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宀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1.暫時的托身。《文選.曹丕.燕歌行》:「慊慊思歸戀故鄉,何為淹留佗方?」《聊齋志異.卷三.連瑣》:「何居里,久此間?」

2.託付、依附。如:「託」。《論語.泰伯》:「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百里之命。」

3.傳達言語、書信、心意等。今多指透過郵遞傳送。如:「信」、「郵包」、「語白雲」。唐.杜甫〈月夜憶舍弟〉詩:「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元.姚燧〈征衣.欲君衣君不還〉曲:「欲君衣君不還,不君衣君又寒。」




1.暫時依附的。如:「居」、「宿」、「食」。

2.臨時委託的。如:「存」、「賣」。




非親生關係的。如:「父」、「母」、「子」、「女」。


  暢寄

 简化字:畅寄
  注音: ㄔㄤˋ ㄐㄧˋ
  拼音: chàng jì

陶醉於某景或某事中。清.李慈銘〈越縵堂日記三則〉:「山外煙嵐,遠近接簇,悠然暢,書味滿胸。」


  朝寄

  注音: ㄔㄠˊ ㄐㄧˋ
  拼音: cháo jì

朝廷的委託、任命。《晉書.卷七九.謝安傳》:「安雖受朝,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南朝陳.徐陵〈答諸求官人書〉:「但既忝衡流,應須粉墨,庶其允當,無負朝耳。」


  詭寄

 简化字:诡寄
  注音: ㄍㄨㄟˇ ㄐㄧˋ
  拼音: guǐ jì

設計進行假託付。《六部成語註解.戶部》:「詭:官員貪婪,侵蝕公款,恐為查出,乃將其所侵蝕者,用詭計寓公用款項之中,以圖朦朧蔽混也。」


  寄傲

  注音: ㄐㄧˋ ㄠˋ
  拼音: jì ào

託曠放高傲的本性或情懷。晉.陸雲〈逸民賦〉:「眄清霄以傲兮,泝凌風而頹歎。」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倚南窗以傲,審容膝之易安。」


  寄存

  注音: ㄐㄧˋ ㄘㄨㄣˊ
  拼音: jì cún

將物品暫時存放他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三回:「亮臣路過天津時,又把我存杏農處的行李帶了來。」也作「放」。


  寄遞

 简化字:寄递
  注音: ㄐㄧˋ ㄉㄧˋ
  拼音: jì dì

託郵局宅急便等機構遞送郵件或物品。如:「由於服務業力爭上游,改進業務,遞郵件或物品非常迅速。」


  寄碇

  注音: ㄐㄧˋ ㄉㄧㄥˋ
  拼音: jì dìng

船舶暫時靠岸。如:「颱風來了,基隆港停滿碇的漁船。」


  寄頓

 简化字:寄顿
  注音: ㄐㄧˋ ㄉㄨㄣˋ
  拼音: jì dùn

1.安置存放。《水滸傳》第三回:「當下收拾了行頭藥囊,頓了鎗棒,三個人轉彎抹角,來到州橋之下,一個潘家有名的酒店。」

2.積貯。宋.文天祥〈正氣歌.序〉:「倉腐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

3.隱匿。《大清律例.卷一三.戶律課程鹽法》:「引領牙人及窩藏頓者,杖九十徒二年半。」


  寄發

 简化字:寄发
  注音: ㄐㄧˋ ㄈㄚ
  拼音: jì fā

將物品或電子檔資料出去。如:「開會通知書已經發了。」「業務部決定以發試用品的方式來推廣新產品。」「那家銀行發簡訊通知我本期信用卡的電子帳單。」


  寄放

  注音: ㄐㄧˋ ㄈㄤˋ
  拼音: jì fàng

將物品暫時存放他處。《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身邊所有銀子,不便攜帶,恐有失所,要尋個放的去處。」《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作了揖,把蕭金鉉的行李放在刻字店內。」也作「存」。


  寄費

 简化字:寄费
  注音: ㄐㄧˋ ㄈㄟˋ
  拼音: jì fèi

遞信件、物品等所需的費用。如:「請先代墊費,下次再一起還你。」


  寄父

  注音: ㄐㄧˋ ㄈㄨˋ
  拼音: jì fù
 相似词:養父

義父。如:「他自小父母雙亡,由父一手撫養長大。」也稱為「爹」。


  寄懷

 简化字:寄怀
  注音: ㄐㄧˋ ㄏㄨㄞˊ
  拼音: jì huái

情懷。晉.陶淵明〈九日閑居詩.序〉:「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懷於言。」唐.許渾〈晨起〉詩二首之二:「清鏡曉看髮,素琴秋懷。」


