓
  注音: ㄉㄚˋ ㄓㄤ ㄑㄧˊ ㄍㄨˇ
  拼音: dà zhāng qí gǔ
 相似词:轟轟烈烈
 相反词:偃旗息鼓、銷聲匿跡

大規模地擺開鼓、陣勢。用於形容規模、聲勢浩大。《孽海花》第三〇回:「再嫁呢?還是住家?還是索性大張鼓的重理舊業?這倒是個大問題。」


  紅旗報捷

 简化字:红旗报捷
  注音: ㄏㄨㄥˊ ㄑㄧˊ ㄅㄠˋ ㄐㄧㄝˊ
  拼音: hóng qí bào jié

傳報勝利的消息。《官場現形記》第一二回:「先生此去,何異登仙。指日紅報捷,甚麼司馬黃堂,都是咱嗹間事。」


  黃旗紫蓋

 简化字:黄旗紫盖
  注音: ㄏㄨㄤˊ ㄑㄧˊ ㄗˇ ㄍㄞˋ
  拼音: huáng qí zǐ gài

天子的瑞氣。《宋書.卷二七.符瑞志上》:「黃紫蓋,見於斗、牛之間,江東有天子氣。」


  旌旗蔽空

  注音: ㄐㄧㄥ ㄑㄧˊ ㄅㄧˋ ㄎㄨㄥ
  拼音: jīng qí bì kōng

軍容壯盛的樣子。宋.蘇軾〈赤壁賦〉:「舳艫千里,旌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也作「旌蔽天」、「旌蔽日」。


  旌旗蔽日

  注音: ㄐㄧㄥ ㄑㄧˊ ㄅㄧˋ ㄖˋ
  拼音: jīng qí bì rì

軍容壯盛的樣子。《戰國策.楚策一》:「於是楚王游於雲夢,結駟千乘,旌蔽日。」《孤本元明雜劇.蔣神靈應.第二折》:「統兵百萬,旌蔽日。」也作「旌蔽天」、「旌蔽空」。


  旌旗蔽天

  注音: ㄐㄧㄥ ㄑㄧˊ ㄅㄧˋ ㄊㄧㄢ
  拼音: jīng qí bì tiān

軍容壯盛的樣子。元.周密《武林舊事.卷二.御教》:「戈甲耀日,旌蔽天,連亙二十餘里,粲如錦繡。」《英烈傳》第四四回:「因率城中將士,鼓噪而出,聲震山谷,旌蔽天,莫不以一當百,斬首萬級數。」也作「旌蔽空」、「旌蔽日」。


  旌旗所指

  注音: ㄐㄧㄥ ㄑㄧˊ ㄙㄨㄛˇ ㄓˇ
  拼音: jīng qí suǒ zhǐ

比喻軍隊所到的地方。如:「昔時項羽入關,旌所指,燒殺擄掠,令人膽顫心驚。」


  卷旗息鼓

  注音: ㄐㄩㄢˇ ㄑㄧˊ ㄒㄧˊ ㄍㄨˇ
  拼音: juǎn qí xí gǔ

捲起兵,停止敲打戰鼓。比喻停止爭戰。清.孫郁《繡幃燈.公討》:「須等那不賢之婦親口道允,我等才卷息鼓,暫寬一時。」


  盟旗制度

  注音: ㄇㄥˊ ㄑㄧˊ ㄓˋ ㄉㄨˋ
  拼音: méng qí zhì dù

大陸邊疆地區的特殊政治制度。仿照滿洲八制度,在蒙古人的居地,以不同顏色(黃、白、紅、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作為部勒部眾的兵制,逐漸成為寓戶籍於軍籍的政制。


  摩旗相助

  注音: ㄇㄛˊ ㄑㄧˊ ㄒㄧㄤ ㄓㄨˋ
  拼音: mó qí xiāng zhù

摩,揮動。摩相助比喻盡心相幫助。《西遊記》第三三回:「說了誓,將身一縱,把尾子趬了一趬,跳在南天門前,謝了哪吒太子摩相助之功。」


  旗鼓相當

 简化字:旗鼓相当
  注音: ㄑㄧˊ ㄍㄨˇ ㄒㄧㄤ ㄉㄤ
  拼音: qí gǔ xiāng dāng
 相似词:平分秋色、各有千秋、工力悉敵、勢均力敵
 相反词:寡不敵眾

兩方軍隊陣容、聲勢不相上下。比喻雙方勢均力敵。《三國演義》第六九回:「輅問子春:『今欲與輅為對者,若府君四座之士耶?』子春曰:『吾自與卿鼓相當。』」《官場現形記》第三五回:「何孝先自辦此事以來,居然別開生路,與申大善士一幫,鼓相當,彼此各不相上下。」


