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ěr
  

  部首:血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2
  注音: ㄦˋ
  拼音: èr




祭祀時取牲物耳旁的血塗在禮器上。《禮記.雜記下》:「成廟則釁之……門,夾室皆用雞,先門而後夾室。其衈皆於屋下。」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ㄦˊ
  拼音: ér




唲嘔:形容小孩所發出的聲音。《玉篇.口部》:「唲,唲嘔,小兒語也。」宋.陳著〈踏莎行.杏苑長春〉詞:「佳占端的在孫枝,明年壽席唲嘔笑。」


  

  部首:耳
 总笔画:6
  注音: ㄦˇ
  拼音: ěr




1.人及動物的聽覺器官與平衡器官。可分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

2.凡器物兩旁附有以便於提攜的把手均稱為「耳」。《易經.鼎卦.六五》:「鼎,黃耳金鉉。」《史記.卷二八.封禪書》:「有雉登鼎耳雊,武丁懼。」

3.形狀像耳朵的東西。如:「木耳」、「銀耳」。

4.姓。如明代有耳元明。

5.二一四部首之一。




聞、聽。《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大夫,晉重列也。今無功而受,非晉臣之意,君其耳而未之目邪?」《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孝景王皇后傳》:「又耳曩者所夢日符,計未有所定。」



1.位於句末,表決定的意思。相當於「矣」、「了」。《史記.卷一一〇.匈奴傳》:「且所給備善則已;不備,苦惡,則候秋孰,以騎馳蹂而稼穡耳。」

2.位於句末,表限制的意思。相當於「而已」、「罷了」。《論語.陽貨》:「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部首:水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ㄦˇ
  拼音: ěr

參見「洱海」條。


  

  部首:玉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ㄦˇ
  拼音: ěr




1.用珠玉作成的耳環。《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主乃下殿,去簪珥,徒跣。」晉.張華〈輕薄篇〉:「簪珥咸墮落,冠冕皆傾邪。」

2.劍柄上突出似兩耳的部分。《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

3.日、月周圍的光暈。《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其日有鬥蝕,有倍僪,有暈珥。」《隋書.卷二一.天文志下》:「月暈有兩珥,白虹貫之。」




1.插、戴。《文選.曹植.求通親親表》:「安宅京室,執鞭珥筆。」《新唐書.卷二二〇.東夷傳.高麗傳》:「大臣青羅冠,次絳羅,珥兩鳥羽。」

2.吐。《淮南子.天文》:「鯨魚死而彗星出,蠶珥絲而商絃絕。」

3.古代狩獵時依割取獸耳的數目呈報功績。通「刵」。《周禮.地官.山虞》:「植虞旗于中,致禽而珥焉。」


  

 简化字:饵
  部首:食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4
  注音: ㄦˇ
  拼音: ěr




1.麵粉類製成的糕餅食品。《周禮.天官.籩人》:「羞籩之實,糗餌粉餈。」《後漢書.卷七七.酷吏傳.樊曄傳》:「曄為市吏,餽餌一笥。」

2.泛指各種食品或藥品。如:「果餌」、「藥餌」。唐.柳宗元〈捕蛇者說〉:「然得而腊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瘻癘。」《水滸傳》第六五回:「外使敷貼之餌,內用長托之劑。」

3.釣魚或誘捕其他動物的食物。《莊子.外物》:「任公子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為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海。」唐.杜甫〈春水〉詩:「接縷垂芳餌,連筒灌小園。」

4.引誘人的事物。《淮南子.俶真》:「是故以道為竿,以德為綸,禮樂為鉤,仁義為餌。」《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制國而令子適足以為餌,豈可謂工哉!」




1.吃。《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初,援在交阯,常餌薏苡實,用能輕身省慾,以勝瘴氣。」《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餌朮黃精,令人久壽。」

2.引誘。戰國策.秦策二:「我羈旅而得相秦者,我以宜陽餌王。」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此所以餌敵,如何去之!」


  

  部首:馬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6
  注音: ㄦˇ
  拼音: ěr

參見「騄駬」條。


  

 简化字:尔
  部首:爻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ㄦˇ
  拼音: ěr




1.第二人稱代名詞,相當於「汝」、「你」。如:「爾虞我詐」。《詩經.衛風.氓》:「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2.此、這個。《禮記.檀弓上》:「夫子何善爾也?」

3.如此、這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妹一兒也,何苦乃爾。」




此、這。如:「爾後」、「爾時」。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許掾嘗詣簡文,爾夜風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語。」



表示程度,相當於「如此的」、「這樣的」。《孟子.告子上》:「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唐.李白〈戰城南〉:「士卒塗草莽,將軍空爾為。」



