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刀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注音: ㄗˋ
  拼音: zì




插入。《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朱鮪涉血於友于,張繡剚刃於愛子。」《文選.張衡.思玄賦》:「梁叟患夫黎丘兮,丁厥子而剚刃。」


  

  部首:人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注音: ㄗˋ
  拼音: zì




1.樹立、建立。漢.劉熙《釋名.釋言語》:「事,倳也。倳,立也。」

2.插入。《管子.輕重甲》:「則春有以倳耜,夏有以決芸。」《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傳》:「然而慈父孝子莫敢倳刃公之腹中者,畏秦法耳。」


  

 简化字:眦
  部首:目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1
  注音: ㄗˋ
  拼音: zì




眼眶。《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頭髮上指,目眥盡裂。」唐.杜甫〈望嶽〉詩:「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部首:肉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2
  注音: ㄗˋ
  拼音: zì




人或鳥獸帶有腐肉的殘骨。《晏子春秋.內篇.諫上》:「景公出遊于寒途,睹死胔,默然不問。」《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自顏杲卿死,郡為戰區,露胔蔽野,光弼酹而哭之,出為賊幽閉者,厚恤其家。」


  

  部首:肉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2
  注音: ㄗˋ
  拼音: zì




切成大塊的肉。《說文解字.肉部》:「胾,大臠也。」《荀子.非相》:「啜其羹,食其胾。」


  

 简化字:渍
  部首:水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ㄗˋ
  拼音: zì




1.浸泡。如:「醃漬」、「浸漬」。《三國志.卷二九.方技傳.華佗傳》:「佗令溫湯近熱,漬手其中,卒可得寐。」

2.沾染。宋.陸游〈醉歌〉:「百騎河灘獵盛秋,至今血漬短貂裘。」

3.牲畜感染疫病而死。《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羽鳥曰降,四足曰漬。」




積留在物體上的汙痕。如:「油漬」、「墨漬」、「汙漬」。


  

  部首:牛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ㄗˋ
  拼音: zì




1.母牛。《玉篇.牛部》:「牸,母牛也。」

2.雌性牲畜的總稱。《齊民要術.卷六.養牛馬驢騾》:「子欲速富,當畜五牸。」


  

  部首:自
 总笔画:6
  注音: ㄗˋ
  拼音: zì




1.起源的地方。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履部》:「自,自之通訓當為始。」如:「其來有自」。《禮記.中庸》:「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以入德也。」

2.姓。如明代有自勖。

3.二一四部首之一。




己身。如:「自言自語」、「自給自足」、「自以為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1.主動。如:「自覺」、「自願」。

2.本來。唐.白居易〈嵩陽觀夜奏霓裳〉詩:「開元遺曲自淒涼,況近秋天調是商。」

3.自然、當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紅樓夢》第四回:「姊姊們暮年相見,自不必說悲喜交集,泣笑敘闊一番。」

4.依然。唐.王勃〈滕王閣〉詩:「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從、由。如:「自古以來」、「自遠而近」。《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唐.柳宗元〈石渠記〉:「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



1.如果,表示假設的語氣。《左傳.成公十六年》:「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

2.雖然。《禮記.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惡乎用吾情?」《史記.卷三〇.平準書》:「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


  

  部首:子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ㄗ
  拼音: zī




繁殖生長。通「滋」。《玉篇.子部》:「孖,亦作滋,蕃長也。」



雙生子。《廣韻.平聲.之韻》:「孖,雙生子也。」


  

  部首:子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ㄗ
  拼音: zī

參見「孜煎」、「孜孜」等條。


  

  部首:口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ㄗ
  拼音: zī




商量、謀劃。通「諮」。如:「咨詢」、「咨謀」、「咨商」。《文選.諸葛亮.出師表》:「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也。」



一種平行機關往來的公文。今僅總統與立法、監察兩院公文往復時使用,其他平行機關則用函。



表示感嘆的語氣。《書經.堯典》:「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文選.張衡.思玄賦》:「咨姤嫮之難並兮,想依韓以流亡。」


  姿

  部首:女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ㄗ
  拼音: zī




1.容貌、態勢。如:「姿顏」、「姿容曼妙」、「舞姿」、「搖曳生姿」。唐.韓愈〈君子法天運〉詩:「利害有常勢,取捨無定姿。」

2.資質。通「資」。如:「姿質超人」。漢.王充《論衡.本性》:「初稟天然之姿,受純一之質。」




放任、縱情。《紅樓夢》第六二回:「二者恐丫鬟們年青,乘王夫人不在家,不服探春等約束,姿意痛飲,失了體統。」


  

  部首:米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2
  注音: ㄗ
  拼音: zī




黍、稷、稻、粱、麥、菰等六種穀物的總稱。《左傳.桓公二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唐.孔穎達.正義:「粢,亦諸穀總名。」


  

 简化字:资
  部首:貝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3
  注音: ㄗ
  拼音: zī




