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简化字:锕
  部首: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6
  注音: ㄚ
  拼音: ā




(actinium,Ac)化學元素。原子序89。放射性元素之一。銀白色。在自然界中與鈾礦共存。除硫化物外,錒的化合物為無色。


  

  部首:匚
部外笔画:3
 总笔画:5
  注音: ㄗㄚ
  拼音: zā




量詞。計算環繞圈數的單位。《文選.曹操.短歌行》:「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圍繞、籠罩。唐.元結〈招陶別駕家陽華作〉詩:「清渠匝庭堂,出門仍灌田。」《鏡花緣》第八八回:「近披香雨,遠匝醲煙。」



滿、整。唐.沈佺期〈寒食〉詩:「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


  

  部首:口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ㄗㄚ
  拼音: zā




1.品嚐、吸吮。如:「咂一口酒」、「咂指頭」。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都是些喫倉廒的鼠耗,咂濃血的蒼蠅。」

2.體會。《兒女英雄傳》第四〇回:「我這半天細咂你這句話的滋味兒。」


  

  部首:石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注音: ㄗㄚˊ
  拼音: zá




1.丟。如:「砸石頭」、「砸雞蛋」。

2.壓。如:「牆塌了,砸壞許多東西。」、「他被大石頭砸傷了。」

3.打壞、打碎。如:「他不小心把鍋子砸了。」

4.積壓。如:「錯過時機,貨就砸到手裡了。」

5.把東西搗爛。如:「砸蒜」、「砸薑」。




失敗。如:「演砸了」、「辦砸了」、「搞砸了」。


  

  部首:石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7
  注音: ㄗㄚˊ
  拼音: zá




磼嶪:山勢高峻。《廣韻.入聲.合韻》:「磼,磼嶪,山高。」《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嵯峨磼嶪,刻削崢嶸。」


  

 简化字:杂
  部首:隹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8
  注音: ㄗㄚˊ
  拼音: zá




1.五彩相合。《說文解字.衣部》:「雜,五彩相會。」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五色雜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

2.混合、摻入。如:「摻雜」、「夾雜」。《漢書.卷九.元帝紀》:「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柰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




1.瑣碎、繁亂。如:「雜務」、「雜亂」、「繁雜」。《易經.繫辭下》:「其稱名也,雜而不越。」

2.不單純、不純粹的。如:「複雜」、「雜種」。

3.非正項的。如:「雜支」、「雜稅」、「雜糧」。

4.不同類的。如:「雜燴」、「南北雜貨」。




混亂。《禮記.曲禮上》:「男女不雜坐,不同椸枷。」《後漢書.卷三九.趙咨傳》:「法度衰毀,上下僭雜。」



國劇裡不重要的角色,扮演供役使奔走的人。


  

  部首:隹
部外笔画:16
 总笔画:24
  注音: ㄗㄚˊ
  拼音: zá




群鳥。《說文解字.雥部》:「雥,群鳥也。」


  

 简化字:灾
  部首:火
部外笔画:3
 总笔画:7
  注音: ㄗㄞ
  拼音: zāi




1.水、火、刀兵、荒旱等自然或人為禍害的通稱。如:「水災」、「火災」、「旱災」。《國語.周語下》:「古者,天災降戾,於是乎量資幣,權輕重,以振救民。」

2.不幸的事。如:「招災惹禍」、「沒病沒災」。




受禍害的。如:「災民」、「災區」。


  

  部首:口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ㄗㄞ
  拼音: zāi




始。《爾雅.釋詁》:「哉,始也。」



1.表示疑問或反問的語氣。如:「何足道哉!」《詩經.邶風.北門》:「天實為之,謂之何哉?」《孟子.滕文公下》:「陳仲子豈不誠廉士哉?」

2.表示驚嘆的語氣。如:「大哉中華!」。《文選.宋玉.風賦》:「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邪?」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三:「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3.表示悲哀的語氣。如:「嗚呼哀哉!」

4.表示肯定的語氣。《左傳.宣公十一年》:「對曰:『猶可辭乎?』王曰:『可哉。』」

5.吳語。表示事情已經發生。同「了」。《海上花列傳》第一回:「比仔從前省得多哉。」


  

  部首:木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ㄗㄞ
  拼音: zāi




1.種植。如:「栽樹」、「栽花」。唐.劉禹錫〈戲贈看花諸君子〉詩:「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2.安上。如:「栽牙刷」、「栽贓」。

