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一睹

  注音: ㄧ ㄉㄨˇ
  拼音: yī dǔ

看、看下。如:「我們為了睹大牌明星的丰采,不惜從南部搭夜車來。」


  一度

  注音: ㄧ ㄉㄨˋ
  拼音: yī dù

1.次。《醒世恆言.卷二六.薛錄事魚服證仙》:「天帝嗔怒,罰織女住在天河之東,牛郎住在天河之西。年只許相會度,正是七月七日。」

2.曾經有過次。唐.栖白〈寄南山景禪師〉詩:「度林前見遠公,靜聞真語世情空。」

3.計量單位。如電能計量以仟瓦小時為度。


  一端

  注音: ㄧ ㄉㄨㄢ
  拼音: yī duān

1.長形物體的頂點。《淮南子.說林》:「鈞之縞也,端以為冠,端以為絑。」

2.事情的點或方面。漢.王充《論衡.實知》:「夫術數直見端,不能盡其實。」

3.半匹布。《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句下晉.杜預.注:「二丈為端,二端為兩。所謂匹也,二兩二匹。」《文選.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客從遠方來,遺我端綺。」


  一段

  注音: ㄧ ㄉㄨㄢˋ
  拼音: yī duàn

1.節。如:「段文章」。

2.指稱某個長度的距離。如:「這段路不屬於那個警察的管轄範圍。」

3.事情的前後合成件的。如:「段姻緣」。《紅樓夢》第回:「只因尚未酬報灌溉之德,故甚至五內便鬱結著段讒綿不盡之意。」


  一堆

  注音: ㄧ ㄉㄨㄟ
  拼音: yī duī

1.表示成群的約略數量。唐.杜牧〈初冬夜飲〉詩:「砌下梨花堆雪,明年誰此凭闌干?」《紅樓夢》第回:「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堆草沒了。」

2.起。《海上花列傳》第五二回:「停兩年,也說勿定倪兩家頭來浪堆勿來浪對。」


  一對

 简化字:一对
  注音: ㄧ ㄉㄨㄟˋ
  拼音: yī duì

1.兩物形狀相同,可以匹配。如:「對耳環」。《紅樓夢》第三回:「椅之兩邊也有對高几,几上茗椀瓶花俱備。」《文明小史》第八回:「幾個人講話的時候,煙炕上對朋友,把這些話都聽在肚裡。」

2.夫婦。《水滸傳》第〇四回:「三娘的八字,十分旺夫,適纔曾合過來,銅盆鐵帚,正是對兒夫妻。」


  一頓

 简化字:一顿
  注音: ㄧ ㄉㄨㄣˋ
  拼音: yī dùn

1.下。如:「他說到這裡,略為頓。」

2.按壓下。《紅樓夢》第七〇回:「黛玉聽說,用手帕墊著手,頓了頓,果然風緊力大。」

3.表示數量,次、回。《初刻拍案驚奇》卷五:「陳秀才被馬氏數落頓,嘿嘿無言。」《紅樓夢》第六回:「不意被秦業知覺,將智能逐出,將秦鐘打了頓。」

4.併、起。《喻世明言.卷二.臨安里錢婆留發跡》:「便將元寶碎銀及酒器首飾,頓交付與戚漢老。」


  一垛

  注音: ㄧ ㄉㄨㄛˋ
  拼音: yī duò

堆。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他那裡眼倦開軟癱做垛,我這裡手難抬稱不起肩窩。」《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那八塊方磚,齊齊整整,疊作垛在階沿上,有四尺來高。」


  一鶚

 简化字:一鹗
  注音: ㄧ ㄜˋ
  拼音: yī è

隻大鵰。比喻出類拔萃的人才。《文選.孔融.薦禰衡表》:「鷙鳥累百,不如鶚,使衡立朝,必有可觀。」


  一二

  注音: ㄧ ㄦˋ
  拼音: yī èr

點兒、少數。《醒世恆言.卷九.陳多壽生死夫妻》:「先敘了兒子病勢如何的利害,次敘著朱親家夫婦如何的抱怨。這句話,王三老卻也聞之二。」《紅樓夢》第七回:「讀書事,也必須有二知己為伴,時常大家討論,纔能進益。」