1.語尾助詞,無義。《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

2.如此、而已。如:「不過爾爾」。《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爾。」

3.位於句末,表示肯定的意思。同「矣」。《公羊傳.宣公十五年》:「盡此不勝,將去而歸爾。」

4.表示疑問的語氣。同「乎」。《公羊傳.隱公元年》:「然則何言爾?成公意也。」


  

 简化字:迩
  部首:辵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8
  注音: ㄦˇ
  拼音: ěr




近處、眼前。如:「名聞遐邇」。《紅樓夢》第一八回:「展眼元宵在邇,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監出來先看方向。」



接近、親近。《書經.仲虺之語》:「惟王不邇聲色,不殖貨利。」唐.韓愈〈釋言〉:「夫聰明則聽視不惑,公正則不邇讒邪。」



親近的。《左傳.昭公三十年》:「吳子唁而送之,使其邇臣從之。」


  

  部首:二
 总笔画:2
  注音: ㄦˋ
  拼音: èr




1.介於一和三之間的自然數。如:「一、二、三……。」大寫作「貳」,阿拉伯數字作「2」。

2.二一四部首之一。




1.次序排第二的。如:「第二名」。唐.杜牧〈贈別〉詩:「娉娉褭褭十三餘,荳蔻梢頭二月初。」

2.不專一的、兩樣的。《左傳.昭公二十一年》:「其子有二心,故廢之。」《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傳.衛大經傳》:「卓然高行,口無二言。」




1.改變。《左傳.僖公十五年》:「必報德,有死無二。」《宋史.卷四一八.文天祥傳》:「為人臣者死有餘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2.並比。《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此所謂功無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部首:而
 总笔画:6
  注音: ㄦˊ
  拼音: ér




1.兩頰上的毛。《說文解字.而部》:「而,須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

2.二一四部首之一。




1.你。《詩經.大雅.桑柔》:「嗟爾朋友,予豈不知而作!」《左傳.定公十四年》:「夫差!而忘越王之殺而父乎?」

2.我。《戰國策.趙策一》:「豫讓拔劍三躍,呼天擊之曰:『而可以報知伯矣。』」《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聶政傳》:「前日所以不許仲子者,徒以親在,今不幸而母以天終,仲子所欲報仇者為誰?請得從事焉!」




1.至、到。如:「自南而北」、「自壯而老」。

2.能、可以。《戰國策.齊策六》:「齊多知而解此環不?」《淮南子.原道》:「行柔而剛,用弱而強。」




1.之、的。《論語.憲問》:「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淮南子.人間》:「虞之與虢,相恃而勢也。」

2.以。如:「從今而後」、「自此而下」。《易經.繫辭上》:「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孟子.盡心下》:「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




1.才、始。表時間。《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嘻!甚矣憊!雖然,吾今取此然後而歸爾。」

2.猶。《論語.陽貨》:「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孟子.告子下》:「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1.和、與。《論語.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哀樂而樂哀,皆喪心也。」

2.並且。《書經.皋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惠,黎民懷之。能哲而惠,何憂乎驩兜?」《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3.則、就。《易經.繫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左傳.襄公十八年》:「諸侯方睦於晉,臣請嘗之。若可,君而繼之。」

4.如、若。《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5.因而、所以。《左傳.成公八年》:「謂汶陽之田,敝邑之舊也,而用師於齊,使歸諸敝邑。」漢.劉向《說苑.卷一九.脩文》:「情動於中,而形於聲。」

6.然而、但是、卻。表轉折之意。《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孟子.離婁下》:「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

7.尚且。《莊子.天道》:「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後之序,而況之道乎?」《淮南子.人間》:「夫一麑而不忍,又何況於人乎?」




1.用於句末,相當於「兮」、「罷了」。《詩經.齊風.著》:「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論語.微子》:「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2.用於句首,相當於「豈」、「難道」。《論語.顏淵》:「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左傳.昭公十三年》:「諸侯事晉,未敢攜貳,況衛在君之宇下,而敢有異志?」

3.用於形容詞或副詞的語尾,無義。《左傳.文公十七年》:「鋌而走險,何能擇?」


  

  部首:水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ㄦˊ
  拼音: ér

參見「漣洏」條。


  

  部首:而
部外笔画:3
 总笔画:9
  注音: ㄦˊ
  拼音: ér




1.頰上的鬚毛。《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沙漠之北,蔥嶺之西,冒耏之類,跋涉懸度。」《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傳下.波斯傳》:「祠夕,以麝揉蘇,澤耏顏鼻耳。」

2.姓。如漢代有耏跖。


  

  部首:木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ㄦˊ
  拼音: ér




柱上承托大梁的方木。《文選.張衡.西京賦》:「雕楹玉磶,繡栭雲楣。」《晉書.卷九七.四夷傳.西戎傳》:「屋宇皆以珊瑚為梲栭,琉璃為牆壁,水精為柱礎。」


  