1.財貨。如:「物資」、「資金」、「資本」。

2.費用。如:「工資」、「車資」、「郵資」。

3.經歷、身分。如:「年資」、「資次」。唐.韓愈〈永貞行〉:「夜作詔書朝拜官,超資越序曾無難。」

4.天生的才智。如:「資質」、「天資」。《荀子.性惡》:「今人之性,生而離其朴,離其資,必失而喪之。」

5.資本家的簡稱。如:「資方」、「勞資合作」。

6.憑藉。《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淮南子.王術》:「夫七尺之橈,而制船之左右者,以水為資。」

7.材料。參見「資料」條。

8.姓。如明代有資金。




1.蓄積。《國語.越語上》:「臣聞之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

2.供給、幫助。《戰國策.秦策四》:「韓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王資臣萬金而遊。」漢.高誘.注:「資,給。」《宋史.卷三一二.韓琦傳》:「今棄不耕,適足以資敵,將皆為所有矣,遂請距北界十里為禁地。」

3.取用。《易經.乾卦.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唐.孔穎達.正義:「以萬象之物皆資取乾元而各得始生。」


  

  部首:走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3
  注音: ㄗ
  拼音: zī

參見「趑趄」條。


  

 简化字:咨
  部首:言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6
  注音: ㄗ
  拼音: zī




商量、詢問。通「咨」。如:「諮詢」、「諮商」。《後漢書.卷四四.胡廣傳》:「國有大政,必議之於前訓,諮之於故老。」三國魏.王粲〈七哀〉詩三首之三:「蓼蟲不知辛,去來勿與諮。」


  

  部首:水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ㄗ
  拼音: zī




參見「淄水」條。



染黑、玷汙。《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


  

  部首:木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ㄗ
  拼音: zī




直立的枯木。《爾雅.釋木》:「木立死,椔。」


  

 简化字:缁
  部首:糸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 ㄗ
  拼音: zī




1.黑色。漢.王充《論衡.程材》:「白紗入緇,不染自黑。」宋.陸游〈自小雲頂上雲頂寺〉詩:「素衣雖成緇,不為京洛塵。」

2.僧衣。《儒林外史》第八回:「自此更改姓名,削髮披緇去了。」

3.僧侶。唐.裴休〈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方袍大達法師元秘塔碑銘〉:「詔和尚率緇屬迎真骨於靈山。」




染黑。《論語.陽貨》:「不曰白乎,涅而不緇。」漢.崔瑗〈座右銘〉:「在涅貴不緇,曖曖內含光。」



黑色的。《詩經.鄭風.緇衣》:「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


  

 简化字:辎
  部首:車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5
  注音: ㄗ
  拼音: zī




古代一種前後都有帷幔的車。《說文解字.車部》:「輜,衣車也。」清.段玉裁.注:「衣車,謂有衣蔽之車也。」


  

 简化字:锱
  部首: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6
  注音: ㄗ
  拼音: zī




量詞。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六銖為一錙,二十四銖為一兩。《說文解字.金部》:「錙,六銖也。」《淮南子.說山》:「有千金之璧,而無錙錘之礛諸。」漢.高誘.注:「六銖曰錙,八銖曰錘。」


  

 简化字:鲻
  部首:魚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9
  注音: ㄗ
  拼音: zī




動物名。魚綱鯔科。頭部闊大,體長而側扁,鱗為櫛狀,背部暗灰色,腹部銀白色。生活於淺海和河口鹹水、淡水交界處,好食泥土。


  

  部首:水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ㄗ
  拼音: zī




1.生長、繁殖。如:「滋生」。《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草木庳小不滋,五穀萎敗不成。」

2.培植、培養。《楚辭.屈原.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3.引發、惹發。如:「滋事」。《文選.蘇武.詩四首之三》:「握手一長歎,淚為生別滋。」

4.潤澤。《文選.謝惠連.擣衣詩》:「白露滋園菊,秋風落庭槐。」唐.李商隱〈潭州〉詩:「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疊怨蘭叢。」

5.補身體。如:「他身子十分虛弱,須好好滋補一番。」

6.北平方言。指噴射、冒。如:「管子裂了,直滋水。」




繁多、茂盛。《文選.潘岳.射雉賦》:「靡木不滋,無草不茂。」



更加。《孟子.公孫丑上》:「若是,則弟子之惑滋甚。」《史記.卷一一二.酷吏傳.序》:「法令滋章,盜賊多有。」



1.味道、美味。《漢書.卷六〇下.蔡邕傳》:「汦汦庶類,含甘吮滋。」唐.白居易〈效陶潛體詩〉一六首之四:「持玩已可悅,歡嘗有餘滋。」

2.汁液。《文選.揚雄.羽獵賦》:「方將上獵三靈之流,下決醴泉之滋。」《文選.左思.魏都賦》:「墨井鹽池,玄滋素液。」


  

  部首:口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ㄗ
  拼音: zī




表示感慨的語氣。《說文解字.口部》:「嗞,嗟也。」《戰國策.秦策五》:「嗟嗞乎,司空馬。」



形容尖銳而連續不斷的聲音。如:「你別嗞嗞亂叫行不行?」


  

