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戈
 总笔画:4
  注音: ㄍㄜ
  拼音: gē




1.武器名。為長柄橫刃的平頭戟。如:「枕待旦」、「干」。《書經.費誓》:「備乃弓矢,鍛乃矛,礪乃鋒刃,無敢不善。」晉.熊遠〈因災異上疏〉:「臣子之責,宜在枕,為王前驅。」

2.戰爭。《後漢書.卷一三.公孫述傳》:「偃武息,卑辭事漢。」唐.杜甫〈秦州雜詩〉二〇首之一九:「鳳林未息,魚海路常難。」

3.譯音用字。為蒙古、滿洲話譯音所常用。如:「壁」、「什」。

4.姓。如宋代有彥,明代有尚友。

5.二一四部首之一。


  兵戈

  注音: ㄅㄧㄥ ㄍㄜ
  拼音: bīng gē
 相似词:干戈、戰爭

兵器。泛指戰爭。唐.杜甫〈次空靈岸〉詩:「毒瘴未足憂,兵滿邊徼。」


  操戈

  注音: ㄘㄠ ㄍㄜ
  拼音: cāo gē

1.。《列子.周穆王》:「華子既悟,迺大怒。黜妻罰子,操逐儒生。」唐.符載〈愁賦〉:「伏波據鞍而骨驚,定遠操而涕激。」

2.比喻互相敵對、攻擊。如:「同室操」、「入室操」。明.尹耕〈秋興〉詩四首之三:「推轂丈人空肉食,操遺孽尚蕭牆。」


  倒戈

  注音: ㄉㄠˋ ㄍㄜ 
  拼音: dào gē
 相似词:背叛、反叛

軍隊背叛,反相向。《書經.武成》:「罔有敵于我師,前徒倒,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三國演義》第一回:「眾賊見程遠志被斬,皆倒而走。」


  雕戈

  注音: ㄉㄧㄠ ㄍㄜ
  拼音: diāo gē

刻有花紋的。唐.柳宗元〈獻平淮夷雅表〉:「金節煌煌,錫盾雕。犀甲熊旂,威命是荷。」


  反戈

  注音: ㄈㄢˇ ㄍㄜ
  拼音: fǎn gē

掉轉兵器的鋒芒。


  負戈

 简化字:负戈
  注音: ㄈㄨˋ ㄍㄜ
  拼音: fù gē

背負戟。《文選.陸機.樂府詩一七首之三》:「朝食不免冑,夕息常負。」


  干戈

  注音: ㄍㄢ ㄍㄜ
  拼音: gān gē
 相似词:武器、兵戈、戰爭

1.泛指武器。《文選.張協.雜詩一〇首之七》:「何必操干,堂上有奇兵。」

2.比喻兵事、戰亂。《論語.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於邦內。」《文選.陸機.辯亡論上》:「齊民免干之患,戎馬無晨服之虞。」


  戈壁

  注音: ㄍㄜ ㄅㄧˋ
  拼音: gē bì
 相似词:沙漠

蒙古大沙漠。蒙古語稱沙漠為「壁」,古稱「大漠」、「翰海」、「瀚海」。為亞洲第二大沙漠,地表堅硬,多屬礫漠。氣候乾燥,雨量少,風力大,日溫差大,不適定居。壁以北稱「外蒙古」或「漠北」;壁以南稱為「內蒙古」或「漠南」。


  戈比

  注音: ㄍㄜ ㄅㄧˇ
  拼音: gē bǐ

俄國貨幣名稱。俄語kopida的音譯。相當於盧布的百分之一。


  戈什

  注音: ㄍㄜ ㄕˊ
  拼音: gē shí

清朝文武官員身邊的護衛。《老殘遊記》第四回:「這二年裡,住在俺店裡的客,撫臺也常有送酒席來的,都不過是尋常酒席,差個什來就算了。像這樣尊重,俺這裡是頭一回呢!」《文明小史》第一二回:「喊了一聲:『人來!』便有七八個什,如飛而進。」也稱為「什哈」。