  旗鼓相望

  注音: ㄑㄧˊ ㄍㄨˇ ㄒㄧㄤ ㄨㄤˋ
  拼音: qí gǔ xiāng wàng

和戰鼓前後相接。形容軍隊陣容壯觀,聲勢浩大。《魏書.卷九五.臨渭氐苻健傳》:「堅南伐司馬昌明,戎卒六十萬,騎二十七萬,前後千里,鼓相望。」


  旗開得勝

 简化字:旗开得胜
  注音: ㄑㄧˊ ㄎㄞ ㄉㄜˊ ㄕㄥˋ
  拼音: qí kāi dé shèng
 相似词:馬到成功、旗開馬到
 相反词:丟盔棄甲

一開戰就取得勝利。比喻事情一開始就獲得成功。元.李文蔚《蔣神靈應.楔子》:「顯威靈神兵扶助,施謀略開得勝。」明.姚茂良《精忠記》第九齣:「今本朝有一名將官姓岳名飛,見今統領大軍,要收河北之地,近日邊上報來,道真個開得勝,馬到成功。」也作「開取勝」。


  旗開馬到

 简化字:旗开马到
  注音: ㄑㄧˊ ㄎㄞ ㄇㄚˇ ㄉㄠˋ
  拼音: qí kāi mǎ dào
 相似词:旗開得勝

一開戰即取得勝利。比喻迅速取得成功。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開馬到施驍勇,大宋英雄拱手降。」《孤本元明雜劇.魏徵改詔.第三折》:「聽的將孟海公擒拏靖邊疆,今日個開馬到雄威壯。」


  旗亭畫壁

 简化字:旗亭画壁
  注音: ㄑㄧˊ ㄊㄧㄥˊ ㄏㄨㄚˋ ㄅㄧˋ
  拼音: qí tíng huà bì

唐代詩人王昌齡、高適、王之渙三人一日於亭飲酒,聽梨園伶人唱歌,私約以詩作被唱的多寡來定三人作品的高下,並各自在牆上做一記號。後因王之渙的涼州詞為最出色的伶人所唱,而略勝一籌。見唐.薛用弱《集異記.卷二.王之渙》。


  搴旗取將

 简化字:搴旗取将
  注音: ㄑㄧㄢ ㄑㄧˊ ㄑㄩˇ ㄐㄧㄤˋ
  拼音: qiān qí qǔ jiàng

拔取敵人的幟,斬殺敵人的將領。比喻驍勇善戰。《吳子.料敵》:「然則一軍之中必有虎賁之士,力輕扛鼎,足輕戎馬,搴取將,必有能者。」也作「搴虜將」、「搴斬將」。


  搴旗斬馘

 简化字:搴旗斩馘
  注音: ㄑㄧㄢ ㄑㄧˊ ㄓㄢˇ ㄍㄨㄛˊ
  拼音: qiān qí zhǎn guó

馘,首級。搴斬馘指拔取敵軍的幟,斬獲敵人的首級。比喻驍勇善戰。唐.陳子昂〈為建安王誓眾詞〉:「今日之伐,須如雷霆之震,虎豹之擊,搴斬馘,掃孽除凶。」


  順風扯旗

 简化字:顺风扯旗
  注音: ㄕㄨㄣˋ ㄈㄥ ㄔㄜˇ ㄑㄧˊ
  拼音: shùn fēng chě qí

順著風向扯開子。比喻趁著有利的時機方便作為。


  王命旗牌

  注音: ㄨㄤˊ ㄇㄧㄥˋ ㄑㄧˊ ㄆㄞˊ
  拼音: wáng mìng qí pái

代表王命的與牌。為清代給與督撫提鎮等的重權,凡犯重罪必須立即處決的人,以此牌行事,如同奉准王命實行。


  臥鼓偃旗

 简化字:卧鼓偃旗
  注音: ㄨㄛˋ ㄍㄨˇ ㄧㄢˇ ㄑㄧˊ
  拼音: wò gǔ yǎn qí

放倒軍,停敲戰鼓。指軍隊肅靜,不暴露行蹤。《周書.卷一八.王思政傳》:「東魏太尉高嶽、行臺慕容紹宗、儀同劉豐生等,率步騎十萬來攻潁川。城內臥鼓偃,若無人者。」也作「偃息鼓」。


  臥旗息鼓

 简化字:卧旗息鼓
  注音: ㄨㄛˋ ㄑㄧˊ ㄒㄧˊ ㄍㄨˇ
  拼音: wò qí xí gǔ

放倒軍,停敲戰鼓。指軍隊肅靜,不暴露行蹤。《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南朝宋.裴松之.注:「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臥息鼓,不得妄出菴幔,又令大開四城門,掃地卻灑。」也作「偃息鼓」。


  星旗電戟

 简化字:星旗电戟
  注音: ㄒㄧㄥ ㄑㄧˊ ㄉㄧㄢˋ ㄐㄧˇ
  拼音: xīng qí diàn jǐ

多如天上眾星,兵戟銳利有如閃電。比喻軍容盛壯浩大。如:「遙想當年武王征商,舉義師,各方呼應,一時之間星電戟,聲威震天。」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34 页数: 3/4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