3.跌倒。如:「栽跟頭」。《紅樓夢》第九六回:「只見黛玉身子往前一栽,『哇』的一聲,一口血直吐出來。」




可栽種的植物幼苗。如:「桃栽」、「樹栽」。


  

  部首:宀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ㄗㄞˇ
  拼音: zǎi




1.具有支配權力的人、物。明.張自烈《正字通.宀部》:「凡為事物之主者亦曰宰。」《呂氏春秋.季秋紀.精通》:「德也者萬民之宰也,月也者群陰之本也。」

2.職官名:(1)某種職位的長官。如:「太宰」、「膳宰」。(2)家臣的長官。《論語.子路》:「仲弓為季氏宰,問政。」(3)地方行政長官。《後漢書.卷一一.劉盆子傳》:「子為縣吏,犯小罪,宰論殺之。」

3.姓。如春秋時魯國有宰予。




1.主持、治理。如:「主宰」。《老子》第五一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2.屠殺、分割。如:「殺豬宰羊」。


  

  部首:山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ㄗㄞˇ
  拼音: zǎi




1.兒子。漢.揚雄《方言》卷一〇:「崽者,子也。湘沅之會,凡言是子者,謂之崽;若東齊言子矣。」

2.幼小的動物。如:「貓崽」、「狗下崽兒了。」

3.參見「崽子」條。


  

  部首:冂
部外笔画:4
 总笔画:6
  注音: ㄗㄞˋ
  拼音: zài




1.第二次、又一次、兩次。如:「再見」、「再嫁」、「再鞠躬」。《史記.卷六九.蘇秦傳》:「秦趙五戰,秦再勝而趙三勝。」

2.表示動作繼續重複。如:「再接再厲」、「再版」、「失敗了再努力。」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

3.表示一個動作接續在另一動作結束之後。如:「吃完飯再走!」、「先擦窗戶,再洗地板。」

4.更。表示行為程度的加深。如:「你能這麼想,真是再好不過了。」

5.表示另有補充。如:「再則」、「再說」、「再不然」。


  

  部首:土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ㄗㄞˋ
  拼音: zài




1.存、存活。如:「健在」、「精神永在」。《論語.學而》:「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

2.居於、處於。如:「在任」、「在位」、「在職進修」。《易經.乾卦.九三》:「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3.決定、依靠。如:「事在人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4.觀察。《書經.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記.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暖之節。」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我在聽音樂。」、「妹妹在唱歌。」



1.表示時間。如:「他喜歡在晚上看書。」

2.表示處所、位置。如:「人生在世」、「他不在家」。

3.表示範疇。如:「在心理學方面的研究,他是個傑出的專家。」




1.居所、處所。《漢書.卷六.武帝紀》:「舉獨行之君子,徵詣行在所。」《遼史.卷三一.營衛志上》:「無日不營,無在不衛。」

2.姓。如晉代有在育。


  

  部首:食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7
  注音: ㄗㄞˋ
  拼音: zài




用羹湯澆飯。《說文解字.食部》:「饡,以羹澆飯也。」如:「澆饡」。


  

  部首:肉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ㄗㄢ
  拼音: zān

參見「腤䐶」條。


  

  部首:金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20
  注音: ㄗㄢ
  拼音: zān




一種無蓋的釘子。《玉篇.金部》:「鐕,無蓋釘。」《禮記.喪大記》:「君裡棺用朱綠,用雜金鐕;大夫裡棺用玄綠,用牛骨鐕。」


  

  部首:米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注音: ㄗㄢˊ
  拼音: zán

參見「糌粑」條。


  

  部首:日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ㄗㄢˇ
  拼音: zǎn




姓。如明代有昝學易。


  

  部首:宀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ㄗㄢˇ
  拼音: zǎn




疾速、快速。《詩經.鄭風.遵大路》:「無我惡兮,不寁故也。」


  

  部首:口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ㄗㄢˇ
  拼音: zǎn




1.銜、含。《淮南子.覽冥》:「榛薄,食薦梅,噆味含甘。」

2.叮、咬。《莊子.天運》:「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唐.元稹〈蟻子〉詩三首之二:「攻穿漏江海,噆食困蛟鯨。」


  

 简化字:攒
  部首:人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1
  注音: ㄗㄢˇ
  拼音: zǎn




聚集、積蓄。漢.揚雄〈覈靈賦〉:「文王之始起,浸仁漸義,會賢儹智。」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儹得黃金盛,重將寶劍磨。」


  

 简化字:趱
  部首:走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6
  注音: ㄗㄢˇ
  拼音: zǎn




