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干支
  

  部首:干
 总笔画:3
  注音: ㄍㄢ
  拼音: gān




1.武器名。用來阻擋刀箭、護衛身軀的盾牌。《書經.牧誓》:「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韓非子.五蠹》:「乃修教三年,執干戚舞,有苗乃服。」

2.參見「天干」條。

3.水畔、岸邊。《詩經.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唐.杜甫〈有客〉詩:「豈有文章驚海內,謾勞車馬駐江干。」

4.經脫水加工製成的乾燥食品。通「乾」。如:「筍干」、「豆腐干」。

5.成群有關係的人。《紅樓夢》第五九回:「那婆子深妒襲人、晴雯一干人。」

6.姓。如晉代有干寶。

7.二一四部首之一。




1.冒犯、觸犯。如:「干犯」。《左傳.文公四年》:「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

2.求取、營求。《論語.為政》:「子張學干祿。」《公羊傳.定公四年》:「伍子胥父誅乎楚,挾弓而去楚,以干闔廬。」

3.強行參預。如:「干涉」、「干政」。清.徐珂《清稗類鈔.帝德類.咸豐季年三奸伏誅》:「三奸盤結,同干大政。」

4.相關、有關聯。如:「相干」。《水滸傳》第五二回:「莊客李大救主,誤打死人,非干我事。」


  

 简化字:干
  部首:干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ㄍㄢˋ
  拼音: gàn




1.築牆時支撐在牆兩端的木材。同「榦」。《說文解字.木部》:「榦,築牆耑木也。」清.段玉裁.注:「榦,俗作幹。」漢.揚雄《法言.五百》:「經營,然後之幹楨之克立也。」

2.事物的主體部分。如:「軀幹」、「樹幹」、「骨幹」。

3.事情。如:「有何貴幹?」《水滸傳》第一四回:「都頭有甚公幹到這里?」

4.才能。《三國志.卷六二.吳書.胡綜傳》:「沖平和有文幹,天紀中為中書令。」

5.姓。如宋代有幹沖。




主要的。如:「幹道」、「幹線」、「幹部」。



從事、營求。如:「他是幹那一行的?」《三國演義》第九二回:「他兩個是吾子姪輩,尚且爭先幹功。」


  

 简化字:干
  部首:木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ㄍㄢˋ
  拼音: gàn




1.築牆時支撐在牆兩側的柱子。《說文解字.木部》:「榦,築牆耑木也。」《資治通鑑.卷二一三.唐紀二十九.玄宗開元十五年》:「板榦裁立,吐蕃猝至,城中相顧失色,莫有鬥志。」

2.事物的主體部分。《淮南子.主術》:「枝不得大於榦,末不得強於本。」


  

 简化字:干
  部首:乙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1
  注音: ㄑㄧㄢˊ
  拼音: qián




1.《易經》卦名:(1)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天、陽等之義。(2)六十四卦之一。乾(☰)下乾(☰)上。象徵君子應自強不息,努力永不懈怠之義。

2.姓。如唐代有乾彥思。




陽剛的、男性的。如:「乾造」、「乾宅」。《易經.繫辭上》:「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简化字:干
  部首:乙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1
  注音:(2) ㄍㄢ
  拼音:(2) gān




1.沒有水分或缺乏水分的。與「溼」相對。如:「乾柴」、「乾毛巾」。

2.枯竭。如:「外強中乾」。

3.聲音清脆響亮。唐.岑參〈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詩:「開瓶酒色嫩,踏地葉聲乾。」

4.結拜認來的親屬關係。如:「乾媽」、「乾爹」。




經脫水加工製成的乾燥食品。如:「餅乾」、「牛肉乾」、「鹹菜乾」。



1.變乾燥。如:「油漆未乾」。

2.竭盡、乾涸。如:「乾杯」。《山海經.北山經》:「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乾而夏流。」