  一發

 简化字:一发
  注音: ㄧ ㄈㄚ
  拼音: yī fā

1.更加、越是。《儒林外史》第五五回:「怎的如老哥會彈曲琴,也覺得消遣些。近來想是發彈的好了。」《紅樓夢》第七、八回:「眾人聽了,發鬨聲拍手道妙。」

2.同。《水滸傳》第二回:「我家也有頭口騾馬。教莊客牽去後槽,發喂養。」

3.發射次。《韓非子.顯學》:「雖有不恃隱栝,而有自直之箭,自圜之木,良工弗貴也,何則?乘者非人,射者非發也。」

4.經發作。《宋史.卷三四六.常安民傳》:「今怨忿已積,發,其害必大,可不謂大憂乎?」

5.乾脆、索性。《三國演義》第二七回:「想他去此不遠,我發結識他,做個人情。」《紅樓夢》第三三回:「不如趁今日發勒死了,以絕將來之患。」


  一髮

 简化字:一发
  注音: ㄧ ㄈㄚˇ
  拼音: yī fǎ

1.根頭髮。晉.傅咸〈櫛賦〉:「我嘉茲櫛,惡亂好理,髮不順,實以為恥。」

2.形容遠山微茫。宋.蘇軾〈澄邁驛通潮閣〉詩二首之二:「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髮是中原。」


  一番

  注音: ㄧ ㄈㄢ
  拼音: yī fān

1.次。《紅樓夢》第五七回:「每驚時,必得紫鵑安慰番方罷!。」《文明小史》第三九回:「見面之後,彼此寒暄番。」

2.種。《紅樓夢》第五五回:「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番事業,那是自有我番道理。」

3.樣。《儒林外史》第四回:「樹枝上都像水洗過番的,尤其綠的可愛。」

4.舊稱外國銀幣為「番佛」。故稱外國銀幣圓為「番」。


  一方

  注音: ㄧ ㄈㄤ
  拼音: yī fāng

1.地區。《詩經.小雅.角弓》:「民之無良,相怨方。」《喻世明言.卷三.張道陵七試趙昇》:「若年缺祭,必然大興風雨,毀苗殺稼,殃及六畜。所以方懼怕,每年用重價購求人,赤身綁縛,送至廟中。」

2.邊、旁。《詩經.秦風.蒹葭》:「所謂伊人,在水方。」三國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今果分別,各在方。」

3.整體事物的部分或方面。《周禮.冬官考工記.鮑人》:「信之而直,則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則是方緩、方急也。」《宋史.卷二八.樂志三》:「君總萬化,不可執以方;事通萬務,不可滯於隅。」

4.種辦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養氣》:「雖非胎息之邁術,斯亦衛氣之方也。」

5.計量名詞:(1)計算土地面積,縱橫丈稱為「方」,為「方丈」的簡稱。(2)方形物品塊稱為「方」。如:「方豆腐」。《紅樓夢》第九回:「尚未去時,從腦後颼的聲,早見方硯瓦飛來。」


  一房

  注音: ㄧ ㄈㄤˊ
  拼音: yī fáng

1.間屋子。如:「廳」。

2.家族或教派中的支。《警世通言.卷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這房道士,世傳正道教,善能書符遣將。」


  一分

  注音: ㄧ ㄈㄣ
  拼音: yī fēn

1.百分之尺的長度。《漢書.卷二.律曆志上》:「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

2.十二分之銖的重量。《淮南子.天文》:「其以為量,十二粟而當分,十二分而當銖。」

3.六十分之小時的時間。

4.全體的部分。

5.極微小的數量,少許。《文選.宋王.登徒子好色賦.序》:「東家之子,增之分則太長,減之分則太短,施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一份

