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四傑

 简化字:四杰
  注音: ㄙˋ ㄐㄧㄝˊ
  拼音: sì jié

1.唐代王勃、楊烱、盧照鄰、駱賓王大文人,號「初唐傑」。《舊唐書.卷一九〇.文苑列傳上.楊烱》:「烱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詞齊名,海內稱為王楊盧駱,亦號為傑。」

2.元代大文豪柳貫、虞集、揭傒斯、黃溍。《元史.卷一八一.列傳.黃溍列傳》:「貫字道傳,與溍及臨川虞集、豫章揭傒斯齊名,人號為儒林傑。」

3.明初高啟、楊基、張羽、徐賁人。《明史.卷二八五.文苑列傳一.高啟列傳》:「明初,吳下多詩人,啟與楊基、張羽、徐賁稱傑。」

4.明弘正年間大文家李夢陽、何景明、邊貢、徐禎卿。《明史.卷二八六.文苑列傳二.何景明》:「天下語詩文必並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傑。」


  四節

 简化字:四节
  注音: ㄙˋ ㄐㄧㄝˊ
  拼音: sì jié

春、夏、秋、冬時。《後漢書.卷五.楊震傳》:「今城外之苑已有五六,可以逞情意,順節也。」《文選.潘岳.寡婦賦》:「曜靈曄而遄邁兮,節運而推移。」


  四近

  注音: ㄙˋ ㄐㄧㄣˋ
  拼音: sì jìn

1.周附近。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二七.與江東尤提舉劄子》:「然近米價皆高,恐不及元科之數。」

2.國君身旁的近臣。《書經.益稷》:「欽鄰」句下漢.孔安國.注:「近,前後左右之臣。」


  四京

  注音: ㄙˋ ㄐㄧㄥ
  拼音: sì jīng

1.唐以京兆為中京,河南為東京,太原為北京,鳳翔為西京,總稱為「京」。

2.宋以開封府為東京,河南府為西京,應天府為南京,大名府為北京,總稱為「京」。


  四境

  注音: ㄙˋ ㄐㄧㄥˋ
  拼音: sì jìng

方國境。《孟子.梁惠王下》:「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文選.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二》:「幸境無虞,三秋式稔。」


  四絕

 简化字:四绝
  注音: ㄙˋ ㄐㄩㄝˊ
  拼音: sì jué

1.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日的合稱。參見「絕」。

2.宋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范仲淹作記,蘇舜欽繕寫,邵竦篆額,都是一時精筆,世稱為「絕」。見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卷六.文儒》。


  四君

  注音: ㄙˋ ㄐㄩㄣ
  拼音: sì jūn

戰國時代,齊孟嘗君、魏信陵君、趙平原君、楚春申君,皆以尊賢養士著名,時人稱為「君」。《文選.賈誼.過秦論》:「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也稱為「公子」。


  四科

  注音: ㄙˋ ㄎㄜ
  拼音: sì kē

1.孔門科。指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論語.先進》:「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宋.邢昺.疏:「夫子門徒三千,達者七十有二,而此科,唯舉十人者,但言其翹楚者耳。」

2.文體的種形式。指奏議、書論、銘誄、詩賦。《文選.曹丕.典論論文》:「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四庫

 简化字:四库
  注音: ㄙˋ ㄎㄨˋ
  拼音: sì kù

古代宮廷中收藏圖書的地方。《新唐書.卷五七.藝文志一》:「兩都各聚書部,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經、史、子、集庫。」


  四鄰

 简化字:四邻
  注音: ㄙˋ ㄌㄧㄣˊ
  拼音: sì lín

1.前後左右的鄰居。唐.杜甫〈無家別〉詩:「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老殘遊記》第一五回:「火起之時,鄰人等及河工夫役,都覓了水桶水盆之類,趕來救火。」

2.方的鄰國。《書經.蔡仲之命》:「懋乃攸績,睦乃鄰,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康濟小民。」《吳子.料敵》:「鄰之助,大國之援。」

3.輔佐天子的位大臣,即輔。《書經.益稷》:「予違汝弼,汝無面從,退有後言,欽鄰。」漢.孔安國.傳:「近前後左右之臣。」《禮記.文王世子》:「設輔及三公。」唐.孔穎達.正義:「其輔者,案《尚書大傳》云:『古者天子必有鄰,前曰疑,後曰丞,左曰輔,右曰弼。』」