1.逼趕、催促。宋.趙師俠〈酹江月.丙午螺川〉詞:「趲柳催花,摧紅長翠,多少風和雨。」《兒女英雄傳》第五回:「公子只得催著牲口,趲向前去。」

2.用、使。《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他若是趲一個勁,那怕幾千斤的石塊,打落在他頭上、身上,他會絲毫不覺得。」

3.積聚。通「攢」。《西遊記》第六八回:「(那獃子)跳起來道:『哥哥!這遭我擾你,待下次趲錢,我也請你回席。』」《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丈夫,可知小舅要娶老婆,原來自趲得些私房。」


  

 简化字:錾
  部首:金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9
  注音: ㄗㄢˋ
  拼音: zàn




鑿刻金石的工具。《說文解字.金部》:「鏨,小鑿也。」也稱為「鏨子」。



鐫刻、雕鑿。如:「鏨花」、「鏨字」。《紅樓夢》第六六回:「又將鴛鴦劍取出,……一把上面鏨一鴛字,一把上面鏨一鴦字。」《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你家常常鏨鑿什麼東西?」


  

 简化字:赞
  部首:貝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9
  注音: ㄗㄢˋ
  拼音: zàn




1.謁見。《說文解字.貝部》:「贊,見也。」《漢書.卷七八.蕭望之傳》:「其以客禮待之,令單于位在諸侯王上,贊謁稱臣而不名。」

2.佐助、輔導。如:「贊助」。《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大叔儀不貳,能贊大事。」《禮記.中庸》:「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3.引導。《國語.周語上》:「太史贊王,王敬從之。」

4.推薦。《禮記.月令》:「命太尉贊桀俊,遂賢良,舉長大。」《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朔自贊曰:『臣嘗受易,請射之。』」

5.告訴、介紹。《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贊賓客,賓客皆驚。」

6.同意。如:「贊同」。

7.頌揚、稱美。通「讚」。《三國志.卷一八.魏書.許褚傳》:「帝思褚忠孝,下詔褒贊。」《紅樓夢》第五六回:「我才贊你,你倒來捉弄我了。」

8.參與。《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




文體名。以稱述評論為主,分雜贊、哀贊、史贊三種。如夏侯湛有〈東方朔畫贊〉、袁宏有〈三國名臣序贊〉。《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自圖宣尼像,為之贊而書之。」


  

  部首:口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2
  注音: ㄗㄢˋ
  拼音: zàn




言語繁瑣無節制。《荀子.勸學》:「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王先謙集解引郝懿行曰:「囋者,嘈囋謂語聲繁碎也。」宋.可旻〈漁家傲.我佛蓮華隨步踏〉詞:「水鳥樹林皆念法,聲嘈囋,空中零亂天華撒。」


  

 简化字:酂
  部首:邑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2
  注音: ㄗㄢˋ
  拼音: zàn




1.周代地方行政組織之一,百家聚居一處稱為「酇」。《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酇。」

2.縣名。漢置,南朝梁時廢,約在今大陸地區湖北省光化縣舊縣北。


  

 简化字:瓒
  部首:玉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3
  注音: ㄗㄢˋ
  拼音: zàn




1.含有雜質的玉。《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龍,侯用瓚,伯用將。」

2.古代祭禮中用來舀酒的玉勺。《詩經.大雅.旱麓》:「瑟彼玉瓚,黃流在中。」《左傳.昭公十七年》:「若我用瓘斝玉瓚,鄭必不火。」


  

 简化字:赞
  部首:言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6
  注音: ㄗㄢˋ
  拼音: zàn




1.稱美、頌揚。如:「讚不絕口」。《鏡花緣》第三八回:「越看越愛,不覺讚好。」

2.佐助。通「贊」。《文選.潘岳.為賈謐贈陸機》:「齊轡群龍,光讚納言。」《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佩紫懷黃,讚帷幄之謀。」




文體名。旨在稱頌人物功德事蹟。通「贊」。《後漢書.卷六〇.蔡邕傳》:「所著詩、賦、碑、誄、銘、讚、連珠……凡百四篇,傳於世。」


  

  部首:爿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ㄗㄤ
  拼音: zāng




母羊。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一〇下.釋獸》:「吳羊牡一歲曰牡䍮,三歲曰羝;其牝一歲曰牸䍮,三歲曰牂。」《詩經.小雅.苕之華》:「牂羊墳首,三星在罶。」漢.毛亨.傳:「牂羊,牝羊也。」