  部首:肉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ㄦˊ
  拼音: ér




熟爛。《說文解字.肉部》:「胹,爛也。」



煮。《楚辭.宋玉.招魂》:「胹鱉炮羔,有柘漿些。」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五一.獸部.熊》:「其足名蹯,為八珍之一。古人重之,然胹之難熟。」


  

  部首:車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3
  注音: ㄦˊ
  拼音: ér




喪車。《洛陽伽藍記.卷四.法雲寺》:「里內之人,以賣棺槨為業,賃輀事為事。」宋.王安石〈忠獻韓公挽辭〉二首之二:「幕府少年今白髮,傷心無路送靈輀。」


  

 简化字:鲕
  部首:魚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7
  注音: ㄦˊ
  拼音: ér




魚苗、幼小的魚。《國語.魯語上》:「魚禁鯤鮞。」三國吳.韋昭.注:「鯤,魚子也;鮞,未成魚也。」《文選.張衡.西京賦》:「摷昆鮞,殄水族。」


  

 简化字:儿
  部首:儿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注音: ㄦˊ
  拼音: ér




1.小孩。如:「兒童」、「嬰兒」。《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2.子女對父母的自稱。《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

3.稱謂。父母對子女的稱呼。《水滸傳》第四二回:「我兒,你去了許多時,這幾年正在那里安身?」

4.長輩稱呼晚輩。如:「姪兒」、「孫兒」。

5.年輕男子。唐.白居易〈雜興〉詩三首之一:「遂習宮中女,皆如馬上兒。」

6.輕視、辱罵對方為「兒」。《後漢書.卷七五.呂布傳》:「布目備曰:『大耳兒最叵信!』」




附於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之後,構成詞,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一般無義。附於詞尾:(1)接名詞。如:「花兒」、「鳥兒」、「老頭兒」、「美人兒」(2)接動詞。如:「拐彎兒」、「找蹅兒」。(3)接副詞。如:「快快兒」、「慢慢兒」。


  

 简化字:铒
  部首:金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4
  注音: ㄦˇ
  拼音: ěr




(erbium,Er)化學元素。原子序68。稀土金屬元素之一。存於火成岩中,具銀色光澤,質軟,能使水分解。


  

 简化字:铒
  部首:金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4
  注音:(2) ㄦˋ
  拼音:(2) èr




鉤狀飾品。《宋書.卷一八.禮志五》:「第六品以下,加不得服金鈿、綾、錦、錦繡、七緣綺、貂豽裘、金叉環珥。」


  

  部首:肉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8
  注音:(3) ㄦˊ
  拼音:(3) ér




肉煮至熟爛。通「胹」。《文選.枚乘.七發》:「熊蹯之臑,勺藥之醬。」唐.李善.注:「臑,熟也。」


  巴爾

 简化字:巴尔
  注音: ㄅㄚ ㄦˇ
  拼音: bā ěr

量詞。計算壓力的單位。為英語bar的音譯。參見「巴」條。


  貝爾

 简化字:贝尔
  注音: ㄅㄟˋ ㄦˇ
  拼音: bèi ěr

人名。(西元1847~1920)美國發明家。由於對聲學有興趣,進而研究以電流傳聲的構想。於西元一八七六年發明電話,一九二二年獲美國第一個以電磁型傳話機的有線電話專利。


  比兒

 简化字:比儿
  注音: ㄅㄧˇ ㄦˊ
  拼音: bǐ ér

姪兒。《幼學瓊林.卷二.叔姪類》:「曰猶子,曰比兒,俱姪兒之稱。」


  餅餌

 简化字:饼饵
  注音: ㄅㄧㄥˇ ㄦˇ
  拼音: bǐng ěr

餅類食物。用麵或米製成。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凡遣兵役,握手送離,或齎梨棗餅餌,人人贈別。」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廄馬驕初跨,天廚味始嘗;朝晡頒餅餌,寒暑賜衣裳。」


  波耳

  注音: ㄅㄛ ㄦˇ
  拼音: bō ěr

人名:(1)(Niels Bohr,西元1885~1962)丹麥物理學家尼耳斯.波耳。西元一九二一年擔任丹麥理論物理學研究所所長,並因對原子結構的研究,於一九二二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金,且其所領導的哥本哈根研究所,成為世界原子物理學中心。一九五七年獲福特基金會原子和平用途獎。其著作有原子結構和光譜理論、原子物理和人類知識等。(2)(Aage Bohr, 西元1922~?)丹麥物理學家阿格.波耳,是尼耳斯.波耳之子。西元一九六三年繼承父親職務,擔任該研究所所長。於一九七五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金。著有原子核的旋轉態、原子核結構等。