  寄籍

  注音: ㄐㄧˋ ㄐㄧˊ
  拼音: jì jí

1.旅居他鄉,將戶籍設於該處。唐.李翶〈嶺南節度使徐公行狀〉:「公諱申,字維降,東海剡人,永泰元年籍京兆府。」

2.一種舊時的習慣。父母為求小孩順利成長,而將其託名在菩薩或尼姑、道士處做乾兒子或乾女兒,稱為「籍」。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二五.談異六.老僧》:「昔侍御與貧道為方外交,其公子方在襁褓,籍釋氏,為我弟子。」也稱為「名」。


  寄跡

 简化字:寄迹
  注音: ㄐㄧˋ ㄐㄧ
  拼音: jì jī

託形跡,指暫且托身。晉.陶淵明〈命子〉詩一〇首之六:「跡風雲,冥茲慍喜。」唐.鄭谷〈府中寓止趙大諫〉詩:「神州容跡,大尹是同年。」也作「身」。


  寄監

 简化字:寄监
  注音: ㄐㄧˋ ㄐㄧㄢ
  拼音: jì jiān

暫時羈押在監獄中。《水滸傳》第八回:「且說兩個防送公人,把林冲帶來使臣房裡了監。」《儒林外史》第九回:「今將本犯權時監收禁,候上憲批示,然後勒限等情。」


  寄柩

  注音: ㄐㄧˋ ㄐㄧㄡˋ
  拼音: jì jiù

暫時存放棺柩。《初刻拍案驚奇》卷二〇:「母子二人朝夕香嚲,過了七七之期,依著遺言柩浮丘寺內。」


  寄居

  注音: ㄐㄧˋ ㄐㄩ
  拼音: jì jū

暫時寓居。《漢書.卷四五.息夫躬傳》:「躬歸國,未有第宅,居丘亭。」《晉書.卷八〇.王羲之傳》:「嘗居空宅中,便令種竹。或問其故,徽之但嘯詠,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邪?』」也作「寓」。


  寄款

  注音: ㄐㄧˋ ㄎㄨㄢˇ
  拼音: jì kuǎn

1.託忠誠之心。晉.陸機〈思親賦〉:「指南雲以款,望歸風而效誠。」

2.金錢。《文明小史》第二四回:「要辦,莫如但款去,聽他作主,妥便些。」


  寄賣

 简化字:寄卖
  注音: ㄐㄧˋ ㄇㄞˋ
  拼音: jì mài

將貨品存在商店中,委託代為出售。如:「她把一些手工藝品放在茶藝館裡賣。」「這項產品是別人放在店裡賣的,所以無法給予折扣。」


  寄名

  注音: ㄐㄧˋ ㄇㄧㄥˊ
  拼音: jì míng

1.一種舊時的習慣。父母為求小孩順利成長,而將其託名在菩薩或尼姑、道士處做乾兒子或乾女兒,稱為「名」。《紅樓夢》第二五回:「過了一日,就有寶玉名的乾娘馬道婆進榮國府來請安。」也稱為「籍」。

2.掛名,列其名而不負實責。《明史.卷二〇六.程啟充傳》:「身不出門閭,而名隸行伍,是謂名。」


  寄命

  注音: ㄐㄧˋ ㄇㄧㄥˋ
  拼音: jì mìng

1.以重任相委託。《抱朴子.外篇.行品》:「勞謙沖退,救危全信,命不疑,託孤可保。」

2.託生命。《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流離大海之南,命嶂癘之地。」

3.生命如。比喻短暫的生命。《晉書.卷五一.皇甫謐傳》:「命終盡,窮體反真,故尸藏于地。」


  寄母

  注音: ㄐㄧˋ ㄇㄨˇ
  拼音: jì mǔ

義母。如:「母視他如己出。」也稱為「娘」。


  寄情

  注音: ㄐㄧˋ ㄑㄧㄥˊ
  拼音: jì qíng

託情懷。《北史.卷八八.隱逸傳.眭夸傳》:「高尚不仕,情丘壑。」唐.李愿〈觀翟玉妓〉詩:「情搖玉柱,流眄整羅巾。」


  寄身

  注音: ㄐㄧˋ ㄕㄣ
  拼音: jì shēn
 相似词:托身

暫且托身。唐.李華〈弔古戰場文〉:「身鋒刃,腷臆誰愬?」也作「跡」。


  寄生

  注音: ㄐㄧˋ ㄕㄥ
  拼音: jì shēng

1.依附他物生活。《管子.八觀》:「有地君國,而不務耕藝,生之君也。」《楚辭.東方朔.七諫.初放》:「便娟之脩竹兮,生乎江潭。」

2.生物學上指依附於他種生物之活體上,吸收其主之養分,供自身生存者,如植物之桑生、動物之蛔蟲生於人體。


  寄聲

 简化字:寄声
  注音: ㄐㄧˋ ㄕㄥ
  拼音: jì shēng

託人傳語問候。《漢書.卷七六.趙廣漢傳》:「界上亭長聲謝我,何以不為致問?」清.陳曾壽〈浣溪沙.花徑冥冥取次行〉詞:「懸榻經年虛望眼,聲幾度損吟魂?」


  寄食

  注音: ㄐㄧˋ ㄕˊ
  拼音: jì shí

倚賴他人生活。《戰國策.齊策四》:「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食門下。」《漢書.卷三四.韓信傳》:「家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為商賈,常從人食。」