  部首:山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ㄗ
  拼音: zī

參見「崦嵫」條。


  

 简化字:镃
  部首:金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7
  注音: ㄗ
  拼音: zī

參見「鎡基」條。


  

 简化字:赀
  部首:貝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3
  注音: ㄗ
  拼音: zī




1.罰繳財物。古代刑法強制犯人服徭役或繳納一定的財物,如秦律中有「貲盾」、「貲布」、「貲徭」。漢代則指對未成年者征收稅賦。《說文解字.貝部》:「貲,……也。從貝此聲。漢律:民不繇,貲錢二十三。」

2.計量、估量。如:「所費不貲」。《後漢書.卷六六.陳蕃傳》:「而采女數千,食肉衣綺,脂油粉黛,不可貲計。」唐.章懷太子.注:「貲,量也。」




財貨。通「資」。《明史.卷二五一.徐光啟傳》:「蓋棺之日,囊無餘貲。」


  

  部首:髟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6
  注音: ㄗ
  拼音: zī




嘴脣上邊的短鬚。《玉篇.髟部》:「髭,口上須。」如:「髭鬚」、「鬍髭」。五代十國南唐.李煜〈病中感懷〉詩:「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



毛髮直豎張散的樣子。參見「髭髭著」條。


  

 简化字:龇
  部首:齒
部外笔画:6
 总笔画:21
  注音: ㄗ
  拼音: zī




上下牙齒相磨。《說文解字.齒部》:「齜,齒相齘也。」



張嘴露牙的樣子。《說文解字.齒部》:「齜,一曰開口見齒之貌。」


  

  部首:齊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9
  注音: ㄗ
  拼音: zī




1.盛黍稷的祭器。《說文解字.皿部》:「齍,黍稷器,所以祀者。」《周禮.天官.九嬪》:「凡祭祀,贊玉齍。」

2.黍稷。通「粢」。《周禮.春官.小宗伯》:「辨六齍之名物與其用,使六官之人共奉之。」漢.鄭玄.注:「齍,讀為粢。六粢謂六穀:黍、稷、稻、粱、麥、苽。」


  

  部首:鼎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6
  注音: ㄗ
  拼音: zī




收口小的鼎。《爾雅.釋器》:「鼎絕大謂之鼐,圜弇上謂之鼒。」晉.郭璞.注:「鼎斂上而小口。」《詩經.周頌.綠衣》:「鼐鼎及鼒,兕觥其觩。」


  

  部首:米
部外笔画:3
 总笔画:9
  注音: ㄗˇ
  拼音: zǐ




植物的種子。如:「菜籽」、「稻籽」。


  

  部首:耒
部外笔画:3
 总笔画:9
  注音: ㄗˇ
  拼音: zǐ




培土,將土堆在苗根旁邊。《詩經.小雅.甫田》:「今適南畝,或耘或耔。」《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植物的種子。《清史稿.卷三〇七.劉於義傳》:「請酌借耔糧農器,於瓜州諸地開墾屯種,耕犁以馬代牛,並募耕夫二百,教回民農事。」


  

  部首:肉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ㄗˇ
  拼音: zǐ




有骨的乾肉。《易經.噬嗑卦.九四》:「噬乾胏,得金矢,利艱貞,吉。」


  

  部首:禾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注音: ㄗˇ
  拼音: zǐ




數目字。舊稱一萬億為「秭」。


  

  部首:竹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1
  注音: ㄗˇ
  拼音: zǐ




床席。《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床笫之言不踰閾,況在野乎!」


  

  部首:口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ㄗˇ
  拼音: zǐ




誹謗、詆毀。《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昔田巴毀五帝,罪三王,呰五霸於稷下,一旦而服千人。」



參見「呰窳」條。


  

  部首:糸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2
  注音: ㄗˇ
  拼音: zǐ




1.紅、藍合成的顏色。《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

2.姓。如宋代有紫景望。


  訿

  部首:言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3
  注音: ㄗˇ
  拼音: zǐ




詆毀。《玉篇.言部》:「訿,毀也。」《楚辭.王逸.九思.遭厄》:「指正義兮為曲,訿玉璧兮為石。」


  

  部首:木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ㄗˇ
  拼音: zǐ




1.植物名。紫葳科梓屬,落葉喬木。葉對生,闊卵形至近圓形,全緣偶掌狀淺裂。夏日開花,聚繖狀圓錐花序,花冠黃色,帶暗紫斑點。蒴果圓柱形,二瓣裂,種子兩短具長柔毛。木材供建築及製作器具。

2.製作木器的工匠。《孟子.盡心下》:「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3.故鄉。漢.張衡〈南都賦〉:「永世克孝,懷桑梓焉,真人南巡,睹舊里焉。」

4.姓。如春秋時鄭國有梓慎。




出版。明.袁宏道〈敘咼氏家繩集〉:「近者吳川公梓其家集,始獲盡公及咼氏三世之藏。」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5184 页数: 1/130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