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天长地久
  

  部首:大
部外笔画:1
 总笔画:4
  注音: ㄊㄧㄢ
  拼音: tiān




1.日月星辰所羅列的空間,即天空。如:「碧海青天」、「頂天立地」。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2.一晝夜的時間。如:「昨天」、「今天」、「大後天」、「一天」。

3.白天或一天中的某一段時間。如:「三天三夜」、「三更天」。宋.程顥〈春日偶成〉詩:「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4.時節、季節。如:「春天」、「三伏天」、「黃梅天」。

5.氣候。如:「晴天」、「陰天」、「大熱天」、「下雨天」。

6.自然。如:「人定勝天」、「樂天知命」。《莊子.天道》:「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

7.指宇宙萬物的主宰。有時指大自然、有時指命運、有時指天神等。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怨天,不尤人。」《書經.泰誓中》:「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8.指神靈所住的世界。如:「升天」、「歸天」。

9.不可或缺或最重要的事物。如:「以夫為天」。《漢書.卷四十三.酈食其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

10.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天有二十四小時。如:「這項工作限你三十天時間完成,不得拖延。」




1.自然的、天然的。如:「天才」、「天險」、「天籟」、「天性」。

2.數目極大的。如:「天價」、「天量」、「天文數字」。

3.騰空架設的、駕於空中的。如:「天橋」、「天窗」、「天棚」。




很、非常。如:「天大的好消息」、「天大的新聞」。


  

 简化字:长
  部首:長
 总笔画:8
  注音: ㄔㄤˊ
  拼音: cháng




1.兩端點之間的距離。如:「這條河全長三十里。」

2.優點、長處。如:「各有所長」、「截長補短」。《戰國策.齊策三》:「請掩足下之短者,誦足下之長。」

3.專精的技能。如:「專長」、「特長」。

4.姓。如春秋時楚國有長沮。

5.二一四部首之一。




1.空間、距離大。與「短」相對。如:「長橋臥波」。《楚辭.屈原.九歌.國殤》:「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2.時間久遠。與「短」相對。晉.陶淵明〈飲酒詩〉二〇首之一六:「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




1.遠。唐.王昌齡〈出塞〉詩二首之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2.永久。漢.桓寬《鹽鐵論.繇役》:「夫文猶可長用,而武難久行也。」




專精、擅於。如:「長於寫作」。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樂令善於清言,而不長於手筆。」


  

 简化字:长
  部首:長
 总笔画:8
  注音:(2) ㄓㄤˇ
  拼音:(2) zhǎng




1.年紀大、輩分高的人。如:「尊長」、「師長」、「兄長」。《莊子.天道》:「君先而臣從,父先而子從,兄先而弟從,長先而少從。」《後漢書.卷七〇.孔融傳》:「吏問其母,母曰:『家事任長,妾當其辜。』」

2.主管、領導人。如:「部長」、「首長」。




1.年齡稍大。如:「他比我長三歲。」《公羊傳.隱公三年》:「桓幼而貴,隱長而卑。」

2.排行第一。如:「長女」、「長子」。《易經.說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

3.老。《莊子.大宗師》:「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國語.晉語四》:「齊侯長矣,而欲親晉。」




1.出生。漢.桓寬《鹽鐵論.和親》:「范蠡出於越,由余長於胡,皆為霸王賢佐。」《西遊記》第一回:「我雖不是樹上生,卻是石裡長的。」

2.生長、發育。《孟子.告子上》:「苟得其養,無物不長。」《呂氏春秋.季春紀.圜道》:「物動則萌,萌而生,生而長,長而大。」

3.生、顯。如:「他長得很俊美。」

4.養育。《詩經.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左傳.昭公十四年》:「長孤幼,養老疾。」

5.增進、增加。如:「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易經.泰卦》:「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6.執掌。漢.王充《論衡.感虛》:「使一郡皆寒,賢者長一縣,一縣之界能獨溫乎?」

7.尊重。《書經.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


  

 简化字:长
  部首:長
 总笔画:8
  注音:(3) ㄓㄤˋ
  拼音:(3) zhàng




多餘的。如:「身無長物」。唐.白居易〈無長物〉詩:「只緣無長物,始得作閒人。」



強盛。《呂氏春秋.審分覽.知度》:「此神農之所以長,而堯舜之所以章也。」


  

  部首:土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ㄉㄧˋ
  拼音: dì




1.人類萬物棲息生長的場所。有時直接指地球。如:「大地」、「天地」、「地心」。《易經.繫辭下》:「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

2.陸地。如:「高地」、「窪地」、「山地」、「地下水」。唐.李白〈靜夜思〉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田地、土地。如:「耕地」、「荒地」、「薄地」、「地盡其利」。

4.場所。如:「發祥地」、「目的地」、「根據地」、「所在地」、「置之死地而後生。」

5.區域。如:「本地」、「外地」、「腹地」、「殖民地」、「臺灣各地」。

6.地位、位置。如:「留餘地」、「易地而處」。《晉書.卷八四.王恭傳》:「自負才地高華,恆有宰輔之望。」

7.心意、意志的領域。如:「頗有見地。」《宋史.卷四三八.儒林傳.何基傳》:「榦告以必有真實心地、刻苦工夫而後可,基悚惕受命。」

8.本質、質地、底子。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定勢》:「譬五色之錦,各以本采為地矣。」

9.路程。如:「這裡距離省城約有三十里地。」唐.李白〈妾薄命〉詩:「長門一步地,不肯暫迴車。」




1.用於副詞語尾。如:「忽地」、「驀地」。

2.置於「立」、「坐」、「臥」等動詞之後。相當於「著」。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山門下立地,看有甚麼人來?」


  

  部首:土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2) ˙ㄉㄜ
  拼音:(2) de




結構助詞。用在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玩」、「雨勢漸漸地小了。」


  

  部首:丿
部外笔画:2
 总笔画:3
  注音: ㄐㄧㄡˇ
  拼音: jiǔ




時間長遠。如:「久違」、「久別重逢」、「久負盛名」。



經歷時間的長短。如:「他出去多久了?」



舊的。《孔子家語.卷五.顏回》:「不忘久德,不思久怨。」



留、滯留。《孟子.公孫丑上》:「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也。」漢.趙岐.注:「久,留也。」


  天長地久

 简化字:天长地久
  注音: ㄊㄧㄢ ㄔㄤˊ ㄉㄧˋ ㄐㄧㄡˇ
  拼音: tiān cháng dì jiǔ

天地永恆無窮的存在著。語出《老子》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後用以形容時間悠遠長久。唐.白居易〈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明.高濂《玉簪記》第一九齣:「天長地久君須記,此日裡恩情不暫離,從此後情詞莫再題。」也作「地久天長」、「天長地遠」。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8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