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巾
 总笔画:3
  注音: ㄐㄧㄣ
  拼音: jīn




1.擦洗用的布。如:「毛」、「手」、「浴」。唐.杜甫〈憶昔行〉:「拂香餘搗藥塵,階除灰死燒丹火。」

2.覆蓋或纏繞用的布。如:「頭」、「領」、「圍」。

3.二一四部首之一。


  板巾

  注音: ㄅㄢˇ ㄐㄧㄣ
  拼音: bǎn jīn

道士所戴的帽子,可以摺疊,形式和瓦楞帽相似。《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嬾龍把板換了帽子,知會了他,趁擾攘之際,特來證實道士本相,掃他這一場。」也稱為「瓦楞帽」。


  布巾

  注音: ㄅㄨˋ ㄐㄧㄣ
  拼音: bù jīn

布製的帕。如:「只見她拿條布包住頭髮,挽起袖子就掃起地來了。」


  餐巾

  注音: ㄘㄢ ㄐㄧㄣ
  拼音: cān jīn

用餐時鋪在腿上或圍在胸前的方


  朝巾

  注音: ㄔㄠˊ ㄐㄧㄣ
  拼音: cháo jīn

上朝拜見君主時所戴的禮帽。《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莊徵君戴了朝,穿了公服,跟在班末,嵩呼舞蹈,朝拜了天子。」


  方巾

  注音: ㄈㄤ ㄐㄧㄣ
  拼音: fāng jīn

明代文人所戴的頭。《金瓶梅》第四二回:「那戴方的人,你不認的他?」《儒林外史》第一回:「那邊走過三個人來,頭帶方。」


  幅巾

  注音: ㄈㄨˊ ㄐㄧㄣ
  拼音: fú jīn

古代以縑全幅所做的頭。宋.蘇轍〈武昌九曲亭記〉:「幅迎笑,相攜徜徉而上。」《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緇服蒼顏,幅繩履,是個道人打扮。」也稱為「襆頭」。


  葛巾

  注音: ㄍㄜˊ ㄐㄧㄣ
  拼音: gé jīn

葛布所製的頭。《晉書.卷九四.隱逸傳.郭文傳》:「恆著鹿裘葛,不飲酒食肉。」


  綸巾

 简化字:纶巾
  注音: ㄍㄨㄢ ㄐㄧㄣ
  拼音: guān jīn

以青絲帶做成的頭。相傳為諸葛亮所製。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羽扇綸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三國演義》第三八回:「玄德見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也稱為「諸葛」。


  汗巾

  注音: ㄏㄢˋ ㄐㄧㄣ
  拼音: hàn jīn

1.手帕、手。《金瓶梅》第八三回:「一面開櫥門,取出一方白綾汗,一副銀三事挑牙兒答贈。」《儒林外史》第五四回:「聘娘又拿汗替四老爺拂了頭,囑咐道:『你今晚務必來,不要哄我老等著。』」

2.腰帶。《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又哭了一回,把個坐兀子填高,將汗兜在梁上,正欲自縊。」《紅樓夢》第二一回:「這半個月難保乾淨,或者有相厚的丟失下的東西……戒指、汗、香袋兒。」


  鞨巾

  注音: ㄏㄜˊ ㄐㄧㄣ
  拼音: hé jīn

帕頭、頭。《列子.湯問》:「北國之人,鞨而裘。」


  紅巾

 简化字:红巾
  注音: ㄏㄨㄥˊ ㄐㄧㄣ
  拼音: hóng jīn

1.紅色的領或頭。《水滸傳》第三四回:「一個個身長力壯,都是面惡眼兇,頭裹紅,身穿衲襖,腰懸利劍,手執長鎗,早把一行人圍住。」

2.特稱元末韓林兒、徐壽輝、明玉珍等徒眾,為滅元的主力。


  黃巾

 简化字:黄巾
  注音: ㄏㄨㄤˊ ㄐㄧㄣ
  拼音: huáng jīn

東漢末年以鉅鹿人張角為首的暴民組織。因其徒眾皆以黃裹頭為標幟,故稱為「黃」。


  角巾

  注音: ㄐㄧㄠˇ ㄐㄧㄣ
  拼音: jiǎo jīn

古代隱士所戴有稜角的冠。《晉書.卷三四.羊祜傳》:「既定邊事,當角東路,歸故里。」《喻世明言.卷九.裴晉公義還原配》:「令公角便服,拱立而待。」


  解巾

  注音: ㄐㄧㄝˇ ㄐㄧㄣ
  拼音: jiě jīn

脫下頭。比喻出仕。《後漢書.卷二六.韋彪傳》:「昭書逼切,不得已,解之郡。」


  巾服

  注音: ㄐㄧㄣ ㄈㄨˊ
  拼音: jīn fú

1.和長衣。泛指官定的士人服飾。《明史.卷六七.輿服志三》:「二十四年,以士子服,無異吏胥,宜甄別之,命工部制式以進。」《聊齋志異.卷二.紅玉》:「試期已迫,服尚未復也。」