  

  部首: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 ㄗㄤ
  拼音: zāng




善。《爾雅.釋詁上》:「臧,善也。」《詩經.邶風.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唐.柳宗元〈與呂道州溫論非國語書〉:「輒乃黜其不臧,究世之謬。」



稱許、頌揚。漢.王充《論衡.自紀》:「文德不豐,非吾所臧。」《晉書.卷四十九.阮籍傳》:「籍雖不拘禮教,然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



1.奴隸、奴婢。《荀子.禮論》:「君子以倍叛之心接臧穀,猶且羞之。」

2.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財物。通「贓」。《漢書.卷九〇.酷吏傳.尹賞傳》:「終身廢棄無有赦時,其羞辱甚於貪汙坐臧。」

3.姓。如漢代有臧洪。


  

 简化字:赃
  部首:貝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1
  注音: ㄗㄤ
  拼音: zāng




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財物。如:「貪贓枉法」、「追贓」、「人贓俱獲」。《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見拿著了真贓真賊,咬牙切齒的罵。」



偷搶而來的。如:「贓款」、「贓物」。


  

  部首:艸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ㄗㄤˋ
  拼音: zàng




掩埋。如:「埋葬」、「葬身」。《紅樓夢》第二七回:「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屍體掩埋、處理的方式。如:「土葬」、「海葬」、「火葬」。


  𠿺

  部首:口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6
  注音: ㄗㄤˋ
  拼音: zàng




痛苦的呻吟。


  

 简化字:脏
  部首:肉
部外笔画:18
 总笔画:22
  注音: ㄗㄤˋ
  拼音: zàng




胸、腹腔內各器官的總稱。如:「心臟」、「腎臟」、「脾臟」。


  

  部首:玉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7
  注音: ㄗㄠˇ
  拼音: zǎo




1.有水藻花紋的玉飾。《說文解字.玉部》:「璪,玉飾如水藻之文。」

2.古代掛在帽上的裝飾品。以五彩絲線穿串玉石而成。《禮記.郊特牲》:「戴冕璪十有二旒,則天數也。」清.孫希旦.集解:「璪者,用五采絲為繩,垂之以為冕之旒也。」


  

  部首:艸
部外笔画:16
 总笔画:20
  注音: ㄗㄠˇ
  拼音: zǎo




1.水草植物的總稱。如:「水藻」、「綠藻」、「海藻」。唐.杜甫〈早行〉:「碧藻非不茂,高帆終日征。」

2.華麗的文彩。《文選.曹植.七啟》:「步光之劍,華藻繁縟,飾以文犀,雕以翠綠,綴以驪龍之珠,錯以荊山之玉。」

3.文辭、文章。如:「詞藻」。《文選.陸機.文賦》:「遊文章之林府,嘉麗藻之彬彬。」




參見「品藻」條。


  

  部首:火
部外笔画:3
 总笔画:7
  注音: ㄗㄠˋ
  拼音: zào




以磚土或石塊砌成,用來生火烹飪的設備。如:「土灶」、「爐灶」、「石灶」。


  

  部首:白
部外笔画:2
 总笔画:7
  注音: ㄗㄠˋ
  拼音: zào




1.黑色。《玉篇.白部》:「皁,色黑也。」如:「皁白」。

2.古代官署中從事卑賤職業的差役。如:「皁隸」。《集韻.上聲.皓韻》:「皁,賤人。」《左傳.昭公七年》:「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士臣皁,皁臣輿,輿臣隸。」

3.餵食牛馬的食槽。宋.文天祥〈正氣歌〉:「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

4.洗衣去汙的用品。同「皂」。

5.已經結成但尚未堅實的穀實。《詩經.小雅.大田》:「既方既皁,既堅既好。」漢.毛亨.傳:「實未堅者曰皁。」




黑色的。《漢書.卷四八.賈誼傳》:「且帝之身自衣皁綈,而富民牆屋被文繡。」《三國志.卷一一.魏書.管寧傳》:「寧常著皁帽,布襦褲,布裙。」


  

  部首:白
部外笔画:2
 总笔画:7
  注音: ㄗㄠˋ
  拼音: zào




1.去汙垢的鹼性用品。如:「肥皂」、「香皂」、「藥皂」。

2.黑色。同「皁」。如:「不分青紅皂白」。




黑色的。同「皁」。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齣:「簇新新帽烏襯袍紅,搔皂皮靴綠縫,皂皮靴綠縫。」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989 页数: 1/50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