  寄售

  注音: ㄐㄧˋ ㄕㄡˋ
  拼音: jì shòu

在國際貿易中,出口商將貨物運交國外,委託當地代理商或代銷商為受託人代為銷售,等貨物售出後,再由受託人將貨款扣除售佣金及費用後,匯與售人之交易方式。


  寄書

 简化字:寄书
  注音: ㄐㄧˋ ㄕㄨ
  拼音: jì shū

1.信。北周.庾信〈竹杖賦〉:「親友離絕,妻拏流轉,玉關書,章臺留釧。」清.張景祁〈雙雙燕.玳梁對語〉詞:「怕負了深閨,書香縷。」

2.書籍。如:「委託書局代為書。」「他到郵局幫遠在美國的朋友書。」


  寄宿

  注音: ㄐㄧˋ ㄙㄨˋ
  拼音: jì sù
 相似词:投止、投宿

1.暫時借宿。《戰國策.趙策一》:「今日臣之來也暮,後郭門,藉席無所得,宿人田中。」《初刻拍案驚奇》卷四:「舉人乞食宿,得達吳地。」

2.學生就學期間在學校或其他家庭裡住宿。如:「宿學校」、「這名少女是他在美國遊學時宿家庭的小孩。」


  寄託

 简化字:寄托
  注音: ㄐㄧˋ ㄊㄨㄛ
  拼音: jì tuō
 相似词:委托

1.委託、付託。《三國志.卷四〇.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李嚴》:「吾與孔明俱受託,憂身責重,思得良伴。」

2.依託、安身。《楚辭.東方朔.七諫.謬諫》:「列子隱身而窮處兮,世莫可以託。」

3.文學家情託興,借題發揮。清.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學詞途徑》:「初學詞求有託,有託則表裡相宣,斐然成章。」

4.法律上指當事人一方以物交付他方,他方允為保管之契約行為。


  寄望

  注音: ㄐㄧˋ ㄨㄤˋ
  拼音: jì wàng

託期望。如:「待她好是應該的,我從不望有任何回報。」「這家百貨業者望週年慶的人潮能挽救公司業績。」


  寄下

  注音: ㄐㄧˋ ㄒㄧㄚˋ
  拼音: jì xià

暫時著。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一折:「看二君之面,教豫讓權下這一顆頭,待除了趙氏,不道肯輕饒了你哩。」


  寄信

  注音: ㄐㄧˋ ㄒㄧㄣˋ
  拼音: jì xìn
 相反词:收信

出信件。《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只有在天長賜書樓喫了一罎九年的陳酒,醉了一夜,心裡快暢的緊,所以三千里外信告訴我。」


  寄興

 简化字:寄兴
  注音: ㄐㄧˋ ㄒㄧㄥˋ
  拼音: jì xìng

託情趣。唐.元稹〈敘詩樂天書〉:「得杜甫詩數百首,愛其浩蕩津涯、處處臻到,始病沈宋之不存興,而訝子昂之未暇旁備矣。」宋.劉過〈賀新郎.老去相如倦〉詞:「人道愁來須殢酒,無奈愁深酒淺,但興焦琴紈扇。」


  寄押

  注音: ㄐㄧˋ ㄧㄚ
  拼音: jì yā

將人犯暫時放押宿。如:「今晚是趕不回臺北了,只好將人犯暫時押在本地的警察局。」


  寄養

 简化字:寄养
  注音: ㄐㄧˋ ㄧㄤˇ
  拼音: jì yǎng

1.將子女暫時託人撫養。《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六.秋胡變文》:「養十五年,終有離心之意。」

2.暫時安置某處供養。《朱子語類.卷一三〇.自熙寧至靖康用人》:「太祖初定天下,將諸軍分隸州郡,特養耳。」


  寄意

  注音: ㄐㄧˋ ㄧˋ
  拼音: jì yì

傳達心意。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詩:「意一言外,茲契誰能別?」唐.李商隱〈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青雲寧意,白骨始霑恩。」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89 页数: 1/3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