2.穿戴服。清.洪昇《長生殿》第一四齣:「小生服扮李謩上。」


  巾冠

  注音: ㄐㄧㄣ ㄍㄨㄢ
  拼音: jīn guān

1.成人的服裝。《南齊書.卷二三.王儉傳》:「盛年已老,孫孺冠,人物徂遷,逝者將半。」

2.穿戴衣物。宋.蘇軾〈留別金山寶覺圓通二長老〉詩:「沐罷冠快晚涼,睡餘齒頰帶茶香。」


  巾幗

 简化字:巾帼
  注音: ㄐㄧㄣ ㄍㄨㄛˊ
  拼音: jīn guó
 相反词:鬚眉

古代婦女用以覆髮的頭和髮飾。《新唐書.卷二二〇.東夷傳.高麗傳》:「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幗。」《三國演義》第一〇三回:「孔明乃取幗并婦人縞素之服,盛於大盒之內,修書一封,遣人送至魏寨。」後用幗代稱女子。《聊齋志異.卷二.巧娘》:「此丈夫而幗者,何畏之?」《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你看!他不過是個幗,還曉得看詩。怎有個鶯脰湖大會大作詩的呢?」


  巾櫛

 简化字:巾栉
  注音: ㄐㄧㄣ ㄐㄧㄝˊ
  拼音: jīn jié

1.和梳子。泛指盥洗用具。《禮記.曲禮上》:「男女不雜坐,不同椸枷,不同櫛,不親授。」

2.婢妾執管之事。《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咱有小女,尚未適人,欲侍櫛。」《金瓶梅》第一六回:「蒙大官人不棄,奴家得奉櫛之歡,以遂于飛之願。」


  巾車

 简化字:巾车
  注音: ㄐㄧㄣ ㄐㄩ
  拼音: jīn jū

1.張設帷幔的車子。《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或命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

2.以帷幕裝飾車子。指整車出行。《南史.卷七二.文學傳.丘巨源傳》:「緒數車詣之,每歎云:『孔廣使吾成輕薄祭酒。』」

3.職官名。為車官之長。《周禮.春官.車》:「車掌公車之政令,辨其用與其旗物,而等敘之,以治其出入。」《文選.張衡.西京賦》:「車命駕,迴旆右移。」


  巾舞

  注音: ㄐㄧㄣ ㄨˇ
  拼音: jīn wǔ

一種中國古代的舞蹈。參見「公莫舞」條。


  巾幘

 简化字:巾帻
  注音: ㄐㄧㄣ ㄗㄜˊ
  拼音: jīn zé

1.。《北史.卷一二.隋煬帝本紀》:「武官平幘,褲褶,三品已上,給瓟槊。」《三國演義.第四五回〉:「幹戴上幘,潛步出帳,喚了小童,逕出轅門。」

2.戴上頭。唐.蔣防《霍小玉傳》:「其夕,生浣衣沐浴,修飾容儀,喜躍交并,通夕不寐。遲明,幘,引鏡自照,惟懼不諧也。」


  雷巾

  注音: ㄌㄟˊ ㄐㄧㄣ
  拼音: léi jīn

道士所戴的帽子。圓形,頂平而無孔,形似儒。腦後綴有片帛,並有軟帶二條。


  領巾

 简化字:领巾
  注音: ㄌㄧㄥˇ ㄐㄧㄣ
  拼音: lǐng jīn
 相似词:圍巾

繫在脖子上或衣領前的方。北周.庾信〈春賦〉:「縷薄窄衫袖,穿珠帖領。」《北史.卷七一.隋宗室諸王列傳.文帝四王》:「前簿王世積,得婦女領,狀似槊幡,當時遍示百官,欲以為戒。今我兒乃自為之。領為槊幡,此是服妖。」


