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張方起
  

 简化字:张
  部首:弓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ㄓㄤ
  拼音: zhāng




1.量詞:(1)計算某些可張開物體的單位。如:「一張弓」、「兩張嘴」。(2)計算平面物品的單位。如:「一張紙」、「兩張桌子」、「三張薄餅」。

2.想法、主意。如:「主張」。《清平山堂話本.簡帖和尚》:「那婆子聽得叫,失張失志,出去迎接來叫的官人。」

3.姓。如戰國時魏國有張儀,漢代有張良。




1.拉開弓弦。《詩經.小雅.吉日》:「既張我弓,既挾我矢。」《漢書.卷七六.王尊傳》:「使騎吏五人張弓射殺之。」

2.安裝琴弦。《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

3.展開。《老子》第三六章:「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

4.自誇、誇大。如:「誇張」。《文選.皇甫謐.三都賦序》:「虛張異類,托有于無。」

5.擴大。如:「明目張膽」。《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大軍鼓譟以張吾氣。」

6.陳設、設置。《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又與秦軍戰於藍田南,益張疑兵旗幟。」《三國演義》第三四回:「當日殺牛宰馬,大張筵席。」

7.設網以捕捉鳥獸。《公羊傳.隱公五年》:「百金之魚,公張之。」漢.王襃〈僮約〉:「黏雀張烏,結網捕魚。」

8.窺探。如:「東張西望」。《水滸傳》第二回:「只見一個人,探頭探腦,在那裡張望。」




大。《詩經.大雅.韓奕》:「四牡奕奕,孔脩且張。」


  

 简化字:张
  部首:弓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2) ㄓㄤˋ
  拼音:(2) zhàng




(一)

4.之又音。




肚子鼓脹。通「脹」。《左傳.成公十年》:「將食,張,如廁。」


  

  部首:方
 总笔画:4
  注音: ㄈㄤ
  拼音: fāng




1.四個角都是九十度的四邊形。如:「正方形」、「長方形」。

2.區域。如:「地方」、「遠方」。

3.古代稱地為「方」。《淮南子.本經》:「戴圓履方,抱表懷繩。」漢.高誘.注:「圓,天也;方,地也。」

4.位置、地位的一邊或一面。如:「東方」、「四面八方」、「對方」、「我方」、「雙方」。

5.法子、辦法。如:「方法」、「千方百計」、「教導有方」。

6.治病的藥單、配藥的單子。如:「藥方」、「偏方」、「祕方」、「處方」。《鏡花緣》第二九回:「此跌打損傷第一奇方。」

7.數學上的乘方。如:「平方」、「立方」。

8.量詞。計算方形物品的單位。相當於「塊」、「個」。如:「匾額一方」、「一方手帕」、「三方圖章」。

9.姓。如明代有方孝孺。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1.方形的。如:「方桌」、「方陣」。

2.某一地的。如:「方音」、「方言」、「方志」。

3.正直。如:「品行方正」。《老子》第五八章:「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悼王道之不昭,故舉賢良方正之士。」




1.才、始。如:「書到用時方恨少」、「如夢方醒」。《紅樓夢》第四回:「今年方四十上下,只有薛蟠一子。」

2.正、適。如:「來日方長」、「方興未艾」。《論語.季氏》:「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3.將。《後漢書.卷一七.馮異傳》:「璽書勞異曰:『方論功賞,以答大勛。』」《資治通鑑.卷六五.漢紀五十七.獻帝建安十三年》:「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當、在。《莊子.人間世》:「方今之時,僅免刑焉。」《漢書.卷六六.楊敞傳》:「惲家方隆盛時,乘朱輪者十人。」


  

  部首:走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0
  注音: ㄑㄧˇ
  拼音: qǐ




1.站立、坐起。如:「起立」、「起來」。《禮記.曲禮上》:「請業則起,請益則起。」唐.白居易〈與元微之書〉:「垂死病中驚坐起,闇風吹雨入寒窗。」

2.起床、離開床鋪。如:「早睡早起」。《孟子.盡心上》:「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禮記.內則》:「孺子蚤寢晏起,唯所欲食無時。」

3.始、開始。如:「起迄點」、「起筆」、「從今起」、「萬事起頭難」。《漢書.卷一〇〇.敘傳下》:「以述《漢書》,起元高祖。」

4.發動、產生。如:「起疑」、「起風」、「肅然起敬」。《呂氏春秋.貴直論.直諫》:「百邪悉起。」漢.高祖〈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5.復甦、痊癒、好轉。如:「起死回生」、「一病不起」。《國語.吳語》:「君王之於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後漢書.卷三五.鄭玄傳》:「玄乃發墨守,鍼膏肓,起癈疾。」

6.取出。如:「起貨」、「起贓」、「起出凶刀一把。」

7.出仕、舉用。如:「起用」、「東山再起」。《戰國策.秦策二》:「召公孫顯於韓,起樗里子於國。」宋.辛棄疾〈水龍吟.老來曾識淵明〉詞:「甚東山何事,當時也道,為蒼生起。」

8.擬訂。如:「起草章程」、「起個大綱」。

9.出身。《漢書.卷三九.蕭何曹參傳.贊曰》:「蕭何、曹參皆起秦刀筆吏,當時錄錄未有奇節。」

10.建築、建立。如:「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樓」。《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治城郭,起譙樓。」




1.詩文首句、首聯或首段。《通俗編.文學引范德機.詩法》:「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宜舂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永。」

2.量詞:(1)計算分批的人的單位。相當於「群」。如:「店裡來了兩起客人。」《紅樓夢》第四四回:「且平兒又是個極聰明極清俊的上等女孩兒,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2)計算事件發生的單位。如:「高速公路上發生了數起連環車禍。」、「警方最近偵破了一起擄人勒索案。」




1.置於動詞之後,表示及、到的意思。如:「想起往事,真是不勝感慨!」、「只要談起女友,他便眉開眼笑。」

2.置於動詞之後,表示足夠或不夠的意思。如:「經得起現實的考驗。」、「承受不起輿論壓力。」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