  波爾

 简化字:波尔
  注音: ㄅㄛ ㄦˇ
  拼音: bō ěr

人名。(西元1917~?)西德作家。以軍旅生活為主要寫作題材,常帶諷刺意味。西元一九七二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亞當你在那裡》、《無人保護》、《小丑之意見》等。


  卜兒

 简化字:卜儿
  注音: ㄅㄨˇ ㄦˊ
  拼音: bǔ ér

1.戲曲中飾演老婦人的角色,如今戲的老旦。元.關漢卿《竇娥冤.楔子》:「(卜兒蔡上詩云)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二折:「(卜兒上云)老身劉氏,乃是秋胡的母親。」

2.開設妓院,蓄養幼女使成娼妓,或誘惑控制婦女賣淫的女人。也稱為「鴇母」。


  不爾

 简化字:不尔
  注音: ㄅㄨˋ ㄦˇ
  拼音: bù ěr

不如此、不這樣。《後漢書.卷一〇.皇后紀下.獻帝伏皇后紀》:「操後以事入見殿中,帝不任其憤,因曰:『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捨。』」《晉書.卷六七.列傳.溫嶠》:「昔周公之相成王,勞謙吐握,豈好勤而惡逸哉!誠由處大任者不可不爾。」


  不二

  注音: ㄅㄨˋ ㄦˋ
  拼音: bù èr

1.相同、沒有二樣。《韓非子.難三》:「君令不二,除君之惡,恐不堪。」宋.陸九淵〈祭呂伯恭文〉:「道同志合,惟公不二,拜書乞銘,公即揮賜。」

2.忠誠而無二心。晉.潘岳〈馬汧督誄〉:「悠悠烈將,覆軍喪器,戎釋我徒,顯誅我帥,以生易死,疇克不二。」晉.干寶〈晉紀總論〉:「又加之以朝寡純德之士,乏不二之老。」


  不貳

 简化字:不贰
  注音: ㄅㄨˋ ㄦˋ
  拼音: bù èr

忠誠不懷二心。《楚辭.屈原.九章.惜誦》:「事君而不貳兮,迷不知寵之門。」《文選.張衡.思玄賦》:「恭夙夜而不貳兮,固終始之所服。」


  布耳

  注音: ㄅㄨˋ ㄦˇ
  拼音: bù ěr

量詞。英美計算陸地長度的單位。英語Pole的音譯。一布耳等於三百二十分之一哩。


  布爾

 简化字:布尔
  注音: ㄅㄨˋ ㄦˇ
  拼音: bù ěr

人名。(西元1815~1864)英國著名的數學家和邏輯學家,終身致力於近代符號邏輯的建立,是近代邏輯代數的開拓者。西元一八四四年在皇家學會哲學學報上發表一篇有關代數與微積分方法的論文,其後在一八四七年出版的《邏輯學的數學分析》一書中,更將數學與邏輯學結合在一起,進而提出布爾代數,為邏輯代數開創一個新的里程碑。


  猜貳

 简化字:猜贰
  注音: ㄘㄞ ㄦˋ
  拼音: cāi èr

因懷疑而產生異心。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況偽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攜離,酋豪猜貳。」也作「猜阻」、「猜疑」。


  材兒

 简化字:材儿
  注音: ㄘㄞˊ ㄦˊ
  拼音: cái ér

棺木。《金瓶梅》第七七回:「男花女花都沒有,只靠他門外侄兒那里養活。材兒也是我這里替他備下的,這幾年了。」


  蒼耳

 简化字:苍耳
  注音: ㄘㄤ ㄦˇ
  拼音: cāng ěr

卷耳的別名。參見「卷耳」條。


  側耳

 简化字:侧耳
  注音: ㄘㄜˋ ㄦˇ
  拼音: cè ěr

傾著耳朵聽。形容專注。《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側耳遠聽,胡笳互動,牧馬悲鳴。」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我向這屏牆邊側耳偷睛覷,誰曾見這官府!」


  蟬珥

 简化字:蝉珥
  注音: ㄔㄢˊ ㄦˇ
  拼音: chán ěr

古代侍臣帽上的裝飾。引申為禁近之臣的代稱。《北齊書.卷一三.趙郡王琛傳》:「陛下垂心庶政,優賢禮物,須拔進居蟬珥之榮,退當委要之職。」


  產兒

 简化字:产儿
  注音: ㄔㄢˇ ㄦˊ
  拼音: chǎn ér

出生的嬰兒。如:「早產兒」。


  徹耳

 简化字:彻耳
  注音: ㄔㄜˋ ㄦˇ
  拼音: chè ěr

充斥於耳。《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王氏自在船尾,聽得鼾睡之聲徹耳,于時月光明亮如晝,仔細看看,艙裡沒有一個不睡沉了。」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158 页数: 3/54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