  鹿巾

  注音: ㄌㄨˋ ㄐㄧㄣ
  拼音: lù jīn

鹿皮所作的頭,為隱士所戴。《梁書.卷五一.處士列傳.何點》:「果至,胤單衣鹿,執經卷,下床跪受詔書,就席伏讀。」唐.韋莊〈雨霽池上作呈侯學士〉詩:「鹿藜杖葛衣輕,雨歇池邊晚吹清。」


  羅巾

 简化字:罗巾
  注音: ㄌㄨㄛˊ ㄐㄧㄣ
  拼音: luó jīn

絲羅。唐.白居易〈後宮詞〉:「淚溼羅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初刻拍案驚奇》卷七:「貴妃小字玉環,至馬嵬驛時,高力士以羅縊之也,道家能前知如此。」


  毛巾

  注音: ㄇㄠˊ ㄐㄧㄣ
  拼音: máo jīn

一種棉紡織用品。可用來洗臉、擦手、擦身體等。


  面巾

  注音: ㄇㄧㄢˋ ㄐㄧㄣ
  拼音: miàn jīn

1.洗臉用的毛

2.覆蓋死者臉上的方


  披巾

  注音: ㄆㄧ ㄐㄧㄣ
  拼音: pī jīn

婦女搭在肩上的帛。流行於隋唐,其形制大體有兩種:一種布幅較寬,長度較短,形似披風。另一種布幅較窄,長度增加,多繞過雙臂垂在身體兩側,有裝飾的功用。


  綦巾

  注音: ㄑㄧˊ ㄐㄧㄣ
  拼音: qí jīn

青黑色的佩,古時未出嫁女子的服飾。《詩經.鄭風.出其東門》:「縞衣綦,聊樂我員。」


  儒巾

  注音: ㄖㄨˊ ㄐㄧㄣ
  拼音: rú jīn

古代儒生所戴的帽子。後多為未及第者所戴。宋.林景熙〈元日得家書喜〉詩:「爆竹聲殘事事新,獨憐臨鏡尚儒。」清.李漁《憐香伴.第二齣.婚始》:「小生儒員領,丑扮丫鬟,雜扮掌禮,眾鼓吹紗燈引上。」


  手巾

  注音: ㄕㄡˇ ㄐㄧㄣ
  拼音: shǒu jīn

1.盥洗時用來擦拭手臉的毛

2.手絹、手帕。《紅樓夢》第六四回:「因見二姐手中拿一條拴著荷包的手擺弄,便搭訕著,往腰內摸了摸。」《老殘遊記》第一三回:「說了一句就不說了,袖子內取出一塊手來擦眼淚。」


  唐巾

  注音: ㄊㄤˊ ㄐㄧㄣ
  拼音: táng jīn

唐代帝王所戴的一種便帽。後來演變為一般讀書人所戴的帽子。《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嬌鸞百年長恨》:「正在鬥熱之際,忽見牆缺處有一美少年,紫衣唐,舒頭觀看,連聲喝采。」


  頭巾

 简化字:头巾
  注音: ㄊㄡˊ ㄐㄧㄣ
  拼音: tóu jīn

裹頭的布。《儒林外史》第一四回:「馬二先生嚇了一跳,慌忙整一整頭。」


  網巾

 简化字:网巾
  注音: ㄨㄤˇ ㄐㄧㄣ
  拼音: wǎng jīn

以絲結成用來包裹頭髮的網狀頭。《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陸有恩是已冠的門子,就將穵耳插於網之內。」


  圍巾

 简化字:围巾
  注音: ㄨㄟˊ ㄐㄧㄣ
  拼音: wéi jīn
 相似词:領巾

圍在脖子上的長條形領。具有保暖、禦寒、裝飾的功用。俗稱為「圍脖兒」。


  腰巾

  注音: ㄧㄠ ㄐㄧㄣ
  拼音: yāo jīn

束在腰腹間的寬。也稱為「袜肚」。


  衣巾

  注音: ㄧ ㄐㄧㄣ
  拼音: yī jīn

衣服與頭。南朝梁.沈約〈新安江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遊好〉詩:「紛吾隔囂滓,寧假濯衣。」


  浴巾

  注音: ㄩˋ ㄐㄧㄣ
  拼音: yù jīn

洗澡專用的大毛,較一般洗臉用的毛為大。


  幘巾

 简化字:帻巾
  注音: ㄗㄜˊ ㄐㄧㄣ
  拼音: zé jīn

用來包髮的頭。漢.揚雄《方言》卷四:「覆結謂之幘。」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74 页数: 1/2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