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口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ㄊㄨㄣ
  拼音: tūn




1.不加以咀嚼就整個嚥下去。如:「服藥丸」、「狼虎嚥」、「囫圇棗」。《晉書.卷九五.藝術傳.單道開傳》:「恆服細石子,一數枚,日一服,或多或少。」唐.杜甫〈渼陂行〉:「鼉作鯨不復知,惡風白浪何嗟及。」

2.兼併、消滅。如:「侵」、「獨」。漢.桓寬《鹽鐵論.輕重》:「其後彊弱大兼小,并為六國。」《三國演義》第三三回:「袁紹存日,常有遼東之心。」

3.包含、容納。如:「氣山河」。《文選.陸機.辯亡論上》:「喟然有江滸之志,一宇宙之氣。」宋.范仲淹〈岳陽樓記〉:「銜遠山,長江,浩浩湯湯。」




姓。如漢代有景雲。


  并吞

  注音: ㄅㄧㄥˋ ㄊㄨㄣ
  拼音: bìng tūn

侵占別國領土或他人的財物、土地。《文選.郭璞.江賦》:「摠括漢泗,兼包淮湘,并沅澧,汲引沮漳。」《文選.揚雄.劇秦美新》:「至政破縱擅衡,并六國,遂稱乎始皇。」也作「併」。


  併吞

 简化字:并吞
  注音: ㄅㄧㄥˋ ㄊㄨㄣ
  拼音: bìng tūn
 相似词:吞噬、兼併

侵占他人財物土地或他國的領土。《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自取唐州破湖南後,志氣愈驕,有併天下之心。」《三國演義》第一一一回:「昔日武祖縱橫四海,文帝、明帝有包括宇宙之志,併八荒之心。」也作「并」。


  獨吞

 简化字:独吞
  注音: ㄉㄨˊ ㄊㄨㄣ
  拼音: dú tūn
 相似词:獨占
 相反词:瓜分、分享

利益為一人所占有。如:「這些錢是大家辛苦賺來的,你可別存有獨的念頭,不然大家都不會原諒你的。」《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列傳.范睢》:「且昔者中山之國地方五百里,趙獨之,功成名立而利附焉,天下莫之能害也。」


  急吞

  注音: ㄐㄧˊ ㄊㄨㄣ
  拼音: jí tūn

性情急躁。《西遊記》第四七回:「那獃子一則有些急,二來有些餓了,那裡等唐僧經完,拿過紅漆木碗來,把一碗白米飯,撲的丟下口去,就了了。」


  鯨吞

 简化字:鲸吞
  注音: ㄐㄧㄥ ㄊㄨㄣ
  拼音: jīng tūn
 相反词:蠶食

像鯨魚一樣食。多用以比喻兼併別國的土地。《晉書.卷一一一.慕容暐載記.史臣曰》:「猶將席卷京洛,肆其蟻聚之徒;宰割黎元,縱其鯨之勢。」唐.徐彥伯〈登長城賦〉:「鯨我寶鼎,蠶食我諸侯。」


  侵吞

  注音: ㄑㄧㄣ ㄊㄨㄣ
  拼音: qīn tūn
 相似词:侵犯、侵略、侵害

1.用武力併他國或占領其部分土地。唐.杜荀鶴〈觀棋〉詩:「得勢侵遠,乘危打劫嬴。」

2.非法占有公物或他人財物。《二十載繁華夢》第一回:「庫書不過一個書吏,若不是靠著侵魚蝕,試問年中如許進項,從那裡得來?」


  私吞

  注音: ㄙ ㄊㄨㄣ
  拼音: sī tūn

私自占有。如:「私公款」、「私財產」。


  吞併

 简化字:吞并
  注音: ㄊㄨㄣ ㄅㄧㄥˋ
  拼音: tūn bìng
 相似词:吞噬、淹沒

侵占別人的財物而歸併為己有。唐.羅隱〈自貽〉詩:「漢武巡遊虛軋軋,秦皇併謾驅驅。」《三國演義》第一四回:「此曹孟德恐我與呂布同謀伐之,故用此計,使我兩人自相併,彼卻於中取利。」


  吞剝

 简化字:吞剥
  注音: ㄊㄨㄣ ㄅㄛ
  拼音: tūn bō

剝削。《南齊書.卷四八.列傳.孔稚珪》:「獷情濁氣,忍并生靈,昏心狠態,剝氓物。」清.葉燮《原詩.卷一.內篇上》:「正不傷庸,奇不傷怪,麗不傷浮,博不傷僻,決無剽竊剝之病。」