  揮戈

 简化字:挥戈
  注音: ㄏㄨㄟ ㄍㄜ
  拼音: huī gē

揮動兵器。《十六國春秋輯補.卷五九.南燕錄.慕容德傳》:「奮劍與夕火爭光,揮與秋月競色。」


  探戈

  注音: ㄊㄢˋ ㄍㄜ
  拼音: tàn gē

一種二十世紀初源於南美洲的交際舞。為英語tango的音譯。舞曲的節拍有四分之二與四分之四兩種,舞步多為滑步,有較長時間的停頓,且變化很多。也譯作「糖果舞」。


  天戈

  注音: ㄊㄧㄢ ㄍㄜ
  拼音: tiān gē

1.王師。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天所麾,莫不寧順。」

2.星官名。《宋史.卷四九.天文志二》:「天一星,又名玄,在招搖北,主北方。」


  投戈

  注音: ㄊㄡˊ ㄍㄜ
  拼音: tóu gē

休兵,放下武器。《文選.揚雄.解嘲》:「叔孫通起於枹鼓之間,解甲投,遂作君臣之儀得也。」《三國志.卷四四.蜀書.姜維傳》:「尋被後主敕令,乃投放甲,詣會於涪軍前,將士咸怒,拔刀砍石。」


  止戈

  注音: ㄓˇ ㄍㄜ
  拼音: zhǐ gē

停止干,平息戰爭。《文選.左思.魏都賦》:「千乘為之軾廬,諸侯為之止,則干木之德自解紛也。」唐.白居易〈為宰相賀殺賊表〉:「況我乘破竹,彼繼覆車,止之期,翹足可待。」


  大戈壁

  注音: ㄉㄚˋ ㄍㄜ ㄅㄧˋ
  拼音: dà gē bì

地名。位於大陸地區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之南,介於天山和崑崙山山麓之間。面積約三十三萬平方公里,為大陸地區最大的沙漠,亦為世界第十大沙漠。邊緣有綠洲分布。也稱為「塔克拉馬干沙漠」。


  動干戈

 简化字:动干戈
  注音: ㄉㄨㄥˋ ㄍㄢ ㄍㄜ
  拼音: dòng gān gē

比喻打架或發動戰爭。如:「大家都是舊識,彼此誠心溝通即可,就別動干了。」《三國演義》第一〇回:「賈詡曰:『目今人心未寧,頻動干,深為不便。』」《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東翁的話誠然不錯,要合外國人爭辯起來,好便好,不好就動干。」


  戈什哈

  注音: ㄍㄜ ㄕˊ ㄏㄚ
  拼音: gē shí hā

清朝文武官員身邊的護衛。譯自滿洲語。《文明小史》第四五回:「黃撫臺急連罵:『糊塗蛋!你也幫著人家來慪我嗎?』什哈不敢響,只得退在一旁。」《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回:「那些親兵,叫他保總兵的總兵,副將的副將,卻一般的放著官不去做,還跟著他做什哈。你道為甚麼呢?」簡稱為「什」。


  泰戈爾

 简化字:泰戈尔
  注音: ㄊㄞˋ ㄍㄜ ㄦˇ
  拼音: tài gē ěr

人名。(西元1861~1941)印度大詩人,出身加爾各答貴族之家,留學倫敦。曾創森林學校,以自由和仁愛為中心,提倡東方精神文明。西元一九一三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為東方文學家獲獎之第一人。一九二四年曾來中國遊歷,著有《頌歌集》、《新月集》、《園丁集》、《漂鳥集》。


  杯酒戈矛

  注音: ㄅㄟ ㄐㄧㄡˇ ㄍㄜ ㄇㄠˊ
  拼音: bēi jiǔ gē máo

矛,比喻紛爭。「杯酒矛」比喻在酒宴中引起的仇隙。《負曝閑談》第二五回:「華尚書看罷,把他酒都嚇醒了。……楞了一會,又想周楷這人名字好熟。想了半天恍然大悟道:『就是有天在吳侍郎席上,他請教我,我沒有理他那個人。這真是杯酒矛了。』」


