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無形

 简化字:无形
  注音: ㄨˊ ㄒㄧㄥˊ
  拼音: wú xíng
 相反词:有形

1.不著痕跡。《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蓋明者遠見於未萌,而智者避危於無。」

2.抽象而不具體。如:「車禍肇事逃逸後,他在良心道德上便飽受無的煎熬。」


  顯形

 简化字:显形
  注音: ㄒㄧㄢˇ ㄒㄧㄥˊ
  拼音: xiǎn xíng

顯露體、真相。如:「顯是遲早的事,你還是自己說出來吧。」


  現形

 简化字:现形
  注音: ㄒㄧㄢˋ ㄒㄧㄥˊ
  拼音: xiàn xíng

顯露原。宋.黃庭堅〈懷安軍金堂縣慶善院大悲閣記〉:「維觀世音應物現,或至於八萬四千手眼。」《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大娘,不要聽他,一定得知道大娘要救官人,故此出來現索命!」


  相形

  注音: ㄒㄧㄤ ㄒㄧㄥˊ
  拼音: xiāng xíng

1.相互比較。晉.陶淵明〈飲酒詩〉二〇首之六:「是非苟相,雷同共譽毀。」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若巧者侵奪已甚,則拙者迫怵無聊,利害相,不得不察。」

2.互相襯托。晉.潘尼〈琉璃椀賦〉:「灼爍旁燭,表裡相。」


  象形

  注音: ㄒㄧㄤˋ ㄒㄧㄥˊ
  拼音: xiàng xíng

六書之一。根據物體的象描繪而成文字的造字方法。如「日」為一個圓太陽,「月」為上弦月。漢.許慎〈說文解字序〉:「二曰象,象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寫形

 简化字:写形
  注音: ㄒㄧㄝˇ ㄒㄧㄥˊ
  拼音: xiě xíng

1.醫生審察病人的貌。《史記.卷一〇五.扁鵲倉公傳》:「越人之為方也,不待切脈望色聽聲寫,言病之所在。」

2.圖寫貌。宋.梅堯臣〈傳神悅躬上人〉詩:「鑑貌不鑑道,寫寧寫心。」


  形便

  注音: ㄒㄧㄥˊ ㄅㄧㄢˋ
  拼音: xíng biàn

容地理勢優良便利。《戰國策.秦策一》:「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便。」唐.韓愈〈與鄂州柳中丞書〉:「得便之地,甲兵足用。」


  形變

 简化字:形变
  注音: ㄒㄧㄥˊ ㄅㄧㄢˋ
  拼音: xíng biàn

物體受外界因素影響時,而產生的狀變化。


  形成

  注音: ㄒㄧㄥˊ ㄔㄥˊ
  拼音: xíng chéng
 相似词:造成

構成,演變完成。如:「胚胎成」。晉.干寶《搜神記》卷七:「始見於建安,成於黃初,文備於太和。」


  形符

  注音: ㄒㄧㄥˊ ㄈㄨˊ
  拼音: xíng fú

聲字中代表體的部分,稱為「符」。可以表示出聲字的意義。如「鯉」字的魚、「鵝」字的鳥。也稱為「意符」。


  形骸

  注音: ㄒㄧㄥˊ ㄏㄞˊ
  拼音: xíng hái
 相似词:身體

身體。唐.白居易〈與元微之書〉:「僕自到九江,已涉三載,骸且健,方寸甚安。」《儒林外史》第三〇回:「這事要相遇于心腹之間,相感於骸之外,方是天下第一等人。」


  形穢

 简化字:形秽
  注音: ㄒㄧㄥˊ ㄏㄨㄟˋ
  拼音: xíng huì

貌鄙俗。為自謙之詞,有自愧不如之意。《晉書.卷三六.衛瓘傳》:「珠玉在側,覺我穢。」《儒林外史》第三〇回:「在他面前,自覺穢,所以不敢痴心想著相與他。」


  形跡

 简化字:形迹
  注音: ㄒㄧㄥˊ ㄐㄧ
  拼音: xíng jī

1.表露於外的動作舉止。晉.陶淵明〈答龐參軍〉詩:「情通萬里外,跡滯江山。」《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既有了這些跡,事不難查,且自寬心。」也作「蹤」。

