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尸
 总笔画:3
  注音: ㄕ
  拼音: shī




1.死人的軀體。同「屍」。《左傳.成公二年》:「襄老死於邲,不獲其。」《文選.劉孝標.辯命論》:「至乃伍員浮於江流,三閭沉骸於湘渚。」

2.古時祭禮中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儀禮.特牲饋食禮》:「主人再拜,答拜。」唐.李華〈卜論〉:「夫祭有,自虞夏商周不變,戰國蕩古法,祭無。」

3.神像、神主。《儀禮.士虞禮》:「祝迎,一人衰絰奉篚哭從。」唐.皮日休〈正祭〉:「生象其死,窮其思也,象其生,極其敬也。」

4.姓。如春秋時秦國有佼。

5.二一四部首之一。




1.主持。《詩經.召南.采蘋》:「誰其之,有齊季女。」《新唐書.卷一一八.裴潾傳》:「凡驛,有官專之。」

2.空占職位而不做事。如:「位素餐」。《莊子.逍遙遊》:「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之,吾自視缺然。」

3.陳屍示眾。《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圍曹門焉,多死,曹人諸城上。」《國語.晉語六》:「殺三郤而諸朝,納其室以分婦人。」


  

 简化字:尸
  部首:尸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ㄕ
  拼音: shī




死人的軀體。如:「僵屍」、「行屍走肉」。唐.韓愈〈歸彭城〉詩:「去歲東郡水,生民為流屍。」


  鞭屍

 简化字:鞭尸
  注音: ㄅㄧㄢ ㄕ
  拼音: biān shī

鞭打屍首以雪恨,或對已死的人做嚴厲的批評。參見「鞭」條。《魏書.卷三八.王慧龍傳》:「誓願鞭屍吳市,戮墳江陰。」


  鞭尸

  注音: ㄅㄧㄢ ㄕ
  拼音: biān shī

春秋時伍子胥率吳軍攻入楚國,掘出楚平王的首,打了三百鞭,報了父兄的仇。見《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傳》。後亦指對已死的人,作嚴厲的批評。也作「鞭屍」。


  陳屍

 简化字:陈尸
  注音: ㄔㄣˊ ㄕ
  拼音: chén shī

停屍。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張湛好於齋前種松柏,時袁山松出遊,每好令左右作挽歌。時人謂:『張屋下陳屍,袁道上行殯。』」


  伏尸

  注音: ㄈㄨˊ ㄕ
  拼音: fú shī

屍體橫倒地上。《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伏千萬,流血漂櫓,此皆天下所共知也。」《文選.賈誼.過秦論》:「追亡逐北,伏百萬,流血漂櫓。」也作「伏屍」。


  伏屍

 简化字:伏尸
  注音: ㄈㄨˊ ㄕ
  拼音: fú shī

1.屍體橫倒地上。《戰國策.魏策四》:「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也作「伏」。

2.伏撫屍體。《戰國策.燕策三》:「太子聞之,馳往伏屍而哭極哀。」《紅樓夢》第六六回:「湘蓮反不動身,泣道:『我並不知是這等剛烈賢妻,……。』湘蓮反伏屍大哭一場。」


  浮屍

 简化字:浮尸
  注音: ㄈㄨˊ ㄕ
  拼音: fú shī

浮在水面上的屍體。唐.韋莊〈汴堤行〉:「朝見西來為過客,暮見東來去作浮屍。」


  裹屍

 简化字:裹尸
  注音: ㄍㄨㄛˇ ㄕ
  拼音: guǒ shī

包裹屍體。南朝梁.何遜〈見征人分別〉詩:「且當橫行去,誰論裹屍入。」


  祭尸

  注音: ㄐㄧˋ ㄕ
  拼音: jì shī

古代在祭祀祖先時,必先設以代表死者,而此多由孫輩擔任,並接受親友們的祭拜。祭祀開始時,親友們依序拈香叩拜,「」則可接受九次的敬酒獻饌。後來「」慢慢由木主、神位所替代。