  兵戈擾攘

 简化字:兵戈扰攘
  注音: ㄅㄧㄥ ㄍㄜ ㄖㄠˇ ㄖㄤˇ
  拼音: bīng gē rǎo rǎng

戰爭禍亂頻仍,不得安定。《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那老母原是兵擾攘中看見殺兒掠女,驚壞了再甦的。」


  不念荷戈

  注音: ㄅㄨˋ ㄋㄧㄢˋ ㄏㄜˋ ㄍㄜ
  拼音: bù niàn hè gē

形容將領只顧自己的安樂,不體恤士兵扛著兵器的辛勞和安危。《六部成語註解.兵部》:「不念荷:管兵之官只圖自己安逸,不想念拿著兵器巡守的兵丁之勞苦。」


  操戈入室

  注音: ㄘㄠ ㄍㄜ ㄖㄨˋ ㄕˋ
  拼音: cāo gē rù shì

比喻就對方的論點,找其紕漏,駁斥對方。參見「入室操」條。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二四齣:「章相與學士,初方指水盟松,後反操入室,不免乘此機會,嘲他幾句。」


  大動干戈

 简化字:大动干戈
  注音: ㄉㄚˋ ㄉㄨㄥˋ ㄍㄢ ㄍㄜ
  拼音: dà dòng gān gē

干、,古代用以作戰的兩種兵器。大動干原指雙方交戰激烈,後多用來比喻行事大肆聲張、勞師動眾或大費手腳。如:「這部機器無多大毛病,你卻要拆掉重組,何必如此大動干呢?」


  倒持干戈

  注音: ㄉㄠˋ ㄔˊ ㄍㄢ ㄍㄜ
  拼音: dào chí gān gē

干、,武器名。倒持干指手持武器尖刃,將柄向人。比喻授人以權柄,則己身先受害。《三國演義》第二回:「所謂倒持干,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亂矣。」


  倒戈卸甲

  注音: ㄉㄠˋ ㄍㄜ ㄒㄧㄝˋ ㄐㄧㄚˇ
  拼音: dào gē xiè jiǎ

陣前反正或放下武器。《三國演義》第六二回:「卻說玄德立起免死旗,但川兵倒卸甲者,並不許殺害,如傷者償命。」明.無名氏《齊天大聖》第四折:「呀!殺的他忘魂喪魄怎還鄉,倒卸甲盡來降。」


  倒載干戈

 简化字:倒载干戈
  注音: ㄉㄠˋ ㄗㄞˋ ㄍㄢ ㄍㄜ
  拼音: dào zài gān gē

將武器收藏起來,不再打仗。《禮記.樂記》:「倒載干,包之以虎皮,將帥之士,使為諸侯。」也作「倒置干」。


  倒置干戈

  注音: ㄉㄠˋ ㄓˋ ㄍㄢ ㄍㄜ
  拼音: dào zhì gān gē

把兵器收起來,不再打仗。《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殷事已畢,偃革為軒,倒置干,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用兵。」也作「倒載干」。


  反戈一擊

 简化字:反戈一击
  注音: ㄈㄢˇ ㄍㄜ ㄧ ㄐㄧˊ
  拼音: fǎn gē yī jí

比喻掉轉矛頭,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行鬥爭。


  干戈載戢

 简化字:干戈载戢
  注音: ㄍㄢ ㄍㄜ ㄗㄞˋ ㄐㄧˊ
  拼音: gān gē zài jí

載戢,儲藏存放。語本《詩經.周頌.時邁》:「載戢干,載櫜弓矢。」干載戢比喻戰事停止平息,不再訴諸武力。《抱朴子.內篇.釋滯》:「干載戢,繁弱既韜。」《舊五代史.卷一一八.世宗本紀五》:「即今南北才通,疆場甫定,是玉帛交馳之始,乃干載戢之初。」


