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夊
部外笔画:18
 总笔画:21
  注音: ㄎㄨㄟˊ
  拼音: kuí




1.一種傳說中的怪獸。外形像龍,僅有一足。見《山海經.大荒東經》。《莊子.達生》:「山有,野有彷徨,澤有委蛇。」《文選.張衡.東京賦》:「殘魖與罔像。」三國吳.薛綜.注:「,木石之怪,如龍,有角,鱗甲光如日月,見則其邑大旱。」

2.人名。堯、舜時的樂官。《書經.舜典》:「帝曰:『,命汝典樂,教胄子。』」《禮記.樂記》:「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始制樂,以賞諸侯。」漢.鄭玄.注:「,舜時典樂者也。」

3.國名。周代時所建,後為楚所滅。故址在今大陸地區湖北省秭歸縣東。也稱為「隗國」、「歸國」。

4.地名。唐武德二年改信州為州,故城在今大陸地區四川省奉節縣。宋代改為路,明初改為府,轄境在今大陸地區四川、湖北省一帶。

5.姓。周代楚君熊摯自棄於,其後子孫以地為氏。


  姜夔

  注音: ㄐㄧㄤ ㄎㄨㄟˊ
  拼音: jiāng kuí

人名。(西元1155~1221)字堯章,自號白石道人,宋鄱陽人。終生未出仕,常往來於鄂、贛、皖、浙、蘇之間,後病死於杭州。姜氏精通音律,常自度曲,工詩,詞尤精。詞以句琢字鍊、清麗婉約見勝。在白石道人歌曲六卷中,有十七首詞曲均有古工尺字旁譜,為研究詞樂的重要資料。寧宗廣元三年進《大樂議》一卷及《琴瑟考古圖》一卷,論評古今的樂制問題,建議整理宮廷音樂,但未被採納,今已失傳。著有《白石道人詩集》、《詞集》、《歌曲》等。


  夔夔

  注音: ㄎㄨㄟˊ ㄎㄨㄟˊ
  拼音: kuí kuí

敬謹恐懼的樣子。《孟子.萬章上》:「祗載見瞽瞍,齋栗。」


  夔龍

 简化字:夔龙
  注音: ㄎㄨㄟˊ ㄌㄨㄥˊ
  拼音: kuí lóng

1.商代及西周時期,在鐘鼎彞器上所刻鑄的和龍形的花紋。

2.相傳為舜的二臣名,是樂官,龍是納言之官。


  夔牛

  注音: ㄎㄨㄟˊ ㄋㄧㄡˊ
  拼音: kuí niú

古代蜀山所產的大牛。《山海經.中山經》:「曰岷山,……其獸多犀象,多牛,其鳥多翰鷩。」


  夔紋

 简化字:夔纹
  注音: ㄎㄨㄟˊ ㄨㄣˊ
  拼音: kuí wén

一種盛行於商和西周前期的青銅器紋飾。是傳說中一種近似龍的動物,多為一角、一足、口張開、尾上卷。有的紋已發展為幾何圖形化的裝飾。


  夔峽

 简化字:夔峡
  注音: ㄎㄨㄟˊ ㄒㄧㄚˊ
  拼音: kuí xiá

瞿塘峽的別稱。參見「瞿塘峽」條。


  蟠夔紋

 简化字:蟠夔纹
  注音: ㄆㄢˊ ㄎㄨㄟˊ ㄨㄣˊ
  拼音: pán kuí wén

,像龍形的獨腳獸。蟠紋指古代青銅器、玉器等器物上屈曲纏繞的裝飾花樣。


  夔龍禮樂

 简化字:夔龙礼乐
  注音: ㄎㄨㄟˊ ㄌㄨㄥˊ ㄌㄧˇ ㄩㄝˋ
  拼音: kuí lóng lǐ yuè

、龍相傳為虞舜二臣,為樂官,龍為諫官。龍禮樂指可作為規範的禮樂制度。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二齣:「龍禮樂承先範,班馬文章勘墨鉛。」


  一夔已足

  注音: ㄧ ㄎㄨㄟˊ ㄧˇ ㄗㄨˊ
  拼音: yī kuí yǐ zú

,相傳為舜時樂官,可以制樂。一已足比喻得一專門人才便足以成事。語出《呂氏春秋.慎行論.察傳》:「一已足,故曰一足。」。《中國現在記》第一回:「侍郎道:『一已足,世上哪裡有兼全的事!』」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0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