  簡屍

 简化字:简尸
  注音: ㄐㄧㄢˇ ㄕ
  拼音: jiǎn shī

勘驗屍首。《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一:「今法被人毆死者,必要簡屍。」


  檢屍

 简化字:检尸
  注音: ㄐㄧㄢˇ ㄕ
  拼音: jiǎn shī

驗屍。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大人,這的是打殺人也未檢屍。」


  僵尸

  注音: ㄐㄧㄤ ㄕ
  拼音: jiāng shī

1.屍體、死者。《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贊曰》:「及巫蠱事起,京師流血,僵數萬。」

2.俗傳人死後,屍體歷久不壞,成為害人的怪物,稱為「僵」。《西遊記》第二七回:「他是個潛靈作怪的僵,在此迷人敗本,被我打殺,他就現了本相。」也作「僵屍」、「殭」。


  殭尸

  注音: ㄐㄧㄤ ㄕ
  拼音: jiāng shī

俗傳人死已久,屍體不爛,變為害人的怪物,稱為「殭」。也作「僵」、「僵屍」。


  殭屍

 简化字:僵尸
  注音: ㄐㄧㄤ ㄕ
  拼音: jiāng shī

人死後,由於埋葬地點乾燥、有防腐吸溼設備等因素而致屍體僵硬不腐時稱為「殭屍」。舊時傳說有些殭屍會變成害人的精怪。如:「最近電影界紛紛以殭屍為題材,拍攝了一系列的鬼怪影片。」


  荊尸

 简化字:荆尸
  注音: ㄐㄧㄥ ㄕ
  拼音: jīng shī

春秋時代楚國兵陣。《左傳.莊公四年》:「楚武王荊,授師孑焉以伐隨。」


  戮屍

 简化字:戮尸
  注音: ㄌㄨˋ ㄕ
  拼音: lù shī

斬辱死者的屍體,作為懲罰生前的罪惡。《晉書.卷九八.列傳.王敦》:「王敦滔天作逆,有無君之心,宜依崔杼、王淩故事,剖棺戮屍,以彰元惡。」《三國演義》第二回:「發張角之棺,戮屍梟首,送往京師。」


  批尸

  注音: ㄆㄧ ㄕ
  拼音: pī shī

用陰陽祕書所載內容推斷生肖所忌,以指示喪家應有的行動。《野叟曝言》第二九回:「大姨道:『還忘記兩件要緊事哩,帳子還沒有探掉,罩著他的魂兒,叫他逗到那裡去呢?陰陽那裡,不該去批一批,也教家裡人好避忌。』」也作「批書」。


  全屍

 简化字:全尸
  注音: ㄑㄩㄢˊ ㄕ
  拼音: quán shī

屍首完整。《三國演義》第二四回:「董妃泣告曰:『乞全屍而死,勿令彰露。』」


  認屍

 简化字:认尸
  注音: ㄖㄣˋ ㄕ
  拼音: rèn shī

辨認屍體。如:「檢察官已通知家屬前往認屍。」


  三尸

  注音: ㄙㄢ ㄕ
  拼音: sān shī

道家稱人體內的三種害蟲。參見「三彭」條。《醒世姻緣傳》第二七回:「本人的三六相,把這些眾生的罪孽,奏聞了玉帝,致得玉帝大怒。」


  屍變

 简化字:尸变
  注音: ㄕ ㄅㄧㄢˋ
  拼音: shī biàn

死屍無故自動而起。


  屍櫬

 简化字:尸榇
  注音: ㄕ ㄔㄣˋ
  拼音: shī chèn

盛裝屍體的棺木。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將我屍櫬,獻與賊人,也須得個遠害全身。」


  屍格

 简化字:尸格
  注音: ㄕ ㄍㄜˊ
  拼音: shī gé

仵作檢驗案中死者屍身狀態時所填的表格。《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六回:「回到衙門,把兇刀和屍格一對,竟是一絲不錯的。」也作「屍單」、「格」。


  屍骨

 简化字:尸骨
  注音: ㄕ ㄍㄨˇ
  拼音: shī gǔ
 相似词:尸骸

人或動物死後所留下來的骨骸。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一:「王利其生,妾利其死。願以屍骨,賜憑合葬。」