  擐甲操戈

  注音: ㄏㄨㄢˋ ㄐㄧㄚˇ ㄘㄠ ㄍㄜ
  拼音: huàn jiǎ cāo gē

穿上鎧甲,手拿武器。形容全副武裝的樣子。宋.辛棄疾《美芹十論.屯田》:「一旦警急,擐甲操以當矢石。」也作「擐甲揮」。


  擐甲持戈

  注音: ㄏㄨㄢˋ ㄐㄧㄚˇ ㄔˊ ㄍㄜ
  拼音: huàn jiǎ chí gē

穿上鎧甲,手拿武器。形容全副武裝的樣子。《三國演義》第三回:「見宮中事變,擐甲持,立於閣下。」也作「擐甲揮」。


  擐甲揮戈

 简化字:擐甲挥戈
  注音: ㄏㄨㄢˋ ㄐㄧㄚˇ ㄏㄨㄟ ㄍㄜ
  拼音: huàn jiǎ huī gē

穿上鎧甲,手揮武器。形容全副武裝,與敵人戰鬥的樣子。《魏書.卷七〇.傅永傳》:「擐甲揮,單騎先入,唯有軍主蔡三虎副之,餘人無有及者。」也作「擐甲執兵」、「擐甲執銳」、「擐甲持」、「擐甲操」。


  揮戈反日

 简化字:挥戈反日
  注音: ㄏㄨㄟ ㄍㄜ ㄈㄢˇ ㄖˋ
  拼音: huī gē fǎn rì

比喻英勇奮鬥,力挽危局。參見「撝反日」條。如:「他自信能揮反日,力挽狂攔,誰知這已是不可收拾的爛攤子。」


  撝戈反日

  注音: ㄏㄨㄟ ㄍㄜ ㄈㄢˇ ㄖˋ
  拼音: huī gē fǎn rì

揮動干,使太陽向後運轉。語本《淮南子.覽冥》:「魯陽公與韓搆難,戰酣日暮,援而撝之,日為之反三舍。」比喻勇敢堅強,排除困難,扭轉危機。也作「揮反日」、「揮回日」。


  揮戈回日

 简化字:挥戈回日
  注音: ㄏㄨㄟ ㄍㄜ ㄏㄨㄟˊ ㄖˋ
  拼音: huī gē huí rì

比喻奮勇力拼,挽救危機。參見「撝反日」條。明.劉基〈次韻和石抹公悲紅樹〉詩二首之一:「卻羨魯陽功德盛,揮回日至今傳。」


  解甲倒戈

  注音: ㄐㄧㄝˇ ㄐㄧㄚˇ ㄉㄠˇ ㄍㄜ
  拼音: jiě jiǎ dǎo gē

卸下盔甲,放下武器。比喻不再戰鬥。《隋書.卷五九.煬三子傳.元德太子昭傳》:「若王師一臨,舊章暫睹,自應解甲倒,冰銷葉散。」也作「解甲投」。


  解甲投戈

  注音: ㄐㄧㄝˇ ㄐㄧㄚˇ ㄊㄡˊ ㄍㄜ
  拼音: jiě jiǎ tóu gē

卸下盔甲,放下武器。比喻休戰、不再戰爭。漢.揚雄〈解嘲〉:「叔孫通起于枹鼓之間,解甲投,遂作君臣之儀,得也。」三國魏.鍾會〈蜀平上言〉:「群寇困逼,知命窮數盡,解甲投。」也作「解甲倒」。


  金戈鐵馬

 简化字:金戈铁马
  注音: ㄐㄧㄣ ㄍㄜ ㄊㄧㄝˇ ㄇㄚˇ
  拼音: jīn gē tiě mǎ
 相反词:玉帛笙歌

1.形容戰士的雄壯英姿。宋.辛棄疾〈永遇樂.千古江山〉詞:「想當年,金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明.無名氏《鳴鳳記》第二一齣:「貔貅百萬雄驍,雄驍;轅門號令聲高,聲高;金鐵馬出王朝。」

2.比喻戰事。《新五代史.卷二八.唐臣傳.李襲吉傳》:「毒手尊拳,交相於暮夜;金鐵馬,蹂踐於明時。」也作「鐵馬金」。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67 页数: 1/2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