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吐谷浑
  

  部首:口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ㄊㄨˇ
  拼音: tǔ




1.使東西從口中出來。如:「吐痰」、「吐哺」。《水滸傳》第六回:「見洒家是個和尚,他道不利市,吐一口唾走入去了。」

2.發出、說出。如:「吐露」、「堅不吐實」、「一吐為快」。唐.白居易〈慈烏夜啼〉詩:「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3.釋放、放出。如:「窗外的夜來香吐放出濃郁的芳香。」

4.摒棄、拋棄。《左傳.僖公五年》:「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




文詞、言詞。如:「吐屬典雅」。《南史.卷五二.梁宗室傳下.始興忠武王憺傳》:「暎弟曄字通明,美姿容,善談吐。」


  

  部首:口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2) ㄊㄨˋ
  拼音:(2) tù




1.由胃逆出。如:「吐血」、「嘔吐」、「上吐下瀉」。

2.把吞沒的東西退還。如:「吐出贓款」、「歸你的,自拿去;不歸你的,請全數吐出來吧!」


  

 简化字:谷
  部首:禾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5
  注音: ㄍㄨˇ
  拼音: gǔ




1.糧食作物的總稱。如:「百穀」、「五穀」。《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穀。」唐.顏仁郁〈農家〉詩:「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穀自生。」

2.俸祿。《詩經.小雅.天保》:「天保定爾,俾爾戩穀。」漢.毛亨.傳:「戩,福也。穀,祿也。」《孟子.滕文公上》:「經界不正,井地不鈞,穀祿不平。」

3.姓。如漢代有穀思。




1.養育。《戰國策.齊策六》:「乃布令求百姓之饑寒者收穀之。」三國魏.曹植〈賞罰令〉:「穀千駑馬,不如養一驥。」

2.生存、生長。《詩經.王風.大車》:「穀則異室,死則同穴。」《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發昔夢於木禾兮,穀崑崙之高岡。」




美善的。《詩經.陳風.東門之枌》:「穀旦于差,南方之原。」《管子.禁藏》:「氣情不營,則耳目穀,衣食足。」


  

  部首:谷
 总笔画:7
  注音: ㄍㄨˇ
  拼音: gǔ




1.兩山間的水道或低地。如:「山谷」、「河谷」。《墨子.節用中》:「為大川廣谷之不可濟,於是利為舟楫。」《三國演義》第九〇回:「孔明棄車步行。忽到一山,望見一谷,形如長蛇,皆危峭石壁,並無樹木。」

2.窮困。《詩經.大雅.桑柔》:「人亦有言,進退維谷。」

3.姓。如漢代有谷吉。

4.二一四部首之一。


  

  部首:谷
 总笔画:7
  注音:(2) ㄩˋ
  拼音:(2) yù

參見「吐谷渾」條。


  

 简化字:浑
  部首:水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ㄏㄨㄣˊ
  拼音: hún




1.混濁、汙濁。唐.杜甫〈示從孫濟〉詩:「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渾。」宋.陸游〈遊山西村〉詩:「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2.糊塗。如:「渾頭渾腦」、「渾渾噩噩」。《負曝閑談》第一〇回:「渾小子自有渾主意。」

3.全部、整個。如:「渾身解數」、「渾身發抖」。唐.戎昱〈苦哉行〉五首之四:「身為最小女,偏得渾家憐。」




完全、簡直。如:「渾然天成」、「渾然忘我」。唐.杜甫〈春望〉詩:「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简化字:浑
  部首:水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2) ㄏㄨㄣˋ
  拼音:(2) hùn




混雜。《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今賢不肖渾殽,白黑不分,邪正雜糅,忠讒並進。」



大。《文選.班固.幽通賦》:「渾元運物,流不處兮。」唐.秦韜玉〈紫騮馬〉詩:「臕大宜懸銀壓胯,力渾欺卻玉銜頭。」


  

 简化字:浑
  部首:水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3) ㄍㄨㄣˇ
  拼音:(3) gǔn

參見「渾渾」條。


  吐谷渾

 简化字:吐谷浑
  注音: ㄊㄨˇ ㄩˋ ㄏㄨㄣˊ
  拼音: tǔ yù hún

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於今大陸地區青海北部、新疆東南部。其祖先本遼東鮮卑種,西晉時酋帥庶長子吐谷渾率領部分族人遷至隴西,在今青海省以西及四川松藩之地。後勢力漸大,唐太宗時曾命李靖等討伐,國主敗亡其子遂降唐,受封為西平郡王。至高宗時敗亡於吐番。信奉多神及佛教。以遊牧為業。其受漢文化影響較深,政權組織多仿中原王朝官制。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9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