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喻坦之
  

  部首:口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ㄩˋ
  拼音: yù




1.告知、說明。通「諭」。如:「曉喻」、「告喻」。《淮南子.脩務》:「曉然意有所通於物,故作書以喻意,以為知者也。」《史記.卷五二.齊悼惠王世家》:「乃留兵屯滎陽,使使喻齊王及諸侯,與連和,以待呂氏之變而共誅之。」

2.知道、明白。如:「家喻戶曉」、「不言而喻」。唐.白居易〈秦中吟.買花〉:「低頭獨長歎,此歎無人喻。」

3.比方。如:「比喻」、「譬喻」。漢.王充《論衡.自紀》:「何以為辯?喻深以淺;何以為智?喻難以易。」




姓。如宋代有喻樗。


  

  部首:土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ㄊㄢˇ
  拼音: tǎn




露出。如:「坦胸露背」。唐.杜甫〈江亭〉詩:「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



1.寬平、平穩。如:「坦途」、「平坦」。

2.心地寬廣,沒有私心。《論語.述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1.舊稱女婿。如稱賢婿為「賢坦」,尊稱他人的女婿為「令坦」。

2.姓。如宋代有坦中庸。


  

  部首:丿
部外笔画:3
 总笔画:4
  注音: ㄓ
  拼音: zhī




1.的、底。《論語.公冶長》:「夫子之文章。」《左傳.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來,是而子殺余之弟也。」

2.於。《易經.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禮記.大學》:「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3.諸、之於。《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




1.與、及。《書經.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獄、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呂氏春秋.仲夏紀.適音》:「樂之弗樂者,心也。」

2.而。《戰國策.秦策二》:「臣恐王為臣之投杼也。」

3.若、如果。《書經.盤庚上》:「邦之臧,惟汝眾,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罰。」《論語.子張》:「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則。《左傳.僖公九年》:「東略之不知,西則否矣。」《呂氏春秋.仲春紀.功名》:「故民無常處,見利之聚,無之去。」




用於強調或補足語氣,無義。《書經.西伯戡黎》:「殷之即喪!指乃功,不無戮于爾邦?」《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悵恨久之。」



1.他、彼。《書經.皋陶謨》:「安民則惠,黎民懷之。」《論語.顏淵》:「愛之欲其生。」

2.其、他的。《武王伐紂平話.卷中》:「紂王令推上法場,斬之老母。」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二四.談異五.女化男》:「乃以聘禮還之夫家。」

3.此、這個。《詩經.邶風.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莊子.知北遊》:「知以之言也,問乎狂屈。」




1.往。如唐朝李白有〈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詩經.鄘風.載馳》:「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2.至、到。《西京雜記》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3.是、為。《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吾見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也。」

4.取用。《戰國策.齊策三》:「故物舍其所長,之其所短,堯亦有所不及矣。」




姓。如漢代有之馬宇。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3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