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張作相
  

 简化字:张
  部首:弓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ㄓㄤ
  拼音: zhāng




1.量詞:(1)計算某些可張開物體的單位。如:「一張弓」、「兩張嘴」。(2)計算平面物品的單位。如:「一張紙」、「兩張桌子」、「三張薄餅」。

2.想法、主意。如:「主張」。《清平山堂話本.簡帖和尚》:「那婆子聽得叫,失張失志,出去迎接來叫的官人。」

3.姓。如戰國時魏國有張儀,漢代有張良。




1.拉開弓弦。《詩經.小雅.吉日》:「既張我弓,既挾我矢。」《漢書.卷七六.王尊傳》:「使騎吏五人張弓射殺之。」

2.安裝琴弦。《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

3.展開。《老子》第三六章:「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

4.自誇、誇大。如:「誇張」。《文選.皇甫謐.三都賦序》:「虛張異類,托有于無。」

5.擴大。如:「明目張膽」。《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大軍鼓譟以張吾氣。」

6.陳設、設置。《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又與秦軍戰於藍田南,益張疑兵旗幟。」《三國演義》第三四回:「當日殺牛宰馬,大張筵席。」

7.設網以捕捉鳥獸。《公羊傳.隱公五年》:「百金之魚,公張之。」漢.王襃〈僮約〉:「黏雀張烏,結網捕魚。」

8.窺探。如:「東張西望」。《水滸傳》第二回:「只見一個人,探頭探腦,在那裡張望。」




大。《詩經.大雅.韓奕》:「四牡奕奕,孔脩且張。」


  

 简化字:张
  部首:弓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2) ㄓㄤˋ
  拼音:(2) zhàng




(一)

4.之又音。




肚子鼓脹。通「脹」。《左傳.成公十年》:「將食,張,如廁。」


  

  部首:人
部外笔画:5
 总笔画:7
  注音: ㄗㄨㄛˋ
  拼音: zuò




1.興起、振起。《說文解字.人部》:「作,起也。」如:「興風作浪」。《易經.乾卦.九五》:「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造就、培育。如:「天作之合」。《書經.康誥》:「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3.創作。如:「寫作」、「作畫」、「作詩」。《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4.進行、舉行。如:「作戰」、「作簡報」。

5.為、當。如:「認賊作父」。

6.假裝。如:「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7.進行某事。同「做」。如:「作媒」、「作證」、「作事」。

8.成為。同「做」。如:「作人」、「作官」。

9.製造。唐.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1.事業。如:「工作」。《禮記.緇衣》:「毋以小謀敗大作,毋以嬖御人疾莊后。」

2.詩文書畫與藝術品稱為「作」。如:「傑作」、「佳作」、「名作」。


  

  部首:人
部外笔画:5
 总笔画:7
  注音:(2) ㄗㄨㄛ
  拼音:(2) zuō




1.工人、工匠。如:「木作」、「石作」、「瓦作」。

2.製作某些工藝作品的場所。如:「作坊」。《三國志.卷二四.魏書.孫禮傳》:「禮徑至作所。不復重奏,稱詔罷民,帝奇其意而不責也。」




招惹、自找。如:「自作自受」。


  

  部首:人
部外笔画:5
 总笔画:7
  注音:(3) ㄗㄨㄛˊ
  拼音:(3) zuó

參見「作摩」、「作料」等條。


  

  部首:目
部外笔画:4
 总笔画:9
  注音: ㄒㄧㄤ
  拼音: xiāng




1.交互,指兩方面都進行的。如:「互相」、「守望相助」、「兩地相思」、「相得益彰」。《莊子.大宗師》:「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唐.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2.彼此,強調雙方比較後的差異。如:「相異」、「相像」、「旗鼓相當」。《三國演義》第五七回:「某之所學,與公瑾大不相同。」




由交互的意義演變為單方面的意義,表示動作是由一方對另一方進行。如:「有事相煩」、「實不相瞞」。《三國志.卷五四.吳書.魯肅傳》:「孤持鞍下馬相迎,足以顯卿未?」



姓。如明代有相世芳。


  

  部首:目
部外笔画:4
 总笔画:9
  注音:(2) ㄒㄧㄤˋ
  拼音:(2) xiàng




1.審視、察看。《說文解字.目部》:「相,省視也。」《左傳.隱公十一年》:「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無累後人。」《喻世明言.卷四〇.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又見沈鍊一表非俗,立住了腳,相了一回。」

2.占視、辨察,以斷吉凶禍福。如:「相字」。《周禮.地官.大司徒》:「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相君之面,不過封侯,又危不安。」

3.輔佐、幫助。如:「相夫教子」。《易經.泰卦.象曰》:「輔相天地之宜。」《書經.大誥》:「周公相成王。」

4.掌管、治理。《左傳.昭公九年》:「陳水屬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唐.柳宗元〈梓人傳〉:「是足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5.挑選、選擇。《三國演義》第六五回:「良禽相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1.容貌、外形、模樣。如:「長相」、「福相」、「吃相」、「窘相」、「窮酸相」。《西遊記》第三五回:「(孫行者)現了本相。」

2.職官名:(1)百官之長,輔佐國君治理國政的人。如:「宰相」、「丞相」、「相國」。(2)古代典禮中,輔導行禮的人。如:「儐相」。《論語.先進》:「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3.攙扶瞎子的人。《荀子.成相》:「人主無賢,如瞽無相。」

4.樂器名。似鼓,敲擊以控制音樂節拍。《禮記.樂記》:「始奏以文,復亂以武,治亂以相。」漢.鄭玄.注:「相,即拊也,亦以節樂。拊者以韋為表,裝之以糠。糠,一名相,因以名焉。」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7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