  注音: ㄧ ㄈㄣˋ
  拼音: yī fèn

1.組成套的物品稱為「份」。如:「請你幫我送份早餐過來。」

2.全體的部分。如:「按照股份,這份是你該得的紅利。」


  一夫

  注音: ㄧ ㄈㄨ
  拼音: yī fū

1.人。《書經.君陳》:「爾無忿疾于頑,無求備於夫。」《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夫奮臂,舉州同聲。」

2.獨夫。指暴君。《孟子.梁惠王下》:「殘賊之人,謂之夫,聞誅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一副

  注音: ㄧ ㄈㄨˋ
  拼音: yī fù

1.數量詞:(1)物組。《水滸傳》第三回:「史進便入茶坊裡來,揀副座位坐了。」(2)物成雙。《老殘遊記》第五回:「看這于家死的實在可慘,又平白的受了人家副金鐲子,心裡也有點過不去。」

2.形容人臉上的表情。《儒林外史》第二回:「外邊走進個人來,兩隻紅眼邊,副鍋鐵臉。」

3.某種文體、言語。《紅樓夢》第六八回:「鳳姐見他母子這般,也再難往前施展了,只得又轉過副形容言談來,與尤氏反陪禮。」


  一概

  注音: ㄧ ㄍㄞˋ
  拼音: yī gài

1.概,為古代平斗斛的木條。「概」引申為同標準。《楚辭.屈原.九章.懷沙》:「同糅玉石兮,概而相量。」唐.韓愈〈讀皇甫湜公安園池詩書其後〉詩二首之:「誠不如兩忘,但以概量。」

2.相同、律。《後漢書.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王符》:「其輕薄姦軌既陷罪法,怨毒之家冀其辜戮,以解畜憤,而反概悉蒙赦釋,令惡人高會而誇吒。」唐.杜甫〈秦州雜詩〉二〇首之四:「萬方聲概,吾道竟何之。」

3.端、面。《淮南子.詮言》:「自樂於內,無急於外,雖天下之大,不足以易其概。」《新唐書.卷七七.列傳.韋表微》:「尤好春秋。病諸儒執概,是非紛然,著三傳總例,完會經趣。」

4.全部。《紅樓夢》第六回:「小的們只在臨敬門外伺候,裡頭的信息概不知。」《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學監是頂要緊的差使,學生飲食起居,概都要老兄照料。」


  一干

  注音: ㄧ ㄍㄢ
  拼音: yī gān

1.千與干字形相似,所以借稱千為干。

2.伙、群、批。《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那府尹聽得有殺人公事,即便陞堂,便叫干人犯逐從頭說來。」《紅樓夢》第二五回:「並周瑞家的干家中上上下下,裡裡外外眾媳婦、丫頭等,都來園內看視。」


  一個

 简化字:一个
  注音: ㄧ ˙ㄍㄜ
  拼音: yī ge

1.表示數量,單個。用於人或其他事物。如:「個人」、「個理想」。《三國演義》第七回:「忽見草坡左側轉出個少年將軍。」《老殘遊記》第四回:「在兩間堆破爛農器的間屋子裡,搜出了個包袱,裡頭有七八件衣裳。」