2.儀容禮貌。如:「不拘跡」。《聊齋志異.卷八.局詐》:「我輩通家,原不以跡相限。」


  形解

  注音: ㄒㄧㄥˊ ㄐㄧㄝˇ
  拼音: xíng jiě

人死後脫離體之外。《史記.卷二八.封禪書》:「為方僊道,解銷化,依於鬼神之事。」南朝宋.顏延之〈嵇中散〉詩:「解驗默仙,吐論知凝神。」


  形景

  注音: ㄒㄧㄥˊ ㄐㄧㄥˇ
  拼音: xíng jǐng

、景象。《紅樓夢》第五七回:「見其家中的景,自與榮寧不甚差別,或有一二稍盛者。」《老殘遊記》第一三回:「那知被他們看了這個景,越發笑個不止。」


  形貌

  注音: ㄒㄧㄥˊ ㄇㄠˋ
  拼音: xíng mào
 相似词:形容、形色、狀貌

體相貌。《三國志.卷一八.魏書.典韋傳》:「貌魁梧,旅力過人,有志節任俠。」《三國演義》第九三回:「令部卒貌相似者,假扮姜維攻城。」


  形魄

  注音: ㄒㄧㄥˊ ㄆㄛˋ
  拼音: xíng pò

身體。《禮記.郊特牲》:「凡祭慎諸此,魂氣歸于天,魄歸于地,故祭求諸陰陽之義也。」南朝陳.徐陵〈與齊尚書僕射楊遵彥書〉:「哀悼奔波,存其魄。」


  形氣

 简化字:形气
  注音: ㄒㄧㄥˊ ㄑㄧˋ
  拼音: xíng qì

1.自然界的各種現象。《文選.賈誼.鵩鳥賦》:「氣轉續兮,變化而蟺。」

2.體表現的精神。《文選.班固.幽通賦》:「氣發於根柢兮,柯葉彙而零茂。」《黃帝內經素問.卷六.玉機真藏論》:「凡治病,察其氣色澤。」

3.皮肉筋骨中的氣血。


  形容

  注音: ㄒㄧㄥˊ ㄖㄨㄥˊ
  拼音: xíng róng
 相似词:形貌、形色、描摹、描寫、描述

1.容顏、容貌。《管子.內業》:「全心在中,不可蔽匿,和於容,見於膚色。」《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頭戴孝巾,身穿白布衣服,腳下芒鞋,容悲戚,眼下許多淚痕。」

2.事物呈現出的式、狀態。《詩經.大序》:「頌者,美盛德之容。」《晉書.卷七七.蔡謨傳》:「而此堂塊然獨存,斯誠神靈保祚之徵,然未是大晉盛德之容,歌頌之所先也。」

3.描述、描寫。元.耶律楚材〈和南質張學士敏之見贈〉詩七首之七:「文章氣象難容,騰龍翥鳳遊秋空。」

4.裝飾、描繪。唐.白居易〈畫彌勒上生幀記〉:「以丹素金碧容之,以香火花果供養之。」


  形色

  注音: ㄒㄧㄥˊ ㄙㄜˋ
  拼音: xíng sè
 相似词:形貌、形容

1.體容貌。《孟子.盡心上》:「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

2.態顏色。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又星與日月,色同爾,但以大小為其等差。」

3.臉色表情。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三.灤陽消夏錄三》:「或我財不贍,不饜所求,頓生異心,色索漠。」


  形聲

 简化字:形声
  注音: ㄒㄧㄥˊ ㄕㄥ
  拼音: xíng shēng

六書中的聲字。由音符與意符組合而成,意符表,音符表聲。如江、河二字,從水取義,以工、可分標其聲。漢.許慎〈說文解字序〉:「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即指其以事類為主,再取其聲組合而成。也稱為「諧聲」、「象聲」。


  形勝

 简化字:形胜
  注音: ㄒㄧㄥˊ ㄕㄥˋ
  拼音: xíng shèng

1.地理勢優越險要。《荀子.彊國》:「其固塞險,勢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勝也。」

2.山川壯闊優美。《魏書.卷九〇.逸士傳.馮亮傳》:「世宗給其工力,令與沙門統僧暹、河南尹甄琛等,周視崧高勝之處,遂造閑居佛寺。」唐.高適〈觀李九少府翥樹宓子賤神祠碑〉:「勝駐群目,堅貞指蒼穹。」