  吞吃

  注音: ㄊㄨㄣ ㄔ
  拼音: tūn chī
 相似词:吞噬

1.占。如:「合夥人不擇手段地想吃這筆錢。」

2.不咀嚼而大口吃下。如:「傳說江裡的蛟龍常吃來往的船客。」《水滸傳》第六五回:「張順聽了這話,恨不得一口水吃了這婆娘!」


  吞服

  注音: ㄊㄨㄣ ㄈㄨˊ
  拼音: tūn fú

嚥服用,通常指藥物。如:「這些藥丸要在飯後服,千萬別忘了!」


  吞恨

  注音: ㄊㄨㄣ ㄏㄣˋ
  拼音: tūn hèn

飲恨,心有怨恨而不能發洩。唐.盧照鄰〈釋疾文.悲夫〉:「駿馬停驅兮幾千里,麟兮鳳兮,自古恨無已。」


  吞劍

 简化字:吞剑
  注音: ㄊㄨㄣ ㄐㄧㄢˋ
  拼音: tūn jiàn

我國傳統雜技之一。表演者將長劍直插入喉嚨,循食道,抵胃。《舊唐書.卷二九.音樂志二》:「梁有長蹻伎、擲倒伎、跳劍伎、劍伎,今並存。」清.錢泳《履園叢話.卷一二.藝能.雜戲》:「雜戲之技,層出不窮,如立竿、劍、走索、……一時難以盡記。」


  吞金

  注音: ㄊㄨㄣ ㄐㄧㄣ
  拼音: tūn jīn

下黃金。《紅樓夢》第六三回:「便向媳婦回說:『係玄教中金服砂,燒脹而歿。』」


  吞滅

 简化字:吞灭
  注音: ㄊㄨㄣ ㄇㄧㄝˋ
  拼音: tūn miè

消滅。《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莽志方盛,以為四夷不足滅。」晉.潘岳〈為賈謐作贈陸機詩〉:「強秦兼并,滅四隅。」


  吞沒

 简化字:吞没
  注音: ㄊㄨㄣ ㄇㄛˋ
  拼音: tūn mò
 相似词:吞噬、佔據

1.將公有或幫人管理的財物,據為己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四回:「那麼那七八十噸的價,他一齊沒了?」

2.淹沒。如:「古代濟水獨流入海的河道,早被黃河沒了。」


  吞牛

  注音: ㄊㄨㄣ ㄋㄧㄡˊ
  拼音: tūn niú

比喻意氣極盛。宋.王十朋〈潘岐哥〉詩:「胸中之氣已牛,開眼睛光如虎視。」


  吞氣

 简化字:吞气
  注音: ㄊㄨㄣ ㄑㄧˋ
  拼音: tūn qì

1.吸氣體,為道家修鍊的方法。《抱朴子.內篇.道意》:「氣斷穀,可得百日以還,亦不堪久,此是其術至淺可知也。」

2.忍耐委曲,如:「他老是在大庭廣眾羞辱我,我為什麼還要氣呢?」


  吞舌

  注音: ㄊㄨㄣ ㄕㄜˊ
  拼音: tūn shé

1.閉口不言。南朝宋.江淹〈詣建平王上書〉:「若使下官事非其虛,罪得其實,亦當鉗口舌,伏匕首以殞身。」

2.咬斷舌頭,下自盡。《燕丹子》卷中:「向軻舌而死,軻遂之燕。」


  吞聲

 简化字:吞声
  注音: ㄊㄨㄣ ㄕㄥ
  拼音: tūn shēng

1.不出聲。如:「忍氣聲」。《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文若虛羞慚無地,只得聲上船,再也不敢提起買橘的事。」

2.無聲的悲泣。唐.杜甫〈哀江頭〉詩:「少陵野老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三國演義》第三回:「帝與王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飢餒,相抱而哭;又怕人知覺,聲草莽之中。 」


  吞食

  注音: ㄊㄨㄣ ㄕˊ
  拼音: tūn shí

1.吃。《後漢書.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仲長統》:「秦政乘并兼之勢,放虎狼之心,屠裂天下,食生人,暴虐不已。」

2.併、占有。如:「敵人的野心未戢,想掠奪和食我們擁有的一切。」


  吞噬

  注音: ㄊㄨㄣ ㄕˋ
  拼音: tūn shì
 相似词:吞沒、併吞、吞併、吞吃

1.侵略兼併。《新唐書.卷二二五.逆臣傳下.秦宗權傳》:「巢死,宗權張甚,嘯通逋殘,有噬四海意。」

2.醫學上指包圍、破壞細菌或其他異物的現象。如:「噬細胞具有噬細菌的作用。」


  吞炭

  注音: ㄊㄨㄣ ㄊㄢˋ
  拼音: tūn tàn

比喻不惜犧牲性命以報效主恩。參見「漆身炭」條。唐.周匡物〈及第後謝座主〉詩:「中夜自將形影語,古來炭是何人。」


  吞吐

  注音: ㄊㄨㄣ ㄊㄨˇ
  拼音: tūn tǔ
 相似词:含糊

1.呼氣與吸氣。即道家所說的吐納。《抱朴子.內篇.極言》:「杜疾閑邪,有吐之術。」

2.進和吐出。比喻出納、隱現、聚散等變化。唐.盧仝〈月蝕〉詩:「奈何萬里光,受此吐厄。」

3.言語不直截或含混不清。《聊齋志異.卷四.青梅》:「生方讀,驚問所來;詞涉吐。」

4.傾訴;談吐。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難吐,沒氣路,短嘆長吁。愁腸似火,雨淚如珠。」