2.指示特定的境地或程度。多用在副詞前。如:「吃了個飽。」「淋了個透。」《紅樓夢》第八回:「又混鬧了。個藥也是混吃的。」簡稱為「個」。

3.整個。如:「個冬天兒都沒出街門兒。」


  一弓

  注音: ㄧ ㄍㄨㄥ
  拼音: yī gōng

1.張弓。《宋史.卷九七.兵志十》:「今考諸軍見弩手八千八百四十二人,人合用兩弓,日上教,弓備出戰。」

2.箭之地。指弓箭射擊時所及的距離。宋.楊萬里〈游蒲澗呈周帥蔡漕張舶〉詩:「海風吹袖萬丈長,海水去人弓遠。」

3.古代丈量土地,以八尺為弓。


  一共

  注音: ㄧ ㄍㄨㄥˋ
  拼音: yī gòng

1.同。南朝梁.簡文帝〈與湘東王書〉:「文章未墜,必有英絕領袖之者,非弟而誰?每欲論之,無可與語。思吾子建,共商榷。」

2.總共。《兒女英雄傳》第六回:「那女子片刻之間彈打了個當家的和尚,個三兒,刀劈了個瘦和尚,個禿和尚,打倒了五個作工的僧人,結果了個虎面行者,共整十人。」《文明小史》第四八回:「主人數了數賓主,共有了七人,便寫局票擺席。」


  一股

  注音: ㄧ ㄍㄨˇ
  拼音: yī gǔ

1.由二條以上合成的物體,稱其條為「股」。唐.白居易〈長恨歌〉:「釵留股合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2.縷。多指氣味、煙霧等。《三國演義》第二回:「只見風雷大作,股黑氣,從天而降。」《紅樓夢》第五回:「剛至房門,便有股細細的甜香襲人。」

3.道。多指水流而言。《西遊記》第回:「順澗爬山,直至源流之處,乃是股瀑布飛泉。」


  一貫

 简化字:一贯
  注音: ㄧ ㄍㄨㄢˋ
  拼音: yī guàn
 相似词:一直
 相反词:偶然

1.語本《論語.里仁》:「吾道以貫之。」後以貫指以種道理貫通萬事萬物。唐.張九齡〈故河南少尹竇府君墓碑銘序〉:「形有方殊,道以貫。」

2.依照定法則,始終不變。如:「貫精神」、「貫作業」。

3.道理。《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亡國之主貫。」

4.舊以千錢為貫。《金史.卷四八.食貨志三.錢幣》:「印貫、二貫、……十五貫等謂之大鈔。」

5.成串的物品。《北史.卷三四.趙柔傳》:「柔嘗在路,得人所遺金珠貫,價直數百縑。」


  一軌

 简化字:一轨
  注音: ㄧ ㄍㄨㄟˇ
  拼音: yī guǐ

1.政治統。《晉書.卷四.苻堅載記下》:「晉武若信朝士之言而不征吳者,天下何由軌!吾計決矣,不復與諸卿議也。」

2.轍,同途徑,同歸宿。唐.韓愈〈秋懷〉詩首之:「浮生雖多塗,趨死惟軌。」


  一號

 简化字:一号
  注音: ㄧ ㄏㄠˋ
  拼音: yī hào

1.編號的第位。

2.廁所的代稱。

3.每個月的第天。

4.幫、批。《儒林外史》第二二回:「昨晚號幾十隻船都灣在這裡,那個敢開?」

5.種。《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二回:「工藝有個粗細,惟有這號紙,是做不出來的。」

6.俗稱男同性戀中的男性角色。相對於女性角色的「零號」。


  一和

  注音: ㄧ ㄏㄜˊ
  拼音: yī hé

1.回、番。元.無名氏《神奴兒》第三折:「官人清似水,外郎白似麵,水麵打和,糊塗做片。」元.睢玄明〈耍孩兒.樂官行徑咱參破套〉:「做院本把我拾掇盡,赴村戲將咱來擂和。」

2.會。《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九出》:「自家當朝日,和那婦人叫了和,兩下都有言語。」元.無名氏《貨郎旦》第折:「那賤人俏聲兒訴和,俺這廝側身兒摟抱著。」