  屍骸

 简化字:尸骸
  注音: ㄕ ㄏㄞˊ
  拼音: shī hái
 相似词:尸骨、死屍

人或動物死後所留下來的骨骸。《三國演義》第三〇回:「我軍亡在旦夕,我屍骸不知落何處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五:「昨夜在後園中遊賞,被虎撲了去,至今沒尋屍骸處。」


  尸諫

 简化字:尸谏
  注音: ㄕ ㄐㄧㄢˋ
  拼音: shī jiàn
 相似词:死諫

衛大夫史魚臨死遺言以諫其君。見《韓詩外傳》卷七。後指以死諫君。


  尸解

  注音: ㄕ ㄐㄧㄝˇ
  拼音: shī jiě

修煉得道者遺其形骸而成仙。《北史.卷二七.李先傳》:「年九十餘,顏如少童。一旦,沐浴冠帶,家人異之,俄而坐卒。道士咸稱其得解仙道。」《聊齋志異.卷一〇.恆娘》:「明日老父解,妾往省覲,不復還矣。」


  屍蠟

 简化字:尸蜡
  注音: ㄕ ㄌㄚˋ
  拼音: shī là

埋葬多年而皮膚、肌肉等組織並未乾枯或腐爛的屍體。


  尸利

  注音: ㄕ ㄌㄧˋ
  拼音: shī lì

坐享利祿而無所作為。《禮記.表記》:「近而不諫,則利也。」


  屍靈

 简化字:尸灵
  注音: ㄕ ㄌㄧㄥˊ
  拼音: shī líng

1.屍體。句道興本《搜神記.行孝第一》:「王僧兄弟二人,遂殺劉寄,拋屍靈在東園枯井裡埋之。」

2.靈柩。句道興本《搜神記.行孝第一》:「時會稽太守劉惠明當官孝滿,遂將死女屍靈歸來。」


  尸祿

 简化字:尸禄
  注音: ㄕ ㄌㄨˋ
  拼音: shī lù

不做事而空受俸祿。《漢書.卷七二.鮑宣傳》:「以苟容曲從為賢,以拱默祿為智。」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七齣:「一味妒賢嫉能,可以祿保位。」


  尸身

  注音: ㄕ ㄕㄣ
  拼音: shī shēn
 相似词:尸體、尸首

人或動物死後所留下的軀體。


  屍首

 简化字:尸首
  注音: ㄕ ㄕㄡˇ
  拼音: shī shǒu
 相似词:尸體、尸身

人或動物死後所留下的軀體。《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若是投河身死,須有屍首蹤影。」《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一直等到天色大亮,那走的屍也倒了,一間屋裡,只橫著兩個屍首。」


  尸首

  注音: ㄕ ㄕㄡˇ
  拼音: shī shǒu

人或動物死後所留下的軀體。《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我首已壞,就近托生為右鄰之子。」《紅樓夢》第三二回:「纔剛打水的人在那東南角上井裡打水,見一個首,趕著叫人打撈起來。」


  屍體

 简化字:尸体
  注音: ㄕ ㄊㄧˇ
  拼音: shī tǐ
 相似词:尸首、尸身

人或動物死後所留下的軀體。


  尸位

  注音: ㄕ ㄨㄟˋ
  拼音: shī wèi

空居職位而不盡職守。《書經.五子之歌》:「太康位,以逸豫滅厥德。」漢.王充《論衡.量知》:「無道藝之業,不曉政事,默坐朝廷,不能言事,與無異,故曰位。」


  尸饔

  注音: ㄕ ㄩㄥ
  拼音: shī yōng

主管烹飪飲食的事。《詩經.小雅.祈父》:「胡轉予于恤,有母之饔。」《聊齋志異.卷二.聶小倩》:「女即入廚下,代母饔。」


  尸祝

  注音: ㄕ ㄓㄨˋ
  拼音: shī zhù

祭祀時主讀祝文的人。語出《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也作「屍祝」。


  收屍

 简化字:收尸
  注音: ㄕㄡ ㄕ
  拼音: shōu shī

收殮屍體。如:「他真可憐!死了也沒人幫他收屍。」也作「收」。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89 页数: 1/3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