  吞嚥

 简化字:吞咽
  注音: ㄊㄨㄣ ㄧㄢˋ
  拼音: tūn yàn

下、嚥下。如:「他得了咽喉炎,嚥困難。」


  吞煙

 简化字:吞烟
  注音: ㄊㄨㄣ ㄧㄢ
  拼音: tūn yān

鴉片煙自殺。《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這麼著他聽見這個風聲不好,他一害怕就煙死了。」


  吞舟

  注音: ㄊㄨㄣ ㄓㄡ
  拼音: tūn zhōu

比喻犯大罪的人。參見「舟之魚」條。《晉書.卷八三.顧和傳》:「明公作輔,寧使網漏舟,何緣採聽風聞,以察察為政?」


  雲吞

 简化字:云吞
  注音: ㄩㄣˊ ㄊㄨㄣ
  拼音: yún tūn

一種麵食。用麵粉做成薄皮,內包肉餡,煮熟後即可食用。也稱為「餛飩」。


  道耳吞

  注音: ㄉㄠˋ ㄦˇ ㄊㄨㄣ
  拼音: dào ěr tūn

人名。(西元1766~1844)英國物理、化學家。創設了近代的量子論。曾於西元一八〇一年發現了道耳氣體分壓定律。一八〇三年發表世界最初的原子量與原子記號。對色盲、光學、力學亦有研究。


  慢吞吞

  注音: ㄇㄢˋ ㄊㄨㄣ ㄊㄨㄣ
  拼音: màn tūn tūn

形容說話或動作很慢的樣子。如:「有什麼事快點說,別慢的,真令人著急。」也作「漫騰騰」、「慢騰騰」。


  蛇吞象

  注音: ㄕㄜˊ ㄊㄨㄣ ㄒㄧㄤˋ
  拼音: shé tūn xiàng

相傳古時有巴蛇能食大象,經過三年,象的骨頭才被吐出。見《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身軀瘦長,而象的體形龐大,後世將這種以小大的情形,用來比喻人心的貪婪無度。《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梁尚賓看這場交易,儘有便宜,歡喜無限。正是:貪痴無底蛇象,禍福難明螳捕蟬。」也作「巴蛇象」、「巴蛇食象」。


  吞吐量

  注音: ㄊㄨㄣ ㄊㄨˇ ㄌㄧㄤˋ
  拼音: tūn tǔ liàng

在一定期間內,由海運進出港口,且在港內裝卸貨物的總數量。通常以噸為單位。如:「港務局已在填海造土,不斷興建碼頭,擴充貨櫃吐量」


  溫吞吞

 简化字:温吞吞
  注音: ㄨㄣ ㄊㄨㄣ ㄊㄨㄣ
  拼音: wēn tūn tūn

形容人的個性或動作緩慢。如:「都快來不及了!你還溫的,真是急死人了。」


  巴蛇吞象

  注音: ㄅㄚ ㄕㄜˊ ㄊㄨㄣ ㄒㄧㄤˋ
  拼音: bā shé tūn xiàng

比喻人心貪婪無度。參見「蛇象」條。


  半吐半吞

  注音: ㄅㄢˋ ㄊㄨˇ ㄅㄢˋ ㄊㄨㄣ
  拼音: bàn tǔ bàn tūn

說話吐吐,不直截了當。《紅樓夢》第八九回:「近來說話半吐半,忽冷忽熱,也不知他是什麼意思。」也作「半吐半露」、「半半吐」。


  半吞半吐

  注音: ㄅㄢˋ ㄊㄨㄣ ㄅㄢˋ ㄊㄨˇ
  拼音: bàn tūn bàn tǔ
 相反词:直言不諱

說話吐吐,不直截了當。《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指這足恭身分,多放做冷淡的腔子,半半吐的,施了禮請坐,也不討茶。」也作「半吐半」、「半吐半露」。


  布立吞族

  注音: ㄅㄨˋ ㄌㄧˋ ㄊㄨㄣ ㄗㄨˊ
  拼音: bù lì tūn zú

克勒特族的一支,六世紀以前居住在英國境內的民族,後被丹麥人和薩克森人所驅逐。


  蠶食鯨吞

 简化字:蚕食鲸吞
  注音: ㄘㄢˊ ㄕˊ ㄐㄧㄥ ㄊㄨㄣ
  拼音: cán shí jīng tūn

像蠶吃桑葉般的和緩,或像鯨食物般的猛烈。比喻不同的侵略併方式。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六.灤陽消夏錄六》:「汝兄遺二孤姪,汝蠶食鯨,幾無餘瀝。」《黑籍冤魂》第二回:「在乾隆時代,英吉利滅東印度,據孟加剌,漸肆其蠶食鯨手段,兼并那東、中、南三印度之地。」


  打一個吞

 简化字:打一个吞
  注音: ㄉㄚˇ ㄧ ˙ㄍㄜ ㄊㄨㄣ
  拼音: dǎ yī ge tūn

嚥一下口水。引申為稍微遲疑一下。如:「他每次講到關鍵的地方時都會打一個。」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91 页数: 1/3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