4.周圍、處。唐.裴度〈夏日對雨〉詩:「吟罷清風起,荷香滿鄰。」宋.蘇軾〈雨晴後步至望亭下魚池上遂自乾明寺前東岡上歸〉詩二首之一:「雨過浮萍合,蛙聲滿鄰。」


  四靈

 简化字:四灵
  注音: ㄙˋ ㄌㄧㄥˊ
  拼音: sì líng

1.麟、鳳、龜、龍種靈獸。《禮記.禮運》:「何謂靈?麟、鳳、龜、龍謂之靈。」

2.南宋永嘉詩人徐照(靈暉)、徐璣(靈淵)、翁卷(靈舒)、趙師秀(靈秀)的合稱。見《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六二.別集一五》。


  四六

  注音: ㄙˋ ㄌㄧㄡˋ
  拼音: sì liù

文體名。多以字六字為對偶,故稱為「六」。始於六朝的駢文,盛行於唐宋。多頌揚酬應之作,而缺乏真情實感。唐.李商隱〈樊南甲集序〉:「作二十卷,喚曰『樊南六』。」也稱為「六體」。


  四美

  注音: ㄙˋ ㄇㄟˇ
  拼音: sì měi

1.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唐.王勃〈滕王閣序〉:「美具,二難井。」

2.仁、義、忠、信。唐.柳宗元〈天爵論〉:「仁義忠信,猶春秋冬夏也。舉明離之用,運恆久之道,所以成時而行陰陽也。宣無隱之明,著不息之志,所以備美而富道德也。」

3.治、安、顯、榮。漢.賈誼《新書.卷九.脩政語上》:「故人主有欲治安之心,而無治安之政者,雖欲治顯榮也弗得矣。故治安不可以虛成也,顯榮不可以虛得也。故明君、敬士、察吏、愛民以參其極,非此者則美不附矣。」

4.音樂、珍味、文章、言談。《文選.劉琨.答盧諶詩》:「音以賞奏,味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暢神,之子之往,美不臻。」


  四孟

  注音: ㄙˋ ㄇㄥˋ
  拼音: sì mèng

孟春、孟夏、孟秋、孟冬,皆為季的第一個月。《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辰星出於孟,太白經天而行。」唐.盧拱〈中元日觀法事〉詩:「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


  四面

  注音: ㄙˋ ㄇㄧㄢˋ
  拼音: sì miàn

東、南、西、北方。也泛指周圍。《禮記.鄉飲酒義》:「面之坐,象時也。」晉.陶淵明〈挽歌詩〉:「面無人居,高墳正嶕嶢。」


  四民

  注音: ㄙˋ ㄇㄧㄣˊ
  拼音: sì mín

舊稱士、農、工、商為「民」。《國語.齊語》:「管子對曰:『民者勿使雜處。』」《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故民有業,各以得志為樂。」


  四末

  注音: ㄙˋ ㄇㄛˋ
  拼音: sì mò

肢。《管子.內業》:「飽不疾動,氣不通於末。」


  四牡

  注音: ㄙˋ ㄇㄨˇ
  拼音: sì mǔ

《詩經.小雅》的篇名。共五章。根據〈詩序〉:「牡,勞使臣之來也。」或亦指出征者思歸之作,而用為勞使臣之詩也。首章二句為:「牡騑騑,周道倭遲。」


  四難

 简化字:四难
  注音: ㄙˋ ㄋㄢˊ
  拼音: sì nán

1.件困難的事。三國魏.阮瑀〈文質論〉:「故言多方者,中難處也;術饒津者,要難求也;意弘博者,情難足也;性明察者,下難事也。通士以奇高人,必有難之忌。」《三國志.卷一六.魏書.任蘇杜鄭倉傳.杜畿》:「然孤論難持,犯欲難成,眾怨難積,疑似難分……若使善策必出於親貴,親貴固不犯難以求忠愛,此古今之所常患也。」

2.語本南朝宋.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者難並。」因良辰、美景、賞心、樂事者難於並得,故稱為「難」。宋.秦觀〈寄題趙侯澄碧軒〉詩:「風流公子難并,更引清漪作小亭。」