  形式

  注音: ㄒㄧㄥˊ ㄕˋ
  拼音: xíng shì
 相似词:格式、方式
 相反词:內容、實質

1.外觀、外。《南史.卷三四.顏延之傳》:「及孝武即位,又鑄孝建四銖,所鑄錢式薄小,輪郭不成。」《文明小史》第五一回:「又到各處工匠廠遊覽了一番,問明白了各種機器的式,什麼價錢,一一都記在手摺上。」

2.文學作品上指作品外在的體式。如詩、散文、小說等,都屬式。相對於內容而言。

3.抽象或具體的事物,其態的直接表現或組成。


  形勢

 简化字:形势
  注音: ㄒㄧㄥˊ ㄕˋ
  拼音: xíng shì
 相似词:陣勢、地勢、步地、大局、景象、局面、局勢

1.外觀、體。唐.賈躭〈賦虞書歌〉:「不同懷素只攻顛,豈類張芝惟創草。勢素,筋骨老。」《水滸傳》第一一一回:「焦山上一座寺,藏在山凹裡,不見勢,謂之山裹寺。」

2.地勢。《漢書.卷五九.張湯傳》:「還,謁大將軍光,問千秋戰鬥方略,山川勢。」

3.局勢、情況。元.鄧玉賓〈粉蝶兒.丫髻環絛套.紅繡鞋〉曲:「陪著笑頻哀告,鎮著色下風雹,比這砍柴的勢惡。」

4.權勢、權力。《史記.卷一七.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序》:「天子微,弗能正。非德不純,勢弱也。」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伺候於公卿之門,奔走於勢之途。」