  一泓

  注音: ㄧ ㄏㄨㄥˊ
  拼音: yī hóng

汪水。唐.李賀〈夢天〉詩:「遙望齊州九點煙,泓海水杯中瀉。」


  一鬨

 简化字:一哄
  注音: ㄧ ㄏㄨㄥˋ
  拼音: yī hòng

形容喧譁吵鬧。《儒林外史》第六回:「罵畢,揚長上了轎,行李和小廝跟著,鬨去了。」《文明小史》第三二回:「眾人聽了,更為高興。當下鬨而去。」


  一忽

  注音: ㄧ ㄏㄨ
  拼音: yī hū

1.立即、馬上。《金瓶梅》第五七回:「走到房中,倒在象牙床上,忽地睡去了。」

2.重量單位。釐的千分之


  一笏

  注音: ㄧ ㄏㄨˋ
  拼音: yī hù

二十四兩銀子或五十兩銀子。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四二齣:「我有黃金笏送與,聊表報答之意。」《喻世明言.卷二三.張舜美燈宵得麗女》:「路經鎮江二人復訪大慈庵,贈尼師金笏。」


  一回

  注音: ㄧ ㄏㄨㄟˊ
  拼音: yī huí

1.次。《三國演義》第八回:「卓往來長安,或半月回,或回,公卿皆候送於橫門外。」《儒林外史》第三七回:「這回朝廷奉旨要甄別在監讀書的人,所以六堂合考。」

2.會、片刻。《三國演義》第四回:「眾官又坐了回,亦俱散訖。」《儒林外史》第六三回:「這會子有事,不和你說,我幹事去了。回再打發人來請。」

3.章回小說個篇目稱為「回」。


  一會

 简化字:一会
  注音: ㄧ ㄏㄨㄟˇ
  拼音: yī huǐ
 相似词:半晌

1.片刻、短時間。《文明小史》第四〇回:「瞧了會,忽然瓜子臉上含著微笑,種憨痴的神情,連畫工也畫他不出。」也作「會兒」。

2.特指時候。《三國演義》第四二回:「適來公子尚在懷中啼哭,此會不見動靜,多是不能保也。」也作「會兒」。

3.時運際遇。《水滸傳》第七回:「鄙猥小吏,原來上應星魁,眾多弟兄;也原來都是會之人。今者上天顯應,合當聚義。」

4.群。《醒世恆言.卷三.鄭節使立功神臂弓》:「今日夏德有采,遭際這會員外。」


  一火

  注音: ㄧ ㄏㄨㄛˇ
  拼音: yī huǒ

1.群人、黨。《舊唐書.卷九.僖宗本紀》:「若諸軍全捕得火草賊數至三百人以上者,超授將軍,賞錢千貫。」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折:「他矁矁漫天塵土橋先斷,喝聲拍岸驚濤水逆流,那火怎肯干休。」也作「伙」、「夥」。

2.燈。唐.項斯〈江村夜泊〉詩:「幾家深樹裡,火夜漁歸。」

3.把火焚燒。唐.吳融〈廢宅〉詩:「不獨淒涼眼前事,咸陽火便成原。」

4.次。《喻世明言.卷三.新橋市韓五賣春情》:「情興復發,又弄火。」


  一伙

  注音: ㄧ ㄏㄨㄛˇ
  拼音: yī huǒ

群人、黨。如:「他們伙又來了。」、「這伙盜匪殺人放火,打家劫舍,無惡不作。」也作「火」、「夥」。


  一夥

 简化字:一伙
  注音: ㄧ ㄏㄨㄛˇ
  拼音: yī huǒ

群人。《水滸傳》第三三回:「只見前面燈燭熒煌,夥人圍住在個大牆院門首熱鬧,鑼聲響處,眾人喝采。」《紅樓夢》第六六回:「誰知前日到了平安州界,遇見夥強盜,已將東西劫去。」也作「火」、「伙」。


  一積

 简化字:一积
  注音: ㄧ ㄐㄧ
  拼音: yī jī

堆、疊。《南史.卷五五.吉士瞻傳》:「士瞻夢得積鹿皮,從而數之,有十領。」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賣胡粉女子》:「見百餘裹胡粉,大小積。」


  一己

  注音: ㄧ ㄐㄧˇ
  拼音: yī jǐ

自己本身。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縹緲峰〉:「盡欲活群生,不唯私己。」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026 页数: 3/51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