  四七

  注音: ㄙˋ ㄑㄧ
  拼音: sì qī

1.二十八,乘七而得。《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劉秀發兵捕不道,夷雲集龍鬥野,七之際火為主。」唐.章懷太子.注:「七,二十八也。自高祖至光武初起,合二百二十八年,即七之際也。」《文選.左思.魏都賦》:「相兼二八,將猛七。」唐.李善.注:「七者,漢光武二十八將也。」

2.一種民間習俗。人死後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第個忌日稱為「七」。《儒林外史》第二六回:「鮑廷璽哭著應道:『小的父親死了。』向道臺問:『沒了幾時?』鮑廷璽道:『明日就是七。』」


  四起

  注音: ㄙˋ ㄑㄧˇ
  拼音: sì qǐ

方興起。如:「群雄起」、「風雲起」。


  四氣

 简化字:四气
  注音: ㄙˋ ㄑㄧˋ
  拼音: sì qì

春、夏、秋、冬時的氣候。《禮記.樂記》:「奮至德之光,動氣之和。」《文選.曹植.朔風詩》:「氣代謝,懸景運周。」


  四強

 简化字:四强
  注音: ㄙˋ ㄑㄧㄤˊ
  拼音: sì qiáng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各國公認的中國、美國、英國和蘇聯大強國。


  四塞

  注音: ㄙˋ ㄙㄞˋ
  拼音: sì sài

1.方藩衛的國家。《禮記.明堂位》:「塞世告至,此周公明堂之位也。」

2.境均有要塞、天險,比喻險固。《史記.卷六九.蘇秦傳》:「秦塞之國,被山帶渭。」

3.充塞方。《漢書.卷九八.元后傳》:「其夏,黃霧塞終日。」《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旁魄塞,雲布霧散。」

4.方蔽塞。宋.文天祥〈正氣歌序〉:「乍晴暴熱,風道塞。」


  四散

  注音: ㄙˋ ㄙㄢˋ
  拼音: sì sàn

周分散。《三國演義》第二回:「儁與玄德、關、張率三軍掩殺,射死韓忠,餘皆散奔走。」《儒林外史》第一回:「這是些逃荒的百姓,官府又不管,只得散覓食。」


  四生

  注音: ㄙˋ ㄕㄥ
  拼音: sì shēng

佛教用語:(1)謂輪迴眾生的種出生方式。即卵生、胎生、溼生、化生。卵生,從卵殼而生;胎生,由母胎而生;溼生,從溼氣而生;化生,無所依託,因業力現出。《阿毗達磨俱舍論》卷八:「於中有生,有情謂卵等。」(2)謂一切輪迴的眾生。唐.道宣〈大唐雍州長安縣清官鄉淨業寺戒壇銘〉:「三聖位隆,生仰極。」


  四聲

 简化字:四声
  注音: ㄙˋ ㄕㄥ
  拼音: sì shēng

字音的種聲調。古時分平、上、去、入聲,如天、子、聖、哲即是;今國音分陰平、陽平、上、去聲,如三、民、主、義即是。


  四時

 简化字:四时
  注音: ㄙˋ ㄕˊ
  拼音: sì shí
 相似词:四序

1.春、夏、秋、冬季。《論語.陽貨》:「時行焉,百物生焉。」唐.韋莊〈晚春〉詩:「萬物不如酒,時唯愛春。」

2.一天中的朝、夕、晝、夜。《左傳.昭公元年》:「君子有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脩令,夜以安身。」


  四史

  注音: ㄙˋ ㄕˇ
  拼音: sì shǐ

1.傳說中黃帝的個史官,指沮誦、蒼頡、隸首、孔甲人。宋.王應麟《小學紺珠.卷五.名臣類上》:「史,沮誦、蒼頡、隸首、孔甲,黃帝史官。」

2.漢司馬遷的《史記》、東漢班固的《前漢書》、南朝宋范曄的《後漢書》、晉陳壽的《三國志》,合稱為「史」。


  四始

  注音: ㄙˋ ㄕˇ
  拼音: sì shǐ

1.舊說《詩經》有始,其說法有二:(1)指風、小雅、大雅、頌。〈詩大序〉:「一國之事,繫一人之本,謂之風。言天下之事,形方之風,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是謂始,詩之至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自商暨周,雅頌圓備,始彪炳,六義環深。」(2)指風、小雅、大雅、頌的首篇。《史記.卷七.孔子世家》:「〈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