5.軍勢陣容、勢力。宋.蘇軾〈司馬溫公神道碑〉:「惟西羌夏人,叛服不常。……上命諸將按兵不戰,示以勢。」


  形似

  注音: ㄒㄧㄥˊ ㄙˋ
  拼音: xíng sì
 相似词:類似、相像

貌相似。《宋書.卷六七.謝靈運傳.史臣曰》:「相如巧為似之言,班固長於情理之說。」


  形態

 简化字:形态
  注音: ㄒㄧㄥˊ ㄊㄞˋ
  拼音: xíng tài
 相似词:形狀

1.狀姿態。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九.唐朝上》:「尤善鷹鶻雞雉,盡其態。」

2.事物在某一條件範圍下所呈現的模式。如:「思想態」。

3.詞的語法式變化。


  形體

 简化字:形体
  注音: ㄒㄧㄥˊ ㄊㄧˇ
  拼音: xíng tǐ
 相似词:形骸

1.狀,身體外貌。《漢書.卷三〇.藝文志》:「便辭巧說,破壞體。」《三國演義》第四三回:「待其腑臟調和,體漸安,然後用肉食以補之。」

2.分界。《周禮.地官司徒.遂人》:「以土地之圖經田野,造縣鄙體之法。」漢.鄭玄.注:「經體皆謂制分界也。」


  形相

  注音: ㄒㄧㄥˊ ㄒㄧㄤˋ
  拼音: xíng xiàng

1.、容貌。《荀子.非相》:「術正而心順之,則相雖惡而心術善。」唐.曹唐〈小游仙〉詩九八首之二:「萬樹琪花千圃藥,心知不敢輙相。」也作「象」、「像」。

2.端詳。唐.溫庭筠〈南歌子.手裡金鸚鵡〉詞:「偷眼暗相,不如從嫁與,作鴛鴦。」


  形象

  注音: ㄒㄧㄥˊ ㄒㄧㄤˋ
  拼音: xíng xiàng
 相似词:氣象

1.狀、外貌。《淮南子.兵略》:「天化育而無象,地生長而無計量。」《聊齋志異.卷一二.公孫夏》:「字訛誤不成象!此市儈耳,何足以任民舍。」也作「相」、「像」。

2.由一個人的內涵作為,所呈現出來的風格、特色。如:「他在小說中所塑造的英雄象,頗引起讀者的共鳴。」

3.對實體而言。因美之所在,不在實體,而在實體的象,此象即出自實體的模仿,而不為實體所限定,乃經心中的醇化而生者。


  形像

  注音: ㄒㄧㄥˊ ㄒㄧㄤˋ
  拼音: xíng xiàng

、狀貌。《淮南子.原道》:「物穆無窮,變無像。」《紅樓夢》第三六回:「林黛玉當下見了寶玉如此像,便知是又從那裡著了魔來,也不便多問。」也作「相」、「象」。


  星形

  注音: ㄒㄧㄥ ㄒㄧㄥˊ
  拼音: xīng xíng

數學上指正多邊的邊互相交截的體。


  形訓

 简化字:形训
  注音: ㄒㄧㄥˊ ㄒㄩㄣˋ
  拼音: xíng xùn

訓詁學上專就字解釋字義,即稱為「訓」。


  形影

  注音: ㄒㄧㄥˊ ㄧㄥˇ
  拼音: xíng yǐng

體與影子。《文選.傳毅.舞賦》:「顧影自整裝,順微風揮若芳。」《文選.曹植.雜詩六首之一》:「影忽不見,翩翩傷我心。」


  形藏

  注音: ㄒㄧㄥˊ ㄗㄤˋ
  拼音: xíng zàng

中醫上指有的內臟。如胃、腸、膀胱等。


  形質

 简化字:形质
  注音: ㄒㄧㄥˊ ㄓˊ
  拼音: xíng zhí

1.軀體、身體。唐.劉禹錫〈祭柳員外文〉:「意君所死,乃質耳。魂氣何托,聽予哀辭。」《紅樓夢》第一一九回:「既能知道了,喜歡了,便不見也和見了的一樣。只不過隔了質,並非隔了神氣啊。」

2.體與本質,外貌與內涵。《晉書.卷一〇三.劉曜載記》:「自以質異眾,恐不容于世,隱跡管涔山,以琴書為事。」

3.哲學上指式與質料,為構成事物本質的二種元素。式是構成事物類別的決定因素,質料是事物變化的主體。此理論由亞里斯多德首創,經士林哲學繼續完成。


  形制

  注音: ㄒㄧㄥˊ ㄓˋ
  拼音: xíng zhì

1.式、構造。漢.王充《論衡.詰術》:「府廷之內,吏舍比屬,吏舍之制,何殊於宅?」《晉書.卷二五.輿服志》:「皁輪車,駕四牛,制猶如犢車。」

2.利用地而加以制服控馭。《史記.卷九七.酈生傳》:「願足下急復進兵,收取滎陽,據敖倉之粟,……以示諸侯,效實制之勢,則天下知所歸矣。」


  形狀

 简化字:形状
  注音: ㄒㄧㄥˊ ㄓㄨㄤˋ
  拼音: xíng zhuàng
 相似词:形態、樣式、樣子

1.外貌、模樣。《荀子.非相》:「今之世,梁有唐舉,相人之狀顏色,而知其吉凶妖祥。」《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豫讓傳》:「豫讓又漆身為厲,吞炭為啞,使狀不可知,行乞於市。」

2.狀況、情。《東觀漢記.卷一二.馬嚴傳》:「建初中病,遣功曹史李龔奉章詣闕,帝親召見龔,問疾病狀。」《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府尹見這般狀,心下愈加狐疑,卻是免不得體面,喝叫打著。」

3.容、描述。明.李贄〈解經文〉:「其為昏擾擾相,殆不容以言語狀之矣。」


  形蹤

 简化字:形踪
  注音: ㄒㄧㄥˊ ㄗㄨㄥ
  拼音: xíng zōng

蹤跡、行蹤。如:「那人蹤詭異,果然是小偷。」「通緝犯蹤敗露,被逮捕是遲早的事。」也作「跡」。


  葉形

 简化字:叶形
  注音: ㄧㄝˋ ㄒㄧㄥˊ
  拼音: yè xíng

葉片的完整輪廓。為識別植物的重要特徵。


  儀形

 简化字:仪形
  注音: ㄧˊ ㄒㄧㄥˊ
  拼音: yí xíng

1.容貌。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閑習禮度,不如式瞻儀。」唐.杜光庭《虯髯客傳》:「觀李郎儀器宇,真丈夫也。」

2.效仿。《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敬畏上天之戒,儀虞、周之盛。」

3.楷模、典範。《北齊書.卷三一.王昕傳》:「元景位望微劣,不足使殿下式瞻儀。」也作「儀刑」。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302 页数: 2/8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