3.怠慢、置之不理。《兒女英雄傳》第三〇回:「從今日起,且乾著他,不理他,他兩個自然該有些著慌。」




1.沒有剩餘。如:「他把人家的積蓄都榨乾了。」

2.徒然、白白的。如:「乾等」、「乾瞪眼」。《紅樓夢》第一二回:「熱鍋上螞蟻一般,只是乾轉。」

3.表面的、形式的。如:「乾笑」。《水滸傳》第二五回:「當下那婦人乾號了半夜。」


  

 简化字:干
  部首:干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2) ㄏㄢˊ
  拼音:(2) hán




井上的圍欄。通「韓」。《莊子.秋水》:「出跳梁乎井幹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唐.成玄英.疏:「幹,井欄也。」


  

 简化字:干
  部首:木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2) ㄏㄢˊ
  拼音:(2) hán




井上的圍欄。通「韓」。《淮南子.主術》:「夫據榦而窺井底,雖達視猶不能見其睛。」


  

  部首:支
 总笔画:4
  注音: ㄓ
  拼音: zhī




1.草木的枝條。通「枝」。《詩經.衛風.芄蘭》:「芄蘭之支,童子佩觿。」《漢書.卷四九.鼂錯傳》:「屮木蒙蘢,支葉茂接。」

2.旁系、分出的派別。如:「旁支」、「分支」。

3.手腳。通「肢」。《易經.坤卦.文言曰》:「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

4.地支的簡稱。《史記.卷二六.曆書》「焉逢攝提格太初元年」句下司馬貞索隱引《爾雅.釋天》:「歲陰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

5.量詞:(1)計算隊伍的單位。如:「一支強有力的軍隊。」(2)計算歌曲、樂曲的單位。如:「兩支歌曲」。(3)計算綿紗細度的單位。支數愈多,紗質愈細。如:「八十支紗」。(4)計算燈光強度的單位。如:「四十支光」。

6.姓。如唐代有支叔才。

7.二一四部首之一。




1.撐持、維持。《國語.越語下》:「皆知其資財之不足以支長久也。」《水滸傳》第九九回:「我這威勝萬山環列,糧草足支二年。」

2.承受、受得住。如:「體力不支」、「樂不可支」。

3.付款。如:「收支」、「開支」。

4.領取。如:「預支」、「先支了一個月的薪水。」

5.調度、分配、遣走。如:「支配」、「把他支走了。」




別出的、由總體分出來的。如:「支店」、「支行」。


  干支

  注音: ㄍㄢ ㄓ
  拼音: gān zhī

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合稱為「干支」。為計算時間的單位。如:「舊時,人們習慣以干支紀日。」《福惠全書.卷一.筮仕部.上任吉期》:「干支喜與本命行年相生,忌相沖剋。」《清史稿.卷二四八.孫可望列傳》:「可望遂盡有雲南,自號平東王,以干支紀年,鑄錢曰『興朝通寶』。」


  乾支剌

 简化字:干支剌
  注音: ㄍㄢ ㄓ ㄌㄚˋ
  拼音: gān zhī là

1.乾枯。元.喬吉〈水仙子.紙糊鍬輕〉曲:「紙糊鍬輕吉列枉折尖,肉膘膠乾支剌有甚粘。」也作「乾茨臘」。

2.沒有理由。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四折:「急的我心兒跳,好一似熱油澆,為甚麼乾支剌吐著舌頭?」也作「乾茨臘」。


  乾支支

 简化字:干支支
  注音: ㄍㄢ ㄓ ㄓ
  拼音: gān zhī zhī

乾枯的樣子。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二折:「替人憔悴的小塘中乾支支枯老荷,斷人魂魄的樹梢頭昏慘慘野煙微抹。」


  干支紀年法

 简化字:干支纪年法
  注音: ㄍㄢ ㄓ ㄐㄧˋ ㄋㄧㄢˊ ㄈㄚˇ
  拼音: gān zhī jì nián fǎ

利用十天干及十二地支依次相配,成為以六十為周期的序數記錄年歲的方法。依序從甲子、乙丑、丙寅、丁卯、……至癸亥,周而復始。殷代卜辭已用干支紀日,秦漢以後才用以紀年、月,並以地支紀時。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2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