2.農曆元旦。因正月初一為年、時、月、日的開始,故名。《史記.卷二七.天官書》:「始者,候之日。」唐.張守節.正義:「謂正月旦歲之始,時之始,日之始,月之始,故云『始』。」


  四書

 简化字:四书
  注音: ㄙˋ ㄕㄨ
  拼音: sì shū

宋朱熹取《禮記》中的〈大學〉、〈中庸〉二篇,合以《論語》、《孟子》,稱為「書」,並為之章句集注。也稱為「子書」。


  四唐

  注音: ㄙˋ ㄊㄤˊ
  拼音: sì táng

唐代詩風最盛,元楊士弘著《唐音》,品評唐詩,分初唐(高祖武德初至玄宗開元初)、盛唐(至代宗大曆初)、中唐(至文宗太和九年)、晚唐(至昭宣帝天祐)期論之,稱為「唐」。


  四體

 简化字:四体
  注音: ㄙˋ ㄊㄧˇ
  拼音: sì tǐ

1.手足肢。晉.陶淵明〈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穫早稻〉詩:「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干。」宋.蘇軾〈教戰守策〉:「步趨動作,使其體狃於寒暑之變。」

2.比喻兄弟或國君的輔佐大臣。《儀禮.喪服》:「父子首足也,夫妻牉合也,昆弟體也。」《左傳.襄公三十年》:「且司馬令尹之偏,而王之體也。」

3.古文、篆、隸、草種書體。參見「體書」條。


  四望

  注音: ㄙˋ ㄨㄤˋ
  拼音: sì wàng

1.方眺望。《楚辭.屈原.九歌.河伯》:「登崑崙兮望,心飛揚兮浩蕩。」《文選.王粲.登樓賦》:「登茲樓以望兮,聊暇日以銷憂。」

2.古代天子向方遙祭山川。《周禮.春官.大宗伯》:「國有大故,則旅上帝及望。」唐.楊烱〈少室山少姨廟碑銘〉:「望於是莫修,八神以之無主。」


  四維

 简化字:四维
  注音: ㄙˋ ㄨㄟˊ
  拼音: sì wéi

1.語出《管子.牧民》:「何謂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曰恥。」指禮、義、廉、恥種中國立國的綱維。《史記.卷六二.管晏傳》:「倉廩實而知禮義,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維不張,國乃滅亡。」

2.東、南、西、北方之隅。《西遊記》第六回:「天王各居維,眾天兵各挨排列陣去訖。」


  四毋

  注音: ㄙˋ ㄨˊ
  拼音: sì wú

孔子的種處世態度,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子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四勿

  注音: ㄙˋ ㄨˋ
  拼音: sì wù

孔子教顏回的誡。即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見《論語.顏淵》。宋.朱熹〈齋居感興〉詩二〇首之一:「顏生躬勿,曾子日三省。」


  四喜

  注音: ㄙˋ ㄒㄧˇ
  拼音: sì xǐ

1.舊傳〈喜〉詩上所指的種喜事。即「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見宋.洪邁《容齋筆.卷八.得意失意詩》。

2.今喝酒划拳亦有喜的名詞,為吉利的話。


  四廂

 简化字:四厢
  注音: ㄙˋ ㄒㄧㄤ
  拼音: sì xiāng

1.京城的郊。《文獻通考.卷六三.職官一七.都廂》:「熙寧三年五月,詔以京朝官曾歷通判知縣者人,分治京城廂。」

2.周。唐.張籍〈學仙〉詩:「先生坐中堂,弟子跪廂。」

3.朝會奏樂的地方。《南齊書.卷一一.樂志》:「右一曲,皇帝當陽,廂奏。」


  四鄉

 简化字:四乡
  注音: ㄙˋ ㄒㄧㄤ
  拼音: sì xiāng

1.城外周的鄉村。《儒林外史》第七回:「尊經閣擺席唱戲,鄉八鎮幾十里路的人都來看。」

2.方。《莊子.說劍》:「中和民意,以安鄉。」《史記.卷二七.天官書》:「斗為帝車,運于中央,臨制鄉。」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02 页数: 2/11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